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们的世界大战-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他的命令,就是要在尽可能给大明帝国沿海地区造成压力的前提下,再尽可能的不要让大明帝国太过恼怒。

    这个要求,原本是在大明帝国沿海城市没有任何还手的余地的时候完成的。眼下这个情况,却是让巴勒克?勒姆有些不敢妄下判断了。

    虽然确实没有刺激到大明帝国的沿海,没有逼迫大明帝国进入到疯狂报复的状态,可这并不是由巴勒克?勒姆上将控制所完成的。

    完全是因为大明帝国沿海还有反击的能力,才成了现在这个模样的。巴勒克?勒姆知道这样的结果,不是英国想要的结果。

    “撤退!”在心中纠结了几秒钟之后,有些力不从心的巴勒克?勒姆上将终于还是下了决心,率领舰队离开南岛附近海域。

    炮击香港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等到更多的大明帝国飞机来到的时候,英国海军就不是从容的撤退,而是要被迫逃跑了。

    而在天空之上,大明帝国的两架破空2型战斗机,依旧还在用机炮,不停的扫射着水面上的英国舰艇。

    周于心驾驶着自己的飞机,一次又一次的俯冲,然后瞄准漂浮在海面上的战舰,将弹药扫射到战舰的甲板上。

    不管怎么说,哪怕只是在敌人的甲板上,留下一排窟窿也好。这就是周于心脑海中想的事情,他要为自己的祖国战斗,战斗到最后一刻。

    跟在周于心身后的僚机飞行员,也跟着倾泻着自己的弹药,他想的也是一样,用自己能找到的所有武器,给敌人造成伤害。

    即便是只能拔掉敌人的一根汗毛,他们也会用尽全力去试一试。这就是他们的坚持,这就是大明帝**人的坚持。

    “报告!本土来电!”英国舰队已经开始撤退的时候,来自英国本土的电文,这个时候也到了旗舰利物浦号战列舰上。

    一名军官走到了巴勒克?勒姆上将身后,立正敬礼然后把电文递给了巴勒克?勒姆将军。

    巴勒克?勒姆接过了对方递来的电文,看了看上面的内容——英国本土送来的消息,和他眼前的判断差不多。

    “本土让我们脱离战斗,停止对大明帝国的袭击,因为外交部门,马上要展开与大明帝国的谈判了。”巴勒克?勒姆合上了电文,对自己身后的军官开口说道。

    他很郁闷,出现眼前这种状况,军事上的胜负就已经不再左右谈判桌上的大局了。现在剩下的事情,就要交给外交官们去处理了。

    可遇到这样的结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作为大英帝国的军人,他们在前线打得不好才导致的。

    ……

    “呼!停火的还真是时候啊……”靠在临时搭建的凉棚里,李浩冉眯着眼睛,看着远处停在野战机场上的飞机。

    那架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现在机身上画着的战绩,已经多到看让去有些密密麻麻了。

    就在昨天和今天的战斗中,李浩冉就击沉了三艘运兵船,还重伤了一艘战列舰,作为一名空军飞行员,他的战果已经可以用非常耀眼来形容了。

    可是,就在半个小时之前,他们发现了一个让自己很尴尬的问题——他们手里的弹药,剩下的已经不多了。

    因为对海作战经验不足,原本吕宋岛上囤积的500公斤航空炸弹的数量就不多,经过轮番激战,现在已经消耗殆尽了。

    最近的两次出击,李浩冉只能携带三枚250公斤重的炸弹。对海攻击的效果非常有限,无法与500公斤炸弹相提并论。

    “如果再让我起飞一次,我还能再干掉上百个敌人。”李浩冉靠在木头柱子上,对身边的空军指挥官说道。

    “别说了……我也知道,可现在我们飞机都需要整修,很多零件都没有,剩下的几架,上去也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了。”李浩冉的指挥官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说道。

    虽然已经料到了艰苦的战斗,可终究还是因为经验太少的关系,弹药携带不充足也就算了,备用零件也并没有准备充足。

    现在的情况是,20多架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能够起飞的只剩下不到10架。而且飞行员非常疲惫,大家都没有怎么好好休息。

