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坦克突击-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集团的战役中,坦克和机械化军团和兵团发挥了互大的作用。参加这些战役的,从1到4个坦克集团军,从13到7…9个独立坦克和机械化军(见表17)。坦克兵和机械化兵的进攻速度比步兵快1至2倍以上。因此,他们首先封闭合围圈。高度的快速力、机动力、突击力和装甲防护力有助于他们切断敌军撤出被围地域的退路,切断其交通线,并切实保障歼灭被围敌军的部队免遭来自外部的突击。在合围战役中,坦克集团军的力量集中在合围的对内正面或对外正面。在对外正面执行任务时,如果敌军有强大的战役预备队就转入防御,或者实施高速度进攻,以阻止敌军从外部对被围军队出口实施突击。战争经验表明,建立移动的合围对外正面,有助于军队在合围的对内正面自由机动,并阻止敌军解救被围集团。因此,在战争年代里,对内正面和对外正面之间的兵力分配在不断变化,对外正面上的兵力不断增加。如果说在奥斯特罗戈日斯克一罗索什战役中沃罗涅日方面军75纬的兵力用在合围的对内正面,那么在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中两个方面军全部兵力的40%用在对内正面(全部坦克和机械化兵的30%)。早在合围过程中就分割敌军集团,把合围和消灭敌军的过程统一起来,这也是一种发展趋势。
坦克集团军歼灭被围敌军时,通常在狭窄的正面上或者在数个地段上实施强大的突击。坦克第3集团军在奥斯特罗戈日斯克一罗索什战役中,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在东波美拉尼亚战役中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向新方向广泛实施机动,以构成对敌军主要集团的包围态势。在东波美拉尼亚战役中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的左翼军队向波罗的海海岸前出后的行动就是一例。总之,通过分析坦克集团军在合围战役中的行动可以看出,遂行建立合围对内正面的任务时,他们以仍猛行动协同其他快速兵团封闭了合围圈。这是取得合围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的主要前提。由于行动迅速,而且坦克突击有互大威力,他们早在建立绵亘的合围圈时就能分割被围集团,迅速歼灭敌人。建立移动的对外正面时,坦克集团军能在短时间内组织坚固的防御。如果已经建立了移动的对外正面,那么他们就能么进攻将敌人击退到远方,使敌军预备队无法接近被围集团,即使被围集团突破对内正面,也无法突围。
7。城市进攻的实施
在城市进攻中,坦克集团军会失掉行动快速力、机动力这样一些战斗素质。他们会遭受互大损失,特别是在坦克和自行火炮方面。进攻速度会明显降低。因此,在上一次战争中,迁回大居民地已成为坦克集团军最合适的作战样式。在奥廖尔战役中实施了迁回,当时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绕过奥廖尔,有助于第3和第63集团军各兵团攻占这个城市。而在基辅战役中,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各兵团切断敌人基辅一日托米尔间的交通线以后,有助于步兵攻占乌克兰首府。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迁回明斯克(白俄罗斯战役),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迂回施奈德米尔,第4坦克集团军迂回凯尔采,以及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迁回波兹南(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都是比较典型的。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前出到敌军华沙集团的后方,造成合围威胁,迫使敌军放弃了自己的阵地。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前出到布达佩斯以北,有利于合围它。常常以集团军的某些兵团封锁城市,而机械化(摩托化步兵)兵团、主力照例继续进玫。在这方面,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机械化第1军的行动作出了典范,在克洛达瓦接近地(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遭到敌军顽强抵抗以后,军长决定把攻占城市的任务留给机械化第35旅,这个旅顺利地完成了受领的任务。