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魔鬼特种兵-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刁钻,突兀也很实际,邓建国差点语塞,忖思一下,说道:”有军犬出现的时候,就说明你的行藏已经败露。除非敌人追踪搜剿你,否则,你在向任务目标区域潜行过程,碰上配属有军犬的敌人可能性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陈瑞信服地点了点头,瞅了瞅自己和邓建国身上的65式单绿色军服,疑惑地说:”副连长,我不明白,我们每个人都配发有大五叶或小四叶双面迷彩服,在夜间伪装的效果很好,为什么你带我出来搞夜间狙击训练却偏要我穿这种老式的单绿色军服?要知道这种单色军装容易暴露目标的。”

    邓建国抿了抿嘴,说道:”不尽然,在夜间作战,单色军装的伪装效果同样不错,像我们这种65式单色军服,颜色为草绿色,夜间在丛林里的伪装效果还过很不错的,你应该知道,最好的单色伪装服还要数我们武警部队用的那种橄榄绿,它在夜间色彩非常模糊,容易吸收大量可见光,即使用夜视器材,也不一定能够看得清楚,可惜我们解放军的军需部门忽略了这种颜色。”

    到得预定潜伏地点后,天色微明,两人趴在灌木丛里,邓建国举起望远镜向一百五十米外察看,林中没有风,悬垂在树枝上的四个啤酒瓶子几乎是一动不动。( 》》》)

    他放下望远镜,侧脸看向右旁的陈瑞,问道:”雄娃子,看到那个悬挂在树枝上的瓶子了吗?”

    陈瑞双肘撑地,端着79狙击步枪,主眼透过pso…1瞄准镜观察目标物,回道:”看到了,只有一百五十米远的距离,很好瞄准。”

    邓建国道:”有个问题要问你,如果你是一名执行夜间狙杀任务的狙击手,当目标出现在你前方的时候,你该怎么去观察它,是用双眼死死地盯住目标?是以主眼通过瞄准镜盯住目标?还是有其它什么方法?”

    陈瑞不假思索,便直截了当地道:”当然是主眼通过瞄准镜来盯紧目标,然后寻机开枪。”

    邓建国淡淡一笑,蹲起身来,伸手到裤兜里摸出气体打火机,托在右手掌心上,故弄玄虚地对陈瑞喊道:”雄娃子,你的做法只适合在白天,光线良好的时候来监视目标,换到晚上就不可取。”

    陈瑞怦然心惊,讶异地道:”为什么?难道还有更神奇的法子?”

    邓建国道:”当然有,不过在告诉你这个绝妙方法之前,我们不妨先来做个试验。”

    邓建国叫陈瑞放下狙击步枪,侧翻过身子,把托在右手掌心里的打火机举到他眼前照了照,煞有介事地道:”现在天色非常昏暗,你就当我手里的打火机是目标,观察一阵之后试着将目光焦点向目标左侧稍稍偏移一点,看看有什么效果。”

    陈瑞按照邓建国的要求观察了好一阵,他意外地发现,这样观察竟然比紧紧注视着物事本身看得更加清楚。

    他大感惊奇,问邓建国这是怎么回事,邓建国向他解释,说这是因为人眼的最敏感区域与正常视场不一致,这被称作”左斜视原理

    。”

    事实上,夜间利用左斜视观察目标的方法在西方特种部队中已经非常游行,但遗憾的是,在我国民间的狩猎者、警察、射击运动员、甚至军队中的很多侦察兵对此却不甚了了。

    狙击手在夜间执行狙杀任务当中监视目标,只要掌握了左斜视原理,无论是双眼观察,还是主眼透过瞄准镜观察,只要将视点放在目标左侧,偏移10度,便可以获得比直接紧盯目标本身更为清晰的图像。因为人眼在夜间注视物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眼的某些礼堂细胞被激活的过程。通常,这个过程需要大约半个小时。当人们从明亮的环境进入黑暗时,某种有助于感光的物质开始在眼睛内积累,最终将人眼对光线的敏感度提高1万至10万倍。

    邓建国讲得条分缕析,有根有据,陈瑞听得有些飘飘然,不明所以,凭他念过三年初中的文化水平,只怕一时还难以将左斜视原理理解得透彻。

    邓建国见他如坐云雾,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便索然寡味,不再更深层次展开,摸出一根烟,点上吸了一口,陈瑞闻到香烟气味,烟兴大发,把手伸到他面前,吊儿郎当地道:”副连长,你一个人抽着很没劲,别忘了还有我呀。”

    邓建国如梦乍醒,蓦然想起一个特别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便郑重地对陈瑞强调:”差点忘了,狙击手为了保持视觉的敏锐,不能过多的抽烟,因为经常大量吸烟会使血液携氧量降低,从而导致夜视能力只有正常人的80%。”

    陈瑞更加如堕烟云,有些不服气地问道:”副连长,你经常抽烟,怎么一点儿都不影响视力?”

