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鼎-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抚恤条例一出,整个军心立刻振奋,如果说之前参军只是为了口饭或报答刘峰恩情。现在他们却实实在在为参军而自豪,没有哪一份工作能像军人这样,完全没有后顾之忧,而且高薪俸。

    而没了后顾之忧的他们,打起仗来自是悍不畏死,作战英勇可以获得战功,获得奖励,哪怕死了自己家人也可以受到照顾,完全可以在战场上拼出个前途来。

    刘峰暗自推波助澜,在整个三山县大肆宣传。加上之前对于军人各种英勇事迹的宣传。很快在三山县百姓的心目中,当兵成了首要选择。

    这与其他地方“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很多有心人也关注到了这一点,只是暗自疑惑刘峰哪来的底气。不怕无法兑现承诺。军队哗变么。甚至在等着看刘峰的好戏。

    。。。。。。

    将军府,书房。

    李从煜带着笑意向刘峰汇报整个三山县的收获情况。

    “整个三山县有收获的主要集中在麻青四镇,其中麻青镇土地最为肥沃。平均亩产三千七百斤,景佳镇其次平均亩产三千四百斤,桐乡镇再次平均亩产三千三百斤,陈季镇最少平均亩产三千一百斤,按照税收比例,我县至少可以收入三十八万四千五百石。”李从煜越说越激动,这在一向沉稳的他身上身上很少能看到。

    刘峰并没有责怪他,三十八万石番薯足够他们全县六万人食用好几年了,有了这个粮食储备,自然就有了底气,而压在他们身上的那座粮食大山也就被搬走了。

    而百姓们有了超过年的粮食储备心也就定了,三山县从这时开始民心才算是稳固了起来。

    “番薯要好好保存,不要让它轻易受潮,可以采用窖藏,长宽高大致都在一丈左右,只是不要让它们靠着窖壁。”刘峰努力想着前世储存番薯的方法,开口提点道。

    李从煜点点头,这番薯虽然是第一次接触,但是他对其却不陌生,因为关于番薯的著作刘峰就写过好几本,看完后对于它的习性都有了些了解。

    “嗯,你去学堂找几个对农事感兴趣的学生,然后弄个数百斤番薯给他们做实验,争取可以弄出耐旱、耐寒、对土地要求不高的番薯作物。”刘峰继续说道,现在的番薯只能在这个闽州气候湿润的地区种植, 还无法在其他地区种植。

    这自然是不行的,他的目标可不是在这闽州当个小军阀,为此他必须尽快改良种子。

    闻言,李从煜眼睛一亮,他自然明白刘峰的意思,然而若是这番薯真的可以改良,拥有耐寒、耐旱属性,岂不是说可以在全天下种植,以其产量,绝对是活人无数,这又是一场大功德,死后可以入后土庙受千秋万代所祭祀。

    想着,李从煜有些自告奉勇道:“此事下官愿意领衔,为大人分担,还请大人成全。”

    刘峰眼中有些疑惑,这是怎么回事,你难道由墨家转投农家了不成?他自是没有想到番薯的重大意义,就像那个“杂交水稻”给袁隆平带来的巨大声望。

    “你公务怎么办,难道不处理了?”刘峰沉声道。

    “其实公务并不繁杂,而且有叔德和道中在,煜只需每天个把时辰时间就足矣,完全可以将剩余时间用来改良番薯。”李从煜回道,本来一县政务对他来说就不难,而且还有人分摊这自是让他轻松无比。

    刘峰想了一下,也就没有阻拦,只要李从煜不耽误正事,其他都可以包容。

    而有三山县实质上的“县令”领衔,这番薯改良绝对是重中之重,而且在资源方面刘峰也不用担心会有所短缺。

    以李从煜的能力而言,只要看懂了他编纂的生物书,想必改良番薯也就不是难事了。

    “嗯,好,既然你想做就去吧,不过我丑话说在前面若是因此耽误了工作,别怪我派人接替你。”刘峰顿了顿又道“你可以多看看我刚写的那本生物书,里面就涉及到了一些改良的知识,如有不懂,可以随时来向我请教。”

