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城市规划原理 --地理学之家-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43。  卫星城式发展模式的特征
144。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表征及特点
145。  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
146。  工业化、后工业化、逆工业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定义
147。  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
总体规划、战略规划
148。  英国、美国和香港的城市规划运作体系组成框架
149。  我国的城市规划运作体系组成框架
150。  深圳的城市规划运作体系组成框架以及与传统城市规划运作体系的对比
151。  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152。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概念、区别、联系
153。  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之间的关系
154。  总体规划的任务、期限、定义、内容
155。  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程序
156。  现阶段我国的总体规划实施存在哪些问题
157。  远景规划的概念内容
158。  城市性质、城市职能的定义以及确定依据
159。  城市规模、城市规划区、城市建成区、开发区的定义
160。  城市发展方向定义
161。  战略规划的产生背景、与总规的区别
162。  战略规划的技术核心、方法论基础,目前存在的问题
163。  近期建设规划的产生背景、原因
164。  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期限、必须具备的强制性内容、必须具备的指导性内容
区域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
165。  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定义以及之间的关系
166。  区位理论与增长极核理论的内容以及在我国的应用
167。  中心地理论的假设条件、三种基本类型的结构形态
168。  区域规划再兴起的原因
16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规划的发展变化
170。  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城市连绵区、城市带的概念及之间区别
171。  城镇体系的概念
172。  城镇体系规划的概念、规划目标、编制内容
土地
173。  土地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
174。  区位、区位理论的定义及内容
175。  城市层面的土地经济学中的土地特征
176。  竞租理论内容及推导
177。  城市开发的类型以及其经济特征
178。  世界层次土地政策的演变趋势
179。  我国土地所有制所包括的内容
180。  我国土地市场机制所包括的内容
181。  我国土地市场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82。  用地适用性评价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183。  自然条件评价、建设条件评价、经济条件评价的概念和内容
184。  城市土地使用分类
185。  国标中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结构指         标比例
186。  土地兼容性的定义、相关影响因素
187。  兼容性规划和管理如何完善
188。  土地使用开发强度的考虑因素
189。  我国经济体制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
190。  有关概念(城市开发——土地开发——公共开发——区位——郊区——城市规划区——城市建成区——城市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1。  土地储备制度的定义、作用、运作、意义、作用、问题、目标、对策
192。  土地储备制度的土地征购方式、运作程序
193。  土地置换的定义、问题、对策
194。  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结构、交易的参加者、交易形式
热点问题
195。  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的定义
196。  工业时代城市功能结构的特征
197。  信息化城市在结构、空间、经济、文化方面的特征
198。  信息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对
199。  信息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200。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形成历史
201。  人类住区的定义、发展任务
202。  环境、社会、经济、城市空间结构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203。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原则
204。  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205。  郊区化的定义
206。  郊区城市化与城市郊区化的分别
207。  郊区化的表现
208。  中外郊区化在背景、动力机制、表现方面的对比
209。  睿智增长的产生背景、内容、目的、特征
210。  中国郊区化的利弊以及解决措施
211。  全球化的背景、重要文献
212。  全球城市、国际性城市、全球城市化、城市全球化的定义以及区别
213。  世界城市的特征以及指标体系
214。  城市产业结构重组的发展趋势
215。  社会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
216。  实体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
217。  巨型城市、大都市连绵区的定义及联系
218。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219。  全球化对于城市发展以及城市规划提出的要求
220。  WTO对于中国城市发展的机遇
221。  老龄化的定义、带来的社会问题
222。  我国老年人独有的特点
223。  城市规划、居住区建设对于老龄化问题的对策
城市发展
224。  城市如何产生
225。  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226。  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227。  
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进化理论、增长极核理论、区域空间结构演变阶段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分异理论、经济全球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28。  国外城市中心的演化规律
城市设计
229。  城市设计的作用以及不同时期作用之演变
230。  你对于城市设计概念的理解,如何在规划控制中体现城市设计的概念
231。  城市设计在各个规划阶段的作用
232。  以旧城区特色街道的保护规划为例,说明城市设计在不同规划层次的作用与体  现
233。  城市设计与控规、详规的区别
234。  谈谈你对于城市空间特色的理解,在城市空间特色的营造中城市设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体现
235。  对于不同层次城市设计的理解以及他们的联系与区别
236。  结合城市设计的作用与目标,谈谈城市设计对我国现阶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义
城市规划实施
237。  城市规划实施的概念、目的与作用
238。  政府实施城市规划的几种类型
239。  市场机制的缺陷与低效的体现
240。  城市规划行政行为与其他公共行政行为的关系
241。  城市土地配置和使用的管理程序
242。  行政区划的概念和基本要素
243。  城市规划实施的机制有哪些
244。  城市规划实施的原则
245。  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目的和任务、基本方法、原则、基本特征
246。  城市规划管理的构成要素
247。  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工作
248。  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的原则、依据
249。  规划管理控制的分类
250。  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的特征与程序
251。  选址管理的目的和任务、文件
252。  用地规划管理的目的、任务、内容、文件
253。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内容、文件
254。  历史文化遗产管理的意义、原则
公共参与
255。  公共参与的定义、实质、目的、作用、方法、途径
256。  实施公共参与的条件
257。  我国公共参与的一些问题
城市规划法规
258。  城市规划法制定目的、主要内容
259。  城市规划审批程序
260。  城市规划法制建设意义
261。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组成
262。  我国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问题 
“雅典宪章”。此后;这一文件多少年来一直是欧美高等建筑教育的指针。 
1977年12月;一些城市规划设计师聚集于利马(lima);以雅典宪章为出发点进行了讨论;讨论时四种语言并用;提出了包含有若干要求和宣言的马丘比丘宪章12月 
12日与会人员在秘鲁大学建筑与规划系学生以及其他见证人陪同下来到了马丘比丘山的古文化遗址签署了新宪章;以表示他们对在专业培训及实践方面所提倡与探索的规划设计原理的坚定信念。
    
