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有鬼之白骨变-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晓谷混迹人间不过短短十几天,他还未来得及见识真正肮脏的东西,尚不明白胡殷紫这话的意义,在他看来,只要不是道士,其他人类都是好的。
不知不觉间,月亮已经攀至中天,李岫还未归来,小桃也不知去向,整间宅子空落落、静悄悄的,仿佛一根针落地都能听得到动静,白晓谷对着影壁发了半天呆,忽然看到影壁上出现了一枚小小的光点,正在缓慢的上下地游弋着。
白晓谷好奇地盯着那光点,看着它越来越亮,白晓谷想走近去碰,谁知那光点忽而一分为二,变成了两个,互相缠绕盘桓着,白晓谷左看看右瞧瞧,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影壁上的两个光点忽而化作无数纷繁的色彩。
白晓谷瞧得发怔,忽而耳畔传来轻微而异样的风动,他扭过头只见老榆树上不知何时栖满了无数发光的彩色蝴蝶,而影壁上的那些斑斓的光点正是反射蝴蝶的光。
白晓谷不知它们从何而来,只是觉得这些美丽的生灵可爱无匹,他站起身轻轻点了其中一只蝴蝶,那蝴蝶的翅膀抖了抖,自榆树上颤巍巍地飞起,绕着白晓谷的脑袋慢悠悠地舞了一圈,而后飘忽着越飞越高,直到消失在天际。
看到蝴蝶飞走,白晓谷就像百无聊赖的顽童陡然间找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他兴致盎然地挨个去点那些蝴蝶的翅膀,被惊动的蝴蝶一只接着一只扑扇着翅膀,飞离了榆树,当它们汇聚在一起,就像在空中织出了一段华丽的彩锦,漂亮地不可方物。
白晓谷愉悦地欣赏着这番景致,直到最后一只蝴蝶也要飞走之时,他才猛地惊觉,有些不舍地伸长了胳膊,拨了拨最后那只已经张开翅膀的精灵,蝴蝶似乎感受到他的依恋,蹁跹着凑近白晓谷的光洁的额头,在上面轻轻地吻落。
被蝴蝶碰触的一刹那,白晓谷只觉得眉间一阵火热,眼前白光闪现,恍惚之中白晓谷又重新置身白天的中庭内,身旁还是这株老榆,唯一不同的是:除了他本人,榆树下正立着另外两个人。
一个是明眸皓齿的男童……还有一个成年男子。
那男子一身白衣赛雪,一张面孔同白晓谷长的一模一样。
白晓谷见状呆了一呆,本能地伸手去摸那个白衣男子,谁知他的手刚触及男子的衣裳,就像触及空气般径直穿了过去。白晓谷无比惊奇,往复又试了几回,不光是男子,连那男童、周围的场景都是自己无法碰触的……一切似假还真,他仿佛正置身幻境。
白晓谷在榆树下转了一圈,他发现,不单自己碰不到任何东西,那一大一小两个人似乎也没有察觉他的存在,白晓谷在他们身边静静地站了一会儿,那男童忽然开口说话了:
“白先生,岫儿最近又长高了呢!”他的声音带着孩童特有的稚气和娇憨,一边说一边还踮着脚,小脸儿因为兴奋而显得白里透红。
“白先生”点了点头,道:“我来给岫儿量一下。”说罢,他搀起男童的小手,将其引至树下。白晓谷在一旁看得分明,只见白先生胳膊一抬,伸手便在虚空中抓出一只匕首,而后比着那名唤“岫儿”的男童头顶,在榆树上浅浅地刻了一道。
岫儿站离了几分,而后指着树干上平行的两道白痕拍着手叫道:“白先生你看——岫儿果然比半年前高了一寸!”
听闻,白先生笑着颔首,岫儿遂扑进他的怀里,像只小狗儿一般撒起欢来。
白晓谷看着这一幕,灵火不禁躁动起来,自那白先生像变戏法似的变成匕首来,白晓谷便明白他并非普通的人类,而且那白先生虽然和自己长的相像,却有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白晓谷琢磨了一会儿,也没弄明白到底是哪里不同,就在他思索的空档里,那白先生忽然盯着他的脸,道:
“现在不是你该来的时候,回去吧!”
白晓谷一怔,对方不是瞧不见自己的吗?怎么忽然又看得见了?
就在他楞神瞬间,白先生冲他挥了挥衣袖,白晓谷只觉得身子就像猛地坠进一个漩涡之中,不断地往下深陷,他一慌神,双手在空中乱挥,这一回,他居然没有抓空,而是紧紧握住了岫儿的胳膊。
男童受惊,大叫一声,白晓谷被他吓得手一松,直直落进了漩涡里,而在没顶之前,他注意到男童的右眼角上,有一粒小小的黑痣。
“晓谷……晓谷!”
