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们的世界大战-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加让人绝望的是,为了追求效率和尽量不搁浅在河畔上,大明帝国的舟船会提前卸载士兵,士兵们只能淌着超过膝盖的河水,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敌人的碉堡还有铁丝网。

    “我!”跳进水里的莫东山感觉到自己的脚在冰冷的河水里瞬间就麻木起来。那一瞬间他甚至怀疑自己的鞋子里塞满了碎玻璃,仅仅只走出一步就疼痛到要骂娘。有那么一刻他甚至都不顾打在身边水面上的子弹了,只想快点前进到岸上去,好看看自己的脚是不是还连在自己的腿上。

    他一只手压着胸前挎着的新式的32式冲锋枪,一脚深一脚浅的在河水里跋涉着,身边跌倒的友军,被他一伸手拉起来,绕过了一具尸体,他终于发现自己的小腿露出了水面。他前面有一个已经积满了河水的弹坑,里面密密麻麻的爬着至少20名吓得魂不附体的大明帝国士兵。

    “起来!起来!前进!你们蜷缩在这里只有等死!跟着我前进才能够活下来!快!”他站在弹坑的边缘,任由子弹从他的身边飞过,任由子弹在他的脚边溅起沙砾碎石。莫东山对着弹坑里面的人喊着,鼓励他们继续前进夺下日军的阵地。

    一名士兵站起身来,抱着自己的31式步枪和莫东山一起向前进攻,他的身后第二名士兵也站起身来,这些人越过已经铺满尸体的河畔,卧倒在了一片铁丝网的前方。他们的身边是早先进攻到这里的几十名大明帝国士兵,依靠尸体和一些沟壑与对面的日军展开了猛烈的对射。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尸山血海,虽然日军防线已经被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还有各种口径的大炮摧残过,可是依旧还是让大明帝国的士兵在第一时间内就付出了损失数百人的代价。

    “呜!”就在双方隔着铁丝网还有一些沙袋互相射击僵持不下的时候,天空中传来了凌厉的气流割裂的声音。一架重新挂载了炸弹,回到了战场上的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正用可怕的角度从天空中垂直冲下,瞄准了正在屠杀大明帝国士兵的日军碉堡。

    “咔嚓!”随着轻微的一声响动,一枚300公斤重的航空炸弹脱离了飞机的挂架,按着自己惯性的轨迹,径直撞向了那个喷射着火舌的钢筋混凝土机枪掩体。这个时候那架投弹的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已经拉起机头扬长而去,身后的地面上,距离碉堡只有一米多远的位置上,那枚炸弹撞击到了地面,猛烈的爆炸起来。

    巨大的爆炸掀起的黑烟一下子吞没了那座刚才还嚣张无限的日军碉堡,密集的枪声也随之停顿了下来,莫东山一只手压着头顶的钢盔,借着这股黑烟,从地上踉跄着爬起来,越过了已经倒下的铁丝网木桩,跳进了日军的战壕里。(。)

290堑壕争夺() 
♂,

    莫东山的耳朵里还传来嗡嗡的响声,所以他也听不到耳边那激烈的枪炮声。他因为要用手拎着冲锋枪,另一只手要扶着自己的钢盔,所以跳入日军战壕的时候非常狼狈。脚下的一个废弃的弹药箱差点让他摔倒,虽然撞上了战壕的坑壁没有让他摔得太过狼狈,可也让他的肩膀传来了剧烈的疼痛。

    因为紧张他没有看身后的情景,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人跟着他一起冲进敌人的战壕里,他控制住自己的身体并且找准了方向之后做出的第一件事,就是一边调整枪口,一边扣下了自己的扳机。

    “突突!突突!”子弹从他的枪口飞出去,在空气中旋转飞驰,然后钻入到一旁愣在那里的日军士兵胸口,这些被刚才那枚航空炸弹震得晕头转向的日军还没有搞清楚状况,就仿佛是被一柄大锤击中,仰面摔倒在了战壕里。

    那种皮肤被穿透,肌肉被撕裂,骨头被敲碎的疼痛,让这名日军仰面发出了撕心裂肺的惨叫声,这声惨叫宣告了他的死亡,也提醒了那些正在紧张的向前射击,没有发现自己身边已经有了不速之客的日军士兵们。

    听到身边战友的惨叫,两三名日军士兵侧过头来,看见了端着枪正开火的莫东山,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就被子弹打中,心有不甘的躺倒在了战壕里。而这个时候,莫东山也打光了自己弹匣里的子弹,将一个空了的弹匣退出了自己的冲锋枪。