    其实,改良番薯最好人选就是他刘峰本人,只是他刘峰空闲时间太少,而且很多时候都不规律,不是很适合做这个工作,只好交给他人,当然他也会始终关注的,并给予一些指导。

    “是,大人。”李从煜回道,作为半个莫须有师门的弟子,他自是关注刘峰的写下的书籍,知道有一本叫做《生物》的书,只是没来得及看罢了。

    现在的麻青镇的书并不贵,最贵的也不过百文,对于李从煜而言就是小意思,身为从七品官,月俸十贯,月给禄米十石,没有其他职田,奉料之类的收入,虽不丰厚却也不差了,而且还都是实打实全额发放。

    对于李从煜而言,他又没娶妻生子,自身又不讲排场,吃穿住全是公费,自然没啥花销,一年下来几乎都是积蓄,在书籍方面他自是舍得花钱,刘峰写的书他都买了一份,无论教科书还是医书什么的。

    县城之中的书店他都是老主顾,一有新书必定是送到他府上。

    两人商谈了一阵,李从煜准备告辞离开。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在刘峰亲卫的引领下走了进来,刘峰和李从煜转头一看,有些眼熟。

    “属下拜见将军,属下奉窦队副之命前来向将军请求援军。”那士兵直接行了一个军礼开口说道。

    闻言,刘峰心中“咯噔”一下,有大事发生?。。

第一百九十五章 入主上杭县一() 
“出了什么事。|顶|点| 。'2''3''w''x'}。”刘峰立刻沉声问道。

    “上杭县楚家派了一队人马进入茶地乡,意图进入矿区,被窦队副打了一个小伏击,暂时退去,只是窦队副打探,楚家正集结兵力赶往茶地乡。”那士兵赶忙说了出来。

    刘峰神色微变,这楚家是什么意思,难道他知道那里藏有铁矿,前来争夺?

    “大人,这是一个好机会,操作得当说不定可以拿下上杭县,开拓一县。”这时,李从煜开口道。

    闻言,刘峰心中大动,开始思考起来。

    上杭县虽然也贫苦,但是怎么说基础也比三山县好很多,人口六万余,或许现在少了点,但至少也有五万,而最让他心动的是既然这上杭县有一处铁矿,为什么就不能有第二处、第三处,若是真有,那么他的实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上杭县楚家占据上杭县不过五年,根基也是薄弱至极,虽然也养了一千兵,但是战斗力除了核心的一都兵还算是士兵,其余都只能算是土匪,事实上也是如此,楚家趁着原先的上杭县之主兵败之际,占据上杭县,自家兵力薄弱于是大肆招安周边的土匪,这才扩充了千人。

    以刘峰麾下战斗力只需两都人马就可以在野战中将其击溃,现在正好有机会可以进行野战,完全可以用隆中对中的那句话“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想到这,刘峰几乎不能自抑。这实在是好机会,尤其是现在弥泗部落已经元气大损的情况下,他完全可以调动足够的兵力。

    “重光说的不错,这绝对是拿下上杭县的好机会。”刘峰激动地回道。

    “不过大人可要想清以什么名义拿下上杭县。”李从煜在一旁提醒道。

    闻言刘峰冷静了下来,暗自谋算了一下,以他游击将军的名号自是可以的,但是你横跨两县很容易受到大帅府的猜忌,毕竟当年大帅为什么有起兵的实力,就是因为他占据了两县积蓄了足够的力量,虽然这两县是十分贫瘠的。

    只能假借他人的名义。思前想后。刘峰觉得窦振这个挡箭牌不错,盐贩子嘛,有能力占据上杭县也不是不可能,自蓝田起义之后。盐贩子就成了强悍的代名词。

    这百余年间以盐贩子的身份登上军阀舞台的人不知凡几。窦振占据上杭县并不会让人觉得意外。而且龙岩郡一向是混乱。

    当然,刘峰也不会真的将上杭县交给窦振,他可以让窦振担任指挥使。但是其手下的军队和文官都要被他所控制,也必须从他麾下调拨。

    想着,刘峰便让人将那士兵带下去休息,然后和李从煜讨论了起来。

    由于时间紧急,他们只是商议了一个大体方向,具体的等拿下上杭县再行商议。

    一盏茶后,刘峰便做出了决策。

    命令正在修整章化、萧城、张正孝率领三都士兵跟随他前往茶地乡作战,务必要将上杭县主力全歼,为夺取县城创造有利条件。

    拿下上杭县后,便让萧城率军驻扎上杭县城,以便完成守备任务,并着手开始招募或者从三山县抽调新兵。

    文官则由李明渊担任上杭县令主持上杭县事务,不过李明渊需要改名换姓,因为他的名字在担任三山县主簿时,被刘峰上报过大帅府,自不好沿用。

    至于窦振在外人看来是上杭县指挥使,实际上则是担任萧城的丙戌都副都尉,这一点必须让窦振清楚。

    为了不让窦振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刘峰连他原本一伙的兵权都剥夺了,可以说除了名义外,窦振就是个空架子。

