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庭-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诺!”

    “薛仁贵,你立刻整备四万高丽、南诏、吐谷浑等地义从,待梁建方与苏定方功成之后立刻开拔,阻击前来追击的贺鲁大军,务必让这两路最精锐的唐军,安然撤回庭州!这一战成败与否,只看你能不能顶得住贺鲁!”

    薛仁贵猛地一惊:“大总管,四万义从打打顺风仗还行,硬仗指望不上,如论如何挡不住贺鲁八万精骑!请大总管再拨我三万唐军!”

    “庭州内的主力大军绝不可动,不必再说!”

    程知节无动于衷,望着薛仁贵:“也罢,我再拨你三千玄甲军。你记着,此战不必顾惜人命,我不要你去守,而是要和贺鲁对攻,缠住他,让贺鲁以为我军精锐在此,为其他两部赢得退军时间。”

    薛仁贵还要再说,程知节不耐烦的一挥手,盯着薛仁贵:“休要多言,我只问你,尊令不尊?”

    薛仁贵脸上的肌肉抖动了两下,咬着牙应道:“诺!”(未完待续……)

    。。。

第二百章 后路() 
程知节一道道军令发下,帐中各将各自领命去了,不多时,空荡荡的大帐里就只剩下苏定方和程知节两个人。

    “怎么,还不去整军?看来老苏你是胜券在握啊。”

    “两万军去打一个处月残部,绰绰有余了。”

    苏定方道:“只是我太不明白你的意思。薛仁贵是个人才,也是咱们亲手培植起来的,你让他带着一群乌合之众去抗贺鲁部精骑,这不是让他去送死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打仗嘛,总要死人的。修齐说来着,死道友不死贫道是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死那些个义从,总比死唐军来的好。你也晓得,西突厥如今造反的可不止贺鲁部一个,各族各部都在蠢蠢欲动的,贺鲁部说着是八万精骑,可要是咱们大军一动,指不定能引出十万,二十万叛军来。到时候,这冰天雪地的,咱们十万人给围住了,说不准连庭州都被抄了,进不得,退不得,那就等着死吧。我留下主力,就是为了震慑其他部族。”

    “至于薛仁贵那小子嘛,呵呵,我倒是放心他,他一身的武艺,又是主帅,给几万人护着,逃命还是能逃的回来的。再说了,你当我派那三千玄甲军是去干吗的?玄甲军可是宝贝疙瘩,拢共也就八千多人。我一来是做个义从们看,我大唐不是那他们去送死,瞧瞧,咱们的玄甲军不是也去了,二来嘛,也是存了个保全薛仁贵的念头,有三千玄甲军护着,在加上他那一身武艺。想死都难。这小子脑瓜子活泛的狠,不会动不动就存殉国的念头,死不了。”

    苏定方听他这么说,有点无奈的叹了口气:“这三路军,我这一路最轻松,就是去割草的。腿脚勤快就成。老梁憋了一肚子气去报仇,两万最精锐的骑兵猛扑过去,结果也不难预料,最多追个两三百里也就能了事。唯独薛仁贵这四万义从,恐怕要死大半。哎,要不是朝廷上下催的太急,咱们不得已必须在年前传一个捷报,本是不必打这一仗的。”

    “修齐有句话说的不错,朝政决定军事。军事是朝政的延伸。”

    程知节笑眯眯的说:“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这场仗本来就不仅仅是跟突厥人打,还有朝廷上也在打,咱两带兵,已经是把损失降到了最小。还有,依着我看啊,你和老梁建功之后,就回朝报捷吧。明年的仗,我一个人来打就成。”

    “卢公你这是话!”苏定方眉头一皱:“我和老梁也不是扛不起事的人。有了功劳,我两领,有了黑锅,就让你一个人背?”

