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世残兵-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地弹壳、一地骷髅,当初得多惨。”一个女飞行员看着地上密密麻麻的弹壳和东倒西歪的骷髅轻轻捂了下嘴。

这里的骷髅起码有上百具,这个数量还不算尸化后走开的,可见当时有多少人跑到这里妄图抢一架飞机逃命。

然而,事实却是残酷的,大家都想逃的结果就是谁也逃不掉,很多骷髅骨架完好,可见是幸存者之间火拼造成的。

“嗯,这弹链还好好的,别捏切克型重机枪上的,可惜咱没有枪。”许书成从一辆架着重机枪的吉普车上跳下,手里拿着两条完好的弹链,这是尸乱前俄军的现役机枪——别捏切克通用机枪,只是阿国是独联体国家所以无法判定这些军车是俄军基地的还是阿国军队的。

“哼哼,看看这弹孔,老子跑不了,老子把飞机都给你们打坏,咱们谁都别想跑。”邱国兴翻过车墙,来到一架飞机前,一脸愤慨地摸着机身说道。

这是一架螺旋桨教练机,应该是英国某个型号的,此刻这架飞机正撅着屁股栽倒在水泥地上。飞机的前起落架已经断裂,螺旋桨也掉了一扇桨叶,布满灰尘的机身上同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弹孔,驾驶舱的玻璃已经碎得七零八落,机身上凝固着脏兮兮的图案——这应该是血液喷溅造成的。

“还有咱们的份儿么?”曹雪振一边打着手电小心翼翼地警戒着一边说道。

“不好说,不是所有的飞机都有油的,而且这里只是正在使用的飞机停放的仓库;封存机库肯定不在这里。”邱国兴打着手电大致将机库照了一遍说道。

在一片手电的照耀下,漆黑的机库中只有区区5架教练机,这5架飞机全部报废,而且全部是被人暴力破坏的。但是很明显,这几架飞机肯定不够一个大型航校用的,剩下的应该就在封存机库里,而一般封存用的机库都是在地下,要找只能到明天找了。

“走吧,明天再说吧,找个地儿扎营吧。”郑远清看了看满是破烂货的机库示意大伙找地儿吃饭睡觉吧。

“先等等,这个机库应该是一体的,你们看那个方向,那道卷帘门后面应该就是封存机库。”大家要往外走时红月突然指着机库的侧墙说道。

大家顺着红月的手打去一片手电光,在红月手指的那面水泥墙上赫然是两道卷帘门,而那两道卷帘门竟然完好无损!众人顿时兴奋了,一个个跨过满地的骷髅和垃圾奔向那堵墙壁。

“哗啦!”一扇卷帘门被撬开,一片手电光急速汇聚到一个漆黑的空间中,众人的心也跟着扑通扑通地乱跳。

这回老天没有让郑远清他们失望,明亮的手电光下赫然是一排包裹着封存薄膜的教练机,从那熟悉的、和雅克15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机型上大家就看出来了这就是他们要找的飞机,这就是尸乱前一个月阿卡吉亚从中国进口的初教6型螺旋桨教练机。

这里果然是封存机库,机库上那几个谁也看不懂的俄文招牌应该就是代表着封存机库的意思,也许那些抢飞机的人只是看了一眼这些俄文便放弃了这里,敢来这儿抢飞机的人肯定知道封存的飞机可不仅仅是加上油就能飞的。

凡是封存的飞机不但油箱被清空了,而且机体里面的所有部件都被清洗过,润滑油、机油什么的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而且重要电子设备也被拆下来单独封存;要让这样的飞机重上蓝天,要经过的程序可不比封存更简单。

“真给面子啊真给面子,一下子封存了6架。”郑远清兴奋地打量着每排三架共六架封存的初教6心中感慨万千,真是苍天有眼,功夫不负有心人,转悠了这么久、费了这么大劲儿终于得到回报了。

“不错,把这6架飞机开回去咱们又可以重新拥有空军了,这飞机用上个十来年都没问题。”邱国兴小心翼翼地划开一架飞机机头的封存薄膜然后掀开一角看了看,里面果然是标准的无尘封装。

国产初教6型螺旋桨教练机是建立在初教5的基础上研制的二代螺旋桨教练机,成机于上世纪50年代,空重1172千克,翼展10。18米,无折叠翼型;机高2。94米,乘员两人;这款飞机曾经为共和国培训了大批飞行员,甚至到尸乱前的基础飞行课上用的还是这款飞机。

