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倚天同人)[倚天]名门正派不易做作者:生煎包大战小笼包-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名身形高瘦的老者为其护卫。
    此时河滩上除了武当四侠与宋青书便只剩下十来名武当弟子未曾上船,见到元兵出现,他们当即面色一变,拔剑出鞘。耳边只听得那名年轻公子缓缓说道:“久闻武当派善于用兵,今日一见,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话声清脆,又娇又嫩,竟是女子之音。此人正是赵敏,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却铩羽而归,她沿途安排江湖高手与元兵伏击五大派,早将他们一网成擒。唯有这武当派,她亲自带兵追踪七日都不曾找到机会下手。武当派不但令行禁止深谙用兵之道,行事更是小心谨慎连十香软筋散都无用武之地。今日见他们赶赴澜沧江,赵敏心知武当派只要一登船便是蛟龙出海再奈何不得他们,只得传令调重兵将他们困在河滩。
    宋青书见此情形便知他们是免不得要去一趟万安寺了,当即反身冲向船只,一剑砍断了缆绳,高喝一声:“快走!”
    赵敏面色一变,当下猛一挥手,箭如雨下。然而,纵使殷梨亭在船上如何放声呼喊,那只大船仍是带着几支箭矢,载着大部分武当弟子缓缓驶出了河道。
    赵敏眼见凭她的箭矢留不住武当派的船只,便又举起手,示意元兵停止射箭。只恭恭敬敬地向留在河滩上的武当四侠与十多名武当弟子言道:“宋大侠,晚辈久慕武当派威名,特来相请,多多亲近,还望宋大侠及诸位侠士一移尊驾!”
    此时仍留在河滩上的武当诸人除武当四侠外,如方振武、唐剑麟、吴燕山等皆是武功了得的诸侠入室大弟子,方才赵敏下令一阵疾射竟也不曾伤得他们分毫,各个横眉怒目地瞪着赵敏。
    赵敏既为蒙古人,汉人这般恼恨的眼神她也不知见过凡几,只轻蔑一笑,轻声道:“鹿杖先生,便要偏劳于你了!”
    赵敏话音刚落,她身侧一个黑脸的老者便走了出来,向赵敏躬身一礼道:“为主人效劳原是小人的福分!”此人正是玄冥二老之一的鹿杖客,赵敏身边的另一名老者则是他的师弟鹤笔翁。鹿杖客对着赵敏十分恭敬,转身对向武当派却是倨傲非常,只冷言道:“我家主人请你们去做客,你们这般不识抬举却是你们的不是!接招!”说罢,呼地一掌便向宋远桥拍去。
    宋远桥见他掌势惊人,也不敢怠慢,当下一掌击出与他相抗。两人双掌相对,宋远桥只觉对方掌力犹如排山倒海一般,一股极阴寒的内力冲将过来,霎时间全身寒冷透骨,身子晃了几下,面色一阵泛白。
    宋青书赶忙上前扶住他,急道:“爹爹!”
    宋远桥当年曾以内力为张无忌驱除体内寒毒,对玄冥神掌极为熟悉,强压下体内寒意,只道:“玄冥神掌!原来是你!”
    “不错!”
    鹿杖客一掌得手,自恃身份也不再动手,只傲然道:“张无忌那小子死了没有?”
    俞莲舟此时也踏上一步,冷哼一声,朗然道:“托福!好得很!”显然是有意与宋远桥并肩对敌。
    张松溪、莫声谷与其余武当弟子见状也围了上来,他们心知今日生死只在一线,这江湖规矩也只好放在一边了。
    却是赵敏听闻“张无忌”三个字便是心头一动,当下喝道:“鹿杖先生,留他们一命!”
    “是,主人!”鹿杖客应了一声,自怀中取出一个瓷瓶一掌击碎,白色粉末顿时四下飘散。
    “屏……”宋青书内息不济又有伤在身,一句“屏息”还未说完,便第一个着了十香软筋散的道,身体晃了两下,膝盖一软,跌倒在地。心头浮起的第一个念头却是:上一世这十香软筋散明明是下在食水之中……就在他倒下后不久,武当四侠与剩下的武当弟子也一个接一个地倒了下去。
    有“张无忌”这三个字的情分在,赵敏待武当上下竟是极为客气,只搜走了他们的随身兵刃和伤药,将他们装在马车内一路向万安寺行去。
    武当上下原不明为何赵敏这般自信,竟既不点他们的穴道也不用锁链镣铐限制他们行动,哪知在马车内运气数日都毫无动静。这才明白原来这十香软筋散竟是这等霸道,不但限制住他们的内力更加令他们手足酸软,连常人都不如。
    方振武坐了几日马车气闷不已,便移至宋青书身侧,低声道:“宋师兄,你也没有办法?”