    32式冲锋枪是大明帝国生产的一种以大量简化生产工艺为核心思想的“缩水”版冲锋枪,这种武器大量采用了冲压工艺,甚至连枪的外壳都是如此,它没有需要风干的复杂的木质枪托,用的是更容易得到的金属折叠枪托。

    这种武器的精度非常有限,远距离上基本也没有什么准确可言了,不过因为射速的关系,它在近距离上威力十分惊人,可以形成弹幕将敌人压制下去。更可怕的是,这种武器便于大量建造,仅仅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大明帝国就生产了40万支这种武器,普及到了每一个步兵班。

    说实话如果不是重量更轻了,携带的弹药也更多了,莫东山还是更喜欢那支1779式冲锋枪,因为至少那支武器看上去还有一些精雕细琢的痕迹存在。现在的这支32式冲锋枪简直就是一支毫无美感的丑小鸭,每一个环节都只能用粗犷来形容。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种夸张的粗犷,32式冲锋枪便宜到了让人震惊的地步,美国一名武器生产厂商在拿到了32式冲锋枪之后被它的生产工艺震惊了——因为如果按照最大规模的生产来计算,这种冲锋枪差不多只有其他国家同类武器三分之一多一点的成本。

    “要知道能给40万名士兵都配备上自动武器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大明帝国做到了,这完全要感谢32式冲锋枪的廉价!”这名美国武器生产厂商如此评价这种武器道:“我是不会生产它的,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带给我利润,除非美**方也和大明帝国的皇帝陛下一样,一口气要100万支!”

    请不要天真的认为,便宜的东西并不代表质量低下。相反因为结构简单,这种冲锋枪拥有前所未有的低故障率,可以在几乎任何环境下使用。它几乎不会卡壳,不需要做什么精密的保养检修……唯一的不足是,在200米的距离上,它只能依靠信仰来击中目标。

    莫东山这个时候才发现这条战壕里大约有多少名日本士兵,按照编制有一个小队的日本步兵驻扎在这里,大约有70名士兵。虽然一些士兵已经因为轰炸负伤或者阵亡,可这里依旧还有50多名士兵坚守自己的岗位。

    刚才的那枚航空炸弹炸毁了一个永备机枪碉堡,掩埋了七八名士兵,还有七八名士兵正在挖掘废墟,试图营救里面可能生还的友军——现在战壕里还有二十多名日军士兵,刚刚被莫东山一阵扫射干掉了五六个。

    其他的日本士兵已经发现了闯入自己阵地的莫东山,一些士兵正在拉动枪栓装填子弹,准备开火打死这个入侵者,另外一些已经在武器上备好了刺刀的日军,这个时候已经叫嚣着冲了上来,准备干掉眼前的这名大明帝国的军人了。

    “呯!”又一名大明帝国的士兵冲进了战壕,端着插好了刺刀的31式步枪,对准一名日军就是一枪。随后他跳进了战壕,背对着莫东山向战壕的另一端杀去。第二名和第三名大明帝国的士兵随之冲进了战壕,刚才还穷凶极恶的日军瞬间就乱了阵脚。

    颤抖的手终于将新的弹匣塞进了冲锋枪,拉动了枪栓听到了咔嚓一声的莫东山感觉自己又找回了勇气,他端着冲锋枪对着那群在投降和顽抗之间举棋不定的日军新兵又扣下了扳机,密集的子弹顷刻间就在战壕里横冲直撞起来。

    日军士兵们惨叫着倒下,有些人开始喊投降这两个字,可是他们的喊声被冲锋枪的咆哮声压了下去,还没被人听得真切,喊话的日军就已经被子弹打中,永远的闭上了嘴巴。更多的大明帝国士兵跳入了战壕,他们已经在这里站稳了自己的脚跟。

    因为一部分阵地被明军破坏,原本连续而且密集的日军火力立刻出现了缺口,更多的明军船只卸下了更多的士兵,更多的明军士兵更快的投入到了扩大渡河区的战斗之中。莫东山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武器,检查了一下弹药,带着他能勉强找到的3名手下,选了一个方向就继续发起了攻击。

    他沿着战壕从侧面像日军发起攻击,头顶上盘旋的那架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似乎心有灵犀一般,在他前方不远的地方投下了另一颗炸弹,将另一个日军的永备防御工事支撑点,变成了一片废墟。

