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点都不比士兵人数少。

马林的计策,虽然能保证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能够快速拿下格劳宾登地区的几个重要城市。但是,皇帝也能想象得出,到时候会遇到激烈的抵抗。毕竟,瑞士地区民风剽悍。虽然拿下几个重要城市和关隘后,皇帝肯定能赢。但中途,也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以应对当地势力的反扑。

所以,皇帝这次不仅要带上上万大军,还要带上上万民夫和驮运物资的牲口。但是,春耕的时候,所有民夫和牲口,都要下田耕地。因此,皇帝想行动,也必须要老实地等待春耕结束。除非,他想秋收后奥地利爆发饥荒……

4月底春耕结束后,皇帝便亟不可待地开始召集兵马和民夫,准备“进军罗马”……

在1月份回到奥地利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就开始了布局准备……

首先,皇帝派出密使,带了2万金币去罗马,贿赂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私生子凯撒,向对方透露了这次自己要“假装进军罗马”,请他们不要担心,也不要做出敌对行为。

虽然觉得皇帝吝啬,给的钱少,但凯撒。波吉亚还是代替亚历山大六世收下了皇帝的贿赂。毕竟,2万金币也不算少了。对于穷鬼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而言,都算出大血了。反正,这次教皇又没啥损失,看戏就好。等皇帝如约停止进军罗马了,再发表个不疼不痒的声明就是了……只要对方不真的带兵进入意大利,教廷也没必要和皇帝为敌……

此外,皇帝还派人,在奥地利地区和瑞士地区,甚至意大利北部地区进行了广泛的宣传……

说起来也很悲剧,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虽说理应是皇帝了。但是,他还没正式去罗马加冕过。所以,他现在正式的称呼,应该是“罗马人民的国王”或“德意志国王”,而不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一般而言,很多外国人都认为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只是“德意志国王”,连“罗马人民的国王”都不承认。但在德意志地区,人们还是普遍承认皇帝是“罗马人民的国王”的,甚至,除了反对派外,大多数德意志人还承认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了,只是缺个加冕礼而已。

不管怎么说,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都是要去一趟罗马,好正式加冕。所以,对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等得不耐烦了,想要“进军罗马”,多数人都表示理解。毕竟,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已经当了12年的国王(1486年成为德意志国王)和5年的准皇帝(他爹腓特烈三世死于1493年)。如今,不耐烦了想去罗马加冕,也很合情合理。

所以,像格劳宾登地区,对于皇帝借道去罗马,并没有什么意见。毕竟,欧洲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假道伐虢”这样卑鄙的事情。因此,没多少人会对此有戒心。

况且,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要真的在过境时趁机夺取格劳宾登,那他以后就没脸出来混了……

但格劳宾登人不知道,皇帝背后,有马林这么个阴险的家伙,给皇帝出了一个“假刺杀”的缺德主意。只要皇帝在路过格劳宾登时“被刺杀”,那么,皇帝一怒之下,夺取格劳宾登,就合情合理了。毕竟,不管谁,只要是正常人,差点被人杀了,都会有反击报复的想法的。

因为皇帝是公开宣称要去罗马加冕的,对此,德意志地区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派观点:

一派是皇帝的拥护者,他们认为,皇帝去罗马加冕,天经地义,符合法理。最好,皇帝多带些兵马过去,彰显下德意志人的威风。

而另一派,则就是反对皇帝的诸侯们了。他们不会公开反对皇帝,但普遍看衰皇帝,并且私下希望皇帝碰壁,最好加冕失败。因为皇帝若是加冕成功,声望将会更上一层楼,对那些诸侯们产生压制。因为,皇权和诸侯们的自治权,是天然对立的,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但是,除了皇帝和马林,以及少数几个知晓皇帝计划的,都从未怀疑过皇帝是不是真要去罗马……

