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成吉思汗-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浯蟪既衔郝砉静皇撬得晒牌锉还磺看螅荒苡牖ㄘ葑幽>啾嚷穑课颐呛伪乩聿浅杉己梗恳怀≌秸驼庋豢杀苊獾匾⒘恕�
当受辱的蒙古使者从花剌子模返回漠北时,成吉思汗极为震怒。他立即召集诸王、诸驸马、诸万户长和千户长,共商西征花剌子模的作战计划。
在讨论西征计划之前,成吉思汗的也遂妃提出选定汗位继承人的问题。按习俗规定,成吉思汗的汗位应由长子术赤继承。但是,次子察合台当场不服,攻击术赤是篾儿乞人的私生子,兄弟二人险些要以性命为代价进行决斗。后经诸将劝阻,察合台和术赤才放弃了决斗。察合台推荐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最后获得众人通过,四位皇子都立下誓言。成吉思汗当众宣布将来由窝阔台继承汗位,诸王也照此确立王位继承人,任何人都不许违背旨意,不许撕毁协定。
汗位继承人确定后,成吉思汗与诸王、诸驸马和诸将讨论西征作战计划。
多少年来,仇恨激起成吉思汗和蒙军将士的满腔怒火,他们几乎每次都带着仇恨和怒火杀向战场。这次花剌子模杀死450 名蒙古商人和诸王诸将的侍从,激起他们的仇恨和怒火,可能不亚于篾儿乞人夺妻之恨和金王朝剿杀先祖之仇。这次仇恨极为现实,几乎撒向每一个蒙古人的心中。
成吉思汗和诸将很清楚,同仇敌忾,是蒙古骑兵奋勇冲杀、一往无前的精神力量。他们相信,西征花剌子模,一定会取得空前的胜利。现在,对蒙古骑兵来说,繁华似景的都市不再是望而生畏的森严壁垒,而是他们最感兴趣的猎物。他们在洗劫金国中都和众多城邑时,已经尝到了甜头。而且,他们现在知道如何攻破这些坚固的城池了。成吉思汗和诸王、诸驸马、诸将都知道,花剌子模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许多富庶繁华的城市。进攻花剌子模,洗劫它的城乡,可作为蒙古骑兵复仇的补偿。成吉思汗和诸王还希望占领花剌子模的地盘,扩大皇子皇孙的封地,免得大家在漠北一地争吵。
成吉思汗最后确定的西征作战方针规定:
一、蒙军主力全部参加西征作战,动员兵力不少于20 万人,进攻于1219 年秋天开始;
二、征召西夏、畏兀儿、哈剌鲁和西辽的人马参加征战,主要担负杂役和掩护后勤交通线;
三、征召大批工匠随军,以增强蒙古骑兵的攻坚能力;
四、后勤供应仍如对金作战时一样解决,随军随时随地解决,以保持蒙古骑兵集团的机动作战能力;
五、除留工匠和主动投诚者外,杀光毫无用处的花剌子模人,继续实施屠城抢城政策;
六、采取擒贼先擒王、灭亡敌国的策略,先擒杀谋害商队的花剌子模边将,然后追杀摩诃末国王。
七、大军西征后,由木华黎任太师国王都行省承制行事,全权指挥部分蒙军和中原各路降兵,稳打稳扎,继续进攻金王朝;帖木格亲王和阿剌合别姬分任大漠南、北监国,率部分蒙军留守草原故地。成吉思汗命令诸王、诸驸马、诸将抓紧时间,从1218 年底到1219年初完成出征前的各项备战工作。
3 围攻讹答剌 城擒杀罪魁祸首
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准备,至1219 年春天,成吉思汗已经集结20 万蒙古骑兵精锐部队,准备开始一场震撼世界的西征。
成吉思汗现在统率的蒙古骑兵,经过多年征战的洗礼,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术熟练、进攻勇猛、纪律严明的军队。他们的数量并不多,但是他们的战斗质量很高。他们在战场上很少遇到真正的对手,几乎还没有吃过真正的大败仗,他们的士气很高。他们对自己的统帅非常信赖,对胜利充满信心。他们经常为复仇而战,所以总是勇猛顽强,死而无憾。对他们来说,每次征战就像打猎一样,他们追击敌人,就像追捕猎物一样,穷追不舍,不顾一切。他们还贪婪地追逐妇女儿童、财物和牲口,乐此不疲,从不厌战。