    程知节挥挥手:“嘿嘿,看来你也瞧出来,明年这场仗肯定是胜不了。也不能胜的。”

    “哎。”苏定方又是叹了口气:“现在想修齐那句话,还真是入味三分,朝政决定军事。”

    “叹叹!”程知节倒是毫不在乎,哈哈一笑:“我这官也差不多当到头了,尊荣一时无二。仪仗比李绩老贼还高着半等,人间富贵已经享用到了极致,这辈子再没遗憾的了。陛下疑我是赵国公的人,不放心我在京城戍卫,赵国公又疑我是陛下的人,朝廷的三天两头卡我的军需后勤。既然已经生了疑心,日后也就不好相处了,那我就只能打一个不大不小的败仗,然后学着阎立德,乞骸骨,让所有人都放心好了。”

    “赵国公也就罢了,跟咱们这群武将向来不贴心。可陛下这么做,未免有失厚道。”苏定方低声道。

    “厚道?那玩意几个钱一斤?老苏不是我说你,这事上你怎么还没修齐看的明白,你我朋友相处,要讲厚道两个字。可陛下是人?他坐在那个位子上,就跟坐了个火盆子似得,一个不慎就是万劫不复。厚道人,就没资格坐那个位子。

    你说说,当年太宗皇帝是不是厚道人?可不还还是成了千古明君。陛下现在还能让我带兵,给我一个台阶下,已然是很念及情义了。你放心好了,就是败了,陛下也不会真把我怎么着。”程知节道。

    “嘿嘿,也就你老哥胆子大,连太宗皇帝的坏话都敢说。不过老哥你跟我说句实话,你到底是谁的人?”苏定方冲程知节微微一笑。

    程知节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哎,倒是怀念起当年跟着太宗皇帝疆场厮杀的日子来了,那时候做人也好,打仗也好,都简单的狠,太宗说咋办,咱们就咋办。听太宗的话,都成习惯了。如今太宗皇帝不在了,那老程我就只能按照他最后的一道旨意接着办了。”

    苏定方点点头,已经明白了程知节的意思。太宗皇帝最后的一道旨意,自然是当今皇帝陛下李治接位。

    “其实依照我看,报捷的时候,让老梁回去就成,他去年丢了个人,这次算是给他找个面子回来。我就不去了,万一明年真有个闪失,我跟你一块扛着,你这头也轻松些。”苏定方道。

    “老苏你是厚道人,但这事上你得听我的,你两都回去。”

    程知节咳嗽了一声,门口两个站岗的亲卫放下的大帐门帘,走到大帐十丈之外。

    “这话咱两在这里说,朝政是决定军事,可军务之事,也不能全给朝政给影响了,咱们这些武将心里得有个谱有条线,不能因为他们在朝廷里斗来斗去的,把军队给搞乱了,总要留下个镇得住场面的来统帅治军。

    李绩老贼打仗没说的,我琢磨着世上就没他打不赢的仗,可问题是他平时根本不管事。将来我告老了,朝廷军务这一块,就得你担起来,万万不能落个全盘文官治军。武将抬不起头的局面来,所以你必须回去,非但不能受我的牵连,还要带着功劳回去,将来才好接我的手。这是其一,望你能懂。”

    见他说的郑重。苏定方点点头,道:“是,我晓得利害。其二呢。”

    “其二嘛,呵呵,却是我的一些个私心了。”

    程知节笑道:“虽说退是不可避免的,可总得留些后手不是,我活着的时候不担心,等我死了呢?我那几个儿子都是不争气的,程家上下几百口子人。子孙后代总得有个前途出路。保全了你,也是保全我程家。还有,你回去的时候,带着薛仁贵一块。”

    “这又是个说法?就是来年败了,论治罪,也治不到他的头上。他才多大点的官。”

    “这个人是我留给萧家的。”程知节道。

    “怎么讲?”

    程知节嘿然一笑:“修齐不是说要搞雇佣军嘛?啧啧,咱们手头正好有这四万人,可是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义从。言语不通,各怀心思。一窝蜂似得乱哄哄,这时候给他他是玩不转的,不光是他,谁都玩不转。朝廷也不会答应把这么多人一下子交到他手里。

    可经此一役,四万人打成了残废,打成了血肉泥浆。打的只剩下小几千人马,朝廷想必就不会太在乎这点人马了,而义从们的人心也会被那些血浆肉泥牢牢的粘在一块,以往的隔阂也会大大减少。那些能活下来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把这些人连同薛仁贵一块给他,是老夫最后送他一份大礼。他要是接不住,算他倒霉。他要是能接得住,真的又在府兵之外,搞出来一支强军,将来等你也老了,萧家也是你我的倚靠。”

    “薛仁贵那性子,当初当千牛卫的时候,连秦怀道的帐都不买,他能听萧兰陵的?”

