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晚唐-第5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倌瓯黄鹕胶簟嵬跬蛩辍�
然后,长城下的平原上,无数刀枪在空中挥动国,在此集结的十五万大军齐声欢呼,连绵十里的原野上,呼声震天。一个军阵一个军阵的喊了起来,最后整路大军都陷入了狂热的呼喝之中。
“万岁”的呼声此起彼伏,原野上吼声直冲云宵。
事后,做为率先发出不合礼制呼声的少年军们,北伐行营方面口头下令斥责,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际处罚。相反,三天过后,今曰一大早,行营颁下军令,特别嘉奖了包括郭涛在内的一众少年军军官们这次随军的优秀表现,给予了晋升和嘉奖。
郭涛这个少年预备军第一军前厢指挥使,被特别提升为少年预备军独立骑军第六军副军主兼前厢指挥使。不但一下子从指挥使,升到了都知兵马使级,而且从步军厢主,一下子升到了骑军副军主兼厢主,这一步可是重要的一步。虽然说,这还只是少年军中职务而已。
这次北伐,从各军校和各童军校中,一共挑选了三万人员,组建了六个军随军参加北伐。这也是一次重要的实战检验,这些少年兵年青的才十三四岁,年长的也不过十七八岁。在军校已经训练学习了两三年,这是头一次参加战斗。虽然,行营也许并不会真的把他们投入战场,但这也是一个极难得的机会。
三万少年军单独成军,只有少数教官和军官由参谋院派遣,余者都是少年兵担任各级职务。但不管怎么说,这批人也是未来之星,今曰少年军中能升任副军主,将来成年之后正式进入战军之中,那绝不会低。
郭涛手中捧着一把弯刀,黑色的刀身上那雪花纹,立即透露出这是一把极为名贵的大马士革弯刀。由于这刀采用乌兹钢打造,极为珍稀,更珍稀的是他的打造工艺,虽然如今秦军军械坊中早拥有了这铸造工艺,可产量依然无法提高。每一把大马士革刀都是精品,而且秦军中早规定,大马士革刀被定为勋刀,只有受勋将士才能获赐允许佩带。
郭涛的旁边,第六军前厢的几名年纪稍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青人也饶有兴趣,一脸羡慕的打量着他手上的这把新获赐勋刀。这一次,大行营嘉奖了十八岁少年军官,其中郭涛就是其中之一,不但得到嘉奖升职,而且还获得了一枚虎贲勋章。这可是比八骑勋章更高一级的六等特别勋章,哪怕只是六等中的最低一等,可也不得了了。秦军中有两类勋章,一类是纪念勋章,每一次战斗过后,参战的将士们都能得到一枚该战役的纪念勋章,十分荣誉。而另一种勋章,就是八骑和六个特别勋章,这些勋章平时极为难获得,每个获得者都代表着极大的荣耀,并且,还能获得勋刀,以及相应勋位,成为一名荣耀贵族。
郭涛今年才十四岁,一个还在预备军中的少年兵军官,可却已经获得了无数连战兵中将领们都羡慕的虎贲勋章,得赐勋刀,成为一名爵士,立马成为了一名小贵族。
“这勋刀真是太漂亮了,安澜,借我们几个也佩带几天贝。”
安澜是郭涛的字,男孩一般二十而冠,不过如今年代,战乱频频,男子更早的就要承担诸多责任,如今也提倡早婚。一般成婚之前就要加冠取字。这也使得如今加冠年龄越来越提前,皇家的太子已经十二岁就可以加冠,王公大臣子弟也开始十五而冠。民间也一样,郭涛等都是孤儿,也是少年军,因此这些少年兵一般十五岁前后就开始加冠,然后被师长们赐以表字。
郭涛今年才十四,原本还没有到加冠年纪,不过这一次,他获得嘉奖,得领勋章,甚至还与其它十七位受勋少年一起,得到了秦王的亲赐表字,郭涛,被赐表字安澜,甚至,秦王还给他们十八人一起主持了集体加冠礼。
“这是秦王亲赐勋刀,人在刀在,寸步不离离身的。”郭涛不是个小气的人,相反,他平时在军中十分大方,要不然,他也不可能这两年不断升职,如今都升到了副军主了。哪怕这只是预备军的临时军职,可也与他的能力和姓格是分不开的。
郭涛轻笑着答道,目光望向远方若隐若现的长城。
阅兵式过后,集结在这里的十五万大军,已经有先锋部队离营,先行出关了。十五万大军,三万预备少年军,另外有足足三万精锐战兵骑兵,此外还调集了十万乡兵部队,其中又有骑兵两万。整个北伐军,有骑兵五万,步军十万。不过三万少年军,这次更多的是一次历练见识,他们更多的是承担着随军辅兵的职责,押运辎重粮草,观摩战斗。
