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们的世界大战-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多的明军跳入战壕,他们将手里的武器对准了还在挣扎的日军,然后大声叫喊着将同样锋利同样在阳光下闪着寒光的刺刀,插入这些日军士兵的胸膛。

    “去死吧!”好不容易冲进了战壕,一直被日军屠杀压制的明军士兵们发泄着压抑在心中许久的怒气,他们用脚踢翻挂在自己刺刀上的日军尸体,冲向远处还在顽抗的日军士兵。

    越来越多的明军跳入战壕,莫东山同样跟在坦克的后面站在了日军战壕边沿,他端着冲锋枪对着里面正仰面看着他的日军士兵扣下了扳机,然后就看见子弹打在这些日军的胸膛上,绽放出一朵朵绚烂的血红花朵。

    那些日军士兵仿佛触电一样颤抖着身体,被子弹打入皮肉扩散的力量拉扯的东倒西歪,然后这些日军横七竖八的倒在战壕里,一名士兵已经拉开了保险栓的手榴弹失去了握持力的束缚,翻滚到了战壕的角落里。

    莫东山看到了那枚手榴弹,所以他没有跳入战壕,而是蹲在了战壕边,等待着里面那颗手榴弹爆炸的声响。一名日军士兵在战壕侧面看到了莫东山,端起步枪瞄准了这个冲锋枪手。

    他刚刚要扣动扳机的时候,不远处角落里的那枚手榴弹终于爆炸开来,腾起的烟雾还有扩散的冲击波把他推得东倒西歪,子弹也不知道打到了哪里去了。可怜的他看着莫东山跳入战壕瞄准了自己,而他自己却只能徒劳的拉动枪栓准备下一次射击。

    “突突!突突!”莫东山对着这名日军的方向打出了一排子弹,将这名运气不佳的日军还有他身后的几名日军一起干掉。

    “轰!”远处不知道是有大明帝国的士兵踩到了日军埋设的地雷,还是又有人投掷了手榴弹,爆炸声再一次传来,夹杂着请求饶命的叫喊声,还有回应各种喊声的密密麻麻的枪声。

    一名拎着威远2型机枪的明军机枪射手跳入了战壕,看了一眼靠在战壕坑壁上给自己冲锋枪重新装填弹匣的莫东山,然后选了一个不错的位置,将自己的机枪架设在了那里,他的身后,拎着弹药箱的副射手将弹链夹在机枪上,同时也一样好奇的打量着莫东山:“嘿!你不是我们连的!”

    “对!我是第2机械化步兵师的。”莫东山点了点头,他现在也不知道自己的排还剩下多少人,也不知道自己的营还剩下多少能打仗的士兵,当然也不知道自己所在的这个师,究竟受到了多大的损失。

    事实上拥有3万名士兵的第2步兵军,现在已经阵亡了差不多2500名士兵——这种损失已经足以让这个军失去战斗能力了,莫东山现在还不知道这些,他只是发现自己身边有太多太多熟悉的面孔消失了,甚至在这一次冲锋之后,他连自己所在的步兵连的连部,都找不到了。

    “报告!”杨子桢的前线指挥部内,参谋长刘志坚走了进来,他立正敬礼,然后一脸兴奋的汇报了前线刚刚传来的消息:“步兵已经攻占了敌人的第一道防线,正在向第二道防线发起猛攻。空军部队已经出动,皇帝陛下万岁!胜利终将属于大明帝国!”

    “喊口号谁都可以,我要的是在今天入夜之前,将大明帝国的王旗插在敌人主阵地的制高点上!”杨子桢现在的心情可一点儿都没有放松下来,他的部队依旧处在危险之中,日军依旧还牢牢的把控着自己的主阵地,空军方面送来的侦查报告也不容他乐观。

    日军士兵正在抢修铁路还有公路,二线的日军小股部队已经越过了被轰炸的区域,正在试图增援他们前线苦战的部队。现在双方都在争分夺秒,日军部署在山区的炮兵阵地让杨子桢如鲠在喉,实在是有些郁闷至极。

    不过现在终于算是有了一个好消息,至少他的部队已经在阵地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只要这种攻击持续下去,那么他就可以在入夜之前,攻破日军的防御阵地,让更多的部队进入到鸭绿江对岸的朝鲜半岛境内,将日军反击的打算扼杀干净。