这种教练机继承了苏联的风格,结构和材料极其坚固,别说只封存了两年,就是扔在机库里没封存两年也没事。教练机和其他飞机都不一样,而是以坚固、耐用、稳定性好为第一要求,这就造成教练机具有结构重量大,寿命长,简单,飞行稳定性高的特点。

虽然它的机动性远不如战斗机,载弹量不高,却非常结实,所以有些小国把高级教练机改装成对地攻击机使用。

“很好,明天开始启封,争取下周回家!”郑远清兴奋地砸了一下拳头,有了这6架飞机就等于有了小范围的制空权,到时候哪怕是抢军火也有底气多了。

第二天天亮,启封工作正常进行。初教6型飞机是在初教5的基础上改进的纯机械式老式飞机,用的技术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技术,不比雅克18高到哪去;

如今的邱国兴等五名飞行员、机械师可是实打实的天才,上次对雅克18的拆装已经让这些天才们彻底明白了这种纯机械式飞机的构造和原理,那么启封一批技术落后50多年的飞机还是很容易的,至于浸泡金属加固剂的工作自然要等回到家再进行了。

本来郑远清的小算盘打得挺好,觉得阿卡吉亚地方不大、人口也少、军事基地还挺多,想着偷一批军火应该不难,结果到了地方才发现阿卡吉亚到处是山沟子,一点也不比广西边境的十万大山少。

这种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要想偷偷摸到对方军事基地不比在青海偷军火更容易,反正飞机已经到手了,见好就收为上策,郑远清索性放弃了。

这是来到异国他乡的第三天,今天晚上是郑远清的岗,看着机库里的火堆渐渐熄灭,郑远清扛着八一杠走出了机库。

异国他乡的寒风果然比家里冷,这是一种陌生的冷、一种不安的冷、这是心冷。看着天边昏暗的月亮郑远清不禁哆嗦了一下,这种在陌生的地方独自一人站岗执勤的感觉让他回想起了他站的第一班岗,接带着,那个一头长发的飘逸身影再次浮现在郑远清的脑海中——先生,远清想你了!

看着手中的钢枪,郑远清不禁又想起和贺兰山基地的巨大差距、想起死去的数百兄弟姐妹,郑远清冷峻的脸庞不禁抽搐了一下——这个仇不知何时才能报,也许今生都报不了了!

就在郑远清对天长叹的时候,一双纤细的胳膊轻轻地环住了他的腰,郑远清先是本能地一震接着便放松下来。郑远清什么也没说,只是伸出手轻轻地罩住了那双纤细的小手,静静地感受着这难得的宁静。

环住郑远清的正是红月,本来她悄声无息地想吓郑远清一跳,但是此刻小丫头也不再想着怎么闹腾了,红月的双臂紧了紧,把脸紧紧靠在郑远清坚若磐石的背部细细感受着他那只大手带来的温暖和安全感。

这是红月第一次和郑远清单独在一起,红月心思细腻,她很珍惜和郑远清单独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尤其是这几天,红月每天兴奋得睡不着觉,她明白,在这异国他乡的日子里她红月就是郑远清身边唯一的女人,在这些日子里郑远清是属于她一个人的。

“来丫头,到我怀里,咱俩看月亮。”郑远清轻轻抚摸了一下红月的小手,然后拉着她来到自己身前。

“嗯。”红月红着脸答应了一声顺从地靠在郑远清结实的胸膛上。红月想了想伸手抓住郑远清敞开的衣襟将自己的肩膀裹在里面,虽然她不冷,但是她喜欢这种被人保护的感觉。

郑远清想了想,摘下枪坐在了台阶上,红月也跟着坐下靠在他怀里用两片衣襟紧紧地裹住自己小小的身子只露出一个小小的脑袋。

“队长,这会儿你在像谁呢?大姐?二姐?还是蓝雪还是红月呢?”和所有这个年龄的女孩一样,情到浓处红月也喜欢问些不着调的问题。

第365章营救行动

第366章解救难民

人的速度再快却有耗尽体力的时候,何况这些骨瘦如柴的幸存者,凄凉的夜色下,掉队的人越来越多,一些老人已经受不了剧烈的消耗倒在了路边;抱着孩子的母亲终于摔倒在地,身后的尸吼声越来越近,可是他们能做得只有站起来、摔倒、再爬起、再摔倒。

凄厉的惨叫声划过苍茫夜空,掉队的人被滚滚尸潮瞬间淹没,很久没再见过生吃活人的郑远清等人再次看见了这血淋淋的一幕。可是他们没有丝毫办法,太远了,子弹飞那么远早就不知道偏哪去了。

“进入有效射程射击,换三八大盖!”郑远清冷静地命令道。既然无计可施,那就让老天来选择吧,能不能活着就看他们的命了。

三百来头丧尸不算多,但是山间公路并不宽,丧尸的密度也不低,用三八大盖的话一百来发子弹就能解决掉它们,至于后续的普通丧尸到时候再说吧。

郑远清举起手电照向幸存者,然后在他们的前方指引向航校机场,郑远清用这种方式告诉幸存者再努力一把,再努力一把就是生天!

