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古代中期军事史-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夹道埋伏,并预定暗号:日暮见大树下有火,即一齐发箭。庞涓率兵, 

当晚果至马陵道,见道旁大树有字,乃举火读之,读未毕,齐师万箭齐 

发,魏军遭此袭击,自相践踏,乱作一团,庞涓自杀。齐军乘胜反击, 

遇太子申所率魏军主力,复大败之,全歼魏军10万,俘太子申。是役, 

孙膑因势利导,减灶诱敌,马陵伏击,环环相扣,全歼魏军,再创造了 

一个伏击歼敌的战略绝作。魏王愤而致战,庞涓又好大喜功,骄矜狂妄, 

轻敌冒进,以致丧师辱国。魏经此败,一蹶不振,此后在齐秦楚三强夹 

击之下,四处礼拜,苟延残喘,失大国之风。 



     (6)齐秦对峙 

     齐经桂陵、马陵之战,声威大振,成为东方强国;秦乘魏惨败,占 

其河西之地700里,拥崤函之固,攻守皆宜,遂聚力蓄势,虎视东方, 

形成齐秦东西对垒之局势。 

     ①连横与合纵之争。此时,各国展开了合纵连横的活动。“纵者, 

合众弱以攻一强;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 (《战国策·赵策二》), 

皆为一种军事与外交策略。首倡连横者为张仪,首倡合纵者为公孙衍、 

苏秦等人。 

     周显王四十一年(公元前328),秦以张仪为相,实施“令魏先事(归 

顺)秦而诸侯效之”的连横策略。为此,对魏威逼利诱,一方面取其上 

郡15县,再乘其遭齐楚打击之机,充作调停人,使魏接受了张仪的联合 

秦韩、进攻齐楚的策略,并任张仪为相。秦魏联盟对其他诸国均不利, 

东方各国遂支持公孙衍搞合纵。周慎靓王二年(公元前319),魏逐张仪, 

以公孙衍为相,联合东方各国对抗秦国,因而有“五国伐秦”之举。次 

年,纵长楚怀王率魏、赵、韩、楚、燕五国联军攻秦,攻至函谷关。由 

于联军内部矛盾重重,楚、燕两军隔岸观火,故秦军一反击,联军不敌 

而退。再次年,秦又于修鱼一战,大破三晋之师,斩首8。2万。首次合 

纵攻秦遂告惨败。 


… Page 94…

     ②秦灭巴蜀及南向伐楚。秦击破合纵后,暂集中力量扩充后方:兵 

伐义渠(陕西、甘肃北、宁夏),取25城,巩固西北;周慎靓王五年(公 

元前316),接受司马错之建议,灭巴、蜀二国,获“天府之国”,此举 

极为重要,秦“取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战国 

策·秦策一》),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亦为伐楚创造了 

条件。 

     周赧 (nǎn)王元年(公元前314),齐趁燕内乱,攻破燕国,声威 

盛极一时。秦欲伐齐,惧于齐楚联盟,遂派张仪拆散其盟。张仪至楚, 

许以商於 (河南淅川内乡一带)之地600里,诱楚怀王与齐绝交。怀王 

鼠目寸光,贪图便宜,不听大夫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劝阻,欣 

然应允。但当向秦索取商於600里地时,张仪改口说以6里封邑献楚王。 

怀王受骗大怒,与秦绝交,发兵攻秦。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春,两 

军战于丹阳(河南丹水北岸),秦军大胜,斩楚军8万,俘楚主将屈■ 

及裨将70余人,并乘胜扩地600里,进占汉中郡(陕西东南及湖北西北)。 

怀王丢兵失地,更加恼羞成怒,征发倾国之师反攻,不料再次大败于蓝 

田(陕西蓝田西),只得割两城求和。 

     周赧王十四(公元前301)年,齐为报复楚背齐亲秦,与韩魏联合攻 

楚,秦也乘机出击,大破楚军于垂沙,取重丘。次年又攻占襄城。再次 

年,秦昭王(公元前306—前251)以结盟修好为饵,诱楚怀王至武关会 

晤,逼其割巫郡与黔中郡,怀王不允,被拘于秦,楚立太子横为王自守。 

秦见诈骗不成,便兵出武关攻楚,占其15城。此后,秦又于公元前280 

年—前277年间,三次伐楚,尤其是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9)白起 

