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地烈风-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定边忙上前查看,幸而那口子没有伤及动脉,饶是如此也是血流不止。高定边忙将陶罐交给随从,撕下袍袖包扎了一下伤口,然后抱着女孩跑向村子。

    那些村民一直在远处张望此事,眼见情况似乎有变一时慌乱起来。后来才搞明白高定边是要救治这个女孩,这才七手八脚的把女孩抬进屋子,替她清洗伤口,寻找草药,忙活了半天才罢。

    过了半晌女孩才清醒过来,一见高定边在旁,便问:“高将军为何要阻止我殉死?”

    高定边沉着脸道:“如果战争还没有结束,那么我身为一个武将就必须继续作战下去,可是绢之国与高丽之间的战争已经结束了。这么多年来死的人已经够多了,我不希望再有人为了这场战争而死了。”

    女孩听了怔怔的流下泪来,颤声说道:“釜山城没了”

    高定边知道她并不是在问自己,而是在感伤逝去的人们而已。便道:“尽忠职守固然是美德,可姑娘你年纪尚小,难道就不顾及父母亲人?况且姑娘你就这么放心在下?把此事托付给在下就安心赴死了?”

    话刚说完女孩便抬起了头,正要开口,却被高定边伸手阻止住了。因为他看见女孩脖子上的伤口又开始流血,显然她现在并不适合多说话:“这事回头再说,不然你的伤口会崩开。刚才只做了简单的处理,敷的草药我看也没多少效果。如果姑娘不嫌弃的话,请随在下一起前往平壤替王子殿下落葬。而且军中有随行的军医可以治疗姑娘的伤口,西瓯城也已经不远,若有什么不适可以在那里将养些日子。姑娘若是愿意,不必开口,只眨眨眼便可。”

    女孩垂想了片刻,答应了。

    高定边当即吩咐随从们休息片刻之后便返回本队,接着又脱下自己的长袍来给了那女孩道:“军中都是男人,姑娘这身装扮太过显眼,请披上这件长袍,待回营后再给你找些换洗的衣物。”

    女孩默默的接过了长袍披在了肩上,随着高定边一起走出了农舍。

    一行人回到本队时已经日色偏西,高定边将女孩安排在一辆牛车上,又找来军医替她医治。这军中别的药没有,唯有刀伤金疮药是不缺的,加上女孩的伤也不是特别重,重新包扎以后便止住了血。高定边命人找了些干净的衣服给她,又安排专人沿途看护以防她又生殉死的念头,又经过两天的行军进入了西瓯城。

    大军开到西瓯城之后便有了足够的粮食补给,加上还要等待后队的王汉新等人,高定边便命令部队休整两天时间再开拔。这时候他才想起这位女孩,便问手下将她安排在了何处,然后命人通禀以后才造访了那女子的房间。

    女孩经过这两天的休养,精神恢复了不少,进城以后有人伺候梳洗了一番,重新换上身女装,虽然称不上绝色美女,也是十分清雅秀丽的女孩。女孩见了高定边,款款行了一个礼,道:“小女子见过高将军。”

    高定边见了笑道:“看起来你精神不错,那我就放心了。我已下令军队休整两天,到时候姑娘若觉得身子不适,便在此处养好身体再上路便是。”

    “不,既然将军答应替殿下落葬,那小女子自当随行。”

    “真是个倔强的姑娘啊。对了,还未请教姑娘芳名。”

    “小女子姓宋,本名青华。入宫后王后娘娘赐名为子衿,将军叫我宋子衿便是。”

    “青青子衿,恩,不错的名字。在下之前问的话,不知宋姑娘还记得否?”

    “小女子自然记得。我家本在北部,逃难时父母不幸亡故,后来入了宫做粗活,幸得王后娘娘垂青,带在身边时常教诲,才学了些礼仪。因此小女子其实无家可归,若非心里还有这件事没有做完,只怕早就自行了断残生了。”

    “那宋姑娘何以对在下如此信任呢?毕竟在你们眼里在下可是敌国的人啊。”

    宋子衿微微一笑,道:“若是别人,小女子断然信不过,可高将军你却不一样。”

    高定边不禁奇道:“宋姑娘何以这么看得起在下?”

