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第5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约航庋慕ㄒ槌时ㄉ先ィ噬峡隙ɑ嵊凶挪灰话愕南敕ǎ辽倩峋醯盟猿⒉宦杂谡獯蚊挥心芄涣斓剂啥缶髡讲宦畈焕氖牵⒑苡锌赡芊穸ù拥侵莸慕ィ岢龀榈鹘搅啥ィ⒍ァ�
从辽东发动进攻,并非是苏天成的首先,这也是随着认识的提高,一步步的认识到的,沈阳距离大凌河城仅仅四百里地,作为都城,皇太极是必须要拼命保护的,就像是大明朝保护京城一样,这是王朝的象征,不能够出现任何的闪失,所以说,后金的精锐部队,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沈阳的周围,而且后金的地盘不大,调集军队的速度很迅速,一旦沈阳受到威胁,各处的军队迅速会朝着沈阳集结。
选择从大凌河城发动进攻,效果肯定是不错的,若是渡过辽河,直接威胁到沈阳,对后金是沉重的打击,但这仅仅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满八旗和汉八旗都是非常厉害的,必要的时候,蒙八旗也会出兵保护沈阳,这会令战争变得异常残酷,大明必须要付出重大的牺牲,巨大的代价,才有可能获得全面的胜利。
从这个方面来说,苏天成不愿意从辽东一个方向发动进攻。
驻守登州之后。苏天成终于发现了,后金因为迁都沈阳。旅顺一带的防卫是非常空虚的,特别是在占领皮岛、剿灭毛文龙的军队之后,认为后方无忧了,所欲大胆的发动了多次的进攻,这一带成为了后金的软肋。
能够从两个方向夹击,作战的效果肯定会好很多的,所以,在朱由检和陈新甲准备在辽东发动进攻的时候。苏天成就明确了从旅顺发动进攻,直接威胁盖州、耀州和海州等地,一旦江宁营占领了海州,对后金和皇太极的威胁是巨大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到了那个时候,皇太极恐怕需要考虑迁都的问题了。以后金的实力,不足以能够从辽东和海州两个方向对抗江宁营和边军。
因为某种文化思想的影响。大明王朝不喜欢扩张,更不会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朝廷以谦逊含蓄为美德,这种思想,被读书人延续下来了,造成了军队的软弱。百姓的骨子里追求的就是安稳,不是特殊的情况下,大明王朝不会主动发动战争,穿越这么多年了,苏天成尽了最大的力量。来改变这样的观念。
有了充足的实力,你不称霸。人家就不会怕你,认为你没有多大的了不起,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是弱肉强食,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所谓的和平相处,是因为你的实力不够,所以提出来这样的思想,一旦你的力量强大了,你就必须要担负起来责任,人家虽然嘴上抱怨,还是要乖乖的听你的话。
穿越之前,苏天成是公务员,骨子里的认识,还是倾向于维护统一领导的,所以苏天成的所作所为,都是从维护朝廷的大局出发的,从没有想过建立自身的力量,更不用说造反的想法了,可因为这种的想法,苏天成处处受到掣肘,尽管是这样,苏天成还是努力通过自身的作为,来影响朝廷,影响皇上,而且在短时间之内,苏天成也不打算改变自身的认识。
就说这次进攻旅顺,要是禀报朝廷了,恐怕引发很大的争议,甚至辽东进攻出现问题,也会怪到他的身上来,可要说不采取行动,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轻易就失去了,太可惜了,思虑再三,苏天成还是决定行动了。
行动的效果非常好好,江宁营迅速占领了永宁、旋城以南的所有地盘,要知道,有些地方,在天启年间的时候,都不是大明占据的,属于大明与后金厮杀争夺的地方,这得益于皇太极调集大量的军队,投入到了辽东的征伐之中,不可能调其他的军队,加强这一带的防守了,苏天成的这个举措,可以说是一把尖刀,插到了皇太极的肚脐眼上。
占领永宁之后,苏天成感觉到,必须要给朝廷禀报了,不能够耽误了,不管辽东的战况如何,皇太极很快就会知道这件事情的,辽东的战局,恐怕会因为永宁、旋城、宣州等地的失守,发生重大的变化。
