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巢城-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道士连连摇头,说道:“那不会……只要反过来想一想就知道了——藏经阁建在这里,遇到的雷电也有不少,可是它却从来没有起过火灾,这就说明,那‘宝顶’引下来的闪电,必然经过这些通路,流向了地下……”

    谢道士这话还没说完,突然听到身边“咔嚓”一声脆响,只见一道电光,那在“雷公柱”上来回地缠绕,很快就消失了。

    在场的众人还没来得及反应,只见萧洪将手一挥,又是一道电光,从他掌中飞出,在他与“雷公柱”之间,连成一道电弧。

    这道电火花,沿着“雷公柱”不断游走,但却没有与“太平梁”继续通连。

    大家明白,此时自己看到的情况,恰好就像刚才鲁道士所说的那样,电光一传到那只方匣所在的位置,就完全中断了。

    萧洪冲着谢道士哼了一声,仿佛在提醒他,让他注意这电光的变化。

    “啊……”那谢道士确实显得非常惊讶,“这是怎么回事……萧道长,你用出的这电法……你看……”

    萧洪没有理他,只将手上抖了一抖,他手上放出的电光,便不再与“雷公柱”接触,而是直接连向那只奇怪的方匣。

    “这些电光……”谢道士看了,显得更加惊讶,说道,“怎么,它好像被那方匣吸收了……”

    “你看到了?……”萧洪冷冷地说道,“既然你也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我就把它取下来看看……”

    “哎……”谢老道听了,一转身,直接挡在萧洪的面前,说道,“那可不行……”

    萧洪双眼一瞪,有些恼火地说道:“怎么不行?!”

    鲁道士与付道士看了,连忙上前,打起圆场:“萧道长,你莫着急……这与刚才的道理是相似的,你若拆了这方匣,难保这‘雷公柱’不受影响……”

    “那我们这样,在这玉虚宫内转来转去,又是为了什么?”萧洪不耐烦地说道,“还有,听他讲了这么多道理,没有半点用处!这样拖下去,到底要到什么时候?”

    谢道士听了解释道:“我确实没能想到,这个小小的方匣,竟然能够吸收电光;但是,你从我前面讲过的道理,可以推想,它既然是装在此处,那它与那‘宝顶’与‘雷公柱’的作用,定是极为相似……如果没有了它,一但遭遇雷雨天气,这藏经阁又该如何避雷?”

    “那我就先把它拆下来,然后,你把这里,改成普通‘雷公柱’的样子,那不就好了……”萧洪满不在乎地说道。

    “改?说起来简单……这还要先看看,由这‘太平梁’往下,那些‘沿柱’的设置,布置得是不是合理……因为,按照现在的情况,电流一到了这里,就已经中断了,所以我们也就没有办法推断……”

    萧洪根本不听谢老道解释。他极不耐烦地哼了一声,袍袖一甩,转身下楼去了。

    余下几人面面相觑,愣了一下,也只好跟下楼来。

    那谢老道追上萧洪的脚步,说道:“萧道长,你要知道,刚才我们看过的这两处地方,确实都是不便触动……但是,我先带你看过此处,是为了让你在心里,有个比较……”

    萧洪只瞥了谢老道一眼,没有说话。

    谢劲松又说:“其实,我还知道另外一处铜铸的结构……依我看来,那一处结构,其实最为可疑……”

    萧洪虽然仍是没有说话,但却放慢了脚步,听那谢道士解释。

    那谢老道继续说道:“你们可以想想,那峰顶的金殿,完全是以铜铸构件搭建而成;而那去那峰顶的道路,又是这样崎岖难行……所以,这些铜铸的构件,又是如何运到那峰顶的?”

    鲁道士在一旁答道:“这个问题我倒还真是想过……我想,为了建造那座金殿,光是运送这些构件,就必定耗费了巨大的人力……”

    “你觉得那是人力运上峰顶的?”谢道士摇摇头说,“不是这样……我听建筑工匠们传说,那些构件,是由一件神器,由空中运上山的……”

    “可以从空中运送东西?”付道士惊奇道,“还有这样的神物?”

