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庭-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的人才反应过来。

    要是味道不好,这家伙为啥一筷子接一筷子都不带停的吃?他要吃独食!

    那还了得,这些工匠们一个个都是大肚汉,顿时十几双筷子就伸了出去,一盘爆炒黄鳝瞬间无影无踪。

    ‘

    咕吱咕吱的声音此起彼伏,一帮子没吃过黄鳝的人连肉带骨头全部咬碎了吞下肚子。萧淑慎和几个小丫头,学着萧庭的样子,一点点的咬掉黄鳝肉,然后小嘴一张吐出一小截棱形的骨头来,吃的眉开眼笑。

    熊二和牛老汉独霸了一盘,叫人拿了壶酒对饮,老头子吃黄鳝很别开生面,把黄鳝骨头当成了下酒菜,喝一口酒,嘬一口黄鳝骨头,啧啧有声。

    饭还没吃,几盘黄鳝就已经一扫而光,等到馒头上来的时候,不知道哪个带头抢了一个盘子过来,掰着馒头蘸着盘子里剩下的汤汁。要不是看着男爵老爷还坐在桌上,已经有人准备去舔盘子。

    这下好,连盘子都不用刷了,一顿饭吃到一半,盛黄鳝的盘子就已经一干二净,亮的能映出人的脸。

    。。。

第七十六章 造势() 
接下来的几天庄子上忙着起作坊,萧庭这个家主依旧无所事事,每天睡到自然醒,醒了就去钓钓鱼溜溜马。

    几天下来李婵儿也没露面,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次抓黄鳝时候一系列‘意外’而感到尴尬的原因,还是有别的什么事。

    都是成年男女,有些事嘴上不用说,大家其实心知肚明,上次分手的时候李婵儿射来一箭就足以说明这丫头其实是懂的。不过既然没有真的射胸口,那所谓的‘下不为例’也只是说说而已,不用太当真。

    萧庭早就不是十几岁的初哥,已经过了那种喜欢谁就神魂颠倒日思夜想的年纪,有时候反而是感情的因素少,身体上的因素多。随着年纪的增长,更习惯于淡然而平静的相处,情肉分的开,更习惯于用感情来相处而不是谈论什么天雷地火的爱情。

    李婵儿不露面,萧庭也没去打听什么,有缘分自然能再见到,何况还是那句话,真打听清楚了身份,未必就比现在更好,有些事知道真相,不如不知道。

    几天下来,钓了几十斤各种鱼,还有大大小小的黄鳝,几只老鳖和螃蟹,全部交给后厨。厨娘们学了好几种新的手艺,拿着萧庭钓来的水生物练手练的不亦乐乎。这年头的油不太符合萧庭的胃口,萧庭吃的不多,男爵府上上下下和将作监的工匠们却大饱口福。

    好吃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水产本身的鲜美是一个原因;唐人几乎不怎么吃除了鱼之外的水产,没吃过黄鳝甲鱼之类的东西是另一个原因;烹调手段的多样化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萧庭吃腻了黄鳝老鳖什么的,反而比较喜欢吃唐人都吃腻了的切鲙,也就是生鱼片。而一众水产里,最受全府上下欢迎的却不是鱼,而是长相丑陋的黄鳝和螃蟹,不过即便是生态环境极好的大唐,这些东西也不是说随意就能钓到的。

    和人一样,长得越丑的东西越是知道怎样保护自己,想要捉它们有时候得凭运气。甲鱼裙边和甲鱼蛋最好吃,问题依旧是太少,全家上下只有萧淑慎可以偶尔吃到,跟着她的几个小丫鬟也沾了光。

    鱼竿是个大问题,萧庭自己做的鱼竿档次太差,大一点的鱼根本扯不上来杆子就断了,会钓鱼的人遇到大鱼,断的往往不是那根细细的鱼线,而是鱼竿。用粗的杆子倒不会断,可又太重。看来等作坊建起来有了钱之后,要去长安城里买根好点的鱼竿。

    等到作坊差不多有了个雏形的时候,慕一宽上门拜访了一次。对于慕一宽这种层次的商人而言,龙虎丹和啤酒并不算什么大买卖,不值得他亲自专门跑一趟,但能和正当红的萧兰陵搞好关系却比生意重要的多。

    “爵爷,铺子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只要龙虎丹和啤酒出来,随时能卖。”