伐楚之战,攻破郢,焚楚王祖先尸骨,迫使其迁都于陈(河南淮阳)。 

自此,楚失汉中、巫郡、黔中、南郡大片土地,更为衰弱,不复为秦东 

进之患。 

     ③合纵攻秦。秦打击楚国、解除侧翼之忧后,即转锋东争天下,中 

原诸侯顿感威胁。周赧王十七年(公元前298),齐、韩、魏三国合纵抗 

秦,经3年苦战,兵进函谷关,迫使秦割地求和,暂阻其东进计划。周 

赧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94),齐相孟尝君谋害齐 王不成奔魏,魏用为 

相,齐遂背韩魏,转而与秦赵联合。秦乘此有利时机(公元前294—前 

289),连年进攻韩魏。其中,周赧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93),白起于 

伊阙 (河南洛阳东南龙门)一役,斩两国联军24万。经6年战争,得韩 

武遂(山西垣曲东南)200里之地、魏地河东400里。此时,赵经“胡服 

骑射”,迅速强盛,秦为打击之,于周赧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8)约齐 

同时称帝,以联合五国攻赵。但此谋为苏秦的合纵所破坏。苏秦劝齐王 

弃帝号,孤立秦国,拉拢各国攻秦,以便乘机并吞宋国。齐王从其计, 

命苏秦游说燕、韩、魏、赵四国。次年,合纵成功,五国联合攻秦,迫 

使秦王“废帝请服”,归还了以前所占韩、魏的大部分土地。齐则乘机 

灭了宋国。 

     ④乐毅破齐与田单复国。齐“破宋,广地千余里”,成为众矢之的。 

秦乘机主盟合纵攻齐,于周赧王三十年(公元前285)派兵越过韩魏国土, 

攻占其河东九县。燕昭王为报齐曾破国之仇,①命乐毅为将,起倾国之 

师参战。次年,乐毅率燕、韩、赵、魏、秦五国联军攻齐,于济西大破 

齐军。在稳操胜券后,遣返秦韩之师,派魏军南略宋地,由赵军北取河 


… Page 95…

    间,自率燕军直齐都临淄并取之。接着五路分兵,势如破竹,连下70余 

    城,仅莒、即墨两城未克,齐几乎亡国。 

         周赧王三十二年 (公元前283),齐立涽王(公元前302—前285) 

    之子法章为王,坚守莒、即墨 (山东平度东南)两城,并号召齐国军民 

    抗燕复国。即墨守将战死后,具有将相之才的田单被推为将,继续抗燕。 

    燕军围攻两城,一年不克。乐毅见久攻不下,改施攻心战,命燕军撤围 

    九里,筑垒相守,同时对出城居民不加拘捕,并赈济贫者,以争取民心, 

    瓦解守军。齐也相应采取了许多笼络人心的措施,以致再相持三年,两 

    城仍坚守不降。此时合纵联盟已解体,燕惠王即立。惠王与乐毅素有隙, 

     田单趁机行反间计,谓两城不克,是乐毅与惠王有隙,畏诛不敢归,以 

    伐齐为名,欲联合诸侯在齐称王。惠王中计,于周赧王三十六年 (公元 

    前279)派骑劫代替乐毅,乐毅害怕报复,投奔赵国,燕军将士皆为此不 

    平。骑劫至,田单再展计谋,诱其割俘虏之鼻,掘齐人之祖坟,并焚尸 

    ①周赧王元年 (公元前314年),齐趁燕年乱攻燕,占领燕国达三年之 

    久。秦国,拉拢各国攻秦,以便乘机并吞宋国。齐王从其计,命苏秦游 

    说燕、韩、魏、赵四国。次年,合纵成功,五国联合攻秦,迫使秦王“废 

    帝请服”,归还了以前所占韩、魏的大部分土地。齐则乘机灭了宋国。 

         ④乐毅破齐与田单复国。齐“破宋,广地千余里”,成为众矢之的。 

    秦乘机主盟合纵攻齐,于周赧王三十年(公元前285)派兵越过韩魏国土, 

                                                    ① 

    攻占其河东九县。燕昭王为报齐曾破国之仇,命乐毅为将,起倾国之师 

    参战。次年,乐毅率燕、韩、赵、魏、秦五国联军攻齐,于济西大破齐 

    军。在稳操胜券后,遣返秦韩之师,派魏军南略宋地,由赵军北取河间, 

     自率燕军直齐都临淄并取之。接着五路分兵,势如破竹,连下70余城, 

    仅莒、即墨两城未克,齐几乎亡国。 

         周赧王三十二年 (公元前283),齐立涽王(公元前302—前285) 