前曰第一支离开的部队就是新降不久的原沙陀大将郭崇韬,如今现任骁武军主,他麾下有两千沙陀轻骑另外还有一千汉骑,在十万乡军部队中,和同样拥有两千回鹘骑兵一千汉骑的刘仁恭定武军一样,都是诸乡军中比较强的部队。这次郭崇韬和刘仁恭二人主动请缨,连原卢龙诸将也主动请战。不过最后,卢龙六军被调往了山东江淮,只有郭崇韬和刘仁恭二部被入北伐部队。郭崇韬更是第一批出关,做为先头探路部队。
郭涛的长兄郭威,刚升职调任骁武军中,任副军主兼骁武军中厢厢主,统领一千汉骑,眼下也已经出关离去。郭涛的二兄郭威,眼下则驻守于徐州,在徐州之战中,表现不出,立有军功,如今也升为营指挥使,带五百步兵。
郭家三兄弟在军中表现都十分不错,大哥成了副军主,上次封爵得以封为开国县子,二哥也得了一个飞骑勋章,成了一名勋士,就连他,也得了虎贲勋章,成了爵士。只是想到兄弟三人都在军中,远离家中父母姐妹,他便不由的有些情绪低沉。
这一次北伐之战,秦王要一举解决掉契丹人。但契丹人却也不弱,刚结束了内乱,又灭了阴山鞑靼,西奚。如今征服了东奚,和漠北室韦鞑靼,再加上契丹人还联合了沙陀人,河北诸镇,这并不是一个可小觑之敌。据战报说,契丹人现在有精锐控弦骑兵二十万,而且他们还能全民皆兵,最多可以武装五十万骑兵。此外,奚族和漠北室韦已经成为契丹附庸,二族还可以为契丹支持十万骑兵。
可以说,契丹人一直敢和秦王叫板,那是因为在漠北辽东,他们确实是地头蛇,拥有极强的势力。只是契丹人以往没有一个强力的中心,加之内乱,因此才无法挑战秦王。但是现在,他们越打已经越强了。大哥为前锋先出,又是呆在一支沙陀降军之中,而契丹与沙陀人又是盟友,郭涛真的很为他的大哥担心。大嫂为大哥生了一儿一女,两个小侄子侄女是那么可爱……
“这次咱们也得好好表现,露一手,也争取一块勋章,得把勋刀。”其它几位少年也都不由开口道,他们的第六军是三万少年军中唯一的一支骑军部队,足足五千少年骑兵,这绝对是一个大手笔。只要能抓住机会,他们确实是有可能建立军功的。
唐乾符六年十月初,秦王李璟在山海关下集结了十五万大军,北伐契丹。
李璟手上能用之兵并不少,除了防范江淮和河北,李璟完全可以再征召出三十万兵马,大举进攻契丹。不过李璟没有这么做,历来兵马越多,就越来调动。最后也就越容易出现破绽,不是后勤拖跨了大军,就是各军之间无法紧密调动,最后被敌军各个击破。
特别是此战是远征塞外契丹,契丹还是个以游牧**的草原部族,茫茫草原之上,补给是最大的问题。兵马越多,行动越不利。当年杨广征辽,一次动用一百多万兵马,结果最后大败而归。著名的东晋淝水之战,汉末赤壁之战,都是如此,超过五十万的大军作战,罕有胜利的。
李璟这次只动用了十五万人马,其中还包括了做为辅兵的三万少年军以及部份乡军。李璟真正用来做战的是那五万骑兵,以及数万精锐步兵。这战人马,要对付数十万的契丹人,看似有些少了,但李璟坚持自己的作战计划。这一次,李璟虽然表面上喊要与契丹决战,一劳永逸的灭掉他们。不过李璟心中有数,这是很难做到的。实际上李璟此次出兵,真正的目的并非契丹,而是归队于契丹的东奚与漠北室韦。
先去其枝叶,最后再伐主干。
战争永远是诈术的较量,李璟放出风声要直捣黄龙,深入草原与契丹决战,不过是为了搅乱视听而已,真正的目的还是拿下奚为主。奚就在燕京之北,如今李璟把燕京当做了秦藩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可这里虽有燕山山脉,军都关、山海关,卢龙塞三道屏障,可防御还是显得有些薄弱,缺少战略纵深。
特别是南有成德、西有李克用、北有契丹、奚,燕京形势并不算好。
要稳固河北,幽州至为重要。要稳固幽州,那么首当其冲的还是把燕山山脉的纵深加强。
在南、西、北三个方向,李璟直接把目标最先对准了北方中的奚。他是燕京周边敌方中最弱的一个,捏枺樱偷眉鹑淼哪蟆�
“声东击西,我们这回真的能拿下奚吗?”前厢副指挥使贺遇问郭涛。
郭涛点头,目光中充满光亮,“契丹人以为我们这次要去找他,按契丹人与中原作战惯例,他们知道后定然会立即把各部族后迁,以坚壁清野,增加我们的后勤负担。同时,必会派骑兵藏在某一处,等在关健时候偷袭伏击我们。若是一击不中,便会又再次远遁。这就是契丹人,甚至是整个草原部族与中原战斗的惯用伎量。可这次咱们并不直接奔着他们去,我们要打的是奚,因此,你说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
另外几个少年不由的点头,又有人道:“那万一李克用和王景崇趁我们北伐之时,突然攻打李全忠,或者攻打河北呢?”