    慕一宽的生意铺的很大,几乎遍布了整个京畿地区和关内道。按照之前萧庭的想法,无论是龙虎丹还是啤酒,暂时只在长安县和长安城销售,根据销量再确定下一步是怎么走,卖的好就多生产,卖不好就拉倒想别的赚钱法子。

    不过慕一宽还带来了一个不错的消息,这几天不断的有人在长安城各家酒楼里要买啤酒。

    之所以说这是个好消息,是因为萧庭已经让萧守道告诉他那帮小兄弟,啤酒很快就要上市,不用再去为难可怜的商人们。换句话说,现在在各大酒肆里点啤酒的,不是萧守道的人,而是真正闻风而来想买啤酒的人。啤酒尚未销售,就有了一帮潜在的顾客。

    不错,让他们等着,**营销的道理萧庭还是懂的。

    萧庭估计了一下啤酒的生产周期,然后对慕一宽道:“在你的最大的那间酒楼里挂上牌子,要一人大小的木牌,挂在最显眼的地方,上面写着字,从二十开始,每过一天,上面的数字就少一个,今天二十,明天十九。”

    唐朝没有阿拉伯数字,这个字当然是繁体汉字。

    “这是个什么说法?”慕一宽不解道。

    “你看,连你都会问,其他来吃酒的人看见自然也会问,对不对?”萧庭道。

    “那是自然,这么大的牌子,上面的字每天变,没头没脑的,是个人都会奇怪。”慕一宽点头道。

    “这就是倒计时。有人问你就说本店有一种新的酒,啤酒,这牌子上的数就是多少天之后会有啤酒出售。”萧庭笑道。

    慕一宽是生意人,一肚子的生意经,琢磨了片刻之后眼睛一亮,赞道:“爵爷好手段。这么一来,不光是那些知道啤酒的人,就连对啤酒一无所知的人也会感到好奇,期待着尝一尝这啤酒到底是个什么味道。不仅如此,恐怕这段时间,小店的客流还会因此大增!”

    “就是这个道理。不过有一点你得先跟他们说清楚了,这啤酒味道奇特,不担保每个人都爱喝。”

    啤酒是不错,但和传统的酒走的不是一个路数,未必能满足所有人的胃口,有一部分人也就是尝个新鲜而已。要是一开始就把啤酒吹嘘成琼浆玉酿,那帮子王侯贵族们眼巴巴的等了大半个月,却不合胃口,心理落差巨大一怒之下说不定就把店给砸了。

    实话要说,但说话的技巧很重要,你不能赤果果的说咱家这酒味道怪,不好喝。这么说就是砸自己的牌子,要说‘奇特’,要说是终南山来的古酿法,千年来从未在世上出现过,终南山里的小神仙就是喝这种酒长大的,所以年纪轻轻的就建功立业,就封了爵。

    反正要让普普通通的啤酒沾染上一抹神秘的色彩,要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不光有神话色彩,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至于您不喜欢喝,那是您没这口福,是您不识货,没文化,怨不得酒不好。

    慕一宽听了半天,眼睛有点发直,最后深深的叹了口气,道:“我做了一辈子生意,只当自己已经精于此道,今日才知道一山更比一山高。爵爷您要是下场做买卖,怕是就没别人的活路了。”

    。。。

第七十七章 招工() 
两个作坊终于大功告成,树林子里白墙黑瓦,两座大大的院落,所有的墙壁都涂了一层石灰用来防潮防虫,地面是用夯实的砖头浇了糯米汁,踩在上面很有安全感。

    一间作坊就是一个小型的宅院,一排房间,一个大院子,用两人高的院墙围得严严实实,从外面根本看不见里面的人在做什么。一扇木门,上工的时候大门必须关上,有专门的门卫,院子里养了狗,院角还有一个瞭望塔,上面站着熊二训练出来的壮汉放哨,表面上是为了保护作坊的安全,实际上是防止配方泄露。

    如今的啤酒也好,龙虎丹也好,经过萧庭和孙思邈的改良,都已经不是最初的样子,无论口味还是药效什么的,比起后世的原版好像还要有所超过。他最近好像还在抽空写一本医书:千金方。

    要不怎么说人家就能当圣人,自己只能当俗人呢。萧庭觉着要是自己也混到孙思邈那样吃喝不愁,全大唐谁见到他都得赔笑脸的地步,绝对不会有耐心花时间和功夫写书。这不自己找不痛快嘛,有这功夫,不如钓钓鱼跑跑马,晒晒太阳打打娃……

