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巢城-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样的神情与体态之中,有一种淡定无为、智虑深邃的意蕴,从这老君坐像的身上,散发出来。
在这坐像的四周,老君的须发、衣袍和四肢的边界,都变得模糊,与周围洞壁上的岩石,渐渐溶为一体。
这,显然是建造这石像时,故意为之。
这样的效果,就仿佛是,石像正逐渐消解于山石之中,又好像,老君的形象是由灵石自然幻化而成。
总之,恍惚之间,眼前的这座老君像,与周围的山川,甚至是天地万物,溶为了一体。
在这座老君坐像的左下方,这老君洞的洞体,继续又向深处延深。在那里,空间变得狭小,而在那狭小空间的深处,又有光亮透出。
萧洪见这老君洞的大殿之中无人,就顺着眼前那处光亮往里走。
转过了一个弯,这才发现,在那老君坐像的岩壁背后,另外还有一方空间。
这一处空间,正好是一间丹房的大小,显然,这就是师父近来修行的地方。
洞内的这处丹房,中央摆放着一张矮床,一位长须白髯的老者,正独自坐在这矮床上,静候萧洪到来。
显然,这就是萧洪的师父,同时,他也是玉虚宫的高璿方丈。
此刻的高璿方丈,面朝着萧洪进来的方向,而在他的身后,此时泛着亮光。这亮光,远比洞口处的烛火明亮,似是这丹房的屋顶空旷,有一道日光,直接从洞外照入山体,照进了这处丹房。
萧洪可以看见,师父身着黄色长袍,那坐姿,与大殿之中的老君坐像相比,几无差别,亦是右脚盘放左腿之上,结成半跏趺坐。这样的体态,给人的感觉,分外安详。
(本章完)
第123章 老君洞:显圣()
萧洪当然知道,这丹房中坐着的,就是高璿方丈。但是,因为萧洪失去了记忆,眼前坐着的,虽然是他的师父,此刻对于他来说,却完完全全地,是一个陌生人。
而且,师父头顶的光亮,比起他所站的位置,更为明亮,这就让他看不清师父的神色,也就无法判断师父的反应。
所以,萧洪虽然已经来到丹房门口,却一时踌躇,不知是不是应该进去。
刚刚这样犹豫了一下,萧洪就听到高璿方丈说道:“萧洪,来来来,看看我这个样子,差不多了吧?”
萧洪一愣,来不及想他这话是什么意思,连忙冲着方丈施了个礼,迈步进了丹房。
方丈见他进来,哈哈笑了两声,又问道:“来,你看看我,像不像?”
萧洪听到师父没头没脑地问自己问题,心中奇怪,便又将方丈打量了一番。
这会儿他换了个角度,已经不会受到头顶亮光的影响,仔细一看,原来这方丈的长相,与那大殿中的老君坐像,竟然十分相像!
“哦,师父这样的坐姿,与殿中的老君坐像是一样的……”萧洪说道,“而且,我觉得,师父的容貌,与老君的模样也很相像……”
萧洪心想,原来师父竟有老君那样的容貌,怎么之前没听人提起过?
这时,那高璿方丈开口说道:“什么叫‘也很相像’?为师现在本来就是老君显圣!”
“啊……!”
萧洪听到这话时,那种震惊的感觉实在是无法形容。
老君显圣?!
之前何庆山说过,不知师父在这老君洞中修炼什么,难道为的就是……老君显圣?难怪!这样一想,方丈为何要将玉虚宫道众遣散,又为何会对周围道观前来救援的道友避而不见,也就可以解释了。或许,师父等的就是,这老君显圣的一刻……
这些念头,在萧洪的脑海中,一瞬闪过。
但是转瞬之间,他又觉得有些疑惑。他不知道那种狐疑不定的感觉是由何处而来。若是让他仔细分析,他更是说不清楚,这当中到底是有什么问题。仿佛就只是本能地,他觉得此事不太可信。
“呸!”这时方丈居然大笑说道,“你这小子……至于这么惊讶么!”
