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04-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步,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 
    第三步,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如果需要调整所得税影响金额的); 
    第四步,确定前期中的每一期的税后差异; 
    第五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如果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未来适用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 事项。采用未来适用法时,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也无须重编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金融企业会计账簿记录及会计报表上反映的金额,变更之日仍然保留原有金 额,不因会计政策变更而改变以前年度的既定结果,金融企业应当在现有金额的基础上按新的会计政策进行核算。 
    第一百一十一条  在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时,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会计 政策变更,应 当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政策在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一直采用。对于比较会计报表可比期间以前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当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 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当一并调整。 
    第一百一十二条  金融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内 容和理由、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或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 

    第二节 会计估计变更 
    第一百一十三条  由于金融企业经营活动中内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某些 会计报表项目 不能精确地计量,而只能加以估计。如果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新的信息、积累更多的经验以及后来的发展变化,可能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修订。 
    第一百一十四条  会计估计变更时,不需要计算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 也不需要重编 以前年度会计报表,但应当对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估计进行处理。 
    第一百一十五条  会计估计的变更,如果仅影响变更当期,会计估计变更 的影响数应计 入变更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中;如果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应计入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中。 
    第一百一十六条  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很难区分时,应当按照会 计估计变更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第一百一十七条  金融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会计估计变更的内 容和理由、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理由。 

    第三节 会计差错更正 
    第一百一十八条  本期发现的会计差错,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一)本期发现的与本期相关的会计差错,应当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二)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当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其他相关项目也应当作为本期数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当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重大会计差错,是指金融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 
    (三)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当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当一并调整;如不影响 损益,应当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四)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应 当调整以前年度的相关项目。 
    第一百一十九条  在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时,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重大 会计差错,应 当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以前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当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当一并调 整。 
    第一百二十条  金融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 和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金额。 
    第一百二十一条  金融企业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应当作 为重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 

    第四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一百二十二条  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有助于对资 产负债表日存 在状况的有关金额作出重新估计,应当作为调整事项,据此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的收入、费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以下是调整事项的例子: 
    (一)已证实资产发生了减损; 
    (二)已确定获得或支付的赔偿。 
    资产负债表日后董事会或者行长(经理)会议,或者类似机构制订的利润分配方案中与财务会计报告所属期间有关的利润分配,也应当作为调整事项,但利润分配方案中的股票股 利(或以利润转增资本)应当作为非调整事项处理。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当如同资产负债表 所属期间发生 的事项一样,作出相关账务处理,并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编制的会计报表作相应的调整。这里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其相关附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内容,但不包括 现金流量表正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当分别以下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一)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调整增加以前年度收益 或调整减少以前年度亏损的事项,及其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的贷方;调整减少以前年度收益或调整增加以前年度亏损的事项,以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 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借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转 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二)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 
    (三)不涉及损益以及利润分配的事项,调整相关科目。 
    (四)通过上述账务处理后,还应同时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包括:
    1。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2。当期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3。提供比较会计报表时,还应调整相关会计报表的上年数; 
    4。经过上述调整后,如果涉及会计报表附注内容的,还应当调整会计报表附注相关项目的数字。 
    第一百二十四条  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不影响资产负 债表日存在状 况,但如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这类事项应当作为非调整事项,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以下是非调整事项的例子: 
    (一)股票和债券的发行; 
    (二)对一个企业的巨额投资; 
    (三)自然灾害导致的资产损失; 
    (四)外汇汇率发生较大变动。 
    非调整事项,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其内容、估计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如无法作出估计,应当说明其原因。
第十章 或有事项
第一百二十五条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 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 济利益流出金融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或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第一百二十六条  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金融企 业应当将其作为负债: 
    (一)该义务是金融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二)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金融企业; 
    (三)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上述确认条件的负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单列项目反映。 
    第一百二十七条  符合上述确认条件的负债,其金额应当是清偿该负债所 需支出的最佳 估计数。如果所需支出存在一个金额范围,则最佳估计数应按该范围的上、下限金额的平均数确定;如果所需支出不存在一个金额范围,则最佳估计数应按如下方法确定: 
    (一)或有事项涉及单个项目时,最佳估计数按最可能发生的金额确定; 
    (二)或有事项涉及多个项目时,最佳估计数按各种可能发生额及其发生概率计算确定。 
    第一百二十八条  如果按规定确认的预计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 第三方或其他 方补偿,则补偿金额只能在基本确定能收到时,作为资产单独确认,但确认的补偿金额不应当超过所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 
    符合上述确认条件的资产,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单列项目反映。 
    第一百二十九条  金融企业不应当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 
    第一百三十条  金融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如下事项形成的原因 ,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如无法预计,应当说明理由),以及获得补偿的可能性: 
    (一)已承兑商业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 
    (二)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 
    (三)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 
    (四)其他或有负债(不包括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金融企业的或有负债)。 
    第一百三十一条  或有资产很可能会给金融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应当在 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其形成的原因;如果能够预计其产生的财务影响,还应当作相应披露。 
    在涉及未决诉讼、仲裁的情况下,按本制度规定如果披露全部或部分信息预期会对金融企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则金融企业无需披露这些信息,但应披露未决诉讼、仲裁的原因。
第十一章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第一百三十二条  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 控制、共同控 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则他们之间存在关联方关系;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则他们之间也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主要存在于: 
    (一)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其他企业或受其他企业控制,以及同受某一企业控制的两个或多个企业(例如,母公司、子公司、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之间)。 
    母公司是指能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业的企业;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业。 
    (二)合营企业,是指按合同规定经济活动由投资双方或若干方共同控制的企业。 
    (三)联营企业,是指投资者对其具有重大影响,但不是投资者的子公司或合营企业的企业。 
    (四)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 
    主要投资者个人,是指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一个企业10%或以上表决权资本的个人投资者 ;关键管理人员,是指有权力并负责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企业活动的人员;关系密切的家 庭成员,是指在处理与企业的交易时有可能影响某人或受其影响的家庭成员。 
    (五)受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 
    国家控制的企业间不应当仅仅因为彼此同受国家控制而成为关联方,但企业间存有上述(一)至(三)的关系,或根据上述(五)受同一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 直接控制时,彼此应当视为关联方。 
    第一百三十三条  在存在控制关系的情况下,关联方如为企业时,不论他 们之间有无交 易,都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企业类型、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地、注册资本及其变化、企业的主营业务、所持股份或权益及其变化。 
    第一百三十四条  在企业与关联方发生交易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在会计报 表附注中披露 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其交易要素。这些要素一般包括:交易的金额或相应比例、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定价政策(包括没有金额或只有象征性金额的交易)。 
    关联方交易应当分别关联方以及交易类型予以披露,类型相同的关联方交易,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