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朝之梦-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再设立一个捕鱼奉行吧。”朱济世道,“据我所知,日本的鲍鱼、海参是重要的出口商品,这个买卖咱们要想办法做一下。日本以南的太平洋里面有许多鲸鱼,这几年鲸鱼油的价格上涨得很快,所以有不少洋人的捕鲸船在靠近日本的太平洋海域活动。咱们可以造些大型渔船,组织横滨的渔民出海捕鲸。
另外,日本的硫磺质量很好,产量也很多,可以让兰芳行在日本收购硫磺,将来我们的橡胶厂和火药厂都会用得着的。”
发展日本的捕鲸业,收购日本硫磺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设法替日本创造贸易收入,免得出现大量白银外流加剧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要不然德川家这个腐朽政权可管不住几十万匹“一刀一命”的恶狼武士。(未完待续。)
4121416357808022
第225章幕府是牢笼求月票
罗罗又在满地打滚了,为什么?求月票,求订阅,求推荐
“好嘛,日月旗终于在日本扬起来了!”
日本江户湾,正在施工的横滨町外,朱济世望着刚刚升起来的日月旗,笑眯眯地对朱默说。他现在还不知道广东白云山上的郑洪正头脑发热要和僧格林沁打一场,所以心情非常不错。这段时间,他在日本的外交和商业活动都极为顺利。现在的日本,还没有被帝国主义打醒,黑船来访和萨英战争都还没有发生。所以此时日本国内那些“有志之士”的想法,还是把帝国主义挡在日本国门外了事,没有谁敢想把日本变成帝国主义的。
而朱济世提出的主张,都极合这些日本志士的胃口。在他们想来,明国、日本国都是东亚黄种文明一系,对上白夷鬼畜自是一体同心,现在朱济世又同德川家联姻,显然是要联合日本,一同反帝反西方的。因而,眼下的日本人对朱济世都比较友好。
对于朱济世在横滨拥有一块事实上的“租界”一事,都没有引起重视。因为德川家嫁女儿的时候陪一块土地也是惯例,这块土地也没有归到朱济世名下,而是属于德川明子。
“少言,这块地盘还是小了一点,现在是够用,将来就难说了。你回头找些人填海造陆,不要怕花银子,将来横滨必是日本第一商港,不亚于现在的大阪、长崎,咱们的投资肯定收得回。”
“属下明白。”朱默沉吟一下,压低声音道“明公,要不要在横滨町周围构造城垣?”
“不,不需要。”朱济世摆摆手,“最多建个防贼的木栅栏,另外还可雇佣一些武士来维持町中的治安。”他顿了下,低声道“这日本终究不是汶莱,你也不是赵大亨,明白了吗?”
“可是……”朱默皱了下眉头,低声道“明公您纳了水户藩的公主,据属下所知,现在幕府的权力斗争非常激烈!”
“他们斗他们的,我们不要干涉。”朱济世摆摆手道,“少言,这一点你需牢牢记住,我们在日本的政治立场只有一个,就是支持德川幕府。至于谁当这个幕府将军,我们都可以接受的。你明白了吗?”
朱济世现在日本政策,就是局外佐幕。一方面不干涉幕府内部的权力争夺;另一方面则全力支持德川幕府的政权,这一点朱济世必须和留在日本总管四大洋行业务的朱默交代清楚。
“可是……为什么呢?”朱默摇摇头道,“明公,德川幕府对四大行的限制颇多,显然并不真正信任我们,或许可以考虑别的什么势力。”
朱济世忽然将如电般的目光射向朱默,“少言,是不是有什么势力的代表接触过你?”
朱默点点头道“有一个岩仓具视的人几天前找到属下,他自称是太政大臣鹰司政通的代表……”
“是日本朝廷的人?”朱济世现在已经知道了不少日本国内的情况,也知道德川家和日本朝廷一直就貌合神离。而一帮子被德川家当宠物养的公卿和皇族,从来都没有对重掌大权的事情死心。而朝廷勾结强藩,则是德川家族最担心的事情。
“岩仓具视说,明公是未来的大明皇帝,身份何等贵重,在日本只有天皇家的内亲王才配和明公联姻……”
“不要理睬!”朱济世沉声打断道,“少言,你知道德川幕府是什么吗?朝廷、幕府和强藩之间的斗争对日本又意味着什么吗?”
