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争哲学论-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服了人的功能上的缺陷和武器技术装备功能上的不足。要做到人武系统的完善,就得有最佳的编制训练和可靠的组织指挥。在古代,人武系统整体功能与人这一因素的功能差别无几,如指挥功能靠人脑和人的直观、打击功能靠人的体力、机动功能靠人的脚和腿。而在现代,人武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功能与整体功能有天壤之别,它的指挥功能靠人脑和电脑,打击功能靠炸药和核能,机动能力靠各种燃料的运载工具,所以,其系统中,每一因素的缺陷都会使整体功能成倍甚至多倍地减小。
  2.人与武器技术装备相互影响
  在人与武器技术装备的统一体中,二者是相互影响的。从本原上看,人与武器技术装备都是物质条件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客观存在的实体,在这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第一性与第二性的问题,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把人和武器技术装备哪一方面的作用无限夸大,都会使推理走向极端。但两者在战争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是不相同的,相对于武器技术装备来说,人是战争实践的主体,决定着战争的发展方向。
  人在战争中的行为可能是多种多样,但最后形成的战争过程和结局,则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武器技术装备要依靠人才能创造出来,要依靠人去使用才能发挥作用,实现暴力意志就要借助于人,军力和经济力要依靠人去掌握。如果把武器技术装备作为一种暴力意志的物化,相对人而言则是一种客体,它为人的战争目的服务,对构成战争发展模式,规范人们战争行为起到重要作用。
  一方面,人创造和使用武器,并且按照自己的要求不断地改造和发展新的武器。当然,人们的这些改进和创造不是随意的,而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进行,受自身智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能力制约。人武关系不单由人来决定,为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所决定。尽管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但人仍然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武器技术装备,脱离现实的社会生产力状况来考虑战争决定战争行动。
  另一方面,武器技术装备一经被创造出来,就会反过来作用于人。人们运用武器技术装备的知识和技能,都要根据其要求来培养。在冷兵器时代,军人往往易与胸无滴墨的武夫相提并论,而热核兵器时代,军人只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才能赢得现代战争。武器技术装备的状况还决定着军队的编制体制、作战方式和人们的战略战术思想,如冷兵器时代的大刀长矛队进行的方阵白刃格斗,热核兵器时代的多军种兵种进行的海空天地的多维、立体作战。它对人的素质和技能也提出新要求,当然人的素质和技能,军队的组织形式、作战方式和人们的战略战术思想又反过来对武器技术装备产生很大的反作用。武器技术装备是重要的因素,胜利总是属于战斗力较为强大的一方。武器技术装备越先进,对人的素质要求越高,同时两者功能互相适应,形成更强的战斗力。任何种类的战法都与当时的武器技术装备水平有关,并随着武器技术装备的发展而发展。要以武器技术装备为基础来提高军官的指挥艺术。人在战争中目的和作战方式革命要与武器技术装备相适应。敌方武器技术装备的发展又使我人员素质面临新问题。
  3.人和武器技术装备对战争胜负的作用
  战争胜负是一个非常复杂、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战争不仅仅是武器技术装备的竞争,决定于力量大小,更重要的是人的谋略和智慧的竞争,还决定于力量运用。战争胜负主要取决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自然等条件,然而不仅如此,还决定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能力。任何天才的指挥员离开一定的物质基础去企求战争的胜利只能是空想,然而有可能且必须在一定客观物质条件基础上夺取胜利。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争中所表现的自动、定向功能,是由人输入程序的结果,是人智慧和意志的体现,不论战争中的武器技术装备,作战方式、方法和规模与以往有多大的不同,战争仍旧由人驾驭。人和武器技术装备都是进行战争不可缺少的因素,但人武统一体中,各自作用不等。“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437页)
  第一,人是决定的因素。战争中的人,不是指个体的人,而是指社会整体,不是指人的量的关系或某种自然属性,而是指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驾驭战争的智慧和能力。决定战争胜负的人,一要拥有武器,二要具有战斗技能,三要投身战争实践。人口数量对战争来说固然重要,人力资源是战争的第一个最宝贵的资源,然而对战争力量有决定意义的是人口质量。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非单靠人力所能及的自然作用,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企图战争的胜利,必须而且只有在相应物质条件下善于实践,尽管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但人仍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武器装备,每一代军人及参战者所享有的武器技术装备,制造和使用能力,都是以社会生产力为基础。
  人在人武统一体中永远处于主导地位和决定作用。对于武器(物)而言,武器(物)不能自己去进行战争,而仅为人所用的战争工具和被动的死物,唯有人才能运用之去进行战争,故战争胜负决定于人能否正确运用武器。