    之子法章为王,坚守莒、即墨 (山东平度东南)两城,并号召齐国军民 

    抗燕复国。即墨守将战死后,具有将相之才的田单被推为将,继续抗燕。 

    燕军围攻两城,一年不克。乐毅见久攻不下,改施攻心战,命燕军撤围 

    九里,筑垒相守,同时对出城居民不加拘捕,并赈济贫者,以争取民心, 

    瓦解守军。齐也相应采取了许多笼络人心的措施,以致再相持三年,两 

    城仍坚守不降。此时合纵联盟已解体,燕惠王即立。惠王与乐毅素有隙, 

     田单趁机行反间计,谓两城不克,是乐毅与惠王有隙,畏诛不敢归,以 

    伐齐为名,欲联合诸侯在齐称王。惠王中计,于周赧王三十六年 (公元 

    前279)派骑劫代替乐毅,乐毅害怕报复,投奔赵国,燕军将士皆为此不 

    平。骑劫至,田单再展计谋,诱其割俘虏之鼻,掘齐人之祖坟,并焚尸 

    骨。齐民见状,更增守城决心。田单又用诈降松懈燕军斗志。与此同时, 

    积极准备反攻,征集1000多头牛,角上绑利刃,尾上绑浸油的芦苇,用 

    5000精兵跟随牛后,乘晚间黑暗之际,点燃芦苇,驱赶“火牛”猛冲敌 

    阵,齐军随后杀出。燕军突遭袭击,乱作一团,自相践踏,一败涂地, 

    骑劫被杀。齐军乘胜反攻,势如破竹,很快收复全部失地。田单以“火 

    牛阵”出奇制胜,使此役成为历史名战。齐虽复国,但遭此大祸,由强 

    变弱,客观上为秦东进提供了方便。 



① 周赧王元年 (公元前314 年),齐趁燕年乱攻燕,占领燕国达三年之久。 


… Page 96…

     (7)秦赵大故与秦灭六国 

     秦在齐楚皆弱之后,着手东伐,大施远交近攻之策,先攻三晋。周 

赧王四十年(公元前275)攻魏都大梁,斩韩援军4万,迫韩归顺;次年, 

于大梁北斩齐魏联军4万;再次年,赵出兵救魏,两国联军进攻韩地华 

阳,被秦师南北夹击,损兵15万,魏割南阳求和。此时赵国惠文王当政, 

贤臣有平原君、蔺相如,良将有赵奢、廉颇等,可谓君明臣贤,国力强 

盛,于是秦赵之间,演成几次空前惨烈的大战。 

     ①阏与、长平之战。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秦军越过韩地 

上党,突袭赵之要塞阏与 (山西和顺县西)。此为赵都邯郸西方门户, 

赵遂于次年命赵奢救援。赵奢以为,虽然阏与事危,但秦兵新至,其势 

甚锐,宜先懈其警觉,然后相机击破。故出邯郸30里即扎营驻军28天, 

佯装不予救援,利用秦国间谍给秦军造成错觉,而后以两天一夜的急行 

军,赶到距阏与50里之地扎营。秦闻赵军突至,仓促率军来攻。赵奢严 

阵以待,并派万余卒占据北山,夺取制高点。秦军至,夺北山不得,赵 

奢乘机“纵兵击之,大破秦师”。是役,赵奢以“示缓及先据要地”战 

术,取得大胜。次年,秦再次袭击,无功而返。 

     秦鉴于两次劳而无功,继续实施其远交近攻战略,连年进攻韩魏, 

至周赧王五十三年(公元前262)降服魏国,并取野王(河南沁阳),将 

韩拦腰斩断,使其上党与本土相离。韩欲献上党议和,不料上党郡守冯 

亭反将之献赵,以求赵援助。秦闻讯大怒,于周赧王五十五年 (公元前 

260)初,乘赵设防未固之时,兴兵夺上党。赵派廉颇领兵30万相抗, 

据险扼守长平 (山西高平)。秦兵占上党后,便进攻长平赵军前哨,赵 

失一裨将与四尉,损失颇大。廉顾见数战不利,秦强赵弱,便不理秦师 

数次挑战,只坚守不出,战事陷于僵局。秦攻无对手,便施反间计,谓 

秦最怕赵奢之子赵括,廉颇怯敌且欲降秦。赵孝成王中计,派“纸上谈 

兵”的赵括接替廉颇。秦昭襄王闻讯大喜,密令白起为将。8月,赵括至, 

不行守策,全师出击,白起诈败而退,却以两支奇兵共3万人断其后路, 

形成严密的包围。秦王为全歼赵军,征发15岁以上男丁赴长平之北,断 

赵援军及粮运。9月,赵军断粮已46日,赵括分兵四组,轮番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