“属下不知。”
朱济世没有给朱默解释,又问道“少言,你同明子小姐的八十八个陪臣接触下来,觉得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比国内的儒生怎么样?”
朱默愣了一下,答道“这些人都是能做事,能从军的人,不过学问上面是不能和咱们的儒生相比。”
朱济世哼了一声“什么学问?不过是做八股文章的本领罢了!百无一用……而日本的武士却是学实学的。再不济还能砍个把人,比国内那帮酸儒强多了!
这日本一国有几十万的武士,王佐之才者不知凡几。我们的那些酸儒如何能比?而这德川幕府,其实是这些日本人才的牢笼!
一来幕府是以出身取士的,那些寒门武士,无论才会如何出众,终身都难被幕府重用。二来幕府上挟天皇,下控列藩,稍有不慎就会有强藩尊皇倒幕,所以幕府的力量是八分对内,二分对外,防备朝廷和列藩,才是幕府的重中之重!有这样的幕府在,日本纵然有再多的经纬之才,都不得一展所长,日本的国家也难有雄踞海东的一日。所以我们才要扶植幕府,不能让幕府亡于内外交困。
少言,我的这番话,你务必牢记心中,明白了吗?”
……
“您可是著有《先军开国论》,鼓吹先强军、后安内、再开国的大明朱皇爷?在下佐久间象山,久仰皇爷大明,愿随皇爷往香港一行,不知可否?”
佐久间象山?什么的干活?朱济世有些不确定地看着一个正给自己行大礼的日本中年人,当然也是武士打扮,不过刀子已经让锦衣卫给下了。
这个人的中文极为流利,想必是日本的“大儒”,似乎和左宗棠还交上了朋友。朱济世从横滨回到水户藩邸时,就看见他和左宗棠在热烈交谈。能入左宗棠法眼的人物,想来也不是泛泛之辈了!
“明公,这位佐久间象山是第一个在日本鼓吹‘新朱学’的名士,他依着您‘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的主张,提出了‘和魂洋才’说。还在江户神田开设了象山书院,传授西学、儒学,您所著的各种介绍西洋风物的书籍,在象山书院都有收藏。对了,象山先生还是胜义舟的老师,对西洋兵学也极有研究。”
左宗棠拈着胡须,笑mimi地给朱济世介绍这位佐久间象山的情况。如果朱济世的历史功底稍好一些,大概不用左宗棠介绍,也能知道这位佐久间象山是何等大名鼎鼎的人物了。
在历史上,如果说魏源是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那么这位佐久间象山便是第一个睁开眼睛用望远镜看世界的日本人了!之所以是用望远镜看,因为他对世界的了解和掌握,远比魏源深刻。而且他所提出的“和魂洋用”说和“一等强国”说,几乎就是日本维修开国和后来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而这种思想又同朱济世的“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和“先军开国论”不谋而合。
因此,他也就成了日本最有名的“新朱学”,呃,就是“朱济世之学”的权威专家了。这位新朱学的专家,自然早就想上门拜见朱济世了,只是因为他的地位不高,仅仅是松代藩的藩士,所以被管理水户藩的水户藩士阻挡,直到他的弟子胜义舟成为德川明子的陪臣,才得以被引荐给了左宗棠。
“佐久间象山先生,您想同我一起离开日本?”朱济世微微皱眉,他和德川明子的日式婚礼,在几天后就将举行,随后便要离开日本返回香港预备起兵进攻广东了!带几个“游客”倒不是什么问题。但是眼下日本还在锁国,是严禁国民出境游的,而且佐久间象山还是松代藩士。
“可曾得到幕府批准?”朱济世问。
“因为左先生聘在下为济世大学的儒学教授,因此出国之事是可以得到幕府批准的。”
“是这样啊。”朱济世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我就代表济世大学欢迎先生到来了。”
又是一个想出去看世界的日本大志士!也不知道在了解世界之后,他的心思会不会变野?朱济世在心里叹了口气。其实他是很不愿意让济世大学和济世书院招揽日本人的,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一样。
然而,这些日本人既然已经睁开眼看世界了,便总有办法从别的路子去看!与其如此,还不如让他们去自己开办的学校,看一个自己想让他们看到的世界吧!(未完待续。)
4121959157810824
第226章僧王兵到第一更求月票
月票月票快来吧,大罗罗小罗罗满地打滚拜求中
。。。。。。
“王爷!前面已经是广州,马队哨探,已经看到了白云山周遭广东绿营诸军立营的旗号,咱们到了!”
