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烽戎底定(第二部)-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谢太后,臣当然想去看一看,那里是臣的最终归宿嘛!”荆嗣答道。
萧太后兴致甚浓,对何承矩说道:“何知州,你有兴趣随本宫及荆将军同行吗?”
何承矩拱手答道:“守臣何某愿陪太后前往!”何承矩对此并没有什么兴趣,但为了保证契丹主母的安全,他必须随同前往。
“那好哇,咱们说走就走!”萧太后说着站了起来,耶律隆绪急忙上前搀扶。
朔风吹得甚紧,一行二三十人跟随在萧太后车子后面,迤逦朝埋葬姚桦哥的地方走去。这里离城不远,大约一个时辰便到了。耶律奴瓜揭开萧太后的车帘把她搀扶下来,耶律隆绪、荆嗣和何承矩等紧跟在她身后,来到南岸易水边那块竖着三座墓碑的旷地上。萧太后第一次亲临此处,她在姚桦哥的墓前静静地看了半晌,又来到其南的张永德墓,问荆嗣道:
“张将军和我契丹交过手吗?”
“回太后,张将军一生恬淡,不喜为官,直到他七十多岁的时候,才冲冒风雪来到前线,正赶上契丹发兵攻打安肃军,他指挥杨延昭誓死护城,不久病死在安肃军。”
“他为什么直到老年才到前线来呢?”
“此事只有臣知道。”荆嗣语调深沉地答道。“张将军一直深深疼爱着姚桦哥,他自知生命将尽,所以想到河北再看桦哥将军一眼。尽管他吃了很多辛苦,这个心愿他终于还是实现了,臣是亲眼看着张将军为姚桦哥擦洗墓碑的。他临终的时候嘱咐臣,一定要把他和桦哥葬在一起,所以臣才在这里安葬了张将军。”
萧太后听罢没吱声,又信步走到姚桦哥墓碑左边为荆嗣修建的那块石碑前,荆嗣也是第一次见到,墓和碑都修得十分精细,宽厚的碑阳上端刻着“前宋沧州都部署、大契丹国三司使荆公嗣之墓”十九个大字,而“前宋沧州都部署”和“大契丹国三司使”两个头衔是并排镌刻的,这样刻完全是遵照荆嗣本人的意愿。
“荆将军,还满意吗?”萧太后扭头问道。
荆嗣深拱谢道:“太后和皇帝陛下对荆某的挚爱,荆某九死难报!如今两国终于握手言和,而荆某能永远躺在这两国交界的地方,又能永远躺在我真心爱着的契丹之女姚桦哥身旁,荆某别无所求了!”
“荆将军真是个重情重义的伟烈男儿!”萧太后脱口叹赏了一句。她转身刚要往南易水边走时,忽听得身后荆嗣撕心裂肺一声大叫:“桦哥,荆某来了!”说时迟那时快,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已见荆嗣飞步直奔自己的墓碑一头撞去,好惨烈的一幕!随着荆嗣吼声落地,碑石发出一声闷响,英武一生身经百战的猛将荆嗣头颅迸裂,浑身抽搐着瘫倒在石碑之下,碑上迸溅着大片的血迹!
“荆将军,你,你!”萧太后失声叫道。“何苦啊!”
站在后面的何承矩冲到荆嗣身边,呜咽落泪,抚着荆嗣的尸体涕泣言道:
“荆将军,你刚刚建立了促和大功,没有人埋怨你,就这么急匆匆走了?”
众人有的在发呆,有的在惊叹,乱哄哄不知如何是好。萧太后无可奈何地叹道:“本宫失误了!本宫不该带他到这地方来!”忽而又转了口气,凝视着姚桦哥的墓碑说道:“是啊,如今宋辽和好,他的心愿彻底了结了,所以他急着要去找姚桦哥了!唉,奇男子啊!”
见萧太后如此动情,在场的人都无言地看着这位征战一生,直到最后才敞开自己内心的英雄。
萧太后掏出绢帕,拭了拭潮润的眼窝,凄声说道:
“葬罢荆将军,本宫再回国!”话锋再回到数日之前,曹利用回澶州复命的时候。曹利用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的条件与契丹达成盟好,他心里怎能不得意?莫说是皇帝,就是寇准提出的银、绢各三十万也还节省了一多半呢!他做梦也没想到从西北来到澶州,居然为国家立下如此一个大功!嗨,人的顺逆都是天命所定,倘若不是在这个当日儿被陈尧叟推到两国皇帝面前,恐怕一辈子也只是个奔走于边陲营垒的无名鼠辈!如今陡建奇功,肯定会名垂青史,不过那是后话,眼下来说,皇上也不会无动于衷吧?他感到来澶州这几天就像做梦一样好玩儿,原来想见皇帝一面,那不是痴人说梦吗?可真赶上了步点儿,皇上还得哭着喊着来求自己呢!看来皇上也没什么神秘,回到澶州,不妨和皇上逗一逗,那岂不会更好玩儿?