他们来自游牧民族,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因此他们经常把战俘和敌国的百姓看得一钱不值,统统杀光,惟一能幸免于难的人是那些能工巧匠。他们的屠杀政策给对手造成极大的恐怖,蒙古骑兵成为一支令人生畏的军队。西征前,成吉思汗给每一名蒙古骑兵配备的基本武器装备有皮制的盔甲、少量从敌人那里缴获的锁子铠甲、长枪、短弯刀、狼牙棒、标枪、套索和弓箭。这些装备非常简单,但很实用,尤其适合骑兵冲杀和格斗。盔甲系用干硬的牛皮制成,可有效地防护身体,免遭杀伤。每个士兵还披一件用生丝编织得十分细密的长袍,使敌人很难用弓箭射穿。即使被射中,也只会连箭带布一同插进伤口,军医只须将绸子拉出便可将箭头从伤口中拔出。长枪的枪头用钢铁铸成,形似剑体,中有脊棱,脊旁有血槽,两侧为刃,首成尖锋,利于刺杀;长枪之柄用长木制作,断面呈圆形,利于握持推刺。蒙古骑兵用长枪格斗和刺杀,刺杀时足以刺穿某些防护装具,杀伤力很大。短弯刀利于蒙古骑兵边冲锋,边劈砍。狼牙棒可用于砸击敌人,也是一种令人生畏的攻击型兵器。用绳索套住敌人的脖子,就像蒙古骑兵经常用绳索套马一样,可使敌人失去抵抗能力。在与敌展开肉搏战之前,蒙古骑兵经常将手中的标枪一齐投向敌人,杀伤一大片敌人。以上格斗兵器随身携带,或置于马鞍上。弓箭是每个士兵最主要的兵器。漠北不产竹,因此蒙古士兵使用的弓是用木制的强弓,弓的张力达75 公斤,射程为180~270 米左右。箭有两种:一种较轻,箭镞小而尖利,用于远射;另一种较重,箭镞大而宽,用于近战。进攻时,每名骑兵配备多匹马,以便换乘,保持进攻速度和机动作战。蒙古战马也是一种特殊的战马,春夏秋冬都生活在野外,极具忍耐力。每一个蒙古士兵都精于骑射,他们可以在战马快速冲刺时,用弓箭准确地射击敌人,即使后退,也能频频回首将追敌射落马下。
据说,成吉思汗在戈壁沙漠中设有骑兵训练中心。有些士兵从三四岁就开始受训,参加严格的骑马射箭训练。因此蒙古骑兵具有惊人的骑射本领。
成吉思汗还命令新组建的炮军和部分工匠参加西征。这些工匠有的是从金国俘获的,有的是从西夏和畏兀儿部征调来的。成吉思汗将这些能工巧匠编成攻城的工兵部队,随同蒙古骑兵西征花剌子模国。从宋代兵书看,这个时期攻城的专用装备除抛射石弹的炮外,还有掩护攻城土木作业的轒辒车、掩护攀登城墙的木幔和云梯、烧毁城门的火车和猛火油柜、冲撞城门的钩撞车、发射粗如长枪之箭的攻城床弩、用弓弩发射的火箭和火药箭等等。
这些攻城器械最初由北宋军队研制和装备部队,并用于实战,后来在战斗中传到西夏和金国的军队手中。现在,西夏和金国的工匠把这些攻城器械传到蒙古,作为蒙古骑兵西征攻城的利器。
为了便于运载和随骑兵机动,炮军和工兵将大件的装备拆散,用骆驼和战马驮运,攻城时重新组装和架设。
成吉思汗对跟随自己多年的将领和部队充满信心。他坚信,能征惯战的蒙古骑兵将再次击败对手,消灭花剌子模军;新组建的炮兵和工兵将摧毁花剌子模的坚固城垒,为骑兵冲杀开辟通道。
出征前,成吉思汗在斡难河畔举行了盛大的誓师大会,向20 万将士发布了西征花剌子模、为被残杀的蒙古商队报仇的进攻命令。誓师完毕后,成吉思汗命令哲别和速不台率领由2。5 万人组成的先遣队和侦察分队先行,自率大军随后跟进。
蒙古骑兵呈数路纵队,队伍从头望不到尾,浩浩荡荡地向西进军。他们首先穿过乃蛮部故地,越过阿尔泰山,到达也儿的石河谷。成吉思汗率大军在此度过夏天,让战马和骆驼利用这里上等的草地恢复体力,而哲别和速不台率部继续西进,为大军开路。
蒙古骑兵一路且行且牧,大约在夏秋之交到达西辽首府虎思斡耳朵。哈剌鲁的马木笃汗、阿力麻里的昔格纳黑的斤汗和畏兀儿部的亦都护王率领各自的兵马,也赶到西辽境内,前来与成吉思汗的大军会师。成吉思汗命令哲别和速不台把蒙军先遣队开到西辽西部边界,并派各路侦察小分队深入花剌子模东部边境地区,侦察花剌子模军队的布防情况。他要求两位先锋官重点加强对讹答剌城的侦察,因为该城将是蒙军进攻花剌子模的第一个目标。
此时,花剌子模军队的总兵力有40 万正规野战部队,相当于蒙军的两倍,处于优势。
