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保安-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封城的坚固是出了名的,在宋金时期就筑有内外两层土城,十分坚固,到了明朝时期,废弃了外城,外城只用来防范洪水,而内城得到了加固,全部改建成了砖城,并构建了完善的防御体系,要想攻下开封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自成对付这种坚固的城池自有他的妙着,他命令几百义军士兵,假扮成官军骑着马接近了开封城的西门,城门口平静如常,人们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带队的义军首领心中暗喜,命令士兵加快速度冲进城去占领城门。
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正好这时一队乡民也要进城,与义军士兵争夺道路,双方发生了争执,入城的道路被车辆堵塞,义军队伍没有能够及时进城,而这时官军的一个军官发现这伙人行动异常,立即命人关闭城门,当义军冲到城门口时城门刚刚关上。同时城上的官军将砖石火药一起扔下城来,义军的队伍只好撤退,奇袭失败了。
李自成见奇袭不成只能命人将洛阳城围困了起来,并派兵强攻,本以为开封守军不多,用不了多久就能攻下开封。
没想到李自成在这里却遇到了一个强硬的对手,这个对手竟然还是个藩王。
开封是大明藩王周王朱恭枵的封地,这个周王不知是受了李自成“福禄宴”的刺激还是人性不同。
周王朱恭枵与福王相比异常大方,他听到李自成来攻城,立即拿出了上百万两的银子以及大量的粮食招募肯于守城的死士。并且开出赏格,每砍一名流贼者赏银五十两,能够射杀一名流贼者赏银三十两,射伤或者用砖石击伤流贼者赏银十两。
周王的赏格一出,城内的许多百姓自己带着弓刀登上城头参加防守。一时间开封城的防守力量大增。李自成命人强攻了几次都没有攻下来,只好退兵扎营做长期围困的打算。
李自成围攻开封兵马众多,粮草充足,所以他并不着急进攻,而是扎下营盘,准备对付各地来救援开封的明军队伍。
大明的官员们听说开封被围这次可真急了眼,开封地处中原腹地,如果李自成攻下开封就可以在中原地区建立起一个巩固的根据地,同时将大明王朝一劈两半,南北不能联通。同时李自成的声望将会更高,会有更多的人投在闯王的麾下。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个藩王周王被围攻在了城中,上次洛阳失陷福王被做成了“福禄宴”,如果这个周王再被李自成吃了,那么大明王朝的脸就没处搁了。
李自成在开封城外调兵遣将,迎击官军的各路援军,并且一一将他们打败。在这期间义军对开封城的围困始终没有解除过,对开封城的围困一直持续了一百多天,这一百多天的围困使得本来富庶的开封变成了人间地狱,开封城没有粮食吃了。本来开封作为一座大城市缺粮不至于来得这么快,可事情却实在实的发生了,原来在战前开封城内的权贵和官员看到由于受灾周边地区的粮价飞涨,他们就以赈灾为名将城内的存粮卖了出去换成了银子。所以当李自成的队伍围城没过多长时间,城内的粮食就开始出现了短缺。到后来实在没有吃的,人们已开始捕捉老鼠为食。更有心狠手黑的开始吃人肉,城中的人口不断减少。
而在义军围攻开封时发生了一件意外,更加深了开封城的悲惨命运。
义军对开封的攻击久不见效,在一次攻城中李自成亲自到城下观察城上官军的防守情况,没想到城头之上一阵乱箭射下。李自成被一支利箭射中了左眼,幸得周围士兵拼命守护才退了下来。
城池没有攻下主帅却受了伤,许多人劝李自成就此撤离,却被李自成坚决的制止了。因为李自成已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义军围城期间李自成并没有将攻下城池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强攻下。他派人一直在暗中挖掘地道,现在地道已基本挖掘成功,并在城墙下挖出了一个巨大的空洞。义军将几口装满火药的棺材放入城墙底下的空洞,随着一声巨响开封城的城墙倒塌了。早已准备好了的义军通过缺口攻入城内。
