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相统天下-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夫人,本官离开以后,切勿再来叶茂才的府上,此人禽。兽不如,品德低劣,虽然他不清楚你我之间到底有没有事,可依他的做派,日后免不了会拿此事欺负于你,你要当心!”杨小雨沉声叮嘱道。
沈宜修聪慧有加,瞬间便猜出杨小雨的意思,抿唇细声回道:“大人放心,妾身不日将回平湖乡下照顾婆婆!”
杨小雨点点头,沈宜修肯离开吴江小县是再好不过。
接下来,杨小雨不再提这件事,笑着陪沈宜修说了一会儿诗文,将自己在京城的住址告诉她她闲暇时可以来信。
沈宜修见杨小雨并不是那种目中无人的高官,平易近人,且在那事儿后并不强迫她,心中升起一点儿好感,吃过饭后,她主动献上一曲。
一曲弹完,也是曲终人散的时候!
沈宜修并没有向杨小雨提什么,她即兴赋诗一首,用来祝贺杨小雨仕途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杨小雨也随兴做了一首诗送给沈宜修,诗中向往听琴赏景的日子,更向往弹琴的佳人。
沈宜修听出了杨小雨的意思,脸上装作听不懂的样子,向着杨小雨微微一礼,转身告辞离去。
杨小雨派人送沈宜修回家,同时,派人召来县令叶茂才。
等叶茂才走进房间,杨小雨冷声道:“沈夫人是沈副都御使的女儿,更是名满江南的才女,与本官尚是亲戚,你怎敢将她用酒灌醉,又哪儿来的胆子把她送到本官房中?”
“下官。。。下官。。。!”
叶茂才吱吱唔唔的说不出话,其实他心中很想说是杨小雨对沈宜修有意思,他才强忍着羞耻做了回恶人。
“此事就到这里,幸好本官昨晚疲惫难当,一觉睡到大天亮,否则,闯下祸事,本官先割了你的脑袋!”杨小雨冷声喝道。
“是。。。是。。大人定力非凡,有君子风范,下官仰慕不已!”
叶茂从听杨小雨话中之音,便知他不会惩罚自己,旋即出言恭维道。(。。)
第二百七十章倒霉皇帝()
杨小雨不耐烦的挥挥手,打发走叶茂才,上榻休息。頂点小说,
下午的时候,苏州锦衣卫千户所派人来报,扬州、杭州等地的锦衣卫日夜兼程赶到苏州府,等着杨小雨的下一步命令。
正当杨小雨令缇骑传曹泰的时候,周和光带着麾下人马风尘仆仆的赶来吴江县。
有周和光在,杨小雨放下了一半心,旋即命令曹泰准备一辆宽敞马车,用铁链栓住徐鸿儒三人,将三人套在一起扔上马车。
琐事安排妥当,杨小雨带着麾下缇骑押着徐鸿儒三人出了县城,奔往苏州府的官道。
一行人有战马代步,速度如风,赶在傍晚前,来到苏州城外。
杭州千户何涛、扬州的马千户、苏州府锦衣卫千户,以及南直隶的数名百户,全部聚集在城外等着迎接杨小雨。
杨小雨来城门口,见到了各地驰援而来的锦衣卫官员,寒暄一番后,他询问了一下众官员所带兵马数量。
扬州的马千户带来了四个百户所兵马,何涛带来了三个百户所兵马,苏州府有三个百户所兵马,南直隶派来三个百户所的兵马。
各地锦衣卫缇骑加在一起有一千三百多人,杨小雨麾下有三百多缇骑,共计一千六百多兵力,有骑兵七百多,剩下的大多都是步骑。
杨小雨思虑了一会儿,令苏州千户所的兵马在附近码头寻来船只,步骑登船回京,何涛与马千户带着六百骑兵从陆地走,沿途清理白莲教的余孽,徐鸿儒三人由他带人押着从水路走。
命令传下去,诸位官员分头行事。
苏州千户所熟悉地形。不多时,便已然从码头上征调来七艘大船。
杨小雨命麾下人准备好干粮,押着徐鸿儒三人连夜登船,沿运河北上。
何涛和马千户带着骑兵靠运河岸边疾行,一路确保江上船只的安全。
杨小雨上了船,命人将徐鸿儒三人扔下船舱。收缴船舱中的利器,任由三人待在黑乎乎的船舱中。
此时正是炎炎夏日,空气沉闷,他站在船头上,感受着迎面而来的清爽江风,令他全身上下说不出的舒服。
七艘大船行驶在江水中,船桨划过河水,发出噗噗的声音。
从苏州码头到京城码头,最少也需要数十日的时间。
这些日子要警惕沿途江面上有人打劫徐鸿儒三人。
杨小雨令七艘船只呈品字形行驶。如此,即使有白莲教的余孽来打劫,也不会手慌脚乱。
……
八日后。
杨小雨带领七艘船只停靠在京城码头。
一路相安无事,多亏何涛和马千户率领骑兵沿途铲除意欲劫船的白莲教匪徒,这才使他顺风顺水的回到京城。
杨小雨下了船,对着一路护行的众地方官员表示感谢,寒暄一番,向众官员许了一点儿好处。便令他们乘船返回江南,而他则带着麾下三百骑兵押着徐鸿儒往京城而来。
进城之后。杨小雨没有丝毫耽搁,一路策马如飞,疾奔到北镇抚司大门口。
副镇抚使黄忠为和丁成虎带着镇抚司的诸位千户出来迎接杨小雨。
杨小雨笑着向众人打过招呼,命耿开诚带人将徐鸿儒三人扔进诏狱,派重兵看守,随即与其他镇抚司官员往大厅而去。一路有说有笑,进了大厅分居而坐,问道:“诸位,本官离京这段时日,京城可有发生什么事?”