    “嗯,正是如此……”谢老道点头道,“所以我想,既然它能运送物品,如果用它来载人,那自然也是可以的……”

    “你是说,由这件东西载着我们,去寻全真教?”谢老道所说的话,也引起了萧洪的兴趣。

    “嗯,我是这样想的……”谢老道点点头说。

    “那你知道,从哪里寻得到它?”萧洪又问。

    “是的,我是有所猜测……”谢老道说,“我这就带你们去看……”

    (本章完)

第203章 金殿:石鼓() 
谢劲松要去的那处地方,在父母殿的正后方,紧靠着殿后的山坡。

    去往父母殿的路上,谢劲松仍然不忘一路讲解个不停。

    “你们知道吧,在建筑装饰中,这荷花样的装饰,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一些带有须弥座的建筑构件……你们看,就在那边,在须弥座腰部的装饰上,就有荷花装饰……还有那边,在化帛炉的须弥座上,也雕有荷花……”

    众人沿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化帛炉下方的须弥座上,雕刻着许多花瓣饱满的荷花。

    谢劲松又说道:“还有一些立柱下方的‘柱础’部分,也常常会做成荷花的外形……”

    随着谢劲松一路解说,众人已经绕过了父母殿,来到殿后的一处山坡附近。

    在这里,在贴近山坡的位置,放置着的四只异常巨大的石鼓。

    这四只石鼓,都是巨石雕出,每只石鼓,都足有一人多高,式样敦实。而那每块石鼓的下方,又各自压着一块巨大的抱鼓石。

    这时谢劲松指着其中一只石鼓说道:“你们看,在这只石鼓的下方,那抱鼓石的形状,也正是一朵荷花……”

    众人看这抱鼓石时,立刻意识到,这一块抱鼓石,并非只是形似荷花那么简单。它也与先前所见的符剑和“雷公柱”一样,都是黄铜制成,与那峰顶的金殿,显然也是一样的来历。

    而且,众人将这四面石鼓和它们下面的抱鼓石,又仔细查看一番,还又有了更多发现。

    首先,这谢老道指向的荷花形的抱鼓石,只出现在其中一面石鼓的下方。而其他几块抱鼓石,整体形状虽然与这荷花相似,但那上面雕着的,却是其他造型。

    按照顺序,这四面石鼓下面的抱鼓石,依次是兰、荷、菊、梅。这似乎暗示着,这四面石鼓,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

    另外,在这四面石鼓的鼓面上,全都刻满了符文。

    “不知道,在这石鼓上,为什么刻上了这么多符文?”曼儿问道。

    “我只知道,这四个大石鼓,设在此处,是为了起到压镇的作用……”谢劲松说道。

    “压镇?压镇什么呢?”曼儿有些好奇。

    “听人说,这跟玉虚宫的风水有些关系……”谢老道说,“你们有没有发现,这玉虚宫的坐落方位,与一般的建筑不同……一般的建筑,多是背北朝南,而这玉虚宫,却是坐南面北?”

    “这话说的倒是没错!”鲁道士听了说道,“这玉虚宫位置,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在它的周围,被‘风水四灵兽’所环抱,所谓‘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是个难得的风水宝地……只不过,它这坐南面北的朝向,与那最为理想的‘龙穴之地’相比,还是有些差距……”

    萧洪听到鲁道士这样说,想起曼儿也曾经说过这段话,知道这是《葬书》中的说法;

    接着他又想起,初来玉虚宫时,那位接迎他二人的道童,用“两仪四象”的说法来解释“四灵兽”,认为那左右方位的变化,并非关键;

    这时,曼儿也说道:“我们曾经听监院说起过这风水的问题……他说,玉虚宫因为坐南朝北,不利于‘纳气’;而‘气’是风水的精髓,‘气’不能回收,是选址之大忌。

    “所以,这玉虚宫在建造时,用了增补法。

    “一则,筑起三道城墙,这是‘宫城三进’,再加上外围天门的一道围墙,和更外围的一道山峦,形成‘五城围护’,用以‘藏风’;

    “二则,利用了宫内的玉带河,形成堪舆中‘玉带腰围’的吉祥格局,又用仙都桥索住宫内之‘气’。

    “这样,就能使宫内的福泽之气聚之不散……”

    萧洪听完曼儿这段话,见到付道士的神情,似乎对此并不认同,于是想起,这付道士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