    作坊像是一个临时的军营,其实这就是后世工厂的雏形,虽然有点森严的感觉,但作坊的配置也是一应俱全,除了大饭堂,甚至还有个公共澡堂子,来干活的人,就算一文钱不拿,至少能享受一顿免费的午餐,洗一把澡。

    这是萧庭给庄户们的福利,既然要搞特区,目的是为了让所有人过上好日子,而不单单是主家赚钱。

    洗澡这种事对于唐人可有可无,但整日在作坊里酿酒、制药的人难免一身的怪味,无论是为了食品卫生还是工人的个人卫生,干活前后洗一把澡都是有必要的。

    至于食堂,那才是庄户们真正看重的。一顿中饭,要求有汤有菜有荤腥,敞开肚皮吃能吃多少吃多少,除了没有酒和不能带走,你吃吐了都没人管你。

    这年头一天吃一顿饭的人不在少数,如果能来兰陵庄子的作坊里干活,那就等于解决了肚皮的问题。而对于普通的庄户人家而言,解决了肚皮的问题,就差不多等于解决了一切问题。

    女娃在封建社会属于‘赔钱货’,即不能为本姓家族传宗接代,干活也顶不上壮劳力,出嫁之前养在家里反而要吃掉不少粮食,作坊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萧庭估计,等到将来作坊开始发工钱了,庄子上至少不会再出现遗弃女婴的现象,说不定女孩会变成宝。

    说道工钱,萧庭想了想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来,龙虎丹和啤酒的销路到底怎么样还无法确定,按照设想应该是不错的,可无论做什么都不可能用对于未来的‘想象’来决定当下现实,万一这两样东西根本卖不出钱,而自己又放出了话无法兑现,就等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下次再让人干活,庄户们就未必有什么积极性了。

    况且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好处要一点点的给,一次性给的太多,反而适得其反,甚至搞到后来会招人怨怼。等到两个作坊都已经正常运转,有了稳定的收益之后,再谈工资的事也不迟。

    就算没有工钱,能管一顿饭也是从天而降的好事,何况之前男爵府上已经放过话:今年的粮食可以不交,但府上将来有事要你们做。那些免掉的赋税粮食,就是变相的工钱。

    话要说清楚了,不是让你们白做工,现在用赋税顶工钱,将来作坊赚了钱,还会给你们发钱。

    才传出要找工人的消息,男爵府的大门就被堵满了人,报名的人争先恐后,庄户人家不敢擅闯男爵府,拖家带口的在府门十丈之外围着。

    牛老汉站在门口的大石墩子上,冲着众人扯着嗓子大声道:“爵爷吩咐下来了,庄户人家种田是第一等大事,不可因做工耽误了种田,况且作坊上也用不了那么多人。因此这次招人有几个章程:一户人家最多只招一个人,壮劳力不要,只要十五岁以下的娃子,五十岁以上的男人,还有婆娘……一句话,就是在家闲着的人……”

    这下有人不愿意了,一个大妈声如洪钟:“管家这话说的不对,俺们女人咋就成闲人了?没女人做饭洗衣带孩子,老爷们吃风喝屁去啊!”

    轰的一下全部都笑了,大妈话糙理不糙,女人能顶半边天,家里的天要是塌了,老爷们在外面混的再好都没好日子过。

    等众人笑的差不多了,牛老汉抬起手朝下一压,换上一副严肃表情道:“还有桩事,丑话得说在前面。爵爷是善心人,自己贴钱起作坊,给大伙找吃饭的路子,领着大伙过好日子,可要是有哪个不识好歹的,私下里把爵爷从终南山带出来的秘方给泄露了……”

    牛老汉一阵冷笑,语气陡然变得冷厉:“哼哼,你们朝后身后看,咱家爵爷住的可是公主的宅子,那不是一般的男爵能有的身份,府上要弄死个把忘恩负义的小人,也不是什么难事!”

    “老管家您这是什么话,爵爷对咱们有好,咱们报答还来不及,怎么会做这种事。”人群里有人叫道。

    有人附和道:“就是,凡事都抬不过一个理字,哪个缺心少肝的敢做出这等悖主忘恩的缺德事,不用您动手,咱们庄户们第一个饶不过他!”。

    说话的两个人牛老汉都认识,是卧牛村来的,也就是俗话说的‘托儿’。

    有人带头,就有人响应,先是卧牛村搬来的那群人,紧跟着就蔓延到整个兰陵庄子上的庄户。毕竟绝大多数农民还是质朴的,虽然大唐没有产权保护这种说法,但偷师这种事一向被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