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巢城-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萧洪追问道:“那么,如何才能找到这件法器?”

    “哦,这个,为师不知道……”

    “可是,图上的这件法器,画的到底是什么?”

    “嗯,这个,为师也是不知……”

    萧洪一愣。他皱了皱眉头,又问道:“那,师父你知道些什么?”

    “呃,好小子,又开始逼问为师来啦?为师我告诉你,这些小问题啊,你们自己去想……明白吧?自己想办法解决……”

    “可是,师父,这部经书是你给的,有办法对付黑衣人,那也是你说的……现在到底应该怎么做?你也不能说不管就不管了啊!”

    萧洪觉得,对这高璿的性格,自己也算有些了解,所以不依不饶地追问他。

    “你这小子……”高璿方丈瞪了萧洪一眼,“为师我说过不管吗?为师要是不管,今天还在这里等你干什么?”

    “那你刚才说……”

    “我说什么了?我说小问题你们自己解决,小问题,懂不懂?”高璿方丈没好气地说道。

    “哦……那……什么是大问题?”萧洪小心翼翼地继续追问。

    “大问题?……我告诉你什么是大问题……其实我上次就给你讲过,但是你没听懂!你们只想着黑衣人,没有想到白袍的那一方,这个就是大问题!”

    萧洪想了想,有关这琐罗亚斯德教黑白两派的问题,方丈上次还真是说过。他当时说,不论是被黑衣人一派控制也好,还是与那白袍人一派结盟也罢,最终都对道教不利!

    “哦?”萧洪面带疑惑地看了看手中的经书,“这部《老子八十一化图》,难道不止可以对付黑衣人,还可以应对白袍一方?”

    “那当然!你以为呢!”

    “可是你当时又没说……”

    “那我现在说了……”

    “师父!你就明说吧,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咳咳,你小子……”高璿方丈得意地笑了,“那你就认真听好了……”

    高璿方丈指萧洪手中的经书问萧洪:“你既然知道这部经书名为《老子八十一化图》,那你知不知道,这里面说的是什么内容?”

    “这部经说的是……老子累世应化的过程?”这个答案,萧洪虽然听过不止一次,此时高璿方丈一问,他却又不确信起来。

    “嗯,那背后说的是什么?”

    “背后?……我没明白……”

    “咳,我就说吧!你们这些人,包括何庆山,还有监院,居然没有一个明白的!这一部《老子八十一化图》,背后其实就是佛道相争的矛盾!”

    “佛道相争……?”萧洪听了极为诧异。

    “嗯!”高璿方丈点点头说,“我来问你,在这部经书中,有没有提到尹喜?”

    “尹喜?”萧洪心想,与这尹喜有关的图画,鲁道士昨日刚为自己讲解过,不知道方丈为何问起。

    “哦,提到过。”萧洪答道,“经书中提到‘过函关’、‘训尹喜’,还有‘会青羊’、‘游诸天’,说的就是老子西出函谷关,向这尹喜传授《道德经》,然后收其为徒……”

    “嗯,知道尹喜是老子的徒弟就好!”高璿方丈微笑了一下,说道,“那么,这部经中,还有哪里提到尹喜?”

    “还有提到尹喜的地方?”萧洪思索了一下,回复方丈道,“我不记得了……或许是我没有看到……”

    (本章完)

第154章 高璿的对策:老子化胡() 
高璿方丈问道:“那你找找看,这部经中,有没有一幅图,名字叫做‘说浮屠’?”

    萧洪随时把《老子八十一化图》翻了翻,果然找到了这一页,原来说的就是第三十四图。只是他看了看内容,却没明白,这与尹喜有什么联系。

    “怎么,这一页上,也没有解说文字?”方丈看了看,说道,“这幅图是第三十四化,说的是,太上令尹喜化佛,说四十二章经,遣飞天神王,剃须发,掌赭衣,作浮屠丧门之教。”

    “哦……”

    “哦什么哦?这说的是什么,明白吗?刚才你也说到了,太上老君传授尹喜《道德经》,又带他朝见了元始天尊,那就算是把他收为了弟子;照这第三十四化中的说法,老子又让他的这个弟子尹喜,化身成佛……”

    萧洪听了一愣。

    方丈又说:“明白吧,这里说的是,那佛教的佛祖,其实是老子让他的徒弟尹喜变的……”

    “啊?真的?”