    宋青书原就身受重伤全靠内息压制,此时内息一散,旁人只觉手足无力,他却是烦闷欲死。听到方振武向他讨主意,他有气无力地摇摇头,言道:“等!”
    方振武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愣愣地发问:“等什么?”
    自然是等张无忌来救他们。马车一路颠簸,宋青书只觉阵阵恶心昏昏沉沉,竟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却是与宋青书并肩同坐的唐剑麟还比方振武心细些,眼见宋青书面色惨白额上冷汗滚滚,不禁关切地道:“宋师兄,可有不适?”
    宋青书吃力地摇摇头,突然手搭在唐剑麟肩上,弯下腰,剧烈的呛咳冲口而出。没多久,一大口血就喷了出来溅地车底一片血红。
    “宋师兄!”同车的几名武当弟子急忙扶住他,同声大叫。
    “是张无忌!是张无忌那一掌!”方振武更是愤慨。
    宋青书却是面色如常,神色平静地收拾了残局,又取出白帕擦干净嘴边的血迹,轻声令道:“不要声张!”
    “宋师兄!”几名武当弟子又齐声大叫,他们虽暂时失了内功却也瞧得出宋青书这内伤极重,绝然拖不了多久。然而此时武当四侠与他们分坐两辆马车,这里竟是宋青书最大。
    宋青书轻轻一笑,低声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若是让元人得知我身受重伤……”
    一众武当弟子心头俱是一阵凛然,他们呆了片刻才缓缓坐了回去。黑暗之中,彼此的手握在一起,都感觉对方的掌心之中一片湿冷。
    作者有话要说:赵敏:我没全输!
    青书:我也没赢!
    赵敏:我是看在张无忌的面上!
    青书:张师弟,快来说声谢谢!
    无忌:…………

    67、张无忌的远大理想

    六大派走后;丐帮、巨鲸帮、海沙帮、神拳门等帮派也闹哄哄地前来围攻光明顶;五行旗的弟兄多数受伤竟不能抵挡。正留在明教养伤的张无忌便按原着剧情提议明教上下进入密道躲藏,顺理成章地接任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为迷惑来敌,杨逍又建言将光明顶上房舍尽数烧了。这场大火连烧了两日,各帮派见光明顶上房舍尽成瓦砾,以为明教中人自知不敌便自焚殉教;果然退走。计策虽妙,然而光明顶原是明教总坛所在;数百间美轮美奂的厅堂屋宇尽成焦土;明教弟子藏身密道之中思及百年经营如今付之一炬,却也不免心中黯然。
    张无忌见状心知此时正是纵论天下兴亡、议定匡扶大计的最佳时机;便将杨逍、殷天正、韦一笑、五散人、殷野王、五行旗各掌旗使、风雨雷电四门门主以及朱元璋、常遇春、徐达、罗木恩、徐寿辉等人一起带去了密道中宋青书曾经进入过的那间藏宝石室。各宗派弟子中;徐寿辉见了黄金珠宝便面露贪婪之色;朱元璋、常遇春等人却是沉默不语;而杨逍等人却并不在意那些黄金珠宝只对着宋青书在墙壁上留下的几行字不住冷笑。
    张无忌环视了他们一圈,沉声言道:“有这些财宝,重建明教指日可待。然而,我教的前程便仅止步于此了吗?”
    听闻张无忌此言,杨逍等急忙躬身为礼,异口同声地说道:“请教主示下!”
    张无忌轻轻一笑,谦道:“无忌年幼识浅,印鹘探讨鞅阍夥甏私伲照秸骄ぞのǹ中胁钐ご恚懈褐钗坏苄趾兔鹘汤⒘樗U饧溉瘴藜扇账家瓜肼杂兴茫恍┣臣骨胫钗桓!毖铄械攘馈安桓摇保咧惶谜盼藜裳缘溃骸拔医唐鹩谔剖保虿宦⒈┱赜牍俑鞫浴W源哟笏瓮鲇诿晒牛医滔蛞郧参喝巍V灰蜓艚讨鞑执俣牛毫奘祝讨谧拥芪奕嗽际朊耪山嵩垢睿接辛笈晌Чス饷鞫ブ觥K挡坏么笫Γ藜伤档模苫苟月穑俊�
    说不得听到张无忌点他的名便躬身一礼,恭恭敬敬地道:“教主说的一点没错。”
    “无忌要说的第一件事,正在于此!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若要我教再无今日祸事,自今而后,人人须得严守教规,为善去恶、行侠仗义。本教兄弟之间,务须亲爱互助,有如手足,切戒自相争斗。”
    张无忌提的这一条十分有理,是以人人称是不敢有违。
    张无忌又道:“至于这第二件事,乃是寻仇也要找对了正主!今日之事虽说原是我教祸起萧墙之内,却也要多谢朝廷处心积虑谋算多年。杨左使,可还记得圆真?”