方丈这样的态度转变,更让萧洪惊讶。他仍是愣在那里,不知该说些什么。
“你就算不信,也总该配合一下吧?三拜九叩啊,高呼拜见老君啊……这些反应么,我也没指望……但是,你也别这样好吧?一口大气儿还没喘完呢,就皱着眉头怀疑起来了……”方丈一边说着,一边把盘成半跏趺的双腿放开,换了个懒散的姿势坐着。
“我……”方丈这样的态度,与萧洪脑海中想象的样子,真是大相径庭。萧洪一时还没能适应。
“你什么你?”高璿方丈冲着萧洪双眼一瞪,看到他有些局促的样子,然后就又笑了。他指了指旁边一只厚厚的蒲垫,说道:“先坐吧……”
萧洪犹豫一下,走了过去,恭敬地坐在一旁。
方丈没有说话,萧洪想要说点什么,便清了清嗓子,可是又突然发现,自己拿不准应该怎么称呼方丈,是该叫师父,还是称呼他为方丈,还是……把他当成太上老君?
“有话就说!”高璿方丈笑着命令道,“你在我面前,就别这么吞吞吐吐!”
“嗯……师父你,咳咳,刚才说的这个‘老君显圣’,是怎么一回事?”萧洪小心翼翼地问道。
“呸……你这小子,脑袋撞坏啦?”方丈侧过头来,看了萧洪一眼,接着又像大殿中的那尊老君坐像一样,双目半开微合,“这个‘显圣’嘛,你若是信了,我现在自然就是老君附体;你若是不信……嗯……”
方丈这话没说完,只是大有深意地点了点头。
萧洪心想,这还是没回答我的问题——到底是不是真的“显圣”啊?跟我信不信有什么关系?
“那……”萧洪心里这么想,嘴上当然没有这么说,他一边迟疑着,一边还想再问说点儿什么。
“那什么那哦!你这个样子,已经就是不信了嘛!”方丈收起那幅大有深意的样子,说道,“算了,看来你也是一样不行……你闭关失忆的事情,何庆山都告诉我了,不就是有些事情想不起来嘛,怎么连原来的机灵劲儿也没了?”
方丈一边说着,一边紧紧地盯着萧洪的双眼,好像要从那里面,把萧洪心底的想法全都看出来。
过了一会儿,方丈叹了口气,收起目光,说道:“唉,看来真的是不行……我怎么感觉,你这次来,好像变了个人……”
这次闭关之后,对于别人说自己变了样,萧洪早就已经习惯了。所以,听到高璿方丈这样说,萧洪并不在意。
他现在想的,就是如何才能对付那些黑衣人,如何救出被他们控制的弟子。他不太相信真德观道士的那些说法,对于这些事情,高璿方丈应该不会袖手旁观。他觉得,方丈只是还没有想到应对的方法,又或者,方法也有,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萧洪把自己的经历简单说了说,而且,把他从鲁道士与真德观道士那里听来的情况,也转述了一些。
高璿方丈在一旁听着,偶尔也会问上两句问题。但萧洪总是觉得,方丈似乎有点儿心不在焉。
“你是想问,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对吧?”听完萧洪的讲述,方丈问道,“办法倒是有,只是刚才一看,效果不太好……”
“嗯?什么办法?”萧洪觉得意外。
“就是‘老君显圣’啊!你刚才不是看到了?”看方丈说话的态度,似乎都懒得跟他解释。
萧洪觉得,方丈不过就是比划了一下,学出了老君打坐的样子,别的什么也没做啊!看相貌,方丈与老君的样子,倒真是有几分相似,这个他也承认。可是,要是说到“显圣”,那总该展示展示神通吧?
偏偏方丈此刻仍是面带微笑,一幅气定神闲的模样,似乎一点都不为这些事情着急!
萧洪见了,心中越发觉得,这个高璿方丈,真让人琢磨不透。
(本章完)
第124章 老君洞:假如()
“那……”萧洪试探着问了一句,“师父你的意思是……这次‘老君显圣’,没有成功?”
“呃……”高璿方丈翻了个白眼,显得很不高兴,“你是这样的反应,那当然不会成功了!”他看到萧洪困惑的表情,又解释道,“你还不明白啊?嗯,那我来问问你,对这教派与教派之间的关系,你现在有多少了解?”