    也正因为如此,芮谋国下令停止空军继续攻击滩头部队。大家都知道,现在要想依靠海运支援吕宋岛,怕是不太容易了。

    好消息也不是没有,就在7个小时之前,锡兰军队在沙滩上停止了攻击,随后大明帝国的炮击也停止下来,大家都很自觉的没有再继续挑起战端。

    对面的锡兰士兵埋锅造饭,这边的大明帝国士兵也同样享受着难得的平静。双方从开战以来,都没有如此平和相处过。

    “锡兰下令停止进攻了……我们这边也不打算再打了。”空军指挥官把一份电文的抄送版,递给了一旁的李浩冉:“看来,剩下的事情,和我们军人无关了。”

    “没把那些混蛋赶下海,还真是让人心里头难受啊。”看了一眼指挥官手里捏着的电文,李浩冉冷哼了一声,闭上眼睛仿佛是睡着了一般,不再多说一句话。

    …

    一会儿还有一章,大家可以明天再看……

534给对手一些体面() 


    没有把那群混蛋赶下海,这么一句朴素的感慨,代表了许许多多大明帝国士兵朴素的心灵。

    敌人没有被打败,却无法再继续开火消灭这些混蛋,真的是一件让人沮丧的事情。

    可同时,对面的敌人也是同样的心情,他们也恼怒着,觉得自己没有取胜是一件天理不容的事情。

    就在前线的士兵们为不能将敌人击败憋着一股泻火的时候,远在大明帝国京师的人们,却在为一场旷日持久的谈判,准备着各种各样的五品。

    会议桌上摆着上好的茶叶,连每一个书记员都精挑细选。德语翻译,英语翻译,甚至还有日语翻译俄语翻译。

    虽然因为汉语的普及,大多数国外的外交官,都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可在正式场合,谈判双方依旧还是会准备对方国家语言的翻译。

    这种坚持和惯例,就是某些时候固执的外交气势,还有拖延借口等问题的集中表现形式了。虽然很可能用不上,可大家都会准备出来……

    每一个细节都由礼部过问,甚至有些事情还是孙方亲自拿的主意。而这一切,都是在为了准备完结眼前的这场战争而运作。

    德国使节走进会议室的时候,突然感觉到眼前的一切,真的是太符合他的要求了——正式的无以复加,简直堪称完美。

    从这些精心的布置中,他也看出了另外一层意思——大明帝国没有刻意刁难他们的意思,谈判估计会在比较友好的气氛中展开。

    实际上,德国特使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大明帝国的礼部,在这个时候拿捏德国特使当时拒绝谈判的事情,刻意给德国特使难看。

    不过现在看来,对方似乎没有这个意思,礼仪安排的恰到好处,但是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是当他看见孙方的时候,他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出了坚定。海军战局德国特使也已经知道了,他现在知道孙方为什么会在之前坚定的无视了他的威胁。

    大明帝国可以在吕宋岛坚持到现在,可以拿出新式飞机来改变沿海防御强度,让英国海军的舰队无法发挥应有的威力。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德国特使意外,也让他了解到了,面前这个古老神秘的大明帝国的底蕴,究竟有多么强大。

    另外,既然英国海军无法真的摧毁大明帝国的沿海地区,而大明帝国又有能力继续在东南半岛扩张下去,那么这场战争,也就确实到了结束的时候了。

    相比较而言,坚持傲慢并且让对方买单这种傻事,德国特使是不打算再做了。他谦恭的点头,走到了孙方的面前。

    “见到你真的很高兴……看来我们这一次,终于可以真正的面对和平了。”德国特使笑着伸手,诚意满满。

    同样的,孙方也是面带微笑,仿佛之前根本就不是对方扬长而去一般:“特使先生说的真的是太好了……我们要面对和平!争取它,最终把它放进自己的口袋。”

    东南半岛上的战斗已经停歇,第5第4两个集团军,包括王珏手里的其他部队,都已经停止进攻,这本来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至于吕宋岛上,锡兰海军甚至默许了大明帝国的物资补给,只要检查确定船只上是粮食,就会放行而不是击沉对方。

    可能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绅士的战争。大明帝国的运输船在锡兰战舰的目送下,把粮食卸载到吕宋岛上,再挂着白旗离开……

    而吕宋岛的高地上,一面一面大明帝国的龙旗,却始终飘扬。锡兰士兵看着那些旗帜,没有任何进攻的**,任由着它们随风招摇。

    “英国还有法国方面的特使已经在路上了,对方要乘坐草原铁路,到达蒙古似乎还要有一段时间。”德国特使开口,说出了英国特使的行程。

    孙方摆手说道:“不着急!战火已经停歇,我们大家都有等待的耐心。为了实现和平,多几日也无妨,也无妨!”