    他当然不知道邓建国自幼苦修少林罗汉功,双目自然敏锐得出奇,即使在黑暗之中,也能辨清细微物事。

    邓建国莞尔一笑,递给陈瑞一根烟,说道:”我不当狙击手,当然不需要戒烟,你不一样,你要当狙击手,视力是重中之重,不能大量喝酒和吸烟。”

    他嘿嘿一笑,阴恻恻地道:”不然的话,稍有差池,致使任务毁于一旦不说,你能不能全身而退还是个大问题。”

    噌的一声,陈瑞划亮了一根火柴,点燃了烟,烟头光焰在暗淡的天光下,隐然可见。

    邓建国瞅了瞅手里的烟头,话锋一转,一本正经地道:”现在是黎明,抽烟的话,敌人只要不是在近距离上,很难发现烟头火焰和气味,如果换作一团漆黑的夜间,即使是在数百米以外,即使有一点儿光亮,都会十分显眼。美军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做过夜间观察的实验,结果表明人眼可以在1600米外发现一个点燃的烟头。”

    陈瑞大吃一惊,喀的一声,呛出一团烟雾,连连呛咳着,讶然道:”一个小小的烟头,就那么一点儿光亮,1600米外都能看得见,这不可能吧?”

    邓建国道:”美国人的实验结果究竟有多可信,我暂时不敢妄下断言,不过我在陆院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著名的故事,证明美国人的实验结果可信度相当高,你想听这个故事吗?”

    陈瑞点了点头,兴味浓浓。

    邓建国娓娓道来:”一战时期的一个夜晚,三名英军士兵躲在战壕里抽烟。由于当时战事激烈,后勤保障不足,前线物资紧缺,为了节省火柴,士兵们每划着一根火柴,总要多点几根香烟。当第一名英军划燃火柴时,远处潜伏的德军狙击手发现了光亮,第二个英军点烟时,德军狙击手已经通过瞄准镜搜寻到了目标并开始调整射击参数。”

第130章 开小灶〔二〕() 
陈瑞迫不急待地问道:”那第三个英军点烟的时候呢?”

    邓建国冷然道:”当第三个英军接过燃烧的火柴,嘴里含着的烟还没来得及点燃,一发子弹就爆开了他的脑袋。”

    陈瑞咋了咋舌,甚是骇然,邓建国微微一顿,接着道:”由此可见,美国人的那个在1600米外发现烟头光亮的说法,确实并非空穴来风。夜晚控制光亮不仅对于隐藏性极高的狙击手重要,对于战场上的其他士兵同样重要。狙击手潜行时如果需要查看地图的话,必须躲在遮光斗篷下。”

    此时,林中静寂得出奇,邓建国又点了一烟,伸手到近旁轻轻一拂,草叶摇曳发出沙沙的细响,抬手揪住一根眼前下垂的藤条,随手抖拽了几下,带得头上方的树枝晃动,簌簌作响,露水珠子滚落在地下的杂草间,噼哩吧啦的响成一大片。

    邓建国擦了擦滴到脸孔上的露水,继续给陈瑞上课,说道:”夜间狙击行动最忌讳有两点,除了前面说的要严禁烟火外,还要注意声音。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声音传播得比白天更远。刚才你也听到了,我只不过轻轻动了一下,声响就那么大,因此,我在出发前,才让你把身上所携带的装备绑紧,以确保在行进中不会发出声响。为了有效的控制声响,你必须要严格按照我所说的方法前进,虽然那样要牺牲行进速度,但是在通过高危地区之时,为了安全起见,为了不被敌人察觉,一定得这么做。”

    邓建国稍许忖思后,特别强调,事物都有两面性,声音也不例外。

    狙击手自身不慎发出的声响会暴露目标,但自然界的一些声响可以掩护狙击手行动。如果在行进中,遇到风刮树叶刷刷作响,丛林里形形色色的昆虫鸣吟,都可以善加利用,如果是疾风骤雨的雷雨天气,那可是最好不过了,轰隆隆的雷声从头顶滚过,雨滴淋得周遭的物事唰唰乱响,狙击手可以利用这些声音的掩护加速前进。

