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头会"传奇 |
|
当前状态:全本 | |
书籍作者:未知 | |
更新时间:2020-04-25 | |
运行平台:MP3/MP4/PSP/手机/电脑IOS | |
关注次数:8 文件大小:5K | |
小说格式:TXT格式 下载 阅读 评论 收藏 |
内容简介

陈四益 文 黄永厚 画错读儒林 儒林里蹦出一个“侠”来,虽是意外,却也在意料之中。太史公于《游侠列传》一开头就把侠与儒扯到了一起——“韩子曰:‘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面对着成批的假儒、伪儒,司马迁大约很不满于这种学士徒称于世的局面,于是,在儒术独尊的时代,在只有儒生神气活现的世界中,笔下平添出一批“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形象来。扶危济困,使亡者存,死者生,立下这样的功劳后还不愿宣扬自己的本领与功德——“侠”,实在比那些虚文市义的儒生有更加值得钦仰之处。既然如此,在《儒林外史》的世界里,掺和进几个侠士,也就并不稀奇了。 但你千万不要以为吴敬梓先生同司马迁先生有着一样的创作动机。米酒放久了要酸,侠士放久了也会变味儿。司马迁笔下的朱家、田仲、剧孟、郭解之流,传到后世,已变得愈来愈乖巧了:他们既想邀豪侠之名,又不愿意承担风险,他们再没有存亡死生、施财仗义的气魄,倒多了些借侠聚敛的花样。名与实越离越远了。这个世界上什么都会有假货,侠也如此。满嘴仁义道德的,说不定正是男盗女娼之徒;叫着嚷着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得其反正是横征暴敛、搜刮民财之辈;赌咒发誓淡泊名利的,兴许正是追名逐利的好手;眼观鼻、鼻观心,自称从不起邪念的,没准儿昨晚刚用公款嫖娼。这倒不是怀疑一切,而是太多的实例使人不得不疑。上当上多了总会稍稍明白些事理的。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夫子的这个原则到今天还是适用的。吴敬梓大约也是饱看了这一切,才在儒林的一批假货之外,写出了一个侠之假货张铁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