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天娇有毒-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知夏先与大师姐说了师尊这两年的近况,详细的点滴都说了,两人在闲谈中也有了一些熟悉感。

宋知夏看着大师姐的手,大师姐的手一点儿也不娇嫩,是做活做惯了的手,从这双手便知,大师姐的日子过得有些艰难。

“大师姐,师尊曾经与我说过,说四位弟子中,她最放心不下的便是你了,你的才华、人品、心性,都是极好的,只是命里波折多了些,师尊她总是在想,是不是因为你与她相处的最久,所以她的坏运便沾染上了你,师尊她很是自责。”宋知夏感叹道。

书兰先生收的四个弟子中,齐若兰是最早收下的,那时候也是书兰先生最落魄的时候,她刚刚被明石先生从庙里赎出来,一无所有,无处容身,心死如枯木。

明石先生担心弟子积郁太深,了无生意,所以特地在亲族中选了一个乖巧伶俐的小姑娘,也就是齐若兰,送至弟子身边,想要让她有所牵挂。

齐若兰当时父母双亡,叔伯又不愿抚育她,若不是明石先生知道了她,接手抚育她,齐若兰也不知会落到怎样的境地,后来明石先生担忧弟子,便把懂事聪慧的齐若兰给送了过去。

齐若兰小小年纪便在叔伯、明石先生、书兰先生几处流转,心中总是不安,感觉无根无基,所以便对书兰先生用心讨好,不想再如浮萍般无处可依,书兰先生心怜她的际遇,便收下她为弟子,用心教导,相处的时日久了,也因为两人都是孤苦伶仃之人,书兰先生对于齐若兰的感情自然就不同他人了。

宋知夏的话语令齐若兰动容,鼻尖泛酸:“是我的命不好,与师尊有何干系,在遇到师尊之前,我便已是无父无母的孤儿了。”

既然说起了自己的命运波折,齐若兰干脆就顺着这个话题说起了自己夫家的艰难处境,夫君的受伤,多年的休养,公公的致仕,婆母的病逝,家宅的变卖,这些事都交替着说明了夫家如今的困顿。

宋知夏听后心中酸软,大师姐不是性格不够刚毅,不能自己立起来,而是,她的命运真的太苦了,再想向上也无法逃脱命运的摆布,这样的大师姐,令她想到了自己的前世,再努力也逃不过命运,心中对大师姐生起了同病相怜之感。

“大师姐,你可有什么是小师妹可以帮忙的吗?”宋知夏问道。

见小师妹主动开口了,齐若兰心中一松。

“小师妹,你身边可缺人用?师姐虽然不才,但总能帮你做一些闲杂之事,你,你可需师姐?”齐若兰到底还是有些不好意思,说到后面,声音是越来越小声了。

宋知夏眨了眨眼,没想到大师姐会是自荐,她还以为她会为自己夫君谋求一份前程。

“师姐,你要是随我去了,那你家中的公公、夫君、儿子,可怎么办?你放心得下?”宋知夏已经从齐若兰之前的叙述中知道她家中没有奴仆了,洗衣做饭全靠她。

齐若兰轻叹一声:“不要紧,他们可以照顾自己。”

三个大男人,虽然一个老一个病一个少,但是还是可以把自己照顾好的,那些贫贱之家,比魏家更加艰难,还不是一样能过下去。

而且,只要她能在小师妹身边站住了,还怕家里过得不好吗?

宋知夏见大师姐真的想要跟在自己身边,她想了想:“这事应该不成问题,这样,我如今要回封州迎接祖母和母亲入京,你就在西州等待,顺便处理好家里的琐事,我回程的时候,派人来通知你,到时你过来与我汇合,一同入京。”

齐若兰大喜,连连点头。

宋知夏从荷包里取出两锭祈福小金锭及几颗宝石,推给大师姐:“我匆匆来访,没来得及备上礼物,原本还有点时间的,但魏府这边要留我饮宴,我还要赶着去与仪队汇合,时间上有些紧,实在来不及去买礼物了,只能送上这点小小的俗物,还请大师姐不要恼怒,恼了我这粗鲁之举。这祈福钱是宫钱,打制的比较精巧,这宝石是我那好友相送,颜色比我们这边的漂亮,送给大师姐瞧个新鲜。”

齐若兰面上一热,有些羞窘,但她家中的确需要钱,这礼送的及时,且小师妹找的理由也好,祈福金锭能融了用,最合用,而宝石可以摆出来装饰门面,她顺水推舟收下,在族人那边提起来,也不会伤了脸面。

