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游记同人 我是孙大圣?-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旱某σ话恪�
  
  再说,八戒与沙僧腾云驾雾,穿越了森林,飞出了几百里,忽见有高山挡路。沙僧心里一惊,转向八戒道:“你且上前仔细观望这山,看看是否有妖魔作耗,欲侵害我们?”
  
  八戒闻言,按落云头,仔细观望,只见那座山,真是好山:高山峻极,大势峥嵘。根接昆仑脉,顶摩霄汉中。白鹤每来栖桧柏,玄猿时复挂藤萝。日映晴林,迭迭千条红雾绕;风生阴壑,飘飘万道彩云飞。幽鸟乱啼青竹里,锦鸡齐斗野花间。又见那绿的槐,斑的竹,青的松,依依千载斗秾华;白的李、红的桃,翠的柳,灼灼三春争艳丽。龙吟虎啸,鹤舞猿啼。麋鹿从花出,青鸾对日鸣。乃是仙山真福地,蓬莱阆苑只如然。又见些花开花谢山头景,云去云来岭上峰。
  
  八戒看罢,马上回到沙僧跟前欢喜道:“我们一向西来,经历许多山水,都是那嵯峨险峻之处,更不似此山好景。这样的好山必有好人家,我们赶紧登山拜见,看看有无好善人家,肯收留我们过夜?”
  
  沙僧闻言,也按落云头,仔细观望,只见那座山不仅胜似仙境,山上的石碑还刻着很大的“万寿山”几个字。沙僧一看大喜,他知道“万寿山”中有一座观,名唤五庄观,而那观里有一种叫“人参果”的异宝,能起死回生,长生不老。若求得此宝,师父必定能苏醒过来。对于误伤师父,他实在是惭愧不已,希望能借此将功赎罪。
  
  于是,沙僧转向八戒兴奋道:“这里决无邪祟,而且还是个圣僧仙辈之乡,而且那里还有一种叫“人参果”的异宝,能起死回生,长生不老。若求得此宝,师父必定能苏醒过来。我们赶紧回去把这好消息告诉大师兄,大家一同前去求宝。”
  
  “你说什么?人参果?”八戒惊喜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虽然并未看过《西游记》但也听说过“人参果”。据说此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本以为只是神话,没想到自己却能亲身经历,不由得兴奋不已,他也想见识见识真正的“人参果”是否像传说中的这般神奇。
  
  “走,我们赶紧回去,带上师父到五庄观里求宝!”一听到师父有苏醒过来的希望,八戒不由得惊喜万分,他抖擞精神,踏上云彩,和沙僧一起朝原路火速返回。
  
  再说,我和小白俩人为争保护师父的主权,都在冷仗着,互相以冷眼怒视着对方,漫天弥散着一片冷冷的杀气,眼看着一场如暴风雨般的战争即将爆发,八戒和沙僧及时赶回,并劝解住我们。
  
  “大师兄,别生气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师父有救了,前面五百里内就是“万寿山”山中有一座五庄观,能起死回生,长生不老“人参果”就在观里,我们前去求一颗“人参果”来救醒师父。”沙僧阻止在我与小白中间,强行拉开将要打起来的我,对我说道。
  
  “真的吗?前方果真有“人参果”?太好了!师父有救了!”听到救命丹药就在眼前,我激动不已,之前的怒气早已烟消云散了。我转身吩咐小白:“小白,赶紧变回白马的模样,驮师父上山,我们要赶紧出发了!”
  
  因为救师父心切,小白也没有再与我争执,就乖乖地听话变做一匹高大肥盛的白马。我抱着师父上了马背,小心地把他紧紧拥入怀中,生怕途中的颠簸会伤到他。
  
  小白并不是凡马,他本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唤名龙马三太子。只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他父亲告了忤逆,身犯天条,多亏观音菩萨救了他的性命。他尊性高傲,岂肯做那人人骑得的畜生?要不是菩萨亲嘱,命他在那鹰愁陡涧久等师父,他才愿退鳞去角,摘了项下珠,变做白马,驮师父往西天拜佛取经。
  
