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城市规划原理 --地理学之家-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10、建筑密度 building density;buil…ding coverage 
  一不定期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11、道路红线 boundary lines of roads 
  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12、建筑红线 building line 
  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 
13、人口毛密度 residential density 
  单位居住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 
14、人口净密度 net residential density 
  单位住宅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 
15、建筑间距 building interval 
  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16、日照标准 insolation standard 
  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卫生要求确定的,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获得的日照量,是编制居住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17、城市道路面积率 urban road area ratio 
  城市一不定期地区内,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 
18、绿地率 greening rate 
  城市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 
城市规划学期末复习指导
一.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目的
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对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认识、分析和解决有关城市规划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考察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注意了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理解和运用相结合。
2.考核方式
期末闭卷考试。
3.命题依据
依据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和期末复习指导命题。
4.考试要求
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角度来要求。了解是要求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掌握是要求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在知道“是什么”的基础上,还知道“为什么”;重点掌握是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内容,根据所给的条件,具体分析和阐述实际经济问题。
5.试题类型及结构
试题分为四类,有:名词解释(20分);填空(20分);选择(含单选、多选,20分);问答(含简答、论述,40分)。

二.各章复习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1.重点掌握:城市的形成,城市和城市化的含义
3.了解:居民点的形成,城市的发展。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1.重点掌握:雅典宪章及其对城市规划目的的界定。
2.了解: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现代城市理论渊源,当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方法的变革,新中国城市规划的实践与展望。解放后我国城市规划的成就与经验。

第三章   城市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1.重点掌握:城市规划及其任务,编制城市规划的原则,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特点,
2.掌握: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本资料,城市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3.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修改与规划的审批。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1.重点掌握: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进行城市用地评价时应注意的因素,六类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居住用地的组成和分类,居住用地的指标和影响因素,居住用地的规划和布置,城市中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防止工业对城市环境污染的措施,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公共设施用地的分类和公共设施用地的指标,公共设施的分布规划要求,城市绿地。
2.掌握:城市的系统构成,城市用地的选择,城市用地的分类和构成,城市中心的组织与布置。
3.了解:仓储用地,城市郊区用地。

第五章   城市发展战略
1.重点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城市性质,城市类型,城市人口的基本概念,城市人口的构成和素质,城市结构规划和远景规划。
2.掌握: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概念和含义,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城市总体布局
1.重点掌握: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不同类型的城市总体布局,山地城市的布局。
2.掌握: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优化。

第七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1.重点掌握: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城市对外交通综合布局。
2.掌握: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关系,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完善道路系统的具体措施,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
3.了解:停车场布置。

第八章  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
1.重点掌握:城市水资源与水源保护,给水规划,城市环境污染,排水工程的组成及系统,城市管线工程综合的重要性与工作内容,管线工程综合规划设计的任务与内容,管线工程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工作的目的和工作内容,不同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的内容。
2.掌握:城市能源结构,城市燃气系统,城市电讯规划规划。
3.了解:城市能源规划,城市防灾规划的内容。

第九章   居住区规划
1.重点掌握: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主要内容,居住区的组成内容和环境组成,影响居住区合理规模的主要因素,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观念和设计要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合理选择和确定住宅类型的因素,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居住路交通的规划布置,居住区绿地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居住区绿地的组成与标准。
2.掌握:居住区的类型,居住区外部环境的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人均住宅用地和住宅平均层数的计算。
3.了解:城市旧居住区的再开发,居住区实例。
第十章   城市公共空间
1.重点掌握: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和类型,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城市中心的构成和布局,城市中心的空间组织,城市广场的作用和分类,不同形状的广场类型,广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城市设计的内容和类型。
2.掌握: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
3.了解:商业区,空间组织的实例,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演变。

第十一章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1.重点掌握: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的内容,城市更新调查分析的主要内容,城市更新的方式,
2.掌握: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原则,建筑保护,历史地段的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3.了解: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

第十二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
1.重点掌握:城市规划体系与开发控制。
2.掌握:城市建成环境的构成与演化,城市开发的基本特征,城市开发中的开发控制。

第十三章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
1.重点掌握:城市规划的行政行为的特征、分类和内容,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中应遵循的行政法制原则,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2.掌握:城市规划的行政权力与法制建设。

三.综合练习
一.名词解释:
雅典宪章     城市性质         城市规划 
城市人口     城市绿地         城市用地区划
城市用地     热岛效应         城市空间系统 
三类用地     城市景观规划     对外交通用地
居住用地     城市公共中心     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开敞空间         分质给水系统
居住小区     住宅群体空间组合     干道网密度
城市用地选择     城市设计         城市更新

二.问答:
1.“雅典宪章”对城市规划目的的界定。
2.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意义)和基本任务。
3.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4.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5.城市用地的属性。
6.对城市用地自然环境条件分析的内容。
7.进行用地评定时要注意哪些因素?
8.城市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9.工业用地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10.居住用地组成的内容。
11.公共设施分布规划的要求。
12.城市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13.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14.城市对外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如下:
15.山区城市布局的形式及其特点。
16.水源选择要考虑的因素。
17.城市管线工程的分类。
18.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
19.居住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20.合理、选择住宅类型应考虑的因素。
21.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要求。
22.城市广场的类型和广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23.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内容。
24.城市设计的内容和类型。

三.填空:
1.从汉字字义看,城是_________,市是_________。
2. __________可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3.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制定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该大纲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现代建筑学派”的观点,后来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雅典宪章认为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综合城市四项基本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1978年12月秘鲁的利马集会后发表的_________,提出了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了______的问题。
6.城市规划学科传统上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内容。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尤其是__________的生态系统。
7.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我国的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_______、____和______。而我国城市按人口规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四类。
8. 城市的规模通常用______和______来界定。
9.城市居住的概念,当提升到_________的层面上时就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10.对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分析主要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几方面进行分析。
11.影响规划与建设的气象要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2.按照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用地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3.城市居住用地是由几项相关的单一功能用地组合而成的用途地域,可概括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四类。
14.按照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居住用地人均指标一般控制在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是城市结构的主要部分和标志性地域,当规模较大时,应结合_______安排部分居住用地,以免出现夜晚_______现象。
16.城市总体布局是通过城市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体现出来的,其核心是城市主要功能_____的有机构成,它不再是单一的______,而是整个城市空间的_____和_____。
17.城市道路系统按功能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前者也称________,后者也称________。
18.完善道路系统的措施,除了对交通车辆分流之外,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措施。
19.城市的静态交通主要指的是______和________。
20.城市绿地的大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6类。
21.根据林学上的研究,一个地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应占用地的______________,才能起到改良气候的作用。
22.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在山区地形条件十分复杂的条件下可采用组团式布局等方式,重庆采用的是__________,这种方式能使______________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3.城市给水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4.解决城市排水的工程,包括______、_____和___。
25.南方城市管线工程,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几类。
26.进行详规阶段的竖向规划工作时,一般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