    “让第2装甲军的2号坦克加入战斗!必须不计任何损失,达到我军的预先计划!”杨子桢将目光投向了江对岸的敌军阵地方向,终于下定决心,掀开了自己最后的底牌——他手里最精锐的装甲部队,终于被他推上了前线。(。)

296遮天蔽日() 
♂,

    2号坦克在大明帝国一共部署了2700辆,这个数字不包括采用2号坦克底盘衍生的各种其他装甲车辆。2700辆是带有独立炮塔,并且安装了50毫米口径速射炮,装备了更新式的电台的装甲师主力坦克。

    大明帝国的装甲部队,从1号坦克到2号坦克,之间形成的跨越相当巨大,双方在吨位上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2号坦克体重超过17吨,对比1号坦克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庞然大物。

    为了容纳下第5名装填手,2号坦克的炮塔比1号改进型坦克的炮塔还要大一些,装弹数量也因为采用了更大口径的火炮,减少了许多。2号坦克备弹只有90发,而且因为没有弹匣结构,射速减慢了不少。

    优势是2号坦克多了一名装填手,专门为炮长装填弹药,将50毫米口径的火炮维持在了“速射炮”这个级别上。同样因为车长从装填等繁杂的工作中彻底解脱了出来,2号坦克在战场上的协调指挥性能更好,车长也能更专心的指挥自己的坦克进行战斗。

    坦率的讲,2号坦克使用的底盘相当的成功,它在赋予了2号坦克不错的机动能力之外,还提供了一个比1号坦克略远的行程。当然它太过优秀了,以至于用来改造其他武器装备的时候,显得游刃有余。

    首先就是广受士兵好评的1号突击炮,在2号坦克底盘上得到了延续。新的突击炮采用了更长身管的75毫米口径火炮,具备了独立反坦克能力,支援炮兵作战的时候射程更远,威力也更大。

    同时这种延续了无炮塔设计的外形低矮的2号突击炮,在正面装甲厚度上也达到了惊人的70毫米厚度——它除了火力缺乏灵活性之外,在其他性能上似乎都要比2号坦克更具威胁。有些装甲部队甚至在私下里抱怨,说与其换装新的2号坦克,不如给他们换装2号突击炮更好。

    当然,在装甲部队和机械化步兵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先进武器的同时,大明帝国的机械化炮兵也拿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新式装备:150毫米口径自行榴弹炮。因为2号坦克底盘比1号坦克承重能力更强,所以原本的100毫米口径榴弹炮,在2号榴弹炮上被更强大的150毫米口径榴弹炮替代了。

    更让人满意的是,因为可以承载更大的后坐力,2号榴弹炮上的150毫米口经榴弹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自行榴弹炮车体内装载的弹药也更多,独立作战能力也更强。如果说1号榴弹炮让大明帝国的炮兵见到了自己的未来的话,那么2号榴弹炮就是让大明帝国的炮兵彻底走向未来的武器装备了。

    因为2号坦克的底盘实在是太好用了,所以大明帝国生产出了远远多于2号坦克的2号坦克底盘。此时此刻大明帝国的陆军装备了至少4860辆2号坦克底盘,也就是说,差不多装备了和2号坦克数量相等的2号坦克底盘变形车。

    这么说可能有些绕嘴,简单点形容就是,2号坦克大明帝国装备了2700辆,2号突击炮、2号架桥坦克、2号榴弹炮等武器装备,大明帝国差不多装备了2100辆那么多。更可怕的是,更多的坦克正在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装备到大明帝国的各支军队之中。

    随着杨子桢的命令,一直等待着的大明帝国主力装甲部队终于发动了自己的引擎,他们冲出了自己的掩体,越上了用来遮挡视线的河堤,开出了隐蔽的树林等地方,将自己高大威猛的身躯显露在硝烟和阳光之中。

    “检查无线电!测试通话质量!保持前进速度!按照预先的安排上浮桥!”靠在敞开的炮塔舱门上,明军装甲部队的指挥官按着自己的喉部通话器,大声的提醒自己的手下们。这些坦克可是大明帝国最精锐最先进的陆战武器,也可能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坦克了。

    第一辆2号坦克卷动着自己的履带,轻而易举的冲上了浮桥上的斜坡。毫不理会远处落在对岸阵地上的日军炮火,一马当先冲向了鸭绿江的对岸。毕竟装备着新式的装备,在出现真正的战损之前,这些骄傲的装甲兵们对自己武器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第二辆坦克跟在第一辆坦克的后面,也冲上了浮桥,巨大的重量让浮桥上的浮箱上刻画的刻度线沉入了江面,两侧的工兵指挥官皱着眉头看着第三辆坦克开上了斜坡,然后让身边的士兵举起了手中的红旗。