但是,花剌子模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妨碍了军队的高度统一和协同作战。摩诃末国王的权力受到母后秃儿罕可敦外戚军事贵族的挑战。花剌子模帝国的建立,得力于突厥和康里部族的军事力量,因此形成了一个有实力的军事贵族阶层。出身于康里部族的母后秃儿罕可敦把持朝政,亲信外戚,让自己的弟侄担任高级军官,控制军队。摩诃末担心集中兵力迎战成吉思汗,得到母后支持的军事贵族会拥兵篡位。因此,他决定分兵把守河中地区的城堡,依托坚固的城防工事进行防御作战。他命令各城守将囤积粮草,加固城垒,准备迎战。
花剌子模东部边境的重镇有讹答剌、不花剌、撒麻耳干、玉龙杰赤等,在锡尔河和阿姆河之间。
讹答剌守将哈只儿汗像他的国王一样,低估了蒙古骑兵的实力,以为把商队杀光,把财货洗劫一空,可以发一笔横财,事情最后会不了了之。听说成吉思汗率20 万蒙古骑兵西征,而且首先指向讹答剌城,他极为紧张,连忙把抢来的珍宝奇货分送给摩诃末国王和太皇太后秃儿罕可敦,请求派兵增援讹答剌城。摩诃末国王获悉蒙军将首攻东部讹答剌城,答应了哈只儿汗的请求。他先调5 万步、骑兵开往讹答剌城,后派大将哈剌察·哈思哈只不再带1 万人马,进一步加强讹答剌城的防御力量。成吉思汗派二名使者到达花剌子模国的新都撒麻耳干,向摩诃末国王下达宣战书,谴责他违背商贸协定和和约。接着,他率领20 万大军离开西辽,继续西进,进抵花剌子模最东面的讹答剌城下,全军散开,将该城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蒙军将讹答剌城包围后,成吉思汗立即兵分四路,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扫荡花剌子模东部边境城市:第一路由察合台、窝阔台指挥,围攻讹答剌城,必须消灭哈只儿汗,为商队报仇,兵力为7 万人,由畏兀儿部和炮军、工兵大部协助进攻;第二路由术赤指挥,兵力2。5 万人,向北面发展进攻,攻取毡的和锡尔河下游诸地;第三路由阿剌黑指挥,兵力2 万人,向南进攻,攻取忽毡(今塔吉克列宁纳巴德),扫荡锡尔河上游诸地;第四路为中军主力,由他自己和拖雷率领,兵力为8。5 万人,包括1 万名护卫亲军,向西南进军,穿过沙漠,直取不花剌城(又作布哈拉,今属乌兹别克),切断新都撒麻耳干与旧都玉龙杰赤之间的联系。
察合台和窝阔台兄弟二人决心一举拿下讹答剌城,将城包围后,即组织突击队,从四面进攻城门,试图打开通往城中的缺口。哈只儿汗知道蒙古人正冲自己复仇而来,不会善罢甘休,现在没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战,与城共存亡。他督令将士登上城墙,用弓弩射击企图渡过护城河的蒙军士兵,用滚木和砖石砸击试图靠近城门的蒙军突击队,并加强夜间巡逻和监视,防止蒙军夜间偷袭。
在第一个回合的较量中,蒙军突击队遭受了很大的伤亡。察合台和窝阔台调整部署,改为长期围困,断敌粮草供应,然后伺机强攻。同时,他们派出骑兵分队,对讹答剌城周围的小城镇和乡村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政策,制造大范围的无人区,使讹答剌城成为一座孤城。他们还命令工兵和炮军架设、组装攻城器械,开始有条不紊地攻城,以减少自己的伤亡。
随征的炮手指挥官向察合台建议,在讹答剌城周围构筑土台,即筑堙,架设瞭望用的巢车和望车,居高临下,侦察城内守军情况。察合台立即批准了该指挥官的建议,组织部队构筑高高的土台,并命工匠马上修造巢车。
随征的炮军和工匠工具齐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讹答剌城四周筑起二十多座土台。这些土台高过城墙,上面还筑有亭子。从这些亭子上几乎可以看到城内四周的每一个死角。
察合台派兵在亭子上瞭望城中,每天24 小时日夜监视,若看到城内守军有大部队调动等异常情况,随时报告。他和窝阔台特别担心城内守军大规模突围,冲破蒙军的包围圈,因此一方面加强监视,弄清楚守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