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杨力四季养生谈-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以脏养脏法:多吃果皮、肉皮以养皮肤。
第二,多吃富含胶原蛋白的药物:阿胶、鹿胶。
第三,紫河车也是养皮肤的有效药物,但因含有激素,有肿瘤倾向者最好不用。
第四,多吃白色的食品:如牛奶、豆浆、杏仁、百合、银耳、白梨、白果……
第五,外用:珍珠研末,牛奶调和敷面。
秋天怎样养大肠?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秋天多便秘。
秋天,天干物燥,燥邪为主,燥气通于肺,肺与大肠关系最密切(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受到秋燥的伤害,肺津不能滋养大肠,就会形成津枯便秘。所以秋天要润肺生津,大便才能正常。
(一)便秘的分类、特点及养生
秋天患便秘的人很多,防治便秘也是秋季养生的重要方面。
1。 温燥便秘多兼火
什么是温燥?温燥是在立秋与秋分之间,这个阶段,还属初秋,夏天的余热未尽,气候偏热,这时秋燥往往夹火,属温燥。在人来说,燥热伤津就常导致便秘。此类便秘多发生于青壮年体实者。
—— 特点
口干、口臭、舌黄、尿黄、便干、便臭。
—— 治疗
清火润肠:可用黄芩3 ~ 5克、麦冬5克、桔梗5克、甘草3克泡水饮,若不行可酌加大黄1 ~ 3克,或服清肺抑火片或大黄片0.3 ~ 0.5毫克,或大黄清胃丸。
平时应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及块茎类蔬菜,如土豆、山药、红薯及南瓜、苦瓜、萝卜等。
2 。 凉燥便秘多夹寒
凉燥指秋分至立冬之间,此时已是深秋,气候渐偏凉,燥邪多为凉燥,如伤了肺胃之津,则易形成便秘。此种便秘多夹有寒邪。
—— 特点
口舌干燥,便干秘结,但无舌黄、尿黄等现象。
—— 治疗
可用麦冬5克、桔梗5克、贝母3克、甘草3克泡水服,或服麻子仁丸、五仁丸、麻仁润物丸,若不行,酌加大黄片0.3 ~ 0.5毫克。
3 。 生气引发便秘
有些人秋天一生气就会便秘,为什么?这是因为秋天在五行中属金,金克肝木,就是说,肝气易受肺金的压抑。加之秋天萧瑟,万物凋零,触景生情,人易生闷气,平时心情抑郁的人就会肝木不舒,导致肝脾失调,大肠蠕动减慢从而形成便秘。多发生于女青年及更年期。
—— 特点
嗳气叹息,胁肋不舒,腹胀胸痞,不思食。
—— 治疗
服加味逍遥丸或五仁丸,同时要保持心情愉快,不要抑郁。
4 。 脾肺中虚,无力排便
脾胃中虚,大肠传送无力因而便秘。多发生于老年人及体弱者。
—— 特点
可有气弱无力,息喘音低,咳声低,肛门下坠,便后虚弱无力,脉弱无力。
—— 治疗
可用人参3 ~ 5克、山药30克、白术10克炖肉吃或服补中益气丸。平时多食麻子仁、核桃仁。
5 。 中年女性便秘
产后、久病后或失血过多以及慢性贫血的人,因血虚津亏大肠失濡而致便秘。多发生于中年妇女。
—— 特点
面色萎黄,指甲、口唇苍白、头昏乏力,脉细数无力。这一类便秘多属血虚肠枯,原因是女性经常因胎产时保养不好,易形成血虚而致便秘。
—— 治疗
原则为养血润燥,可用当归10克、枸杞10克、大枣10枚炖肉或煎服,也可用五仁丸(桃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郁李仁)。平常也要多服食仁类食物。
6 。 阳虚便秘
这种便秘多见于老年人,属肾阳虚。
—— 特点
腹部发凉,四肢冷,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淡白,脉沉无力。
—— 治疗
温肾壮阳,可用桂附理中丸。
如腹部受寒,寒气内积、阴虚的大肠冷秘请就医,可服半硫丸。
7 。 习惯性便秘
—— 特点
长期便秘已形成习惯,与精神因素有关。
—— 治疗
排便时间要固定,多吃含纤维素的蔬菜。
8 。 内痔便秘
因肛门内壁有痔核阻碍,致大便难行。
—— 特点
大便后肛门壁胀或便时疼痛,用力可致大便带血。