    比起之前几天双方的碰面,今天两个人之间的交谈气氛简直友好到了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的程度。

    因为外交人员没有到齐的原因,所以孙方还有德国特使两个人也没有说太多有关谈判的事情。

    两个人开始谈起茶道,说起了产自武夷山的上等茶叶,又借着武夷山聊起了中国古代的道家文化信仰。

    跟在两个人身后的德国大使汉纳森也时不时跟着妙语连连,几个人相谈甚欢笑声很是爽朗。

    陪在几个人左右的是奥斯曼帝国的特使,还有奥匈帝国的大使与特使先生。这些使节都是来调停的,自然不会留恋和谈的话题。

    真正关键的人,现在还都在路上了,包括锡兰的特使,日本的使节,还有英国的特使先生。

    这些人才是这一次和平谈判的关键人物。在调停人的“努力”下,他们要签署和约,结束这一场血腥的战争。

    “我听说,日本特使现在已经到了天津?”几个人聊够了有关茶叶和道家文化的话题,奥匈帝国的特使突然提起了日本特使。

    听到了对方的话,孙方也不隐瞒:“日本使节确实到了天津……只不过他们的身份太敏感,用什么样的礼仪接待,我们还在考量。”

    因为大明帝国一直没有承认过日本是一个国家,对日本的态度也是处理反叛地区的态度,所以日本使节实际上不能与德国特使法国特使一样,作为使臣按照惯例接待。

    同样的问题实际上锡兰特使,身份也差不多。对于大明帝国来说,锡兰也只是一个犯上作乱的故土,完全不是可以轻易割舍的异国他乡——当然它也不是一个国家,只是一个地区罢了。

    “我倒是觉得,礼仪无非就是一些场面,和平才是我们外交官追求的理想。”奥斯曼帝国的特使摇头晃脑的说了这么一句。

    “你说的对,不过既然是和平谈判,还是应该给对手一些体面的。”德国特使把玩着面前的茶杯,挑起眉毛看着孙方,开口建议道。

535退堂鼓() 


    当山口次郎踏上天津港的港口的时候,他感觉到自己似乎被成千上万把钢刀,给逼住了自己的喉咙。

    港口上矗立的大明帝国锦衣卫,穿着改进的飞鱼礼服,站在那里笔直并且仿佛不带灵魂——那都是最阴森可怕的狂信徒,大部分人都愿意为大明帝国去死。

    山口次郎看了一眼走上前来,声称接待他的大明帝国礼部官员,看着对方不怀好意的眼神,觉得自己的后背仿佛有蚂蚁在爬。

    这是日本外交官为数不多正式踏上大明帝国的国土,当然辽东还有朝鲜这些地方不算。

    看着号称迎接自己,却和看押自己没有什么两样的山口次郎,吞了一口唾沫,抬脚向前走去。

    然后,他身边的锦衣卫军官,就举起了自己的长剑,竖在了自己的鼻尖上。他身旁的锦衣卫士兵,同时抽出自己的长剑,竖在了自己的眼前。

    上百把长剑,就仿佛是一个人抽出的一样,只听到锵的一声,就明晃晃的竖在了那里,在日光下夺人眼目。

    不由自主的,山口次郎眯起了眼睛,然后对着礼部的外交官挤出一丝微笑来:“贵国的仪仗队……真是威风啊。”

    “走吧……”礼部派出的官员,看了一眼山口次郎,冷冷的说了这么一句,就走到了山口次郎的前方。

    这本来是极端无礼的事情,可放在这里却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大明帝国还没有承认日本的地位,所以也犯不着对他如何客气。

    英国至少还有强大的海军,锡兰好歹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