    “见鬼!三辆坦克就超过警戒线了?1号坦克差不多能上5辆!”靠在自己的坦克敞开的舱盖上,这名装甲营的营长有些郁闷的抱怨道,他知道自己的坦克重量不轻,可这却是他第一次真正在浮桥上渡河,训练的时候用的都是画在地面上的白线。

    浮桥上的坦克小心翼翼的约束着自己前进的速度,因为浮桥在水流之中多少还有写晃动,所以这三辆坦克开的小心翼翼。幸亏大明帝国不止这样一座浮桥,而是同时搭建了两座,所以现在有6辆坦克在同时渡河,速度应该说已经不算慢了。

    “好了!下一辆坦克可以上去了!”毕竟这条浮桥差不多有900米那么长,看到前面三辆坦克如今已经渡过了鸭绿江的江心,工兵指挥官看了一眼浮桥的状态,开口对岸上的装甲部队喊道。

    “好的!没问题!”那边装甲部队里回应了一句之后,第四辆和第五辆坦克开上了浮桥,整个桥体再一次下沉了一截,看上去又到了危险的警戒线。工兵再一次举起了手中的红旗,让浮桥尽可能的保持着相对良好安全的工作状态。这是他们的工作,也是他们的专业,这些士兵用最快的速度搭建成了这座浮桥,比起以往的渡河速度快了至少三成。

    就在明军装甲部队主力开始渡过鸭绿江的同时,大明帝国的轰炸机部队再一次倾巢而出。他们奉命要再一次摧毁日军抢修出来的交通线,并且将集结在路上的日军全部压制摧毁。

    为了执行这样的一个任务,大明帝国的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这一次倾巢而出,220架飞机挂载着炸弹,在60架破空2型战斗机的掩护下,在天空之中完成了可能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为庞大的航空编队。

    这一次不太一样的是,除了220架负责定点清除的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之外,大明帝国还出动了新式的双引擎中型轰炸机。这种轰炸机是由安运2型运输机改进来的,采用了更修长一些的机身,专门设计了弹舱结构,能够容纳更多的炸弹,对目标进行水平轰炸。

    双发的轰炸机被命名为巨灵神1型,它因为搭载了两台大马力发动机,所以可以轻松携带12枚标准的300公斤炸弹,一次起飞就把3吨多的炸药丢到600公里之外的地方。如果追求航程的话,它可削减载弹量,搭载更多的燃油飞得更远。

    70架这样的巨灵神1型轰炸机,伴随着220架倾巢而出的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还有60架性能卓越的破空2型战斗机,能够一口气出动如此庞大机群作战,得益于大明帝国完善庞大的地面协调指挥部,以及机载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可靠表现。

    鸭绿江河面上,坦克部队正在冒着敌人偶尔落下的炮弹渡河,一辆接着一辆坦克间隔数十米开上浮桥,已经到达对岸的坦克正在转向,接受对岸友军的引导,向着最需要他们的方向开去。

    这个时候如同一群黄蜂一样嗡嗡作响的声音,吸引了战场上明军将士的注意力,当天空略微不自然的略微变暗之后,所有人都仰起自己的头来,眯着眼睛看向了头顶天空。然后这些所有抬起头的明军士兵们,就看到了令他们终身难忘的画面。

    一架挨着一架的明军飞机,在高高的天空中编队飞行,4架飞机组成一个整齐的斜线,然后无数个斜线拼接成了一个庞大的平面,用一个词汇来形容就是“遮天蔽日”!这些飞机都向着一个方向飞行,发动机的声响即便隔着几千米的距离依旧能够在战场上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我的天……这些空军的家伙们,不知不觉竟然有了这么多家底……”在炮塔上探出身子的装甲营营长仰望着天空,看着一架接着一架的雷公1型轰炸机呼啸着从他的头顶上飞过,不由得发出了一声感叹。

    “我真怀疑,他们飞过去之后,还能给我们剩下多少残羹冷炙,等我们去捡?”靠在另一个舱口上的炮长眯着眼睛,迎着因为硝烟遮挡,并不太过刺眼的阳光看着那些有些像十字架形状的飞机,跟着感叹道。

    “走吧!我们去日本人那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