文件签署人明确表示马丘比丘宪章应当适用于各设计专业;但并不是灵丹妙药;而只是为了促进本专业的目标与职能进行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综合评述。本宪章也旨在促进公开辩论;并过问向各国政府所能够做到也应当采纳的有关改进世界上人类居住点的质量的政策与措施。
    
国际建协(iua)将授予国立利马大学以显赫的琼•;柴祖勉奖金以表彰该大学召开国际著名设计人士座谈会起草本宪章的首创精神。此奖金将于1978年10月在墨西哥城召开的第13届国际建协大会上正式颁发给宪章签署人代表团。
    马丘比丘诗人;派白罗、聂鲁达(Pablo 
Neruda)曾以他的卓越的隐喻笔法把这座被人遗忘的城市描写成为“最崇高的人类文化熔炉;它长期寄寓着我们的沉默。”我们这些聚集在一起的建筑师、教育家和规划师;承担了冲破当前的沉默这项严肃任务;本文件就是我们第一次集体努力的结果。
    
自从现代建筑国际会议(ciam)发表了关于城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的文件以来;几乎已有45年;那文件就是“雅典宪章”。最近几十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要求对宪章进行一次修订。我们的成果应当成为国际性的各专业间的分析与辩论的课题。所有国家的知识界和专业人员;研究院和大学都应来参加。
    
过去曾有多次努力;想把雅典宪章更新一下。本文件只是作为我们所承担的工作的开始。1933年的雅典宪章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一项基本文件;它可以提高改进但不是要放弃它。雅典宪章提出的许多原理到今天还是有效的;它证明了建筑与规划的现代运动的生命力和连续性。
    
1933年的雅典;1977年的马丘比丘;这两次会议的地点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雅典是西欧文明的摇蓝;马丘比丘是另一个世界的一个独立的文化体系的象征。雅典代表的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学说中的理性主义;而马丘比丘代表的却都是理性派所没有包括的;单凭逻辑所不能分类的种种一切。
    以下按照世界大多数国家在城市化问题的讨论中所占的重要程度;依次提出雅典宪章所包含的各项概念。
    正文
  城市与区域
     
雅典宪章认识到城市及其周围区域之间存在着基本的统一性。由于社会不认识城市增长和社会经济变化所带来的后果;还迫切需要毫不含糊地具体地对这条原则予以重新肯定。    
   
    
今天由于城市化过程正在席卷世界各地;已经刻不容缓地要求我们更有效地使用现有人力和自然资源;城市规划既然要为分析需要、问题和机会提供必需的系统方法;一切与人类居住点有关的政府部门的基本责任就是要在现有资源限制之内对城市的增长与开发制定指导方针。
    
规划必须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反映出城市与其周围区域之间基本的动态的统一性;并且要明确邻里与邻里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以及其它城市结构单元之间的功能关系。  
规划的专业和技术必须应用于各级人类居住点上邻里、乡镇、城市、都市地区、区域、州和国家以便指导建设的定点、进程和性质。
    
一般地讲;规划过程包括经济计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必须对人类的各种需求作出解释和反应;它应该按照可能的经济条件和文化意义提供与人民要求相适应的城市服务设施和城市形态。为达到这些目的;城市规划必须建立在各专业设计人、城市居民以及公众和政治领导人之间的系统不断的互相协作配合的基础上。
    
宏观经济计划与实际的城市发展规划之间的普遍脱节已经浪费掉为数不多的资源并降低了两者的效用。城市用地范围内往往受到了以笼统的、相对抽象的经济政策为基础的各种决定所带来的副作用。国家和区域一级的经济决策很少直接考虑到城市建设的优先地位和城市问题的解决以及一般经济政策和城市发展规划之间的功能联系。结果系统的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潜在效益往往不能有利于大多数人民。
                                      城 市 增 长
     
自从雅典宪章问世以来;世界人口已经翻了一翻;正在三个重要方面造成严重的危机;即生态学、能源和粮食供应;由于城市增长率大大超过了世界人口的自然增加;城市衰退已经变得特别严重;住房缺乏;公共服务设施和运输以及生活质量的普遍恶化已成了不可否认的后果。
    雅典宪章对城市规划的探讨并没有反映最近出现的农村人口大量外流而加速城市增长的现象。
    可以看到城市的混乱发展有两种基本型式:
    
第一种是工业化社会的特色;就是私人汽车的增长;较为富裕的居民都向郊区迁移。而迁到市中心区的新来户以及留在那里的老户缺乏支持城市结构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能力。
    
第二种型式是发展中国家的特色;在那里大批农村住户向城市迁移;大家都挤在城市边缘;既无公共服务设施又无市政工程设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