    “呸!……所以说你不开窍嘛!这还能是真的嘛?!刚才不是说了嘛,这部经书的背后,就是佛道相争嘛!”

    “哦,明白了……这样的说法,等于是抬高了道教的地位,相应地,也就是贬低了佛教……”

    “嗯……不过,有这样的说法,责任也不全在道教一方。因为这《老子八十一化图》的背后,其实是‘老子化胡说’。这个‘老子化胡说’,意思就是说,老子当年西出函谷关之时,教化了胡人,而那位于西域的佛教,其实就是老子教化胡人时形成的……这个‘老子化胡说’,最初可不是道教的说法,而是来自于佛教……”

    “为什么?佛教的信徒,又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

    “这你就要看,事情是发生在什么时候……东汉末年佛教传入的时候,中原地区正是黄老之道盛行,当时的佛教,提出这样的说法,正是为了比附老子,那在当时,也是一种抬高自己身份的手段……”

    萧洪听了沉默。

    他想起,上一次,方丈想利用“老君显圣”的说法,获得众人的支持;他还想起,方丈曾经暗示过,那上清派的源起,其实是杨羲写成《上清经》,然后假称这是来自魏夫人传授……

    这些说法,与方丈现在说的,佛教竟将自己的源起,假托于“老子化胡”,似乎有不少相通之处。

    “咳,你应该也看出来了吧,这经书中,有一些图画,与‘老子化胡’的传说是对应的……”

    萧洪点了点头。

    他知道,方丈说的这些,鲁道士倒也提到过。老子携尹喜“游诸天”之后,一直到第四十三化,那都是老子出函谷关西行的经历。这就是高璿方丈所说的“老子化胡”的传说。

    “不管怎么说,把尹喜说成是佛祖,又怎么能让佛教接受呢?”

    “那又怎样?照这《老子八十一化图》所说,老子本人也化成佛祖呢!你再找找,在这部经中,是不是还有一幅图,名字叫做‘毗摩铭’?”

    萧洪在经书中找了找,确实是有这么一幅图画。这一页上,只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画着一位神仙的画像,那画像的下面,写着几个字:“毗摩铭”。

    萧洪说:“这只不过是一幅神仙画像,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方丈看了看说:“那你说说看,这画的是哪位神仙?你再仔细看看,这神像的表情、动作,有没有什么特别?”

    萧洪经方丈提示,再去看那画像,果然注意到,这神像双眼微合、面带笑意,头上的发髻盘成螺旋状,头后又有桃形的头光。而这神像立在那里时,双手合掌,脚踩莲花座,看那神态,看那姿势,又哪里像是道教的神像?

    方丈说道:“咳咳,这幅图嘛,也是没有注解,你恐怕得结合那石崖的岩画来看……岩画的注解文字是——‘太上于于阗国毗摩城伽蓝,乃化胡成佛所,有石僮、罗汉、虞旃所造铭:东方圣人号是老君,化我国作佛。其铭尚在……’

    “所谓‘太上’,说的就是太上老君嘛!你看,这里的文字就明确说了,在这个地方,太上老君‘化胡成佛’!照这样一理解,所谓‘佛’,那不就是老子的一个化身了嘛!这幅图画的,其实就是老子化身为‘佛’的样子喽!再接着一推论,那整个佛教,本来就是源自道教的……”

    “还有,另外又有一幅图,叫做‘舍卫国’。那个说的是什么呢?——‘太上老君于舍卫国,自化作佛,从天而降,天人侍卫。到其空中坐七宝座。王与群臣绕佛瞻仰。其身长百千丈,遍满虚空。’这段话的意思,也是非常清楚嘛!‘太上老君于舍卫国自化作佛’……咳咳,这个说的就是,太上老君在‘舍卫国’这个地方,化身为‘佛’……说来说去,佛是源自于道!哈哈……”

    萧洪呆呆听着高璿方丈解说,不由觉得,他这样一番推论过程,简直就是强词夺理。可那些话,毕竟不是方丈自己说的!那都是《老子八十一化图》当中的说法。

    “这样的说法,若是佛教的信徒知道了,又怎么能够接受呢?”萧洪呆呆地把刚才说过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没关系,在这‘洞天福地’中,根本就没有佛教的影子……所以嘛,只要我们道家弟子能够接受就行……哈哈……”

    萧洪无言以对。

    高璿方丈突然问萧洪:“我说了这么多,你现在明白应该怎么做了吗?”

