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酒徒-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言一出,殿堂上顿时一片鸦雀无声。皇帝仅仅意欲将李林甫罢相,可他的女婿萧睿却主张将之一抹到底,直接罢官免职贬为平民,这——这也有些太疯狂了些。纵然是章仇兼琼和裴宽,也没有想到萧睿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踩了李林甫一把。
他到底是想要做什么?众臣心下一片震撼,不可思议地、甚至还有些不齿的眼神都投射在了萧睿的身上。
李隆基眉头一跳,他万万没有料到萧睿会有此言。
“萧睿,李林甫虽有罪……”李隆基的话说了半截就没有再说下去,凛然的目光投在了萧睿的身上,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起来,“萧睿,李林甫乃是你的岳丈,你如此……倒是让朕吃了一惊。”
“父皇,朝堂之上,只有国事,没有私情。李林甫犯罪,理当按律处置,否则大唐纲纪何存?”萧睿地声音变得复杂和低沉起来,“父皇,萧睿岂敢因私而废公?”
“李林甫专权多年……”萧睿的声音越来越低沉,“父皇,将之罢官免职削为平民,于朝廷于社稷江山于天下万民于李家……”
此话一出,李隆基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了萧睿的良苦用心。李林甫专权霸道,把持朝政,得罪官员无数,如果将他贬黜出京,恐怕他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与其如此,倒不如让他留在长安,做一个安度残年的平民。起码,有萧家在,没有人敢动李家。
这明着是“落井下石”,其实是一种变相的保护。
皇帝醒悟过来,章仇兼琼和一些朝臣也旋即明白过来。
这才心中暗暗一凛:李家虽然失势已成定局,皇帝似乎早有动他的意图,但是李林甫就算是成为一个无官无职无爵的老百姓,有他的女婿萧睿在朝,哪一个敢对他报复?
李隆基深深的望了萧睿一眼,长叹了口气,“也罢,就依靖难郡王所奏。来人,传朕地旨意,为正纲纪,将李林甫削去一切官职爵位贬为平民,非奉召不得出京,李家子弟在朝为官者一概罢官免职逐出朝廷。”
众臣一起跪伏在地,朗声呼道,“皇上英明……”
……
……
李隆基心满意足地摆了摆手,他非常喜欢这种群臣膜拜在自己脚下的这种感觉。虽然他知道不可能真正会“万岁”,但还是对这种膜拜声冲击得心神陶醉。
接下来,李隆基又迅速宣布了几项任命。章仇兼琼新任左相,加太子少师,晋定远县公爵。而裴宽以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也一跃成为事实上的大唐右相,大唐朝政大权因为李林甫的“退隐”而重新洗牌,划归于章仇兼琼和裴宽两人之手。
还有密度极大的朝廷各部官员调整,这些应该都在之前就有了计划预案。这让满朝文武心下悚然一惊,原来皇帝早就想趁机进行朝堂大清洗了,看起来,宁王李宪地谋逆后皇帝一直隐忍到现在才发作,李林甫问罪不过是一个招牌和借口。
细心的朝臣马上便从大规模的官员调动和罢免升职中看出了某种端倪:那些跟李宪一党来往较密切的官员,几乎都被排挤出京,要么调任地方,要么被降职免官。
而李隆基也没有遗忘远在陇右的庆王李琮,除了下诏对其嘉勉了一番,还加封其为骠骑大将军。这虽然是一个武职的虚衔,但毕竟也是加爵,依李琮现在地职衔爵位再加上就藩地方手握重兵,权势之大,纵然是太子李琦也远远不及。
不但不及,李琦现在跟李琮比起来,一无军权二无势力,唯一依靠的便是靖难郡王萧睿。但萧睿纵然现在位高权重,深得皇帝器重,但毕竟没有军权,将来——很多朝臣心下暗暗进行
揣测着皇帝的心思,莫非,莫非皇帝真正希望继承庆王李琮?