头顶上,一个熟悉的声音正在呼唤着他的名字,白晓谷缓缓地睁开眼,看到李岫那张放大的俊脸——此时因为关切和焦急,他的表情有些扭曲,直到看着白晓谷转醒,面上的紧迫才渐渐松弛下来。
“你怎会如此?”李岫这般问道,白晓谷茫然地冲着他眨了眨眼睛,环顾四周,发现自己还在天井里,此时正由李岫抱着,而那个白先生和男童已经不知去向。
白晓谷轻轻推了推李岫,示意自己无碍可以下得地来,李岫却不肯撒手,道:“你那么轻,把你抱进房去也是一样。”说罢,就拥着白晓谷往屋里踏。
走动中,借着月色白晓谷第一次认真打量起李岫的面庞,只觉得好像在别的地方也见过这么一张脸,但一时又记不清……直到李岫侧过脸,白晓谷才发现他的右眼角处……那个几不可察的小小黑点。
而白晓谷此时未曾注意到的是:院子里的那株老榆,满树的蝴蝶早已消失不见——花畦之上,此时已积满了厚厚的一层落叶。
庆王之梦(上)
作者有话要说:猜猜看杯子里面有什么……
提示:还没吃饭或者刚吃过饭的。' ^'……不要砸我砖头~ 八月初五,千秋节。
朝廷公示,是夜取消宵禁,大唐天子在兴庆宫的花萼相辉楼举行夜宴,与文武百官、长安百姓同乐。(*历来只有上元节才不设宵禁,可自从开元十七年始,李隆基将自己的生辰定为节日之后,便在这日破了规矩。)
此刻刚过了申时,安兴、胜业两坊便听得兴庆宫内的鼓乐嘈杂,街道上人山人海,早早守候的百姓们个个翘首以待,期盼着一睹圣容。
左金吾卫羽林郎将韩湛这日当值,虽然众目睽睽之下调兵遣将,维持秩序很是风光,可是在兴庆宫门前巡守宿值却是一桩苦差。他不但要披着沉重的甲胄,还要引诸多朝廷大员与宫闱局接洽。这般来回奔波了几十趟,韩湛早就忙的浑身是汗,偏偏京城中华盖如云,能被黄衣太监接进内里的他哪个都不能开罪,只地继续谨慎地应对着。
“庆王殿下到!”
随着这声通传,卤簿开道,使得里坊间的人群分开两拨,韩湛适时地迎了上去,他看到高大的黑骏之上,身着紫蟒袍的皇长子李琮正一脸肃容,执缰缓行。
韩湛知道,其他未封王的皇子和未嫁的公主多是居住在入苑的,入苑与兴庆宫、大明宫之间内设夹道,穿宫入苑不必走外街,直接由夹道进入皇宫即可,而这位庆王殿下时任凉州都督兼河西诸军节度大使,今次是特意从城外赶回来替天子贺寿的。
韩湛不敢对皇长子怠慢,接驾的过程中分外殷勤,直到目送庆王被太监引进兴庆宫,才准备敛回视线,可是就是那最后一瞥,韩湛忽然发现庆王背后飘着一团古怪的黑影。
那并非仪仗或人的影子,因为它颜色极淡,还不住地左右轻晃,韩湛以为是眼花了,忙揉了揉眉心,待重新去看之时,黑影不见踪迹,而庆王也已经跨进了外垣的通阳门。
韩湛蹙着眉,望着李琮远去的背影好一阵发愣,直到有下属唤了他一声才猛地回过神来:
“韩将军,该换值了。”
韩湛诺了一声,摇了摇此时有几分发胀的脑袋,暗忖自己最近是不是太累了。
李琮进入兴庆宫之后,左监门将军高力士亲自前来相迎,禀报说是皇帝得知他回来了,特地要他前往花萼楼伴驾。李琮听闻,严峻的面上难得展露了一丝笑容。
李琮虽然身为皇长子,可是他年幼失恃,母亲刘华妃在开元之初便香消玉殒,朝野中也无奥援,而当今皇帝子息繁盛,至今为止册籍所记的便有三十几位皇子,其中不乏母妃正得宠、受到大臣拥戴、被氏族推崇的……与他们相较,李琮的地位便显得无足轻重起来。
李琮很有自知之明,他向来恪守本分,从不肖想获得太子之位,不过即便这样,难得获得向来忽视自己的父皇的眷顾,还是让他这个皇长子颇觉开怀。