    宋子衿道:“将军自然已经不记得了,当年我的村子被将军洗劫,全村人都被切去了拇指,只有我一个人躲在村外。将军你现了我,却让我继续藏着别出来。”

    被宋子衿这么一说,高定边才恍惚想起来当年和王汉新率领骑兵深入高丽境内大肆烧杀劫掠的时候有过这么一幕。惊道:“你是当年那个小女孩?”

    宋子衿点了点头:“这件事对将军你而言只是一时善心而已,可是当时将军说的话我可是一直记着的。当时我虽然恨极了你们这些强盗般的军队,可是却无法忘怀将军你脸上写着的无奈和痛苦。再说也多亏了你的恻隐之心,我才保住了这双拇指。这一次将军所说的话证明我当初想得没错,在战时你虽然是个恶名在外的敌国武将,可那并不是你愿意去做的事情,像将军你这样的人,我是可以相信你的承诺的。”

    高定边苦笑了一声:“多谢姑娘厚爱,在下不过是个满手鲜血的武夫而已,能让一个高丽之民说出这些话来,在下反而觉得颜面扫地了。这些年挣得了功名富贵,却成了别人眼中的杀人魔头了。看来我们虽然占领了高丽全境,可杨都护要统治这片土地真是任重道远呐。”

    “正是如此。绢之国给高丽人民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如果你们想要凭借强大的武力来统治这里,高丽人是绝对不会放弃抵抗的,除非你们能放下征服者的姿态,真正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带来安宁和富足。”

    高定边听了这番话不禁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个女孩:“姑娘你的这番见识真让在下感佩不已,若非你已经自报家门在下一定会怀疑你是高丽的公主而非一介区区宫女呢。在下此番若得觐见皇上,定要把姑娘的这番话转述给皇上。”

    宋子衿听了脸上泛起了一阵红晕,低下头轻声道:“望将军言出必行。”

    高定边见到宋子衿面若桃花,这番娇羞的女儿姿态是他七年军旅生涯所不曾见到过的,顿时感觉在心中的某个地方流过了一股暖流,连忙起身告辞,退了出去。回到自己的寝室,心情兀自难以平静下来。他决定找些酒来喝以平复情绪,可惜此刻缺少一个酒友,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兄弟王汉新来,又联想到他的所作所为,胸中顿时五味杂陈。未完待续。

第八十八章 一 进军突契案() 
攻克釜山的消息传到了京城长安,顿时举朝一片欢腾。

    谁都明白这个结果意味着可以腾出大量的兵力,人力和财力转而对付突契,绢之国从此摆脱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实在是让人欢欣鼓舞。

    刘龑对于这次的胜利乐不可支,私下里连连夸奖伍思成的建议有先见之明,可惜已经回到京城的薛伯仁却对王汉新的作战方法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对此刘龑也觉得不太妥当,可与解决高丽问题相比显然不值一提,况且事情已经生也已经不能挽回。刘龑只能一边安抚薛伯仁的情绪一边和他们两人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由于釜山的陷落还是近期的事情,因此可以确定突契还没有获悉这个消息,那么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秋高马肥之时突契必定会如同往年那样南下劫掠。与以前不同的是现在的绢之国已经不需要在顾忌高丽方面的压力了,尤其是辽东军方向,那就意味着绢之国可以趁此良机动一次突契意想不到的攻击行动。

    考虑到辽东路途遥远,刘龑认为必须立即给苏成栋出这道命令。薛伯仁在表示同意的同时,也向刘龑在地图上标出了几条可供选择的进攻路线并指出其中的优劣长短。

    刘龑不禁哑然失笑,道:“薛侍郎,你刚才还在抱怨王汉新那小子的手段太过毒辣,可你却早就盘算好了如何对他的成果做最大程度的利用。”

    薛伯仁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动摇:“陛下,微臣认为对于一名武将的恶行的指责和对于国家大事的盘算并没有根本的冲突。王汉新的作为让微臣感到厌恶,可是他取得的成果对陛下而言却是非常有用的时机,微臣作为您的臣子当然要将这种时机充分运用才是。”

    刘龑撇撇嘴道:“说得真是冠冕堂皇啊。行了,这个就不讨论了。那么爱卿你觉得从哪条路进攻更合适呢?”