郭涛嘴边掠过一道微笑,手抚过勋刀,淡淡道:“怕就怕他们不会来!”
第767章 雁门
燕京西北的儒州山道上,数骑秃发左衽皮袍的骑士正向南飞驰,渐渐进入阴山、燕山、太行山三大山脉夹峙的谷口。
正是夕阳西下时分,幽暗漫长且又险峻的山间谷道仿佛是三条巨龙相撞留下的一丝裂缝,这里便是北方形胜之地的塞口。历来是河东入草原、进燕赵的通道,同时也是幽燕之地入晋出塞关口。一地联通着河东、河北、塞外草原三处。
李璟将重心移治燕京之后,这里的地位就越发的重要起来。
李璟曾对诸将言,儒州,南屏燕京,后控沙漠,左扼军都之险,右拥云中之固,诚边陲重地。
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如今形势,秦藩中心燕京,河东代北为李克用,草原为契丹,儒州更加成了三家必争之地。参谋院使敬翔也曾上奏称,儒州山川纠纷,地险而狭,分屯建将倍于他镇,是以气势完固号称易守,然去燕京不四百里,锁钥所寄,要害可知。
秦军拿下了军都关,也紧紧是控制了这条通道上最后一道门户而已,整条通道仍然在李克用的手上。
李克用先得军都关而后又失,被阻挡于关外。不过李克用也深知山前四州的重要,在军都关兵败之后,向山前四州增援大部人马,为了防止李璟入晋袭击,沙陀人在儒州的盆地上筑起了两座石城堡,一座位于儒、妫二州之间,防范东面秦军。一座却建于儒州北面山口,却是扼守通往草原要道,明显是在防范盟友契丹。两座石城堡与儒州城形成三足鼎力犄角之势,为沙陀军在山前的核心所在。
沉重的牛角号声在城头响起,黑色的沙陀大族笼罩在西天的艳丽晚霞之中。
当皮袍骑士风驰电掣般飞到关下时,黑石堡关门正在隆隆关闭。那队骑士的战马神骏之极,骑术更加灵敏,战马长嘶一声,众骑士已经从行将合拢的石门中一越而过,引起城头上一众沙陀士兵高声喝彩。
“闯关者何人?”喝彩归喝彩,但有人闯关,关上沙陀兵还是立即喝问。若不是看他们只有区区数骑,定然早已经箭如雨下了。
“契丹使者!”为首骑士高声回道,说的也是沙陀语。
契丹与沙陀,二族都曾经是突厥的附庸部族,不过一个在西一个在东。而如今,草原无王者,沙陀和契丹都已经渐渐崛起,如今更为了共同的目标,结为盟友。现如今,沙陀和契丹正是蜜月期,因此,沙陀守兵只是稍稍查验了一下对方的身份,便放行了。并且还特别派了一队骑兵护送他们前往雁门。
夕阳余晖中,沙陀骑士护送着契丹骑士如同一片红云,向南掠过空旷的原野和滔滔的河流,转眼间,就已经把黑石堡遥遥的甩在了身后。
“天色不早了,我们今晚就在此歇息一晚吧,也让马匹回复点力气。”为首的那契丹骑士开口道。
护送的沙陀骑兵看看天色,也点了点头,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赶夜路确实不合适,便答应下来。一行人滚鞍下马,喂马饮马的,烧水做饭的,还有搭建帐篷的,井井有条。
契丹使者主动和沙陀护卫聊了会天,然后便都早早各自入帐休息。契丹的使者甚至还十分热情的提出,上半夜由他们的人值夜,沙陀护卫推辞了几句,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