    付道士曾经说,这玉虚宫,是为了祭祀玄帝而建,而玄武又是北方之神,所以,这玉虚宫面朝北方,乃是故意为之。

    萧洪想起这种种说法,忽然觉得,它们明明是彼此矛盾,这些人却还都是说得头头是道,忽然心中生出厌恶之意。

    “对……”谢劲松连连点头称是,接着补充说,“从工匠的角度来看,对于风水上的不足,除了增补法,也有压镇的办法。像玉虚宫这样的山脉水流走向,从风水堪舆的角度看,近乎完美,唯一的不足,是它的方位,子午向相反。所以,我听人说,在这山坡上,放上这四只大石鼓,其实也是一种‘补’的方法,因为这四只大石鼓,代表着四象或四时……这就可以将不利的风水方位,完全镇压……”

    曼儿听了不解:“为什么放了这四只大石鼓,就能压镇不利风水方位?”

    谢劲松回答说:“据说,这与‘物类变化’的道家观点有关,就是所谓的‘反者道之动’。不过我只是一名工匠,对于这些说法,不是特别清楚……我只知道,有了这几只大石鼓,就能把方位相反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甚至可以说,靠了它们,能够将南北的方位,完全扭转过来……”

    这时鲁道士说道:“这个说法有些道理……所谓‘反者道之动’,与那‘物极必反’的道理,有些相通之处……”

    鲁道士指着那四块抱鼓石说:“你们看,这兰、荷、菊、梅四块抱鼓石,明显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而南北方位对于‘藏风纳气’的影响,不就表现在四季变化的过程中吗?一年四季,总是接替更叠、循环往复,冬在四季之尾,却又在春之前——如此连续运动,一种气象发展到了极致,就会转向另一种气象……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所谓的‘反者道之动’……如此一来,那‘南’的风水,运动到了极致,便也成为了‘北’……”

    “原来,这四只石鼓的压镇作用,就是通过四季变化的循环运动,改变南北走向的效果啊……”曼儿听了恍然大悟。

    而那谢道士也是连连点头:“不错,应该就是这个道理……”

    (本章完)

第204章 金殿:莲花() 
谢劲松继续说道:“这四只石鼓的压镇作用,对玉虚宫来说,想来也是非常重要……只是,我们现在关注的,却是那石鼓下方的抱鼓石,不知道它对玉虚宫会有什么影响……”

    付道士和鲁道士也商量了几句,一个说,这抱鼓石不能动,动了必然会对玉虚宫的风水不利;另一个却说,针对这风水的问题,已经有了不少增补的方法,应该也不在乎少这一个,何况那荷花只是抱鼓石而已,如果石鼓没有损坏,压镇的作用自然也不会受到影响。

    他们几人还在这里商量,萧洪却早已听得烦躁。

    他突然抬起手,十指之间连成电弧。这些电弧迅速变粗,融成光柱,又膨胀成一个巨大的光球。这个白色的光球,边缘泛着蓝光,而在周围的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

    鲁、付、谢等人,都知道萧洪的用意,但却被那惊人的光球骇住,不止没有出面制止,反而各自退后了几步。

    萧洪将双手一甩,这个耀眼的白色光球,一下就向着那荷花形的抱鼓石,直冲过去,并且瞬间炸裂。

    光芒散开,众人被它闪得睁不开眼睛。

    片刻之后,鲁、付、谢三人上前去察看,这才发现,在那石鼓与下方的荷花形的抱鼓石之间,现出一道深深的裂缝,将这二者完全分离。

    鲁道士只伸手轻轻一推,那只巨大的石鼓,就从抱鼓石上滚了下来,倒在一边。

    遗憾的是,三人也同时发现,在这只石鼓的鼓面上,也被那球形的闪电,击出了一些裂纹,虽然未将鼓面贯穿,却对它造成了相当明显的损伤。

    不过,众人此时还顾不上详细察看那石鼓上的裂痕,因为,当这石鼓滚落之后,原来在它下面压着的,那块莲花状的抱鼓石——当然,虽然名为抱鼓石,其实却是黄铜制成——此刻已经悄悄地浮了起来,飘浮在半空中。

    “这就是了!”谢道士激动地说道,“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