江宁营最为主要的战果,就是彻底剿灭了后金水师,一万五千水师鞑子,几乎没有逃脱的,出动了五万三千大军,仅仅剿灭一万五千鞑子,这不是苏天成的目的,可惜其余地方,几乎没有什么后金鞑子,江宁营都是非常顺利的占领了城池。
苏天成详细写了奏折。
他经过了认真的思考,这份奏折,很是关键,想要朱由检完全高兴,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还是要找到理由,让朱由检高兴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一次的进攻,算作是朱由检的决定,至少是他从朱由检的话语中间,领悟到的举措。
在奏折里面,苏天成详细说了自身的思路,将这次进攻的起源,归结到自己到京城禀报辽东的防御事宜之时,通过和皇上的交谈,得到了皇上的首肯,从交谈的话语之中,领悟到了江宁营必须要进攻旅顺等地,收复失地,之所以没有立即禀报朝廷,是因为辽东的战事紧张,所以自己不好意思打扰皇上,免得皇上操心,如此战事很是顺利,故而禀报朝廷了。
这个理由,有些牵强,但苏天成找不到好的理由了。
奏折以最快的速度送往京城。
不过不管怎么快,总是有海路需要走的,陆路走不通。
苏天成的奏折以密折专奏的方式,直接送往京城,直接到了朱由检的手里。
这个时候,苏天成并不知道,皇上的圣旨也到了登州,要求调集江宁营赶赴辽东,维持辽东的局面。
养心殿,朱由检精神萎靡,看着苏天成的奏折。
不过几分钟之后,朱由检一跃而起。
“快,快宣内阁大臣觐见,还有兵部的鹿善继,快点。”
太监从来没有见过朱由检如此的激动,忙不迭的朝着外面小跑而去。
很快,太监回来,原来,杨嗣昌带着内阁大臣,包括鹿善继等人,朝着养心殿来了。
刚刚进入养心殿,杨嗣昌就开口了。
“皇上大喜,后金鞑子悉数撤离,回到黑山了,此乃皇上派出京营的功劳,后金鞑子无法攻下山海关,知难而退了…”
杨嗣昌还没有说完,朱由检就开口了。
“且慢,后金鞑子还算是知趣的,若是不退出辽东,恐怕他们就保不住沈阳了。”
杨嗣昌等人目瞪口呆,不知道是什么事情,朱由检将苏天成的密折递给了身边的王承恩,王承恩拿着密折,递给了杨嗣昌。
杨嗣昌拿着密折,有些惶恐,这可是皇上才能够看的折子,不过皇上要王承恩递过来了,他还是要认真看的。
几分钟之后,杨嗣昌的身体开始颤抖,举着密折跪下了。
“皇上睿智,臣不能够领悟,臣在这里恭喜皇上了。”
朱由检站起身来,哈哈大笑了。
其余的内阁大臣和鹿善继等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很是奇怪,不过杨嗣昌跪下了,他们也跟着跪下了。
“诸位爱卿,都起来吧,既然形势如此,你们好好议议,这段时间,朕累坏了,想着歇息一下,对了,可以调集京营三万人回到京城了,南京京营的将士,也可以回去了,京城无需戒严了,撤了吧,这段时间,百姓也是惶恐的。”
密折在众人手里传看,所有人都是一样,他们没有想到,皇上居然和苏天成有着这样的安排,原来辽东和旅顺两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后金鞑子的主要力量都在辽东,导致了一万五千水师被全数歼灭,苏天成带领江宁营,占据了大量的地方,正准备朝着盖州、耀州和海州等地进攻。
地图早就铺好了。
杨嗣昌看着地图开口了。
“登州的进攻,完全改变了局面,后金鞑子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们不敢在辽东逗留了,必须要回去了,若是继续在辽东进攻,苏大人可以直捣黄龙,拿下沈阳了,此举实在是妙啊,你们看,江宁营占据了旅顺、金州、望海、复州、永宁、旋城、铁山、宣州等地,我大明可以从两个方向,对后金鞑子发动进攻了。”
众人都感觉到有些理解不过来了,先前辽东的奏折来了,后金鞑子悉数撤走了,众人不管怎么分析,都没有弄清楚原因,不知道后金鞑子为什么撤走,这样好的机会,按说皇太极是不会放弃的,杨嗣昌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够说是因为山海关增兵,令后金鞑子知难而退,谁知道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永宁、旋城、宣州等地失守,后金的大后方遭遇了严重的威胁,迫使皇太极马上撤兵,部署耀州、盖州和海州等地的防御了。

第八百六十七章 辽东的调整(1)