—— 治疗
可作枯痔疗法或切除痔核,避免久立。不穿紧身裤。有便血时,须就医排除其他原因,如直肠癌。若便秘与腹泻更替可能是大肠癌的表现。特别是大便形状改变,有黏液或糊状物、便血时,当立即就医检查。
9 。 神经性便秘
因精神障碍或排便时受到刺激引起。
—— 治疗
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排除引起便秘的精神因素,否则越急越不行。
十法自我保健防便秘
第一,养成固定时间排便的习惯。
第二,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及块茎类蔬菜如土豆、红薯、南瓜、山药等。
第三,清晨5 ~ 7点是大肠经“值班”的时候,此时喝一杯水可促进大便通畅。
第四,多吃蜂蜜及“五仁”:杏仁、麻子仁、芝麻仁、核桃仁、松子仁。
第五,多吃“三色萝卜”,红(心里美)萝卜、白萝卜、黄(胡)萝卜,可有助于排便。
第六,多运动,包括腰腹运动,可改善肠道气血运行而有利于排便。
第七,穴位按摩:
关元(脐下3寸)
曲骨(小腹处耻骨联合上中点凹陷处)
长强(尾骨尖下0.5寸,于尾骨端与肛门中点取穴)
第八,多做腹部运动,包括爬行及做仰卧起坐。
第九,多吃秋蜜。
第十,每天早、晚做提肛运动。
秋天怎样养鼻?
鼻是肺的对外通道,与肺的关系最大。肺气充盈,鼻才正常,如是,鼻的通气、卫外及识香臭的功能才能健全。
(一)调养全身来养鼻
肺气弱的人经常流清涕、怕冷、易伤风感冒,可常吃炖猪肺或羊肺,或每日吃人参3克或黄芪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炖肉。
(二)局部保养
第一,早、晚用鼻深吸气各30次,可防伤风。
第二,按摩以下穴位:
巨髎(瞳孔直线与鼻翼横线的交点处)
四白(眼眶下正中凹陷处)
通气(鼻部,眼内眦鼻侧0.1寸,直下1.5寸)
常按摩以上3穴可防治鼻窦炎。
迎香(鼻翼外缘,当鼻唇沟中)
禾髎(鼻孔直下)
印堂(两眉中点处)
常按摩以上3穴可增强鼻嗅觉功能。
第三,每日用手轻拍鼻子30次。
秋天易患的病(1)
(一)秋天易伤燥生火
秋天易患各种鼻窦炎、口腔溃疡、唇舌生疮、痈疖及各种风火牙痛。
少吃燥热生火之品,如辣椒、煎炸食品;温热性的水果,如桂圆、石榴等。
少生气上火。
(二)秋天易患各种气管炎
1。 温燥袭肺型气管炎
就是指我们的肺络(气管),受到了温热燥邪化火的伤害。
—— 特点
发热、咳嗽、痰稠而黄、舌黄、口干、气粗、咽痛、尿黄便干。
—— 养生方法
素体燥热的“老慢支”患者就应少吃辛辣香燥之品,多用桑叶3克、黄芩3克、桔梗3克、麦冬5克、金银花3克、甘草3克泡水喝。
若气粗、气急不能缓解,请就医。
2 。 凉燥伤肺型气管炎
有慢性气管炎的人,秋天伤风受寒,引起气管炎。
—— 特点
发热咳嗽、口干、少痰、恶寒、干咳。
—— 养生方法
解表润肺。可用苏叶5克、麦冬5克、桔梗5克、川贝母5克、甘草3克泡水饮,不行请就医。
3 。 “老慢支”从容应对秋天
—— 有寒热倾向的
以润肺生津为前提,佐以解表。麦冬、桔梗或贝母、杏仁都不能少,表证轻的更要以养肺阴为主,解表为辅。
—— 有气阴两虚的
咳痰少而干、虚弱乏力、咳嗽声弱的人,多是气阴两虚,秋天应益气润肺生津,要常吃杏仁、沙参、百合、梨、苹果、藕、燕窝、银耳、枇杷等。
—— 有肾虚的
表现为腰酸膝软、头昏乏力、咳声弱的人,秋天应常吃胡桃、人参,服金匮肾气丸。
—— 如肺气滞、咳痰不爽,胸闷的
可服通宣理肺丸,如上述方法用后病证不减的请就医。
(三)秋天,警惕肺结核
一年中的秋季,一天之中的酉时(下午17 ~ 19点)是阴长与阳消平衡的时候。如果阴虚的人,那就会无力平衡阴与阳,那么阴虚就会暴露,而肺痨病多属肺阴虚有火的情况。所以,在秋天和每日下午就会显露,这就是秋天肺结核病人易加重的缘故。
—— 特点
低热、颧红、消瘦、干咳、痰少或带血丝。
—— 养生方法
要多服养肺阴生津之品,但必须就医,因为抗肺痨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四)感秋伤怀 —— 引发抑郁症