看见手电光的幸存者顿时感觉有了希望,处于绝地的人一旦有了希望就会爆发出身体的潜能,哪怕那个希望就像水面上漂浮的稻草一般他们也会拼尽最后的力气去抓住。

顺着手电光的指引,还能跑得动的幸存者拼了命地朝着手电光指引的方向猛跑,刚刚已经放弃了的幸存者看见手电光也颤颤巍巍地爬了起来舍了命的跑——那里有人,有人能救他们,这就是他们心中唯一的希望!

“呯!”郑远清手中的三八大盖响了,滚烫的弹头高速旋转着飞向800米外的尸群。

“啪!”第一头丧尸被子弹击穿了头颅,弹道稳定性极强的子弹却仅仅在丧尸脆弱的头骨上击穿了两个小洞,带着血丝飞出的子弹依然凭借着强大的动能翻滚着扎进后面一头丧尸的脑袋,由于风太大造成子弹动能减小,后面那头丧尸没有死,但这仅有的动能也足以把它迎面掀翻继而被后面的同伴活活踩烂。

随着枪声的不断响起,一头接一头的丧尸被开颅,三八大盖的穿透力果然不同凡响,一枪两尸、一枪三尸都不稀罕;特殊的枪支、脆弱的骨头、弹无虚发的持枪者,这极其特殊的因素同样也塑造了极其特殊的战斗。

当郑远清二次装弹时,三百多头丧尸已经倒下了三分之一,剩余的丧尸仍然不知死活地往前冲。

而此时,看到希望的幸存者大多数已经跑进了航校,而跑不动的也再也爬不起来了,郑远清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幸存者被丧尸群淹没,在惨叫声中变作一滩血肉。

清脆的枪声不断回响着,十三分钟后,三百多头丧尸被尽数消灭,最后盘点子弹,十个人共消耗190发子弹,战果不错。

但是郑远清没敢起来,鬼知道后面有没有普通丧尸跟着,于洋能看到的范围到公路拐弯的地方就到头了,郑远清和红月则没有在一公里外还能透视的能耐,于是大伙只能干等着。

又趴了二十多分钟,依然没有听到尸吼声,除了个别零散的丧尸外没看见任何聚堆的丧尸,估计后续丧尸群见目标逃离了自己的视野慢慢散去了吧。

回到机场,郑远清他们把逃进来的幸存者挨个从阴暗的角落里揪出来,一个个地赶进航校的大食堂,这么冷的天这些体力耗尽的人非得冻死不行。

果然,当郑远清来到漆黑的犄角旮旯中揪幸存者时,一些年老体迈、体弱多病的幸存者身体已经凉了,他们死于脱力或者精神崩溃,长久营养不良的体质根本受不了如此玩命的狂奔。

在食堂的火堆点燃之前,活着的幸存者只剩下四十多人,进一半儿的幸存者死于非命,活下来的人也累得精疲力尽。

接着篝火昏暗的光线,郑远清冷着脸打量着这些缩在墙角的幸存者,个个骨瘦如柴、蓬头垢面、浑身污渍,如果不是北欧人种特有的高大身材、轮廓分明的五官和褐色、蓝色的眼睛但从体表上来看根本看不出他们和中国幸存者有什么区别,都是一样的脏乱、一样的瘦骨嶙峋、一样的可怜。

这些幸存者中几乎全是女人,唯一的男人是几个五十多岁的黑人,完全没有男性青壮年白人和黑人;不用说,青壮年男人要么死于最初的丧尸扫荡,要么被抓壮丁守卫基地。看来哪的人都一样,某些事情是人类的共性。

“你们你们是中国人?”突然从人堆里传出一个微弱而恐惧的声音。

竟然有人会说汉语?郑远清愣了一下顺着声音传出的方向看去,不大的食堂角落里缩着七八个赤裸的女人,这些女人紧紧抓住报纸、塑料布等垃圾或者靠同伴遮挡勉强遮住三点,那么说话的肯定就是她们中的一个了。

“对,我们是中国人,中国幸存者。”郑远清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