李琮随着高力士走进了永巷,遥遥地就听到了丝竹鼓乐的声响,他还记得多年前,自己尚未弱冠,皇帝莅临长兴宫都会携着自己和其他的皇弟皇妹们登上花萼楼,眺望长安如棋盘般纵横阡陌的里坊,偶尔听闻附近诸王府中有鼓乐声,还会特意传旨唤他们过来一起演奏。李琮还记得,那个时候皇帝曾经当着众皇子皇女们的面说过,这花萼楼是为了彰表他和宁王之间的兄弟情谊才兴建的——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他和宁王那样,一直兄友弟恭下去。(宁王李宪是长子,睿宗时将太子位让于李隆基,李隆基对其十分感激)
只可惜这话说了不到数载,便出了“三王案”——太子、鄂王、光王铁甲入宫中,意图谋反,被废死。其实那是野心勃勃,一心想让自己儿子当太子的武惠妃暗中捣的鬼:她让李林甫招来三王,说宫中有贼要他们入宫缉盗,结果三王持械进宫,被当成了反贼。当时李琮听闻这件事,后怕不已:因为若不是那天他正缠绵病榻,恐怕也会落得和自己那几个可怜弟弟同样的下场。
好在万事皆有报,三王死后,武惠妃每晚噩梦,总是梦到三个男鬼前来索命,无论怎样祷告驱祟都毫无效果,不久她便一命呜呼。而自惠妃死后,皇帝整日郁郁寡欢,这些年都鲜有到花萼楼上观景了。
这么想着,李琮忽觉时光荏苒,物是人非,颇有些感慨——就在这出神的空档,他忽然听得后面传来一声呼唤:
“皇兄!”
李琮转过身,便看到一个面色绯红的少年男子,此时正气喘吁吁地跑来。来人穿着胡服,头顶浑脱,穿戴虽然有些不伦不类,却丝毫不减他的清俊潇洒。
“十八弟。”李琮淡淡地应了一声,顿了一顿,问道:“这是作甚?”
他喘匀了气,腼腆地回复李琮:“方才和圣人一起打马球来着。”少年便是寿王李瑁,当今皇帝的爱儿,武惠妃的骨肉。
李琮听闻,心中颇有些吃味,自己和这个弟弟不算熟稔,可是碍着他正得宠,也不能当面驳了他的面子,于是回了一个浅笑,道:“圣人真是好兴致呢。”
李瑁笑得如沐春风,又和李琮寒暄了两句,道了声:“我先换身衣服,去去就来。”说罢又一阵风似的跑了,这般无拘无束的模样倒也天真,在李琮看来全然不似他的母亲那样惹人讨厌。
高力士将李琮引至沉香亭,便躬身离开了。沉香亭正中是一座二楼架空的宽敞戏台,教坊伶人正在上方卖力地舞蹈,据说晚些时候会演出气势恢宏的《秦王入阵乐》。李琮坐定,百无聊赖地四下打量,此时身侧已有一帮皇弟皇妹们入座,他们一个个正襟危坐,偶有交谈的,却不知是不是乐声聒噪使得他们的话语声细不可闻。
“玉环,你看……”忽然一个高亢的女声吸引了李琮的注意,他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衣着华丽,梳着飞天髻的妇人正挽着身旁的女伴,高声谈笑着。那妇人李琮是认得的,她是李瑁的同胞姐姐咸宜公主。咸宜和母亲武惠妃长的并不相像,只是那张扬的性子却是一脉相承,李琮见状不由地蹙了蹙眉,转而望向咸宜身侧的女伴,一望之下不由一呆:
此女穿着一袭牡丹的钿钗襢衣,挽了一个简单的堕马髻,这打扮在众女眷之中并不出众,可是她的样貌却教人过目难忘:明眸流转,顾盼生情……李琮有些惊艳,一时也不顾唐突,向身边侍立的宫女问询,对方告诉他,她便是寿王的正妃杨氏。
原来她便是那艳名远播的杨玉环!
李琮曾听姑母玉真公主说过,她长的酷似三年前薨逝的武惠妃,可是在他看来,杨玉环自然要比她那恶毒的婆婆美丽多了……而娶了她的寿王李瑁,无疑是让人羡慕的。
正这般寻思,就如同要印证李琮心中所想,此时换上礼服的李瑁姗姗来迟,他走到自己的王妃身边,这对少年夫妻便互相咬着耳朵说了些什么,二人很是开怀。他们一个玉树临风,一个风姿绰约,外人瞧着,宛若一对比肩的璧人儿。
既博得圣眷,又有娇妻相伴……这十八弟还真是幸运。李琮微酸地想着,举杯正欲呷一口御酿,此时眼睛不经意地一扫,却发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