在许多情况下,坦克集团军从行进间攻占大居民地。例如,坦克第4集团军各兵团攻占卡缅涅茨一波多尔斯基(普罗斯库罗夫一切尔诺夫策战役),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攻占琴斯托霍夫(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等。坦克集团军突然出现在战役地区,促成取得了这些战果。此外,各坦克(机械化)军派出的先遣支队采取迅猛的快速机动行动,以及各部队实施的夜间行动,都有助于取得胜利。而且在战争过程中,在一定的战役一战略情况下,坦克集团军或其某些兵团使用其全部或大部兵力兵器在市区内直接作战。例如,在卢布林一布列斯特战役中,坦克第2集团军各兵团展开了争夺卢布林的激烈战斗。7月23日晨,经过30分钟炮火准备以后,集团军主力开始强攻卢布林。这时,坦克第3军向西北面机动。近卫骑兵第7军从南面迂回城市。坦克第8军从东面实施突击。为了保障攻占卢布林的战斗行动,向北面派出坦克第16军担任屏护队。
尽管敌人进行顽强抵抗,到日终时卢布林的大部分被解放,生俘敌军8000人。在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中,1945年1月23日夜间,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各兵团以强击行动玫占了奥彼伦,在东波美拉尼亚战役中,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解放了格丁尼亚城堡;而在东普鲁士战役中,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解放了米尔豪森、埃尔宾城。4个坦克集团军的近卫军在柏林市区和郊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强攻城市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敌人防御工事的性质。大家知道,敌人在柏林市区进行了周密的防御准备。在通向市中心的各条街道上,都设置了街垒。在各交又路口、广场上,构筑了火炮和迫击炮阵地。正像防御柏林的命令所指出的,敌人打算在这一城市中为争夺每条街道、每个房屋、每个废墟、每寸土地而斗争,这时还将广泛利用市内的地下交通线。构筑成永备工事的石质建筑物成了坚固支撑点。这里配置有冲锋枪手、长柄火箭弹手、20至75毫米的火炮。还构筑了可容纳300至1000人的钢筋混凝土库400多个。每个库内配置有近30门火炮,准备射击坦克和其他目标。
坦克在巷战中的主要战斗特点是:判定方位困难;敌人有周密伪装的火器,包括反坦克火器,配置在坚固遮蔽物后(如建筑物隔墙、地下室、混凝土和装甲帽堡、石质房屋角落和砖墙),战斗时能见度不好(火灾、烟雾、房屋倒塌扬起的灰尘);步坦协同困难,步兵在建筑物内战斗;坦克机动受限制,有大量街垒、椿碧、各种工程障碍物以及射击条件较差。
在战争年代,上述城市战斗特点决定了坦克兵使用的一些特点。战争经验首先表明,建立强击支队和强击群是在近战条件下集中使用各兵种兵力兵器的最好形式。坦克集团军的强击支队通常是以机械化(摩托化步兵)旅或者配属给坦克集团军的步兵师的分队为基础建立的。在柏林战役中,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的强击支队通常由步兵(摩托化步兵)营组成,加强有l个坦克连、1个自行火炮连、加农(榴弹)炮和迫击炮、工兵分队和喷火分队。在柏林战役中,其他坦克集团军强击支队的编成也大体相同。例如,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的强击支队,是由配属给坦克集团军的第13集团军步兵第350师各分队组成的。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各兵团的强击支队,是由第28集团军的步兵组成的。但是,在柏林郊区战斗时,强击支队常常是由配属有步兵和其他加强兵器的坦克营组成的。强击群由加强有坦克、火炮、迫击炮和其他专业兵分队的步兵连编成。有时,强击群由加强有步兵和其他兵种分队的坦克连编成。强击支队和强击群受领具体的战斗任务。强击支队的当前任务通常是攻击一两个街区或大目标,并给它规定尔后进攻方向。强击群攻占独立的支撑点,遂行一连串的任务。