    薛伯仁却摇了摇头道:“陛下,请恕微臣直言,任何一条路线都不是万全之策,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这次攻击是出乎突契的意料之外,而且从辽东出兵的话我们的作战目标就不能定得太大,毕竟那里离龙城太远了,突契军的回防度可是十分惊人的。”

    “听薛爱卿这么说,朕怎么觉得你还有别的作战计划呢?”

    薛伯仁笑了笑,道:“陛下圣明,微臣以为从辽东出兵至多只能攻击突契东部领土,那里自两国交兵以来几乎没有受到过任何损害,此次的目标就是对那里的突契各部族造成沉重的打击,以使得他们在短期内无法再追随阿比契力尔南下。但是我们却可以营造一种要直扑龙城的假象,那样的话就能迫使阿比契力尔不得不回军救援,这样既可以减少我军防御的压力,也可以避免孤军深入造成的危险。”

    “可是这样的作战计划未免太过保守了。”刘龑道。

    “不错,陛下。微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微臣觉得单单一路进攻太便宜突契了。从距离和准备情况来看,太原经略使忠义郡王显然已经为出击突契做了更充分的准备,让郡王殿下他单单负责防御显然是对他的指挥才能的浪费。所以微臣认为让苏都护的进攻变成佯动,从而为郡王殿下的出击营造良好机会,似乎更有效力。”

    听了薛伯仁如此说,刘龑才展露出来笑容,道:“薛侍郎果然不愧沙场老将,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实不相瞒,伍思成他之前也和朕提起过从太原方面出兵的建议,只是他担心阿比契力尔破釜沉舟直接从太原方向突入,渡过黄河造成威胁。”

    “这个陛下无需忧虑,此次微臣回京路上曾路过郡王殿下的防区,那里的防御工作准备得十分充分,并且还在继续加强,若是阿比契力尔真的敢来,至少会在路上耽搁两个月的时间。要是两个月后他还敢冒险渡过黄河的话,那么微臣便领兵将其彻底黏在黄河边,等我军四面合围将其一举歼灭!”

    刘龑听了一拍桌案,道:“说得好!薛爱卿如此说,朕再无疑虑,朕即刻拟旨!”

    话音刚落,忽听得屋外传来几声鸟鸣。一直侍候在一旁的伍思成听了不禁喜上眉梢,道:“陛下,是传递密旨的鹰隼!”

    说着,伍思成几步赶到了窗前,推开窗户朝外面呼喝了几声,立即有一只灰背的鹰隼落了下来,停在了他的手臂之上。伍思成从鹰脚环里取出信来一抖手,那鹰隼扑的又飞回了空中。

    “陛下,是忠义郡王送来的信。”伍思成拿着信走回来递给了刘龑。

    “哦?刘献之他那里除了什么事吗?”刘龑边说边展开了信件,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突然嗤嗤笑了起来。

    “陛下,是什么喜事吗?”伍思成问道。

    “不不不,”刘龑忙咳嗽了几声驱走笑意,道:“朕是在笑我们刚才所议的话题,这刘献之就像是在旁边偷听了去一样。他这信里面向朕提出的建议与薛爱卿所说的简直如出一辙。朕倒想问问你们是不是在太原的时候就已经商量了?”

    “皇上明鉴,微臣只是经过,并没有去过太原府。”薛伯仁说着也笑了起来。

    “那就是英雄所见略同了。刘献之这家伙在信里不但请求朕准许他出兵出击突契,还大言不惭的说要向朕借取一千名神机营的火铳兵和全部相应装备,此外还索要四十万两白银,十万匹锦缎作为军饷。”

    “看来忠义郡王这次是准备了一场大戏等着皇上您看了。”伍思成悠悠的说道。未完待续。

第八十八章 二 失算() 
如果按照常理来推断,刘龑的计划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可是事实却与他盘算的差了许多,因为这一年突契南侵的规模较往年大为缩减。原因也很简单,在去年的作战行动中突契损失了相当数量的精锐部队,即使之后从西域调集了部队填补,可是其作战能力却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要让这些部队成为指挥起来得心应手的精锐之师,尤其是能适应与绢之队作战方法的部队,是需要时间的历练的。在此之前如果突契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那么势必会引来绢之国的大军,这些新编部队要应付大兵团作战显然还不能胜任,为此阿比契力尔命令这些部队参加南下劫掠的行动,另外再调配了一部分经验丰富的老兵加以指导。

    由于突契的这一安排,让绢之国的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