萧洪心想,师父果然问起这个!何庆山之前就提醒过自己。也不知道师父问的是哪个教派与哪个教派的关系。
萧洪想起,前一晚鲁道士正好讲起一些这方面的内容,这也是巧了。不管高璿方丈问的是什么,反正自己知道的,就只有这些。
于是萧洪回答说:“也不知道师父问的是什么?虽然我闭关之后什么都不记得,但是最近听别人说起,也知道一些……”
“哦?那你说说看。”方丈说道,“随便说,挑你熟悉的,举个例子……”
萧洪略微思索一下,就把那鲁道士说过的内容,简单复述了一遍,从太平道说到五斗米道,又从北迁的天师道,讲到了后来的上清派和灵宝派。
师父听着,笑着点了点头。
萧洪说着,又想起自己以前听过,清微派与上清派之间的关系,于是说道:“《清微仙谱》中说,道教始于元始,二之为玉晨与老君,又再一传衍为真元、太华、关令、正一之四派,十传至昭凝祖元君又复合于一……”
“哎……行了,行了,不用说了……”方丈连连摆手,打断了萧洪,“这个清微派‘合流诸派’的说法,你就不用再细说了……”
萧洪被方丈打断,一时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又听到方丈说:“咳,这准是何庆山那个书呆子告诉你的吧?这些事情呀,你要是信了他的,你就掉坑里了……!”
萧洪一愣,他也记不清,这个说法是曼儿讲给自己,还是何庆山教的。但他随即想到,那鲁道士曾经说过,出现的早的道派,往往会强调自己源起正宗,而出现的晚的道派,往往就会强调自己合流诸派……莫非师父说的,就是这个?
果然,高璿方丈说道:“你前面说的那些呀,倒还有些根据,至于这个《清微仙谱》么,那个是清微派自己的说法,不能全信的!……它这里说的,把人家那四派合而为一,就成了它清微派,说的倒是好听,那也得人家那四派都认可才行!我倒还想成立一个教派,把四十派、四百派都‘合流’呢,你说这个主意好不好?”
高璿方丈这说话时大大咧咧的样子,完全颠覆了萧洪以前对他的想象。还有,方丈对《清微仙谱》的态度,也让萧洪觉得意外。他以前一直以为,对于这些教内经典,必须诚心熟记才行。
不过,萧洪隐约觉得,这高璿方丈说的,有些道理。
“行了,清微派的说法,咱们先不去管它。就拿你前面说过的这些内容做例子,应该可以把这个道理给你讲明白了!”方丈说到这里,停顿一下,瞥了萧洪一眼,又说,“这些道理呀,要是换了别人,那我可不会说的,也就是你,有点灵巧劲儿……而且,要是别人啊,就算明白了这些道理,将来他也用不上啊,可对于你嘛,那可就不一样了……”
萧洪一边听着,一边适应着方丈的想法,就听那方丈又说道:“你刚才说起上清派与天师道的关系,也提到了上清派的开宗祖师是魏夫人,那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上清派出现的时机里面,会不会有什么深意?”
萧洪想了想,鲁道士说过,上清派出现于东晋中期,到了东晋末年,才流传得比较广泛。而在这时,天师道在北方和中原地区,早就已经势力很强了。
方丈见萧洪没有回答,又说道:“我的意思是说,魏夫人早就得到了《上清经》,她成仙之后,怎么没早点把这经传世人?”
“这个……”萧洪想了想,说道,“也许是她没能找到合适的传人……后来杨羲能够得到这部《上清经》,那应该也是一种机缘……”
“机缘?咳咳……”方丈突然颇为神秘地笑了笑,“你有没有想过,假如你是这个杨羲,你会怎么做?我的意思是说,假如,这个杨羲,拿出一部经书,然后对大家说,这个就是魏夫人传授的《上清经》……那就要看了,大家到底是愿意信呢,还是不愿意信呢,你说对不对?反正别人又没有亲眼见过魏夫人……”
“啊……”萧洪实在没想到,方丈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那师父你的意思是说,这个《上清经》,并不是魏夫人传授的,而是杨羲自己拿出来的……”
“哎哎哎……这个话可是你说的啊,我可没这么说啊……”方丈用手指点着萧洪,说道,“我刚才可是说过了,‘假如’……‘假如’,你懂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