在坦克前方进攻的是自动枪手,他们沿街道两侧前进,对楼房地下室、上层的窗户进行交叉射击,掩护坦克免遭长柄火箭弹手射击,保障坦克前进。长柄火箭弹是威力很大的武器,在柏林,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有50%的坦克被它击毁。敌军掩体内坦克和突击火炮阻碍坦克前进时,自行火炮跃进到前方,射击敌坦克,保障步兵和坦克前进。如果情况允许,坦克搭载步兵高速通过一些市区,并在交叉路口、广场、街心公园进行巩固,支援步兵和炮兵消灭敌军抵抗基点。编入强击支队和强击群的工兵分队,装备有5…10公斤重的集团装药(每个排装备10…15个)、空心装药手雷和备份手榴弹。在许多情况下,还使用缴获的应用弹药。如果强击群由坦克连编成,那么一个排在街上战斗,另二个排在目视距离内跟进,准备替换。进行战斗的排在步兵和工兵后100米处前进。每天战斗开始时,在强击支队和强击群开始行动前,先进行强大的炮火准备。炮兵从遮蔽阵地进行射击,压制已查明的敌军炮兵连或其可能的配置地城。炮兵火力压制300…400米纵深的大片建筑物。,接着压制1公里纵深,压制和破坏地段只规定在街道交叉点,包括所有拐角的建筑物。
炮火准备持续的时间,通常不超过20…30分钟。火箭炮通常实施齐射,军进行炮兵营齐射,集团军进行炮兵团齐射,压制单独的地段,破坏敌人防御纵深内的目标。此外,在柏林和其他城市的巷战中,还广泛使用火箭炮进行直接瞄准射击。这时,可利用护架或最简单的装置直接从地面破坏街垒,而破坏独立建筑物时,则利用窗户或破口。射程100…150米时,M…31炮弹能穿透70…80厘米厚的砖墙,并通常在建筑物内爆炸。
在城市战斗中,炮兵连发射阵地比在一般条件下更接近步兵和坦克的战斗队形。担任直接瞄准射击的火炮距离步兵出发地位不超过300米。炮兵分队指挥员的观察所位于第二一梯队连的战斗队形内,炮兵部队指挥员的观察所同合成军队(坦克兵)指挥员在一起。在城市战斗中,还广泛使用喷火纵火器材。强击支队和强击群编成内的专门歼击组,广泛使用燃烧瓶焚烧敌军支撑点和火力点。此外,还使用发烟器材设置伪装和迷盲烟幕。
城市战斗的特点向进攻的工程保障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为进攻军队进行的工程侦察应查明:敌军防守的建筑物(建筑群)类型,建筑物之间的隐蔽交通壕,独立建筑物的接近路及其性质,敌军射击工事,射孔的配置,工程障碍物的性质。在侦察之前,应使用大比例尺地图、航空照片和兵要地志,详细研究有关城市的所有资料。在巷战中,工程兵还要排除地雷爆炸性障碍物、布雷的街垒、铁丝网障碍物,并在墙壁和楼层隔板中开辟通路和破口,要特别注意巩固已夺取的、可以用来发展进攻的目标。为此,工程一工兵分队应设置地雷爆炸性障碍物,帮助步兵和坦克构筑射击工事和掩蔽所、指挥所和通信枢纽部。
由于敌我双方距离较近,有烟务和灰尘,影响广泛使用航空兵。为了支援强击支队和强击群,派出了受过专门训练的俯冲轰炸机飞行员,他们么准确的瞄准轰炸破坏阻碍进攻军队前进的抵抗基点。如果情况允许,航空兵对敌军可能配置地域及其防御纵深内的枢.纽部实施突击。在某些情况下(如在柏林),派出强击机群对敌军实施强击,造成精神威胁,压迫敌人,支援进攻军队突入街区。尽管进攻大城市时使用航空兵比较困难,他们还是顺利完成了各种任务:破坏防御工事,消灭和压制敌军火器和有生力量,破坏其指挥。这就要求考虑到组织航空兵战斗行动的特点。在这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柏林战役中指挥空军第16集团军的经验,其方法是在航线上配置通行检查啃系统。检查啃系统的基本任务是向航空兵机群通报空中和地面情况,明确攻击目标,引导飞行员飞向目标。在空军集团军范围内集中使用雷达器材,也是很好的经验。城市战斗的实践表明,战斗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密的准备。因此,集团军司令员和司令部在战役前夕应根据当前战斗特点铆、真组织战斗训练。建立强击支队和强击群,组织各兵种之间的协同动作问题,都具有特殊意义。司令部应特别注意根据航空照片给部属提供附有准确资料的城市平面图(要图)。必须仔细研究各部队相互识别问题,因为忽视这一问题,有时会导致意外的后果,造成自己分队相互射击。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柏林作战时,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司令部制定了统一的无线电识别系统,其中包括与协同行动的第5突击集团军、近卫第1合成集团军、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之间的相互识别。大城市进攻时,要求各级指挥员特别注意按任务、目标和时间协调各兵种和专业兵的行动。因此,兵团指挥员(军长和旅长)直接在现地规定各强击支队完成战斗任务的程序,分队指挥员规定各强击群完成战斗任务的程序。强击群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