    一边是密密麻麻从侧面杀过来的明军士兵,一边是头顶上时不时投下的威力强大的航空炸弹,日本鸭绿江防线上的守军发现自己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了——他们刚刚才从无穷无尽的炮火中解脱出来,结果只过了一会儿就又陷入到了如此尴尬的境地。

    莫东山端起冲锋枪,跨越过了一具冒着轻烟的日本守军的尸体,看见了更多倒在战壕里的可怜敌人。这些人显然被一枚航空炸弹给干掉了,大多数身上都插满了弹片,鲜血喷洒在战壕的坑壁上,让这里宛如地狱。

    一个没死透的日军还靠在角落里哼哼,他看着莫东山带着士兵冲到跟前,却连说投降或者举起武器还击的力气都没有了。这名年轻的日军用一双乌黑的眼睛看着莫东山,似乎在祈求莫东山救救他。

    看到周围暂时安全的莫东山放下了自己的武器,走到了这名日军士兵面前,用冷漠的眼神看着对方。他看到那触目惊心的伤口就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已经没救了,所以也根本懒得动手忙活。

    让他走过来的原因非常简单,他从这名日军士兵的手指头上撸下了一枚看上去很有分量的金戒指,在对方已经扩散的瞳孔注视下,将那枚金戒指塞进了自己的口袋里。他有可能是一家殷实家庭的孩子,也有可能是刚结婚带着婚戒的丈夫,谁知道呢。总之莫东山不会去管这些,他只是从一具尸体上捡起值钱的纪念品而已。

    对方那倔强的脑袋终于还是垂了下去,莫东山收起戒指的动作变得更加理直气壮。他捡起地上的一枚日本生产的手榴弹,拉开了引信隔着一段距离向另外的一条日军战壕投掷过去,然后靠在了战壕的坑壁上,等待着爆炸的声音传来。

    紧接着,在这枚手榴弹的掩护下,他和自己的手下们冲进了一条新的战壕之中,激烈的杀戮再一次开始,反抗的人端着刺刀叫嚣着,莫东山端着自己的冲锋枪,踏着冒着热气的血液,一步一步向前走去。

    远处的河畔上,大明帝国的士兵依旧被日军的火力压制着,很多地段上的尸体已经堆积成山——并非是每一个大明帝国的士兵都有莫东山这样逆天的运气,更多的时候他们也和日军一样,被横飞的子弹打中然后默默无闻的死在冰冷的水中。

    数千名渡河的士兵被日军击毙,比起辽东叛军来,拥有更强作战信念,并且指挥更加统一,训练更加系统的日军强了不少。他们依托各种战壕掩体甚至弹坑战斗,宁死都不愿意后退一步让出自己的防线。

    很快大明帝国的伤亡人数就上升到了2000,不过他们打开的渡河区域也越来越大,浮桥已经搭建完毕,第一辆改装型1号坦克轰鸣着引擎渡过了鸭绿江,让忙碌的大明帝国工兵们发出了一阵欢呼。(。)

291他们可不想等太久() 
♂,

    1号坦克的改进型在大明帝国的装甲部队序列里,已经算是需要淘汰的旧式装备了。8ΔΔ1 大明帝国大约装备了11oo多辆这种过时的坦克,大部分都配给了机械化步兵师,作为掩护步兵的装备使用。

    这辆渡河的1号改进型坦克属于第2集团军第2步兵军的机械化步兵师,这个师装备了大约4o辆坦克,是其装甲团中的一个坦克营。该团的另一个营装备的是4o辆新式的装甲车,敞开式的结构让这种装甲车可以搭载8名士兵。

    类似这样的装甲团,在大明帝国机械化师的基本要求里,都必须至少存在一个。不过因为装备的关系,有些装甲团装备的是1号改进型坦克,有些装备的是更先进的1号突击炮,而有一些部队装备的是更老旧的1号普通型坦克。

    因为大明帝国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扩军度太快,或者说主要是装备更新的太快,所以部队存在着好几代产品同时服役的状况,毕竟有很多装备虽然有了更新的装备替换,可是还有很多部队连旧款的装备都没有,直接淘汰未免太过浪费了。

    于是,就出现了多种武器混杂的非常不利于后勤补给的局面出现——大明帝国的后勤部队也现了这种问题,所以在接下来的军队改建中,要求一线作战部队尽可能在军一级的部队编制上,实现装备的尽可能统一。

    就在河畔上还到处横飞着曳光弹的时候,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