    不过也为了不让窦振觉得寒心,刘峰也会作出承诺,等这一关过了,妥妥的让他的副都尉一职转正,甚至更高也不是不可能,这与他现在的队副不知高了多少,算是火速提拔了。

    ※※※

    长平乡,花红山

    荒凉这座山的主题,但是在另一面却是一个世界,大量窝篷被搭建,数百人被分成数十个部分正奋力的敲打地面和四周。

    周围站着一圈面无表情华族人,手执鞭子看着场中之人,谁敢偷懒便上去给两下。

    忽然,呼啦啦出现一行近千人且全副武装的的士兵,杀气立刻充斥着整个矿区。

    整齐的脚步声,严肃的面孔,明晃晃的长枪,黄中带白的铠甲。

    场中的蛮族想到了什么,心下一寒,忘记了干活,但是立马遭到了监工鞭子的抽打。

    “一群赤佬,兵爷岂是你们能抬头看的。”监工边打边骂骂咧咧,他丝毫不担心面前的蛮子会暴起伤人,远处架子上的头颅就是最好的威慑。

    刘峰没有关注矿区内的人,他带兵从这过无非是选择一条最近的路,尽快赶往茶地乡罢了。

    萧城等人站在刘峰身边闷头赶路,这一片区域不太适合骑马,故而都是徒步前行。

    众人脑中也在思考郭逢春给出的作战方案,根据之前与蛮子一战的反思,战术方面做了一点小修改,比如由四面夹击改成了三面夹击,另一面做埋伏,这让刘峰不禁想起了攻城时的“围三缺一,虚留生路”的战术,野战是否适用还有待战场检验。

    绕过坑坑洼洼的矿区和冒着黑烟的高炉,刘峰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茶地乡”。

    没走几步,便看到窦振带着三十人迎了过来。

    “属下拜见大人。”窦振行礼道,看到刘峰背后的人马,他松了口气,转而心中又有了些疑惑,看这架势如此兴师动众,难道提前进行上杭县攻略?

    “免礼,说说现在的大致情况吧。”刘峰开口问道,他很是疑惑为什么楚家对于这片不毛之地突然有了兴趣。

    难道说有人泄密?也不对啊,他的新兵训练营就驻扎在周围,时刻监控这片区域,再加上窦振扼守茶地乡入口处,怎么就一点情况都没有发现呢?

    “禀报大人,属下来到这儿后,发动了以前埋下的眼线监察上杭县的一举一动,昨日县城里的一队士兵朝我这儿来,目标还是矿区,故而我下令伏击,打退了对方,然而今早有消息传来城内有大动静正集结大部队,故而才行大人请求援军,现在已经过去半个时辰,而据打探敌军才走到冯明镇。” 窦振神色莫名地回道。

    冯明镇紧邻上杭县城,也就是说才出了县城,都半个时辰了,这效率。。。

    窦振犹豫了一下,然后“啪”的一下对着刘峰跪倒在地,然后道:“属下有错,还请责罚。”

    刘峰心中一动,这应该与楚家对矿区出手有关了。

    “说说看。”刘峰不轻不重的说道,若是在击败蛮子之前发生这事,说不得他会有些气急败坏,但是如今打残了弥泗部落,可以抽调出兵力的刘峰却不觉的有什么大事,顶多就是提前“上杭县”攻略。

    “大人,此地盐枭名为欧阳巢,此人之前来拜访属下,属下没有防备,被其钻了空子,他的手下趁机摸入山中打探到了实情,更让属下没想到的是他居然投靠了楚家。”窦振神色愧疚道,作为盐贩子,他怎么也没想到对方会投靠官府。

    刘峰脸色也不怎么好,他将这一片交给窦振,是对他的信任,现在居然出了纰漏,虽然后果不严重,但是这对刘峰而言就是“用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