几骑快马飞也似的从前面跑过来,马上的骑士都是满头大汗,袖子挽的高高的,一迭连声地回报了过来。一面巨大的僧字帅旗之下,大清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广州将军,粤海大营管事大臣僧格林沁正稳稳骑在一匹蒙古骏马之上,面无表情地看着麾下的近八千八旗精锐缓缓而进。
这8000余八旗精锐是真正的精兵!同后世人们所知的那些只晓得提笼架鸟,悠游嬉戏的八旗子弟不一样,道光年间的八旗其实并没有彻底朽坏。特别是驻扎在北京城外“外三营”当中的外火器营和健锐营,绝对是眼下大清经制之军中的精锐!
这次随僧格林沁南下的就是这两支京旗精锐。其中外火器营出动了3800人,清一色配备了洋枪洋炮,由僧格林沁亲自监督训练了许久。
而健锐营则出了4000多兵。他们是成立较晚的八旗军。是乾隆十二年大小金川战争初期,为了对付川西土司的碉楼而成立的。在大小金川之战、大小和卓之乱、清缅战争、第二次大小金川之战、平台湾林爽文之战、击退廓尔喀入侵和平白莲教起义等战争中表现卓越,屡次受到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的嘉奖。道光年来虽已懒惰骄奢。还被道光下旨申斥,但是比起寻常的满清八旗、绿营还是要强了许多。
历史上的二次鸦片战争中。健锐营作为京畿守卫部队的精锐之师参加了八里桥之战,伤亡惨重,其中健锐营正白旗除一人外全员玉碎!虽然是失败,但是死了那么多人至少可以证明健锐营里的旗人还是不怕死的。军人不畏死,便不能说他们朽坏,因而八旗健锐营的衰弱并非由于官兵骄惰,而是由于八旗军制、训练、战术和训练的全面落后。
所谓八旗兵已经朽坏不能战,皆不堪用的话。至少在道光年并非事实,僧格林沁更是不屑一顾。
“可有交战的迹象?”僧格林沁凝眉往白云山的方向望去,并不见硝烟,也无枪炮喊杀之声传来。
几个哨探已经纷纷下马,当先一人大声回报,“并没有交战,逆匪盘踞山上。官军兵营也大门紧闭!”
僧格林沁的身边又响起了赛尚阿的声音,“好嘛,这战场上倒是太平无事,两家都在静坐,还打个什么仗?”
“还不是117个附逆的绿营武官闹的!现在广东绿营的汉官哪儿还有战心?都等着开缺回家自己吃自己的了!”僧格林沁看着自己带来的八旗兵,感叹一声。“这广东之战,看来还得靠八旗,靠咱们自己人打啊!”
赛尚阿捻着胡子摇摇头,“广州将军下面有6000,咱们带来了8000。拢共14000八旗兵就能平广东的乱子了?”
僧格林沁摸了摸大胡子,叹口气道“那还能怎么样?皇上都说汉臣皆无耻了。咱们还能指望他们?”
“不是还有旗将驭汉兵吗?”
僧格林沁摆摆手道“都是书生迂见,靠不住的。绿营的大一点汉将悉数开革,剩下的把总兵丁还有什么劲头?打得再好也升不了官的……没有升官的希望,谁肯为那么一点军饷把命卖了?如果贼寇据守的是广州城还能用劫掠屠城来激励斗志,现在他们在白云山上,能有多少油水?”
赛尚阿笑了笑道“王爷,你也忒老实了。皇上遣我等南下是平乱不是来和那些汉官过不去的。只要能把乱子平了,那些绿营汉官还不是一道折子就保下来了?我想皇上也不是要尽夺汉臣的兵权,其实是在激励督促那些汉臣奋发,我们的大清,终究还是满汉一家的。”
僧格林沁目光深深的,缓缓点头“看来是我想岔了。”
赛尚阿轻轻点头,道“咱们手中这14000八旗天兵其实是用来震慑的,既是对朱逆反贼,又是对广东绿营汉兵。可不能轻易拿出去和逆贼硬拼,要是有个什么万一……”他压低了声音,“死14000个汉人绿营兵不打紧,他们汉人多的是,死不完!可咱们旗人少啊,有几个14000?要是都死完了,不用等朱逆造反,这些手中有兵权的汉臣自己先就反了!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