  除了师父,他岂肯让其他人骑?更何况骑他的还是我这号头等大情敌?于是,他四只蹄疾如飞电,飕的跑了出去,欲把我从马背上摔下来。看着眼前的景象如闪电般地飞逝而过,马蹄子溅起的碎石“劈劈啪啪”地打在我们身上,警告着我随时都有摔下马背散架的可能。我生怕师父被溅起的碎石打伤,用身体紧紧地护住他的身子,所以握着缰绳的手软勒不住,只能尽他劣性,奔上山崖。
  
  眼看小白似乎要驮着我去撞面前的山崖上的巨石,我急了,伸手去耳朵里拔出如绣花针般大小的如意棒。然后,将它迎风一幌,变成足有碗来粗细大小,拿在手中,把金箍棒揝一揝,万道彩云生。“白痴,别再跑了,我怀里还有师父呢!你是不是不把师父摔死,你就誓不罢休呀!”
  
  小白这才意识到马背上还有师父,他虽然想教训我,但不会愚蠢到弃师父的安危而不顾。于是,他渐渐地放慢了速度,改为大达蓿阶摺�
  
  我喘息始定,收了手中的金箍棒,放入耳中。又低头看了一眼怀中仍然昏迷不醒的师父,见他安然无恙,一颗悬着的心才总算放了下来。担心小白跑得太快,八戒和沙僧会丢了我们的踪影,我不由得回头观望。只见八戒扛着九齿钉耙,沙僧担着沉重的行李担,驾着云彩在后面紧追着。
  
  好不容易追上了我们,八戒与沙僧已经是气喘吁吁、汗流夹背的模样。“两位师兄,慢些走,我们了解你们救师心切,但也总得等等我们呀!”八戒与沙僧并看不出来,小白在存心教训我,想把我摔个粉身碎骨,以此警告我以后不得再骑他。
  
  我也懒得向八戒与沙僧解释,连忙下了马,用双手护住马背上的师父,然后与他们一起登上“万寿山”。
  
  

           

第四十八章:留宿万寿山

    第四十八章:留宿万寿山
  
  接上文:好不容易追上了我们,八戒与沙僧已经是气喘吁吁、汗流夹背的模样。“两位师兄,慢些走,我们了解你们救师心切,但也总得等等我们呀!”八戒与沙僧并看不出来,小白在存心教训我,想把我摔个粉身碎骨,以此警告我以后不得再骑他。
  
  我也懒得向八戒与沙僧解释,连忙下了马,用双手护住马背上的师父,然后与他们一起登上“万寿山”。
  
  再说,这座万寿山上有一座观,名唤五庄观,观里有一尊仙,道号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那观里出一种异宝,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盖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这日,镇元大仙收到元始天尊的筒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大仙门下出的散仙,也不计其数,其中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当日,镇元大仙就带领了四十六个上界去听讲,留下两个最小的看家:一个名叫清风,一个名叫明月。
  
  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一千二百岁。镇元子吩咐二童道:“我不能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你两个在家中仔细看门。不出一日,将有一位故人由此经过,你们却莫怠慢了他,可送两个人参果给他吃,权表旧日之情。”
  
  二童点点头,然后询问:“师父的故人是谁?望详细地告知弟子,我们俩好接待。”大仙回答说:“他是东土大唐驾下的圣僧,道号三藏,今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
  
  二童相互对望了一眼,摇摇头,一脸困惑不解的神情:“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会与那和尚相识?”
  
  大仙摸了摸精致的下巴,笑着回忆道:“你们哪里得知。那和尚乃是“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二仙童闻言,谨遵师命。
  
  那大仙临行前,还是不太放心,又反复叮咛嘱咐道:“我那果子数量有限,只许给他两个,不得多费。”
  
  清风回答:“开园时,大众共吃了两个,还有二十八个在树,不敢多费。”大仙点点头,又叮嘱道:“唐三藏虽是故人,但他手下的四个徒弟与我并无交情,须要防备他们,不可惊动他们,让他们知晓。”
  