固守多日的开封城陷落了,李自成为报自己被射伤之仇下令屠城。攻入城内的李自成军队见人就杀,本来已被饿死大半,所剩无几的开封居民几乎被杀戮一空,经此一役开封城原有的居民没有活下来几个人。
在这种严酷的形势下周王一家却奇迹般的活下来了。他们在城破时逃出了开封,一路向南逃往江南地区去了。
李自成没有心思去管逃跑的周王,他命人对开封城进行清理,将尸体运出城去,寻找藏匿的金银。人生就是如此的悲哀,开封城中许多富户世代积攒,不管是坑蒙拐骗巧取豪夺也好,还是勤俭持家拼命劳作也罢,得到手中的金银在最后都没能够救他们一命。
李自成这次占领开封没有想再离开,而是将队伍开进城内作长期驻扎的准备。各地的义军听说李自成攻陷了开封,纷纷过来投奔,李自成的队伍自此成为了义军中力量最强大的一支。
李自成自己也感到十分满足,中原重镇被他攻破,他在义军中的威望大增,在城内还搜刮出来了大量的金银,义军终于不用为缺钱发愁了。李自城自己的队伍达到了数十万人之众,这使得他有了更大的野心,是与朱家王朝较量一番看能不能取而代之的时候了。
李自成的兵马在开封休整了没有几天,留下大半驻守开封,他自己又亲自带领大军北上,兵锋直指北京。
第四百七十八章 城破身死
李自成携攻克开封之余勇,带兵北上,一路上大明的官军望风而逃,没有人敢于抵抗,随着一个个州府的打破,更多的流民加入到了李自成的队伍之中,队伍的声势更加浩大。
北京城中的崇祯皇帝初闻福王被做成了“福禄宴”悲痛欲绝,又一次跑到太庙向祖先哭告,他为福王的死伤心,也为自己的命运而哭泣。他的列祖列宗难道不再保佑他了吗?大明王朝的气数真的尽了吗?
崇祯皇帝求助于已死的祖先自然是没有任何效果,最终还要他自己面对危局。
大明满朝文武这时不但没能为皇帝提供有用的建议,反而在相互的扯皮之中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本来有人提议皇帝以亲征的名义离开北京,然后绕路去往江南,江南还有大片的领土和许多军队,在江南重振旗鼓还能与流贼一战,可许多大义凛然的臣子驳斥了这种让皇帝逃跑的行动。他们强调当初老朱家的祖先定都北京就是要天子守国门,怎么能让皇帝不战而逃留下骂名呢。
这些人并不是不怕死,主要是他们舍不得自己在北京的大片产业,同时也相信坚固的北京城连后金人都攻不破,那些手持破铜烂铁的流贼怎么也攻不进城。时间一长饿也能将流贼饿跑。既然如此他们就不介意表现的慷慨激昂,将自己装扮的无比正义。
也有人提议将守卫山海关的关宁军调回勤王,这个提议倒没多少人反对,可到最后却因为一个钱字搁浅了,在山海关的关宁军多年来消耗了朝廷绝大部分军费,对后金却鲜有战果,他们已被将领们变成了自己的私军。见到京城危急他们想的不是怎么保家卫国,而是想在这次危机中怎么得到更多的银子。而崇祯皇帝恰好缺的正是银子,所以皇帝的命令传到了关外,这救兵却迟迟的没有动静,催要粮饷的奏折倒是上了好几个。
这其中更有人私下议论,可让皇帝出京城直奔山东投靠张楚,然后坐船去江南。这种想法也只能是私下说说,这大明皇帝是不可能去投靠一个叛军的。至于花钱请张楚来平贼,大家都懒得去想,因为没有人认为朝廷还可以拿出钱来了。
在北京危急时刻有一个人却想着要到京城去救崇祯皇帝,他是在保安军的太监王承恩。王承恩在先前张楚与朝廷翻脸之时心中很是郁闷,不知自己将何去何从。他本已准备离开保安军返回京师,幸好这时张楚拿了皇帝的钱去袭击沈阳,王承恩这才留了下来,这也算是为皇帝办事吧,王承恩自己安慰自己,在进攻沈阳的战斗中王承恩表现的异常勇猛,大家已将他当成了保安军中的一名青年将领,从而忘了他的太监身份。
王承恩自己却忘不了宫中的皇帝,当听到李自成进军北京之时王承恩找到张楚请求允许他回北京。
张楚听后不由一声叹息,难道这真是人的宿命,王承恩真的要赶回去和崇祯皇帝一起上吊吗?