秋天,天气阴沉,万物凋零,触景生情易引发伤感,所以秋天注意不要在晚秋时节独自到户外去,多结伴而行,避免孤独,拒绝抑郁。
(五)秋天要留意“慢阻肺”发展
“慢阻肺”就是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的总称。秋冬是“慢阻肺”发展的季节,务必注意保养,阻断其发展。
1。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发炎的疾病,多发生在老年人。
—— 特点
长期慢性咳嗽、咳痰、胸闷。
—— 养生方法
少吸烟、多运动;避免肺部受寒、积极治疗炎症。
2 。 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气肿是肺泡及细支气管被破坏的肺部疾病(细支气管狭窄致肺泡充气过度,形成肺气肿),多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来。
—— 特点
平时气粗,稍动即感气急、胸闷、咳喘,甚至发绀、嗜睡、桶状胸、杵状指。重者易发展为心衰。
—— 养生方法
休息。避免受寒、劳累、感冒。多做深呼吸。
3 。 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支气管炎、肺气肿发展而来的心脏病。因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增大,甚至右心衰。
—— 特点
除咳嗽、咳痰之外,常感心悸、气急、活动后加重。重则心力衰竭(左心衰竭)。特征是半夜因气急被迫坐起喘气(端坐呼吸),咳泡沫痰,甚至吐粉红色泡沫痰(带血痰)、发绀(面部发紫)、鼻翼煽动、烦躁不安。
—— 养生方法
需住院观察治疗。
4 。 “慢阻肺”的病人秋天怎样保养?
秋天是“慢阻肺”加重发展的季节。
应积极治疗炎症,避免受寒、避免劳累。
“慢阻肺”病人要多在阳光下,到树林里做深呼吸。
保护心脏,心脏受累可加重“慢阻肺”的病情,常心慌的人可用人参或西洋参泡水饮。
秋天易患的病(2)
(六)秋天易加重糖尿病病情
糖尿病是中国的一大病,居世界第二位。我国2型病人高达4000万人(1型约400万),可见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非常高。
1。 糖尿病与秋天
——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人体胰腺中的胰岛出了故障,多因病毒感染、外伤、遗传、紧张、劳累、肥胖……导致胰岛素分泌下降,从而引起血糖升高的疾病。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三多一少”(喝得多,吃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
糖尿病,在中医称为消渴。并将其分为三类:
上消:主要病因是肺胃燥热,以口渴为主。
中消:主要病因是胃热,以善饥为主。
下消:主要病因是肾阴虚,以尿多为主。
总的病机是阴虚燥热。病因与遗传有关,多食肥甘厚味,烟酒不忌,房室不节,紧张、恼怒、抑郁往往是该病的病因。
由于糖尿病的主要病机是阴虚燥热,所以糖尿病最怕燥热,而秋天多燥热,糖尿病病人在秋天容易加重,因此,糖尿病病人在秋燥的季节更应注意养生保健,防止病情加重。
—— 什么是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已被破坏,不能分泌胰岛素,所以1型糖尿病病人,终生必须注射胰岛素。此型以西方人最多见,属胰岛素绝对缺乏。
——什么是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症状轻。胰岛素只是相对缺乏(即胰岛素没有全被破坏),因为胰岛素已被部分破坏,造成胰岛素相对缺乏,导致调节血糖能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