  真正决定战争命运的人,是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统一体,人是具有意识的物质。人武结合的深层含义在于,投入战斗的物质要素与精神要素必须融为一体,因而人与武器技术装备这两个枢纽必须相互适应和促进。我们不能否认,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武器技术装备对战役战斗的胜负可以起决定性作用,然而,这些个别场合和偶然情况,不能说明最一般问题。“现在世界上有人说,什么都是技术决定的,不要完全迷信这个。当然,我们也要讲究技术,不讲究技术是要吃亏的。但是,把电子计算机看成能代替全部指挥职能,那不可能,那样人的能动性也就没有了。”(《邓小平文选》第74页)“战斗力直接决定战争的胜负”与“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两个命题,在范围、层次和意义上都不相同。前者说明了战争是力量的竞赛,在竞赛中强胜弱败的规律;后者说明了在战争力量诸因素中,人占主导地位,在战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第二,武器技术装备是战争的重要因素。
  “一支军队不准备掌握敌人已经拥有或可能拥有的一切武器、一切斗争手段和方法,谁都会认为这种行为是愚蠢的甚至是犯罪的。”(《列宁选集》第《卷第页)一切唯物主义的军事家无不强调武器的重要性。“器械功,则伐而不费。”(《管子》七法第六)“库无备兵,虽有义而不能征无义。”(《墨子》七患第五)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武器技术装备固有的效益达到最佳,而先进的武器技术装备又使人的主观能动性更易得到发挥和体现。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有一定限度的,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不能超过一定的武器技术装备质量差、更何况,在有限时间决定方向我们是以相对局部优势战而胜之。“手抢战胜利剑,即使最幼稚的公理论者在这里也应当明了暴力不是单纯的意志行为,它要求促使意志行为实现的非常现实的前提,特别是工具,其中,较完善的战胜较不完善的;其次,这些工具必然是生产出来的,同时也可以说,较完善的暴力工具即一般所说的武器的生产者,战胜较不完善的暴力工具的生产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81页)四、战争运动时空场
  世界上没有离开空间和时间而存在的物质和运动。自然,任何战争作为一种特殊的运动着的社会物质存在形式,都是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敌对双方对时间和空间的争夺,充斥于战争的每一个行动中,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时空场是战争力量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发挥战争力量的重要条件。
  (一)战争运动中的空间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伸张性、广延性,它是三维的、对称的。空间也表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物体的体积、形状、位置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一般特性也体现在战争的空间中,但战争空间又有其特点,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由于战争运动是由双方活的武装人群展开的斗争,因而战争运动空间特性表现为占有性、变动性、两重性,其空间的广延性和伸张性严重地影响着战争。
  1.战争运动空间的占有性、变动性和两重性
  (1)占有性它指战争空间被分割和由敌对双方分别占有也就是说,无论敌方或者我方,无论是参战人员、武器装备和作战战场,都有它们的一定位置、体积、形状和活动指向,反映了敌对双方的关系和状态。为任何人所共有的客观存在的空间,在军事对抗中却各自占据着一定的部分,大如双方的领土、领空、领海,小如作战中的要塞、城市、制高点等。战争活动,经常围绕着空间上你争我夺来实现各自的经济、政治、军事目的。
  (2)变动性它指敌对双方占有的空间和展开斗争的空间并非固定不变的,具有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性质。这里面包含三层意思:首先,空间本身的存在状态是变化的。同一个空间,今天是这个样子,明天可能变成另一个样子,不但有自然的白天、黑夜、气温、风向、雨雪、情雾等变化,而且还存通过人工的干预造成地形与气象的变化。其次,敌对双方对空间的占有是变动的。随着战争和军事矛盾运动的进程和结果,此时某些海域、城市等属于这方,彼时就可能被另一方所夺占,再过一段时间又可能呈现新的占有状态。最后,随着战争和武器技术装备的发展,战争矛盾运动的空间也会随之而扩展。古代战争仅限于地面战争,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出现了核潜艇、宇宙飞船、卫星等;使战争朝着水下、宇宙空间方向大大扩展开。如“海空天地一体战”理论所规定的作战范围和纵深,既影响地域、关心海域,还包括空中、太空。
  (3)两重性它指空间作为军事活动的环境条件,所起作用是相对的、双重的。构成战争活动的重要环境条件,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军事行动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例如海军在海洋,陆军在陆上,空军在空中的行动各有各自特点,海军在岛屿、海峡、大洋又有各自不同的符殊要求。空间环境对敌对双方来说不可能存在绝对有利或绝对不利,因此,在军事行动中不仅要认真分析所处空间环境的特点,尤其要善于趋利避害。
  2.空间对战争的影响
  空间对战争的影响,主要指空间的广延性、地形和气象对战争的影响
  (1)空间对战争的影响
  战争空间包括天文地理和人文地理。同一战争,在不同规模的空间里进行,会出现很不相同的情况。对战争空间大小,要进行辩证的分析。首先,国土广袤,可依战争所需合理市局工业、战争物资储备等,在战争爆发时,可利用空间赢得时间,以便军队及其它力量的动员和展开;可有广阔的后方不断地组织人力和物力支援前线;战时便于机动,回旋余地大;人力物力为应付战争的伤害而有效地疏散;小国侵占大国,即使能取得暂时胜利,但仍然难以占领它,这是由于兵力少与所要占领的空间大的矛盾是不易克服的。其次,领土广大,资源就会丰富,实力就可能雄厚。最后,国家空间广大,也有其不利战争之处。战争空间太大,易遭来自各个方向的袭击,而要保卫辽阔的疆域则需相当数量训练有素的军队,必然增加国家负担;如果没有足够的军队,就会出现空虚或兵分力弱,如若没有较强的交通运输能力,则会运转不灵;从战役战术上说,防御正面太宽就容易分散兵力兵器。
  虽然空间的争夺是由敌对双方的武装力量进行的,其结果只能取决于对抗的结局。但也要看到,敌对双方对空间的占有状况,又是形成双方战争力、作战力和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不可忽视重要因素,军事地理条件于战争和战场环境条件及于战役、战斗皆然。任何军队在组织、计划作战行动的时候,不能不考虑敌对双方所占有的地形状况和战场的水文、气象条件,尤其在战役、战斗中,除了要考虑战场的自然环境之外,还必须考察战场的人为环境,即人对战场空间所造成的、客观存在的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