就在朝野揣测间,皇帝又下诏免去了太子遥领的安西节度使一职。
===========================
萧睿这几日没有上朝,暗暗为去就任西域做着种种准备。说句实在话,皇帝不过是想让他去西域磨练两年,主要的使命是制衡李琮,但萧睿却没打算再从西域回来。他早就想要以西域为据点,培植自己的势力和班底,谋划了这么久,机会终于到来,焉能放过。
按照大唐的制度,藩镇的家眷是要留在京师作为人质地。萧睿明白,暂时他的女人们还是要留在长安,以安皇帝的心。
但是家眷留在京师,萧家的商业势力却早在很久之前就开始逐步往西域转移了。孙公让早就着手在西域的龟兹——也就是安西节度使“首府”所在地,建立萧家产业的西部总部。目下在西域的几个城郭之国中,都有萧家产业的商铺和酒坊。萧家的财力源源不断地向西域秘密输送,这些,除了章仇怜儿之外,纵然是李宜等女也并不知情。
目前萧家产业有三个中心,一个是益州,由杨括掌握,一个是长安总部,凡事有章仇怜儿直接掌控,而孙公让的精力逐步开始往西域转移。此番,萧睿离京,他断然是要跟随前往地。
而早在阿黛离京的时候,萧睿从坊间挖来地火器天才张武阳,也带着一批工匠一同前往了西域。
想必在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在西域站稳脚跟,开始秘密进行了火器的研究和批量生产。
所以,萧家除萧睿之外,最操劳地还是章仇怜儿。庞大的萧家产业,都要在这个柔弱女子地手下维持着正常的运转,这些足以让她心力交瘁了。
萧睿怜惜地握住她有些冰凉的小手,两目交错间,章仇怜儿羞涩地垂下头去,但却将身子依偎进了萧睿的怀抱。
嫁给萧睿,不仅让这个蜀中的才女情有所归,还感到非常的充实。
一切尽在不言中。感受着自己男人的怜惜和温情,章仇怜儿幸福地闭上了眼睛。
李腾空气呼呼地冲了进来,见两人正在郎情妾意,更是狠狠地跺了跺脚。这几日,对于萧睿在朝廷之上的“落井下石”,她心里一直没有转过弯来。
在她看来,无论如何,作为李家的女婿,就算萧睿不力保李林甫,也不该鼓动皇帝将自家爹爹一抹到底。贬黜出京虽然失势,但毕竟还保留有官职爵位,只要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李家就终究有东山再起的一天;可是如今却好了,不但自己爹爹成了平民,就连自己那些兄长和姐夫们,都被赶出了朝廷,李家从权势冲天一跃成市井百姓,这让她如何能接受得了?
更可恨的是,听说这冤家还在朝堂之上高呼什么“朝堂之上只有公理没有私情”,一想起这个,李腾空心里就来气。
尽管李腾空事前得到了李林甫的“指使”,也隐隐觉得这一切出自自家相公跟老爹的“合谋”,但她还是觉得心里憋着一股子气。
她就是这种性子,见她使小性子,萧睿也没太放在心上,他这两天忙着诸事也没来得及跟她解释两句。
“空儿,来。”萧睿招了招手。
而章仇怜儿也羞涩地从萧睿怀里起身,端正起身子来笑着招呼道,“空儿妹妹,还在生气呢?”
“哼,我们李家现在犯有重罪,我爹爹如今罢官免职,我家兄长姐夫们皆丢了官职……请问大公无私的靖难郡王,是不是也要跟我这李家的女儿划清界限?”想起今日李家的门庭冷落,李腾空眼圈一红,背过身去。
“你这个丫头。”萧睿叹了口气,起身强行将不依的李腾空拥在怀里,“你可知道,岳父大人专权多年,政敌无数,假如要被贬黜出京,假以时日,一些人肯定会借机再次构陷,到那个时候,李家的下场……”
“而如今,虽然岳父大人罢官免职,李家子弟皆无官职,但空儿妹妹你想想看,只要有我们相公在,谁敢动李家?空儿妹妹,相公这是在保护李家而不是落井下石啊,你这点也想不明白?”章仇怜儿幽幽插话道。
“这一切,都是岳父大人的安排……”萧睿面前浮现起李林甫那张阴沉老朽的面孔,又是一声长叹。而在他的怀里,李腾空停止了“挣扎”,肩头抽动着,哭成了一个泪人儿。
297章武惠妃和皇帝的争执
几日。^^^^。李宜被武惠妃接进宫里去了。_李宜已经近'武惠妃不敢怠慢。便主动提出来要李宜在‘里生产。__I想想宫里的“医疗条件”比自己家要强一些。还是答_。_但他每日都会进宫一趟。陪李宜呆上一个时辰才出宫离去。
萧睿知道。自己恐怕是等不到李宜生产了。_到II己来到大唐的骨血诞生。自己却不能守在自己女人身边。他便心头充满了遗憾和歉疚。但他却不能在李宜面前表现出什么来。因为他没有选择。
按照萧睿的预料。想必明日朝会上。他离京就任安西节度使的诏书就会颁布下来了。
他的预料没有错。
可是。就在这个下午。李隆基和武惠妃却因为这个起了争执。
一开始。听说李基又是加封李琮。又是罢免了李琦遥领安西节度使的职务。心里就有些不满。_里外就表现出来。李隆基使了几天的性子。
如今又突然''''到李隆基要让萧睿西域。她心里一震。继而变的心情很是复杂。她几乎是下意识的开口对。一反她从来不干预朝政的常态。
李隆基皱了皱眉。“爱。朕自I安排——萧睿去西域是朕谋划已久的事情。事关朝廷和大唐社稷。你…”
武惠妃一说不出话来。突然''一声。“皇上。臣妾自是不该干预国事。但是。宜儿生::在即。皇上却在这个时候_让萧睿离京到西域去。这怎么能行……”
李隆_哈哈一笑。“爱妃原来是为了这个。呵呵_宜儿在宫里。有爱妃你和朕照料着。焉能有什么差错?你放心吧。宫里有这么多的御医和产婆。宜儿生产定然不会出什岔子……至于萧睿。他在与不在有什么要紧?难道_他莫不成还能代替宜儿生产不成?”