    “啊?怎么做?”萧洪又是一愣。怎么做?方丈只讲了经书中与“老子化胡说”有关的内容,没说到应该怎么做啊?

    “咳!你还不开窍!”高璿方丈挥了挥手,差点用手指来敲萧洪的脑袋,“那个拜火教,也就是那个琐罗亚斯德教,不就是来自西域?老子化胡嘛!佛教都能化成道教,只要想想办法,这个什么琐罗亚斯德教,不也一样可以化成我们道教的一支嘛!懂了没?这就是我说的大问题……”

    (本章完)

第155章 高璿的对策:开摩竭() 
从道理上来说,方丈这些说法,很难让人信服。但是他的思路,萧洪却也能够理解。

    这主要还是因为,“洞天福地”中的教众,与仙境之中的众神,二者之间,关系比较特殊。方丈宣扬这《老子八十一化图》的目的,显然是要借着这部经书的内容,让教众的香火之力,抬高仙境中老子的地位。

    “为师的用意,这下你明白了吧?”方丈问萧洪。

    萧洪点了点头,但是接着又摇了摇头。

    “师父的意思,我已经听明白了……”萧洪说道,“但是,我还是不明白,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把那拜火教说成是我们道教的一支,这个难度实在是有点大……”

    方丈说:“这个呀,要说起来,其实也不难……答案还是在这一部经书之中……”

    “哦?”萧洪面露惊奇之色。有关这一部《老子八十一化图》,竟然还有话题没有说尽?

    “嗯……”高璿方丈点头道,“你找一找,是不是还有一幅图,名叫‘开摩竭’?”

    萧洪翻了翻经书,这次很快就找到了“开摩竭”所在的书页。

    “找到了,是有这么一幅图。这是老子第四十二化。”萧洪说道,“在这幅图的旁边,还有注解。

    “‘老子入摩竭国,身作金色相,手和五明,以化其国王子,为说大乘法语。告诸国人,咸令信向。绝灭念想,破撇烦恼,剔剪无名业障,内外恬澈,则身心洒泰,志趣飘然。故广开浮屠之教,名为清净佛,令婆罗门等奉行……’

    “这里说的,想必就是老子在摩竭国的化胡经过……只是,对于这个摩竭国,我一点都不了解,还有……”

    高璿方丈打断萧洪说道:“那个摩竭国是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明白,这里说的‘清静佛’是怎么回事……”

    “清静佛?想必就是佛教的佛吧?这句话的前面也说到‘广开浮屠之教’,这‘浮屠之教’,说的不就是佛教?”萧洪想了想,回答方丈说。

    方丈说道:“不错!‘浮屠’,说的就是佛陀,‘浮屠之教’,说的就是佛教。但是这老子第四十二化中提到的‘清静佛’,却是大有门道……

    “《老子化胡经》中曾经提到,‘次即南出至于乌场。遍历五天。入摩羯国。我衣素服,手执空壶,置精舍中。立浮屠教,号清净佛。令彼刹利婆罗门等而奉事之。以求无上正真之道……’也就是说,在《老子化胡经》流传的东汉魏晋时期,这里提到的浮屠教,确实就是指的佛教,而那‘清静佛’,也确实指的是佛门之内的一位佛陀……

    “但是,到了唐朝中后期,这个‘清静佛’的含义,却发生了变化。

    “因为在武则天当朝时,摩尼教开始传入长安。这个摩尼教,当时也称‘牟尼教’、‘明尊教’,后来又称为‘明教’。与俗称‘拜火教’的琐罗亚斯德教一样,这个俗称‘明教’的摩尼教,也是自古波斯传入中原。只不过,它在传入中原之后,常以佛教一支自称。

    “正因为摩尼教以佛教面目示人,所以,那《老子八十一化图》中所提到的‘清静佛’,就被摩尼教徒用来借摩尼教神灵;而这老子第四十二化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