他一路胡乱想着,不觉已近澶州,穿过里三层外三层的宋朝营垒,他和契丹使臣耶律题子终于来到城下。李继隆听说曹利用与契丹成盟,早已派人飞报给了赵恒,所以曹利用和耶律题子到来时,城门已然开启,陈尧叟率领着随行官员以及澶州本地官员数十人列于城门两侧。从惊惧中缓过神儿的澶州百姓也纷纷走出家门,围在道路两边,都想一睹这位化干戈为玉帛的宋朝大使臣。
曹利用携耶律题子策马来到州衙行宫。按照宋朝的礼节,耶律题子初次拜见赵恒只是个见面礼,尽礼之后先要被带到临时客馆里稍事休息,再说议和之事。心提到喉咙眼儿的赵恒急于知道议和结果,也无心听耶律题子那番枯燥的客套,一双眼直盯着同跪堂下的曹利用。曹利用明白赵恒的心思,瞅个空当儿,伸出三根手指向赵恒示意,只见赵恒又是皱眉又是咧嘴,好不容易把耶律题子打发走了,赵恒屏退众人,急不可耐地问道:
“你疯了,怎可岁贡三百万?”
曹利用摇了摇头。赵恒又问:“是三十万?”
曹利用给赵恒叩了两叩,心里直笑,慢吞吞地答道:
“臣许契丹过多,愿领责罚!”
“快说呀快说呀,你要把朕急死呀!”赵恒烦躁地拍了拍案子。“到底是不是三十万?”
“启奏陛下,是三十万,但不是银、绢各三十万!”
“你说什么?难道除了银、绢之外,你还另许他物了?”赵恒的心又揪紧了,他担心的是银、绢之外再附加什么粮谷牛羊茶盐之类。
“没有!”曹利用觉得玩笑开够了,这才解开谜团答道:“臣与契丹主和太后唇枪舌剑,往复许久,最后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定盟而归,乞陛下恕臣妄许之罪!”
赵恒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身子像一张绷紧的弓突然松弛下来似的往后一靠,似信非信地算着这个最简单的算术:“原来是银加绢共计三十万?”
“此话当真?”一直静听的寇准也感到不敢相信,追问了一句。
曹利用抬眼望望寇准,做出很夸张的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答道:
“寇丞相,下官这颗脑袋算是保住了吧?”
“真看不出啊!”寇准大为赞赏地叨咕了一句。
陈尧叟紧接着奏:“陛下,立即成盟吧!”
“立即成盟!立即成盟!必须立即成盟!”赵恒说得非常激动,盯着陈尧叟道:“陈爱卿择人得当,解除了朕的心腹大忧!哦,还有寇爱卿,言战有力,约和有功,朕回朝之后,定要重重加赏!”
接下来是一场闪电式的外交活动,赵恒率寇准、陈尧叟、曹利用等人接见耶律题子,互换盟书,大宴使者,颁诏澶州,宽赦天下罪囚。为了赶写数道圣旨,知制诰杨亿连宴席也没顾上吃。大半天之内,所有的事都处置妥帖了!送走耶律题子之后,赵恒特地把曹利用宣到行宫,一脸兴奋地说道:
“曹爱卿有胆有智,是朕求之不得的良材!朕决定不让你再回西北,就留在朝廷里,缓急之时,为朕分忧解难!”
“承蒙陛下关爱,臣愿竭尽驽马之勤,万死不辞!”曹利用心知此番必得重用,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激动地说道。
赵恒又问了问西夏易主的事,曹利用如实相告。赵恒听说李德明年纪尚幼,对曹利用说:“既然如此,无须乘人之危,凡事还是以和为贵嘛!”
“陛下训导得极是!烦请陛下另派官员前往西北,传谕曹玮将军!”
正说着,阎承翰进来报道:“陛下,李继隆将军求见。还有,还有郓州安抚使丁谓丁大人也率兵赶到,等着陛下宣召呢!”
“好哇,都宣进来!”赵恒心绪甚佳,连声吩咐。李继隆、丁谓相继入见,赵恒又忙不迭地给丁谓介绍:“这就是完成澶州之盟的大功臣曹利用!”