    苏定方微微一愣,道:“他两一个在军中展露头角,一个在民间朝堂上风头赫赫,正是一时瑜亮,你可别好心办了坏事。”

    “所以我才让他带兵去阻击贺鲁,也打个不大不小的败仗,磨磨他的脾气。你也知道他两是一时的瑜亮,瞧着他两,我不知怎的就想到多少年前的长孙和李靖,你说说,他两要是能凑到一块,既是国家之福,也是你我这样的老家伙的福气。你记着,带回去之后,先不说别的,让他回千牛卫先当个半年的侍卫,再压压他的锐气。”

    “我晓得,让这小子站半年岗,给他浑身的站的生锈了,到时候就是让他去修齐手下做个大头兵,他能巴不得。可万一最后还是闹崩了呢?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大不了就变成现在的英公和赵国公喽。”

    程知节哈哈一笑,颇为洒脱道:“人非神仙,岂能事事尽在掌握,我尽了人事就好,至于结果,那就他娘的听天由命去吧。”

    “都说人老精树老灵,老哥你这份心思,直接想到了几十年后,我是服了。”

    “要不怎么说我当国公,你当县公呢?哇哈哈哈……”

    “滚滚滚……我整军去了,你一个人跟这傻乐吧……”

    ……

    安静了几个月的庭州大营总算有了些动静,程知节上表朝廷,要在年前打个胜仗,有那么点恭贺新春的意思。

    “新春个屁,没工夫管这些事。萧兰陵还没来?你们确定没搞错?”

    这两天长孙诠给萧庭,或者说给他自己折磨的有点神经衰弱了。宋大头被抓之后,萧家竟然就跟都没发生似得,一切如常,萧兰陵连个人都没打发来长安县问问,更不要说亲自上门了。

    萧庭越是不管不问,长孙诠越是紧张,不晓得这家伙到底憋着坏。

    宋大头也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一提审,这家伙立刻竹筒倒豆子有说,把和杨氏间那点子事详详细细的交代个一干二净,态度又是好得不得了,想动刑都找不到借口,但他就是一口咬死了,他和杨寡/妇的事,杨家早就答应了。

    问他其他的,比如是不是关系到萧兰陵,庄子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污秽事,宋大头却是立刻就变成了个精明人,只要牵着到别人的,他一概三个字:不晓得。

    问到工坊里的事,他也就一句话:将作监机密事,无可奉告。那意思就是说,您长安县级别和将作监还差了点,没资格去问将作监的工程。

    后来长孙诠大怒之下,倒是动了刑。可无非就是打打屁股之类的,还不敢打多了,要是把这个香饵给打死了,还掉个屁的鱼。再说了,宋大头不是一般的匠人,如今是大大的‘名人’,几个徒弟就都有官身,背后还有萧兰陵,牵连着将作监。他违反被抓被判,没人可以说,但要是刑讯逼供也打出个好歹,长安县也吃不了兜着走。

    这下好了,还得给他吃喝养在长安县大牢。

    “派人去,让赵家来告,直接告萧家纵奴为害!我就不相信,被人告了,他萧兰陵还不露面!”长孙诠实在绷不住了,恶狠狠的说:“到时候再不露面,我发牌票拿他去!”(未完待续……)

    。。。

第二百零一章 踢皮球() 
长安县大堂之上,杨家递上状纸,一告宋大头,二告萧兰陵。一家四口男女老幼跪在堂下字字血泪,控诉万恶的兰陵萧家是如何欺压良善,萧家管事宋大头又是怎样觊觎他家媳妇姿色,怎样仗势欺人,一次次上门威逼利诱强迫杨家答应写休书。

    杨家几个人戏演得好,那张状纸写的更好,言之以礼动之以情,声情并茂的三言两语之间就勾勒出一个以朝廷工程营造为名,暗中行害民龌龊事聚众宣淫的世家豪门来。

    百姓告官实属罕见,何况告的又是在长安风评极好的萧兰陵,更何况,还是因为‘通/奸’这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花边,这桩案子里几个点全部精准的挠在人的痒处,还没开始审,衙门口里三层外三层都是围观的百姓,黑压压的一片。

    “未曾想到,在京畿重地,首善之区竟然有此等丧行败德之事,实在是耸人听闻,枉本官以前还仰慕萧兰陵的为人,敬重他的本事,算是本官瞎了眼。来人,拿我的牌票,去传兰陵县男萧庭,杨氏上堂对质。”

    长孙诠重重一拍惊堂木,大义凛然之气爆体而出,震得那久已不用的大条案灰尘乱蹦,他身子胖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