武惠妃一时语滞。无话可。只是面色微微有些涨红起来。
不怎么的。一听说萧睿要离京到那远离长安万里之外的西域去。她心里就泛起几丝深深的不舍。她虽明知她跟萧睿之间不可能有什么“故事”产生。但……一想起自己会长久看不到那个让她痴迷的小冤家。她心里的那份失就无与伦比。。
这些日子以来。她'I着照顾李宜的旗号将李宜接进宫里来_其实也包含着一丝常常见到萧睿的私心。
“再者说了。事关江山社稷。萧睿不仅是朕的驸马。还是大唐众臣。自当为朝廷为朕忧_岂能因些许儿女小事就耽误国事?”武惠妃的耳边又传来基那阴沉沉的声音。
武惠妃_气。幽幽道。“皇上。萧睿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纵然有些才学……”
李隆基眉头一跳爱妃。国事你不懂。就不要过问了。”
虽然听的出皇帝已经有几分不满。但武惠妃还是鬼使神差的幽幽又继续说道。_陛下加封庆王。可对太却毫无培植……太子依仗者无非是萧睿一人。一旦萧睿离京远去_太子这东宫储君的位子_还能坐的稳吗?”
_听了这话。李隆基的肩头一动_面色陡然阴沉了下来。但却没有接口。
李宜和萧睿正在殿口徘徊着。他陪着李宜在宫苑中散步归来突然听到殿中皇帝和武惠妃的争执。没有进入。只是站在殿口侧耳倾听着。
但听到武惠妃这最后一句话。萧心里一颤再也犹豫的。轻轻扶着李宜走了进去。
_儿臣(女儿)拜父皇。”萧睿扶着李宜拜了下去。
李隆基面色稍霁。摆了摆手。“罢了。宜儿身子不爽利。免礼免礼。”
李隆基瞥了萧睿一。突然淡淡道。“萧睿!”
萧睿躬身朗声道。_儿臣在。”
_爱妃云太子如今孤立无援。有…要让你留在长安辅佐太子。你意下如何?”李隆基沉道。
萧睿故作一怔。继而微微一笑。“父皇。儿臣是唐臣子。自当为朝廷分忧……至于太子殿下。他上有皇上的教导。下有文武百官的辅佐。萧睿在于不在。无关紧要_”
“话怎么能这样说?”武惠然插嘴道。“太子孤立无援。在这京城之中。除了你之外。还能指望什么人呢?”
武惠妃言者无意。但听者有心哪。_萧睿不禁心里暗暗恼火。他顿了顿。恭谨的道。“母妃。太子是大唐储君。他不需要结党。他不需要依靠任何臣子。他依靠的是!庆王和其他诸皇子封赏再高。也终究是臣子。而太子纵然是孤立无援。他也终究是大唐储君。其实。太子殿下还需要
I赏?有父皇在。皇权之下。谁敢对大唐储君不敬?”'
李隆基眼前一亮。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爱妃。看看。听到没有。萧睿的话当真是字字珠'。说到朕心坎里去了。_他说的没错。太子是一国之储君。只要有朕眷顾。他需要结党。_。就是太子的靠山!”
武惠妃嘴角浮起一丝勉强的笑容。没有再继续跟皇帝争执下去。结束了这场没有任何意义的争论。她李隆基相伴多年。对他的脾气甚是清楚。知_自己如果再“顽固”下去。必会让皇帝中生出蒂。
虽然她对皇帝的话。有萧睿的话并不以为然。什么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