宋知夏与齐若兰又谈起了别的事,比如齐若兰的儿子魏中岩的功课和书艺,直到魏家主来请宋知夏入席,两人才携手一同赴宴。

魏府这次准备了十分丰盛的菜肴,诚意十足,但宋知夏却看了直发笑。

魏家主忐忑:“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

宋知夏笑道:“太过精美,与我正好,但与我的好友,就有些中看不中吃了。”宋知夏一开始就介绍过东景的身份,是她的好友,而不是奴仆。

魏家主不怎么相信,这一桌可是有三十道菜,还多是大菜,份量十足,便是一桌的肚量奇大的壮士好汉也能吃撑了啊。

“果真如此能吃?”

宋知夏故作神秘:“你看看便知。”

宋知夏转头对东景说:“放开吃,不够再加。”

东景咧了咧嘴:“好。”

一顿饭吃了一个时辰,一桌人,除了东景之外,早就已经吃好了,全都在看着东景开怀大吃。

东景吃的快,后厨虽然在不停的做菜上菜,但有时上菜的速度还是跟不上东景吃的速度,东景得等着后厨上菜。

直到东景吃够了,摆手示意不用上菜了,整个后厨都觉得逃出生天了,因为他们差点供不上菜了啊,备菜马上要见底了,那人只吃肉菜,而肉菜本来就做的慢,还要现买现宰的,过慢了就失礼了,客人吃的不爽快,就是他们的失职,到时候全部后厨的人都得挨罚。

真是万幸啊。

东景的大肚量,看得魏家人是叹为观止,这一辈子他们都没见过这么能吃的人。

吃饱喝足了,宋知夏准备告辞了。

魏家主赶紧赶在宋知夏开口之前提出了他的请求:“二娘,魏家有几位儿郎,还算有些见识,愿跟随二娘左右,供二娘驱驰。”

宋知夏看向大师姐,齐若兰看着面前的杯盏,并无表示。

宋知夏就知道这些人与大师姐并没有什么关系了,她笑着推拒:“魏氏是西州大族,族中子弟必是极有教养和才学的,二娘只是一介女流,哪里敢随意驱驰魏氏子弟,魏家主莫要折煞二娘了。”

魏家主怎么肯放弃,又劝了两次,可惜宋知夏三次都找理由推拒了,到最后,宋知夏只能松口,说魏氏有心为新朝举才,她心中感动,会向父亲说的。

有了宋知夏的这句话,魏家主立马不逼了,顺势谢了宋知夏的引荐之恩,并奉上谢礼。

宋知夏笑呵呵的收下了谢礼,告辞离去。

向父亲提一句而已,又算不得什么,举才任贤又不是儿戏,有没有官职,任什么样的官职,还得看魏氏子弟有没有才,贤不贤了,她可不保证这些魏氏子弟一定会任官。

不过,那位治水能官能出自魏氏,想必魏氏中应该还是有好种子的,她要好好留意一下。

对了,她可以找大师姐问啊,以后大师姐就待在她身边了,她想问魏氏的事还不容易么。

宋知夏心情轻快的起程了。

第190章 三师姐

继续往北,宋知夏和皇家仪队到达了成州,接下来就要选择路径了,向北有两条路,两个选择。

一是从连州走,过青州,到达封州,青州正好是三师姐季丹的夫家所在地,宋知夏可以顺路去拜访一下三师姐。

二是从余州走,过祈州、程州,到达封州,路过祖地祈州时,宋知夏可以顺便拜祭下祖宗,但是余州是前秦王的封地,宋知夏的长姐和姐夫还被软禁在秦、王府里呢,宋知夏完全不想去触景生情,她一看到那座秦、王府,心里头就不痛快。

所以,宋知夏选择从连州走,顺便去拜访一下青州的三师姐。

宋知夏在经历了二师姐和大师姐之后,对于三师姐有着先天的好感,她开开心心的进了青州城,打听了三师姐的夫家住址后,便备上礼物,上门去拜访三师姐了。

结果,她果然收获了好大一份“惊喜”。

三师姐季丹一见面就摆出了一副说教的模样,规劝宋知夏:“小师妹,虽然你武艺了得,还能领兵作仗,为宋家夺得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如今天下已定,你就不该再抛头露面、四处奔走了,女子最首要的就是贞顺,你应当在宫中好好的当个公主,为新朝日后的众公主们立下典范。”

三师姐的婆母也来规劝宋知夏:“是啊,打天下治天下的事,自有你的父兄去做,你是女儿家,女儿家本当娇养,你又何必去操那份闲心,当个尊贵的公主岂不更好?”