其实苏天成奏折的主要内容,不仅仅是江宁营进攻旅顺的事情,还有其他的方面,最为主要的就是关于辽东的调整,辽东的战况,苏天成还不是很清楚,在这个基础之上,对于辽东的相关调整,提出来了建议,这是需要一定的分析能力的。
辽东的调整势在必行,先前因为局势紧张,内阁来不及考虑这件事情,但辽东开始平稳了,官员的调整,就必须要提上议事日程了。
杨嗣昌有自身的想法,他分析,陈新甲是不可能留在辽东了,回到京城之后,是不是会进入大牢,还是说不清楚的事情,钱谦益也不可能留在辽东了,这位大儒,信心满怀的到辽东去,却是这样的结局,看来钱谦益这位老先生,还是适合教书育人,当官是不行的,这一次能够不被皇上惩戒,就算是很不错了。
杨嗣昌认为,真正能够驻守辽东的,还是苏天成,除开苏天成,其余人都是不合适的,至少是没有多大把握的,唯有苏天成驻守辽东,能够保证辽东的稳固,而且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还能够对后金鞑子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这样的观点,以前是不敢提出来的,特别是陈新甲在辽东的那段时间,就在陈新甲遭遇惨败之后,杨嗣昌觉得,苏天成带领江宁营赶赴辽东之后,自己还是要向皇上提出来,让苏天成继续驻守在辽东,登州、莱州和青州的事宜。让其他人负责去驻守,当然。人员的确定,也让苏天成直接提出来。
但现在问题出来了,苏天成带领江宁营,已经攻占了复州、永宁、旋城和宣州等地,江宁营必须在这些地方扎根,接下来从盖州和耀州等地突破,对后金鞑子予以毁灭性的打击,要求苏天成回到辽东。不是很现实了。
苏天成在密折里面,已经提出来了,辽东需要熟悉军事的人去统领辽东需要稳固,目前的情况下,暂时不宜发动大规模的战斗了,这个建议是百分之百正确的,如今的辽东。根本不可能发动大规模的战斗,能够稳住就算是很不错了。
辽东巡抚的人选,这是朝廷必须要考虑的,这个人选绝不能够含糊了,前面的陈新甲,已经铸下大错。要不是苏天成抓住时机,从登州展开进攻,现在是什么形势,还真的说不清楚了。
杨嗣昌的内心也是惶恐的,不管怎么说。陈新甲都是他直接推荐的,要说陈新甲也是有着一定能力的。可惜好大喜功,没有能够真正的了解辽东的局势,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斗,导致了惨败。
杨嗣昌认真看了苏天成的密折,苏天成在奏折里面,好几次说到了榆林营,称赞榆林营还是很不错的,刚开始,杨嗣昌不是很明白,要说榆林营也没有能够表现出来强悍的战斗力,这次在辽东的战斗之中,榆林营的军士没有参与征伐,一直都是驻守在宁远城的,苏天成为什么会说榆林营不错,仔细思索之后,杨嗣昌恍然大悟,这是苏天成在间接的推荐主持辽东事物的大臣啊。
榆林营的都指挥使是兵部左侍郎卢象升,苏天成在密折里面提到榆林营,其实就在推荐卢象升担任辽东巡抚啊。
苏天成的这个推荐,杨嗣昌明白之后,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越来越觉得卢象升是最佳的人选了,卢象升在征伐流寇的战斗之中,就表现出来了骁勇和睿智,充分展现了自身的能力,到了榆林之后,驻守边关,训练出来了榆林营,让大同、宁夏等地的边关,固若金汤,这样的能力,确实值得赞誉。
杨嗣昌更加感觉到佩服的是,苏天成的思虑是周全的,不是想着推荐心腹和亲信,按说苏天成完全可以推荐洪承畴,在这次辽东的战斗之中,洪承畴是立下了大功的,带领将士守住了大凌河城,让后金鞑子望城兴叹,若是后金鞑子占据了大凌河城,情况又不一样了,大明在辽东的防御威力,会大大的减弱。但苏天成没有这样做。
洪承畴的资历更不用说了,强于陈新甲,也强于卢象升,可苏天成就是不推荐。
这是苏天成聪明的地方,洪承畴长期跟随苏天成,可以说是完全执行苏天成的命令的,若是推荐了洪承畴,那样算起来,苏天成手里掌握的军队,就是大明王朝最为精锐的军队了,这些军队调转枪头,王朝轻易就能够被覆灭和推翻,这样的问题,谁都会考虑。
“诸位,辽东巡抚陈新甲写来了请罪的奏折,皇上尚未表态,前段时间辽东的局势紧张,如今局面总算是稳定下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9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