    陈瑞听得津津有味,开动脑筋思忖了一下,蓦然想起了枪声的问题,看了看狙击步枪的枪管,冷不丁地道:”我们在侦察连时配发有微声冲锋枪,消音效果特别好,即使在夜晚射杀敌人也不容易闹出动静,可是我的这把79狙击步枪没有消音器,夜间狙杀目标肯定会暴露形迹。”

    邓建国想了想,说道:”通常情况下,使用装有消音器的枪来清除目标都是在近距离范围内,狙击手大多是在远处狙杀敌人,消音器也确实能为狙击手的隐蔽位置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你要知道,消音器只能掩盖子弹出膛的那一瞬间的枪响,却无法掩盖弹头在空气飞行时的破空尖啸,所以作用不是很大,更何况,消音器影响子弹的初速,从而减弱射击精确度

    。最理想的情况是,狙击手能够利用雷鸣电闪或是战场上的枪炮声来掩护狙击步枪的射击。”

    陈瑞侧躺在灌木丛里,右手托住下巴,听得入神,邓建国越说越来劲,恨不得把满腹的学识倾囊相授,他指出听觉也是夜间观察的重要手段。在白天,人通过听觉获取的信息只有大约信息量的16%,然而在夜晚,这个百分比要高一些,尤其是在枝叶如浮云蔽日的丛林里,耳朵往往比眼睛更管用。如果在黑夜丛林里突然遇见前方有敌情的话,最好不要慌忙逃窜,那样弄得树枝草叶乱响一气,会招来无数子弹,最好是隐藏在灌木丛里别动,只要不发出声响就很安全。

    陈瑞猛不丁地向邓建国提出夜间选择狙杀目标的问题,这个问题让他感到难度颇大,此前,他虽然已经给陈瑞讲过定点狙杀目标的优先顺序,但那只适合在白天,光线特别好的时候。倘若到了夜间,敌人像美军那样装备有夜视器材的话,这个优先顺序就不能按部就搬了,必须得改变,那就是要解决掉敌军的夜视器材,以及配备有夜视仪的敌人,再逐一歼灭敌方狙击手、指挥员和班组武器操作手。

    夜间选择目标时有一个最令邓建国头痛的难点,白天光线好,比较容易辨别出敌军的指挥官,然而在夜晚,敌人的面目和军衔等标志无法看清楚,每个敌人都是一个人形轮廓,这就考验狙击手的观察、判断和分析能力了。由于视界极为模糊,狙击手只能根据敌人的身影形貌、动作、以及在队伍中的位置来判别哪个是敌人的指挥官。

    邓建国说到这里,陈瑞若有所悟,突然插口道:”这么说,打仗的时候,战士不能向干部敬礼?”邓建国抬起上身,双膝跪地,伸手拍了拍陈瑞的肩膀,说道:”雄娃子,你比我想象中还要聪明。”

    一言方毕,邓建国乍猛地抄起81…1步枪,刷地向前送枪,咔啦一声,拉动枪栓上弹,同时往后一抽,顶在肩颊,砰的一声脆亮枪响,如惊雷骤发,震碎了清晨的冷寂。

    邓建国闻着淡淡的火药味,望着一百五十米外,一个给子弹轰碎得只剩下小块的酒瓶,垂下枪口,对正在向远处张望的陈瑞说道:”夜间使用枪射杀敌人,每打出一发子弹,枪口都会产生火焰,这也容易暴露阵位。”

    陈瑞瞅了一眼79狙击步枪枪管前的瓣形消焰器,不解地道:”我的这把狙击步枪不是有消焰器吗?”

    “你的狙击步枪是有消焰装置,不过作用还是不够强,这里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可以增强消焰效果。”

    邓建国说着话,从挎包里翻出一只旧袜子,用水淋湿后,用细绳索缠绑在步枪的枪管前端,然后一枪击碎一个酒瓶,对陈瑞说道:”你看,这一下枪口焰不就减弱了很多吗?”

    陈瑞看着邓建国,目光充满叹绝和钦羡。邓建国接着展开话题,告诉陈瑞,狙击手还可以利用夜暗,跟敌人玩心理战术。二战中,德军狙击手曾经发明了一种”固定步枪”战法。就是事将步枪固定在编织袋上,枪口瞄准敌方阵地人员可能出没的地方,比如地堡的射击口、战壕上的机枪射击台等。步枪固定稳定以后,准备好一根细长绳子,把一端绑在扳机上,然后狙击手隐藏在别处监视敌情,绳子另一端则套在手指上。到了夜晚,当敌方阵地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