“见过丁大人!”曹利用不失礼貌地问候了丁谓一句。“下官早在两年前就领教过丁大人的风采!”他指的就是在京城酒馆与刚从夔州回京的丁谓偶然相遇的那一次。天下有时候很大,有时候又很小。当初与丁谓说“后会有期”只是一句客套,想不到时隔不久,又在澶州相遇,而且是在皇帝面前相遇。这以后,说不定会与丁谓同朝为官了!
“丁爱卿,你虽然千里来迟,于此战也是有功之臣。听说你杀了契丹十几个探卒,又风尘仆仆来澶州勤王,其志可嘉,赐座!”
“多谢陛下谬奖,臣以未能像李老将军那样先声夺人而深感愧疚!”丁谓回答得十分得体,既让李继隆听着舒坦,又不掩盖自己的功劳,在皇帝面前还显出了十二分的谦恭。就这一句话,让能言善辩的曹利用都为之一惊:此人厉害!
“陛下,两国既已言和,不知臣等如何安置?”李继隆问赵恒。
“李将军!不要以为与契丹言和就万事大吉了,朕还得让你驻守北大门,防备万一呀!”
“陛下,只要国家需要,臣粉身碎骨尚且不辞,岂敢言老?”李继隆慨然说道。“臣问的是:臣究竟是重回定州,还是扈驾回朝?”
“李将军的队伍如今个个斗志昂扬,正在可用之时,你就替朕清理河北吧!”
“臣遵旨!”李继隆拱手领命。
阎承翰抓住个机会插嘴道:“陛下,臣临行之前立誓效命疆场,如今还没上阵,仗就打完了,臣的心愿没有了结,死有余憾哪!”
赵恒听罢哈哈大笑,说道:“朕总不能为了让你了却心愿,再把耶律隆绪拽回来与你较量一番呀!”片刻又道:“你既然有此夙愿,朕不忍违你,如今河北各州军一片狼藉,你留在河北,隶于李继隆麾下,只不知人家李将军愿不愿意收留你!”
“臣岂有不愿之理!”李继隆连忙回道。“阎公公在太宗朝就曾在河北监军,颇有章法。只要公公不辞辛劳,末将意欲请公公到德清军收拾创残,整饬兵民。”
阎承翰的心思只是不想再回朝廷,他害怕被周怀政、蓝继宗这些人推上贼船下不来,只要能躲开宫廷是非之地,留在哪里根本无所谓,所以连连点头:
“多谢李将军看得起微臣,还望李将军日后多有点拨!”
赵恒还处在亢奋之中,尽管丁谓一再暗示他在郓州干得很出色,赵恒却始终没意识到他究竟想做什么。丁谓无奈,他早就听说寇准当今最得皇上宠信,所以决定趁着銮驾还没还朝,抓紧去找寇准一诉衷肠。
丁谓出了行宫,一直在北城转悠,希望能碰巧遇见寇准,可惜直到天暗下来,也没见寇准回客馆,倒远远见杨亿朝这边走过来。前几年丁谓担任知制诰时,杨亿也刚进舍人院,所以两个人认识。
“丁大人鞍马劳顿,还没歇息?”杨亿上前与丁谓打招呼。
待杨亿走近,丁谓悄声问道:“年兄可曾见过寇大人?”
“丁大人问巧了,下官刚刚送寇大人从衙后回北城,说不定他此时正在路上行走呢。”杨亿笑嘻嘻地回答,又诡谲地眨了眨眼,问道:“丁大人是想求丞相回朝的吧?”
“胡说!”丁谓被杨亿说个正着,有些恼恨,忍住没有发作,又问杨亿:“寇大人下处怎么找?”
“丁大人顺着这条路一直往北。”杨亿没察觉丁谓的情绪,抬手往前一指。“遇见丁字口左拐往南,最大的那座宅院就是。”
顺着杨亿指的路,丁谓很快找到了寇准,寇准刚刚洗完脸。丁谓见寇准要端盆倒水,一个箭步蹿上前去,接过面盆说道:“丞相大人,下官来!”说着跑出府门,把水泼掉。
“丞相大人,下官在郓州,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丞相的恩德!”丁谓说得分外动情。
寇准是个爱听恭维话的人,觉得特别顺耳,示意丁谓坐下,说道:
“本相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你有所不知,若不是本相力主皇上亲征,单凭王钦若那个胆小鬼,说不定此时国都亡了!”
见寇准愤愤然,丁谓连忙附和:“下官早就看出,若不是丞相大人力挽狂澜,任凭踥蹀群小哄骗皇上,哪里能有今天的辉煌!”
“辉煌说不上。”寇准摇摇头,看上去还有些郁闷。“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