这也是马林这个计划的厉害之处,毕竟,皇帝的确有去罗马加冕的动机和必要,使得外人不至于产生怀疑。

所以,被密谋针对的对象——格劳宾登的各方势力,此时盘算的是——把财物藏好,避免皇帝的军队路过时顺手牵羊……

这个年代的军队军纪是很差的,大军过境,和蝗虫过境,区别不是太大。所以,格劳宾登的瑞士人,想的是尽量避免财物被过路的皇帝军队发现。至于更多的,却是没有多想。

当皇帝聚集起大军的时候,格劳宾登人根本就不紧张,只是担心大军过境会顺手抢劫而已。

在他们看来,当皇帝的大军路过格劳宾登时,大家把自家财物都收好,并关好门,也就差不多了……

事实上,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一向是一个很有骑士风度的君王,被后人称为“最后的骑士”。平常,他也是一个很有骑士风度的人。所以,他的信誉还是很不错的。没有人想到他会使用“假道伐虢”这样缺德的办法来扩大领土。

其实,这也是因为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深受马林的影响。马林靠着埋伏这样不光彩的手段,重创了查理八世带领的骑士大军,收获极丰。即便马林只上交了一半的战利品,也让穷惯了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获得了极多的财富,简直把他乐疯了。

正是因为看到马林采取的手段,虽然看上去不太光明,但收益极大,才使得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对马林阴人的方式产生了兴趣,并愿意一试。

最重要的是,马林设计的阴谋诡计,并不会让他名义受损。因为,那场设计好的“假刺杀”,会把所有的锅都甩给格劳宾登人。而皇帝,依然还是那个很有风度的君王,一切都是格劳宾登人的错……

在看到自己名誉不会受损,却能轻松获得大片的领土和重要的关隘的美好前景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果断放下心理负担,坦然采纳了马林的计策,并为之准备了几个月……

第二百三十七章 阿达的转轮打火枪

当皇帝准备得差不多了以后,就派人来奥里希,通知马林,做好准备,带着两个蒙古大夫,去瑞士“救驾”。于是,马林开始做起了准备……

而马林正在挑选手下和战马,准备出发的时候,原本在登堡埋头研究转轮打火枪的达芬奇突然来到了奥里希……

“哎哟,是阿达啊!好久不见,最近还好么?对了,那个胖妞你还留着么?”

达芬奇翻了翻白眼,马林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至于那个胖妞,早被达芬奇送走了。毕竟,那只是个妓一女。

“男爵大人,我这次回来,是因为我完成了你交给我的任务……”

“任务?什么任务?”马林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但很快,他就满是惊喜了:

“你是说,你的转轮打火枪研发成功了?”

“嗯哼——那是当然……”达芬奇满脸傲色。但很快,马林的打击就来了:

“怎么这么慢?都一年了……”

“你小子,以为研发机器那么容易啊?光是测试,就要几个月。期间,我还炸坏了很多枪管。光是枪管选择,就测试了很久……”达芬奇怒道,也不用敬语了。

“枪管那么难研发?做厚点不就安全了?”马林有些疑惑。

“还不是你找的麻烦?你说这是骑兵装备的枪,自然越轻越好。所以,我只好尽量控制枪管厚度了。真是麻烦,你要求枪管长度要50厘米,枪重还不能超过3公斤……要不是为了满足你这些苛刻的条件,火枪几个月就能研发好了……”

“我都忘记提过这些条件了……”马林也是有些尴尬。当初,这些条件,可都是马林为了组建“黑衫骑士”而提出来的。骑兵用枪,当然追求轻便。因为,“黑衫骑士”要带好几支这种枪的。要是一支都那么重,战马就吃不消了。

另外,马林还让达芬奇使用了威力更强的颗粒化黑色火药。因此,枪管要是薄一点,容易炸膛。

达芬奇好在比较谨慎,测试枪管的时候,都是派监狱里的犯人去测试的,没有亲自上阵。但这也导致,枪管测试阶段,有七八个罪犯被炸残……

但是,早期达芬奇和手下工匠们使用的是生铁打造的枪管,炸膛频繁。后来,马林想起来自己有一个专门给老约翰的铸炮作坊提供熟铁锭的团队。于是,马林安排那个把英国进口的生铁锭二次加工成熟铁锭的团队,给达芬奇也提供熟铁,这才解决了枪管易炸膛的问题。

至于打造精钢发条的问题,也一直是头等大问题。马林虽然派科勒去威尼斯找到了来自匈牙利的软锰矿供应商,但还没有实际进行采购。即使软锰矿运来了,马林也无法立刻制造出65Mn弹簧钢。那玩意,不是一下子就能搞成的。就算马林知道这种弹簧钢的成分,也不能一下子搞出来。毕竟,他又不是钢铁工程师,不知道搞弹簧钢的流程。据说,弹簧钢的淬火,也是很讲究的。还分水淬和油淬。现在淬火,还要使用淬火药品,强化金属。