就连三师姐的妯娌们,三姑六婆们,都来规劝宋知夏了。

“女子要贞顺。”

“女儿要娇养。”

“要树立世间女子的榜样。”

“要为后面的公主们做典范。”

“女子不该打打杀杀。”

“女子要善良宽仁。”

“女子不该抛头露面。”

“女子应该遵守女贞女德女戒,这些都是先贤的圣言,是至理明言。”

宋知夏怒火沸腾,都是哪儿冒出来的不要脸的八婆,连亲戚都不是,竟然一个个都胆敢来说教于她,真是脸比圆桌都大。

宋知夏很想抽鞭抽她们一顿,好让她们知晓她可不是她们家的小辈,由着她们来说教来摆布,但是,那人到底是她的三师姐,她要打了三师姐,就是同门相残,她顾忌师门的面子,不能让师祖和师尊被人笑话,她忍。

宋知夏拂袖而去。

三师姐和她的夫家人还跟在后面叨叨叨叨。

宋知夏忍无可忍,出门之后,当即命青州州军围住这处宅院,不许任何人进出,违者先打十棍,再送入州府大牢。

“这都什么祸乱之家,全都是疯子。”宋知夏怒气冲冲的离开了,直奔青州府衙。

一入府衙,宋知夏就召集府衙户房之人。

宋知夏拍着桌案:“给我查,马上查,到底那家是什么来路?怎么敢指着我的鼻子骂!”

桌子一响,底下跪着的原青州府衙的户房吏员们全都趴倒了一片:“遵令。”

原青州府衙的官吏们全都被暂时收押在府衙中,没有一杀了之,这时候就显出宽仁处置的好处来了,户房的人手齐全,且关了许久,好不容易用得上他们了,一个个查找起籍册来分外的卖力,仔细且速度快,只是一个下午的时间,傍晚时,宋知夏就得到三师姐夫家的完整资料了。

尔家,祖上乃是什族人,梁朝时归顺大梁,迁居于青州,至今已传承四代。

宋知夏恍然:“什族人,难怪了,难怪那么偏执疯狂。”

偏执疯狂,就是几百年前大晋朝人对于什族人的印象,到了后来的梁韩夏,一般人对于什族人的印象仍是如此。

原因无它,就在于什族人的民族信仰与晋朝人的文化传承,太过不同。

什族人有许多不可触犯的守则,若是从内部团结来看,这些守则十分有助于什族的团结和向心力,但若是从民族的共处来看,这些守则就成为侵略性很强的攻击理由了。

比如说,什族人严守男尊女卑的守则,虽然晋朝人,乃至后面的梁韩夏,一样的实行男尊女卑,但是具体的尊卑程度,还是十分不同的。

什族人只分男女,不分辈份,如果一个家里只有一个男人,那么,不管他是否成年,家中的女人都必须听他的,不管是他的母亲还是祖母。

而晋梁韩夏,都有辈份伦理的约束,除了男尊女卑,还有一个孝道要遵循。

比如说,什族人严守一夫多妻的守则,是多妻,不是一妻多妾,男人娶来的女人,全都是妻子,只有受宠爱与不受宠爱的区别,但妻子之间的地位是比较平等的,生的儿子也都有继承权。

而晋梁韩夏则严守妻妾制,妻子才是女主人,妾永远高不过妻,就连亲王的爱妾,也只是如夫人,要成为侧妃,还有重重的不可逾越的限制,一要无嫡子继承爵位,二要在庶子承爵之前,生母先死了,死后才能追封侧妃,另外,只有嫡子才有父亲爵位和财产的继承权,庶子是没有继承权的,庶子要继承也有重重的不可逾越的限制。

这两个守则,还是什族守则中比较和平的守则,晋梁韩夏虽然鄙视,却也不会与之争论,更不会强迫什族人放弃这些守则,与晋梁韩夏的伦理纲常相统一。

但是什族守则中,更多的却是具有攻击性的守则。

比如他们武力至上,不与弱者讲道理,要讲道理,先打败了他们再说。

比如他们坚信看到的土地都是天神赐予他们的,就算那些土地已经被别的部落耕种狩猎了几百年,那也是他们的,他们可以“要”回去,连同别的部族积累的财产也一同“要”回去,因为这是天神赐予他们的正当权利,是对于别的部族“占用”了他们土地的惩罚。

比如他们看中的女人就可以抢回去,当然了,他们只要纯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