  “三藏手下的四个徒弟长得什么样子?可否告知弟子,我们俩好做防备?”细心的明月不忘问清楚每一个细节,以求做到万事谨慎。
  
  “据我所知,应该是一只猴子、一头猪、一匹马、还有一位面目狰狞的大胡子和尚!”镇元大仙并未见过他们,只是按照传闻告知清风、明月,他甚至连三藏投凡胎后的尊容是什么样子,都未曾见过。不过,他推算得出,三藏今日将路过此地。总之,按照推算,今日路过此地的和尚必定是唐三藏,吩咐二童招待他们就不会有错的。
  
  “好的,师父,我们一定谨遵您的吩咐去做!”二童领命讫,那大仙承众徒弟飞升,径直朝天界飞去。
  
  不久,我们登上了“万寿山”顶峰。来到五庄观门前观看。只见那松坡冷淡,竹径清幽。往来白鹤送浮云,上下猿猴时献果。那门前池宽树影长,石裂苔花破。宫殿森罗紫极高,楼台缥缈丹霞堕。看不尽那巍巍道德之风,果然漠漠神仙之宅。又见那山门左边有一通碑,碑上有十个大字,乃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我们到了,人参果应该就在此观内,走,我们进去看看!”我将师父小心翼翼地抱下马,打横抱在怀中,并率先走到最前面敲门。小白又变回人形,与八戒、沙僧一起,紧随着我身后进去,又见那二门上有一对春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及至二层门里,只见那里面急急忙忙,走出两位童子来。只见他们骨清神爽容颜丽,顶结丫髻短发鬅。道服自然襟绕雾,羽衣偏是袖飘风。环绦紧束龙头结,芒履轻缠蚕口绒。丰采异常非俗辈,正是那清风明月二仙童。
  
  那两个童子见来的是四位气宇不凡,英俊得仿佛画中仙人的男人,而不是如师父所言的和尚,有些意外。他们以为是天宫上的神仙下凡造访,纷纷控背躬身,出来迎接道:“不知道四位神仙哥哥到来,失迎,请里面坐!”
  
  想到师父马上有救,我内心欢喜极了,遂与二童子上了正殿观看。原来是向南的五间大殿,都是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那仙童推开格子,请我们入殿,只见那壁中间挂着五彩装成的“天地”二大字,设一张朱红雕漆的香几,几上有一副黄金炉瓶,炉边有方便整香。
  
  入殿上座后,二童子端上了上好的“碧萝春”,然后恭恭敬敬地问:“不知四位神仙哥哥尊姓大名?家师被元始天尊请到上清天弥罗宫听讲去了,不在家中,且不知何时得以返还。四位有何事可留言待我俩替为转告!”
  
  救师心切的我,也顾不上回答他们太多嘘寒问暖的话语,就直接开门见山地到明来意:“其实,我们并非神仙,只是取经路过此地的和尚。因师父晕迷不醒,所以特此前来求一颗人参果,希望两位仙童发发慈悲,能赐我们一颗仙果救活师父,我们将感激不尽!”
  
  那明月、清风一听是取经路过此地的和尚,就忍不住打量了眼前这位先发话的大帅哥。只见:他有着能魅惑人的深邃又耀眼的黑色眸子,刚毅分明的俊美五官,如剑的浓眉中透着邪恶又高贵的气质。稍有些凌乱的短发,与身上白锦直裰的和尚服饰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与其说他是和尚,明月、清风更愿意相信他是某位国家的皇子。
  
  而最让明月、清风惊讶的是,眼前自称为和尚的另外三人,他们都是一派温文儒雅的皇子模样:穿着黄锦直裰的男子看似清风玉露般,令人赏心悦目。浑身着白衣,披着银色长发的男子,有着仿佛一轮明月般清新的气质,但却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而穿着青黑色袈裟的另一个,看上去好亲近的多,但总给人一股不正不邪的感觉,长相有点异族人的邪美,让人看到他立即联想到了黑色曼佗罗,美丽却有毒,这么标新立异的四个和尚,怎么能不吸引明月、清风的心神。
  
  眼前的四位帅哥太吸引眼球了,所以明月、清风只顾着打量他们,一时忘了答话。经那位穿着白锦直裰的大帅哥提醒,他们才注意到他怀里原来抱着一位昏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