    杨逍原是极聪明灵醒之人,一经张无忌提醒便愤然道:“教主说的不错!若非圆真投效朝廷害死了阳教主,我教上下和睦如何能有今日祸事?”
    张无忌点点头,坦然道:“我教既然矢志抗元,与朝廷早已是不死不休!今日之事并非自圆真投效朝廷起,而是自我教与朝廷为敌起便已种下祸根!今日之后,若是我教向六大派寻仇报复,只是中了朝廷的奸计。唯有起义抗元,驱除鞑虏,恢复汉人江山,化教为国,才真正算是一雪前耻!”
    张无忌年纪轻轻竟有这等雄心众人不禁一阵凛然,然而思及元廷荒淫暴虐,各地义军四起,明教原就势大如今又有张无忌身为教主领导群雄,化教为国却也并非不可为。殷天正见外孙这般雄心壮志只有高兴的份,当下便站出来,高声道:“愿随教主赴汤蹈火,驱除鞑虏,化教为国!”
    有殷天正带头,众人当下齐声喝道:“愿随教主赴汤蹈火,驱除鞑虏,化教为国!”
    张无忌也不推辞,只道:“单凭本教一教之力,难以撼动元朝近百年的基业,须当联络天下英雄豪杰,群策群力,大功方成。是以这第三件事,我教与六大派的仇怨不妨到此为止,还望诸位既往不咎,前愆尽释,以恢复汉人江山为念。”
    此事极为难办,是以张无忌话音方落石室内便是一片静默,良久都无人答话。
    张无忌见状又道:“我知诸位为难,只是冤冤相报何时了。更何况,咱们教中弟兄的个人恩怨终究比不得天下兴亡百姓疾苦。”
    有大义名分在,再一想张无忌所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却也不错,众人便都答允了下来,只道:“教主有令,敢不遵从。”
    张无忌心下一喜,抱拳说道:“各位宽宏大量,实是武林之福,苍生之幸。”他又指着石室内的木箱道,“黄金珠宝藏于石室与粪土却也无异,若是用来重建光明顶,纵使将整座昆仑占了,也不过是处水陆道场不足夸耀。到不如如数取来接济义军,若能驱除鞑虏叫天下百姓皆知我明教威名记我明教恩德,岂不是比重建光明顶更加意义非凡难能可贵?”
    杨逍听闻张无忌竟是有意要将明教积攒几十代的黄金珠玉全数拿出来接济义军,顿时心下一惊,急忙劝道:“教主,石室内的财宝原是明教根基所在……”
    哪知杨逍的话尚未说完,张无忌已然纵声大笑,那笑声慷慨豪迈至极却又狂放威风至极。“我教素与朝廷作对,朝廷兴盛则我教暗弱。治乱之势轮回早定,如今我等适逢其会,若不能顺势而上定鼎天下,他朝江山既定,朝廷岂能容得下我明教?杨左使,今日之势,我明教再进一步便能登临绝顶,可若是再退一步,便是万丈深渊!我教的根基不在这间石室,却在天下义军百姓归心!”
    张无忌年纪虽轻却又这般眼界见识,殷天正固然是老怀安慰,便是朱元璋、常遇春等也不得不叹服。张无忌见各宗派弟子也已被他的大手笔折服,便又吩咐罗木恩与常遇春尽快将韩山童与郭子兴请回明教总坛,共商起义抗元之事。
    罗木恩与常遇春俱是心眼实诚之人,明教中既然有张无忌当了教主,明教分支白莲宗、弥勒宗、摩尼宗的大弟子韩山童、郭子兴、徐寿辉尊奉张无忌之令在他们看来却也是理所当然。徐寿辉虽心知张无忌此举实意在收揽义军兵权,只是他生来胆小怕事,见张无忌神功盖世又深孚众望也不敢与之相争。
    白莲教的红巾军与元廷打了几年,比起朱元璋等,却是身份最低的罗木恩更清楚起义的种种门道。他当即便道:“启禀教主,征发大军首重钱粮。如今有这一室财宝,义军所需钱财当无后顾之忧,却是粮草殊为难得。”
    说到此处,纵然是雄才大略如张无忌也不免一怔,苦笑着道:“黄河连年泛滥,天下离乱已久,征粮一事的确极难。”历史上,农民起义军往往被百姓称为贼匪,正是因为义军向百姓征粮太多太狠竟比朝廷更为盘剥。百姓家中无粮,万般无奈才随了义军造反,又岂能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