马林肯定没有淬火药品,也不懂那原理,只能在水淬和油淬中选择,或是找平衡。这一点,需要工匠们慢慢去试,天知道什么时候能成。光是控制弹簧钢的含锰量,就要忙活很久了。

所以,现阶段,马林只能选择达芬奇的方案——让从意大利请来和绑来的几名发条制造大师,手工打造精钢发条。所有发条的材质,都是大师们千锤百炼,用生铁条,反复锻打而成的,而且,废品率还很高……

最终,达芬奇带给马林的成品样枪,一支成本高达5金币……

“5金币?”马林吃惊地叫了起来。一个金币价值60芬尼,5金币,那可是300芬尼啊,都折合普通人150天的工资了!

“这还是我们研究了几个月,才想尽办法控制下来的成本呢……”达芬奇也觉得郁闷,小小精钢发条,人工打造成本太高了。

事实上,精钢发条的成本之所以如此高,是因为打造他的人,都是大师级工匠,普通工匠,很难打造出合格的精钢发条。这活,很要水平……

但大师们的人工费多高啊?他们花费大量时间在那反复锻打发条,成本能低得下来?所以,一支转轮打火枪,成本高达5金币,售价,估计能达到10金币……

马林有些晕,在他想象中,黑衫骑士们一人都要带5支这种转轮打火枪的。5金币一支的成本,岂不是每人带着25金币的装备?这还是成本价。换算成售价,每人带的火枪,就价值50金币了——特奢侈!

至于枪的性能,在阿达和几位工匠大师的努力下,倒是很不错。毕竟,原始版本的转轮打火枪是钢头摩擦发条钢片,要是钢头生锈了,没准打不出火来。但马林让达芬奇直接使用钢底座前段夹着燧石,发条钢片摩擦燧石,火星供应很稳定,自然性能不错。

而且,达芬奇还给传火孔外的药池,加装了铜片护罩,可以有效防雨。这个药池,和燧发枪的很相似,也是一个铁片先压住,防止药粉在颠簸中流失。但当大火枪的发条开始转动时,会有齿轮把铁片拨开,露出药池里的火药,等待钢片和燧石产生的火花溅射进去,从而点燃药池,并通过传火孔,点燃枪管内的装药……

因为有铜外罩,只要装药时不受潮,即便下雨,该枪也能自如地完成射击……

达芬奇毕竟是个严谨的科学家,当枪送到马林手里的时候,这枪已经是经过了几个月的测试,几乎不会出现炸膛等危险情况。

而且,因为使用的是颗粒火药,即便是短枪,这种枪的有效射程,也达到了50米,而不是原本历史上黑衫骑士们用的那款的20步(30米)……毕竟,原本历史上的黑衫骑士,都使用威力小很多的粉末状火药。而马林给黑衫骑士们使用的,全是颗粒加工过的火药,威力大不相同。

就像早期的火枪,有效射程只有100码不到。可到了拿战时期,因为火药全面颗粒化了,而且都是精加工,所以有效射程达到了200多米。

当然,这个有效射程,是指有效杀伤距离,而不是能瞄准的距离。因为滑膛枪的子弹,只要超过100米,就会天上地下乱飞。在100米外被滑膛枪瞄准命中的,都是运气很背的倒霉蛋,命中该有此劫的……

如果改用粉末状火药,马林测试了下,有效射程的确是30米(20步)。即使如此,也是足够用的了。

因为,黑衫骑士的主要打击目标,就是那些行动不便的重甲骑士,或者那些排方阵的长矛兵。毕竟,这两种兵种,都是跑得慢的,站那当靶子的。

就算想追,黑衫骑士都是轻装上阵(相对板甲骑士)的,就算追,板甲骑士也追不上。那些长矛步兵更加追不上。

而黑衫骑士们,却可以面对板甲骑士,从容地将手里5支装填好的转轮打火枪的30克重的弹丸,射向那些笨重的板甲骑士。甚至,可以一边逃跑,一边回头射击。

蒙古弓骑兵玩“曼古歹”战术,也许需要很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