对这一切张楚却没有办法阻拦,只好同意王承恩回到京师,并给了他在京师的统计局的联络方式,万一有什么要帮忙的可以找他们。
告别张楚的王承恩急匆匆的回到了京师,他想求见皇帝时却被拒之门外。曹化淳被抓起来送给张楚了,后宫之中已没有人愿意将王承恩回京的消息禀报皇帝,要不是现在因为流贼要打来了人心惶惶,没准王承恩早就被抓起来治罪了。
没过多久李自成的队伍兵临城下,包围了北京城,崇祯皇帝也失去了最后逃跑的机会。
人们想像的惨烈攻城战并没有发生,守城的官军打开城门放义军入城,李自成的军队长趋直入包围了了紫禁城,倒是皇宫的太监们这时表现出来了对崇祯皇帝的忠诚,拿起武器拼死保卫皇宫,准备为崇祯皇帝逃走争取时间,而此时的崇祯皇帝已经万念俱灰,放弃了逃走的打算。
崇祯的皇后周氏在国破家亡之时坚定的与丈夫站在一起,在皇宫之内上吊自杀。
崇祯皇帝忍着眼泪开始安排自己身后之事,他命成国公朱纯臣将太子朱慈烺带到其家中躲藏,又命太监带着他另外两个儿子到外戚家逃难。众人接命带着皇子们匆匆离开了,而这时的皇宫已乱成一团,当崇祯皇帝想要找只有七岁的坤兴公主朱媺娖时,公主却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崇祯皇帝提着宝剑四处搜寻,他难以想像一个亡国的公主会受到什么样的羞辱。他想要带着公主一起离开这个世界,外边的喊杀声越来越近了,崇祯皇帝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不愿被俘受到羞辱,一个人走到皇宫北边的煤山之上找了一棵歪脖子树上吊自杀了。
王承恩一直心急火燎的等在皇宫之外,希望能帮到崇祯皇帝,可始终没有机会,当李自成的队伍包围了京城之后,王承恩知道以自己的力量什么事也办不成了,他只好按照张楚给他的方式联系了在北京潜伏的统计局人员。正当他们商量有什么办法能进入皇宫之时北京城就被攻破了。王承恩大惊,现在崇祯皇帝生死不明,这令王承恩十分心痛,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进宫去看看。统计局的人由于有张楚保护好王承恩的命令,毫不犹豫的要求陪他前往。
这时的北京街头已乱成一团,想要进入皇宫可不是那么容易,还好统计局的人干惯了那些偷偷摸摸的勾当,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们带着王承恩在偏僻的地方做掉了几个李自成的人,然后穿上了他们的衣服带着兵器和李自成的人一起向皇宫冲去了。这一路跑来竟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怀疑。
进得皇宫之内,只见到处是战死的太监和自杀的宫女,鲜血在青砖的地面上流淌着还没凝固。李自成的人在皇宫内到处搜寻着值钱的东西和没有死的宫女。
王承恩看着这情景感到了阵阵心寒,如果自己不是去了张楚军中,很可能现在就是躺在地上的一具尸体。自己的生死是小事,皇帝又去了哪里了呢?
第四百七十九章 师太您好
王承恩在皇宫内疯狂的寻找着崇祯皇帝的下落,可半天过去了却一无所获。看着他焦急的样子一个机灵的保安军队员说道:“这么找也不是办法,要不咱们问问吧。”
“这种事也可以问?”王承恩闻言吃惊不小。
“怎么不可以,问问没问题的。”那个保安军回答。
这时正有一队搬着财富的李自成的队伍过来,那个保安军队员真的走过去,并开口问道:“老乡,可抓到那皇帝老儿了?”
那名保安军的陕西口音立即赢得了对方好感。对方笑着回答说道:“你不用盼着抓到皇帝了,这皇帝你是抓不到了,因为他已经是个死人了。”
“皇帝死了,怎么死的?”王承恩等人听后急忙问道。
“千真万确,皇帝是在北边的煤山上吊死的,现在还在树上吊着呢,有弟兄们看着等闯王过去看,你们也不用到处乱跑了,还不赶紧找点儿好东西离开,一会儿闯王来了封了宫门可就什么也拿不出去了。”那个士兵说完急匆匆的走了。
王承恩听到这话一下子就瘫倒在地上,保安军的战士赶紧过来扶住他,过了好一会儿王承恩才缓过劲来,他对保安军战士们说:“你们先离开吧。要不一会儿就不容易出宫了,我过去再看皇帝一眼。”
“你自己留下岂不更危险。”保安军的士兵不愿将王承恩一个人留在这里,怕他干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来,只好跟着王承恩一起向着皇宫北边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