副镇抚使黄忠为笑道:“杨大人京城的这段日子。朝廷上下一团乱,高大人提议吏治给事中由他的弟子魏大中担任,左大人提议由他的同乡阮大铖担任,两人都属东林阵营,互不相让,为此事在朝堂上吵的面红耳赤,最后叶大人出面决断,由魏大中担任吏部给事中,阮大铖担任工部给事中,左大人此事已和赵大人、高大人等决裂。”
杨小雨嘿嘿一笑,吏居第一,工居最末,东林党官员竟为这件事相互拆台,发生内讧,真是不明智,不过,这也是个好机会。
历史上,阮大铖最先依附东林党,后来抛弃因为没当上吏部给事中,又抛弃东林官员,改投魏忠贤,帮助魏忠贤清洗东林官员,立下功劳,后来顶不住东林官员的压力,他见势不妙,又逃回江南,隐居观望。
杨小雨思虑片刻,笑问道:“方首辅他们什么意见?”
“方大人近日身体抱恙,未曾上朝,对朝中之事并未表态!”黄忠为笑着回道。
杨小雨点点头,方从哲这个老狐狸打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思,想让东林党发生内讧,他再站出来挽救事态。
然而,**星、高攀龙、杨涟、左光斗等人毕竟是东林党的主事官员,他们为一件小事可以内讧,但在大事大非上,他们是不会糊涂的,方从哲这个心思,朝野内外有眼光的人都可以看的一清二楚,身为当局者的东林官员岂会不清楚,如此,他们还会让方从哲得逞吗?
杨小雨觉得该找方从哲谈一下,不能在这样毫无作为的等下去,应该主动出击,否则,东林党势力一天天变大,朝廷岂不是要控制在这些伪君子的手中?
杨小雨皱皱眉头,正声问道:“皇上这些日子在干什么?”
此话一出,厅中众官员脸色微变,默不作声,周同、白承望,程文赋等人更是低下头,什么话都没有。
丁成虎口直心快,道:“皇上建了一艘龙舟,泛舟游玩时,不慎掉到水中,一众内侍将皇上救起,太医开了几副药,皇上静养数日,龙体痊愈,只是过了几日,皇上建了成一个木城门,带着百官欣赏之际,岂料木城门坍塌下来,砸上了皇上的腿部,太医给皇上接上了骨头,开了几副药正在调养。”
怪不得厅中众人这副表情,原来木匠小皇帝这段时间干出了这么多事。
皇上是九五之尊,两次不慎受伤,在一些官员看来,这是上天惩罚皇上不务正业的征兆。
杨小雨苦笑不得,这位木匠皇帝真是倒霉透顶,泛舟嬉水,本是高兴的一件事,他却掉到了水里,带百官参观他建造的城门,也是一桩美事,岂不料木城门坍塌下来,砸中了腿。(。。)
第二百七十一章方以智?()
这两件事要是被有心人借神鬼之事利用,恐会在京城引起轩然大波。△頂點小說,
杨小雨思虑半晌,吩咐道:“从今天起,不准人人谈论皇上受伤的事情,敢有造谣生事蛊惑人心者,立即逮捕,送入诏狱。”
“属下遵命!”
一众官员忙站起身领命道。
杨小雨轻轻点点头,摆手让一众官员下去,唯独留下两位副镇抚使,向两位副镇抚使问了一些近日京城发生的事情,旋即出了镇抚司衙门,往府中而回。
杨府。
陈应仁送明月回到杭州之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回京城,就在他回来的当日,杨小雨带军去山东平叛,他留在府中处理一些琐事。
杨小雨刚进门,陈应仁就来拜见。
杨小雨笑了笑,带着陈应仁来到书房,问了一些关于杨家的事,陈应仁知无不言的回答完毕,从怀中取出杨勇的亲笔信杨小雨过目。
杨小雨接过书信拆开来看完,脸上涌出一抹喜悦,杨勇在信中夸赞了他一番,又让他放心,明月在杨府有婢女照顾,杨家请了几名经验接生婆伺候,而且,杨勇对他纳妾一事并没有生气,鼓励他多纳妾室,为杨家多留香火。
杨小雨嘿嘿一笑,只要杨勇肯让明月进门就好,之前他还担心明月身份不光彩,杨勇恐怕不会让明月轻易进门。
现在看来,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没了这件事的牵扯,杨小雨大松一口气。
就在这时,陈应仁拱手道:“少爷,小姐不日将要北上京城成亲,指挥使让您照顾好小姐!”
杨小雨疑惑的问道:“杨悦要来京城成亲?”
陈应仁道:“属下回到府中的时候。李家的媒人带着聘礼恰好在府中,指挥使答应了李家,今岁中秋前夕便派人送小姐来京城,算算日子,小姐应该已经准备动身了。”
杨小雨思虑了一会儿,苦笑道:“杨悦来京城成亲。一路上,护卫和侍女应该不会少的,有他们照顾杨悦,哪轮到本少爷照顾她!”
“少爷,指挥使的意思是让您在京城多照顾小姐,毕竟小姐孤身一人。。。。。。!”陈应仁没有往下说,他知道杨小雨能明白他的意思。
杨小雨笑了笑,道:“你派人仔细打听,一旦杨悦的车轿来到京城。派人将她接回府中居住,成亲的时候,再派花轿送她李家。”
“属下明白!”陈应仁点头应声道。
现在离中秋还有段时间,杨小雨遂不再想这事,问道:“府中可有什么事?”
“凌小姐让属下转告您您去她院子一趟!”陈应仁想了想回道。
杨小雨垂头丧气的坐到椅子上苦笑一声,道:“你回禀她,本官近日公务繁忙。恐没有时间去见她她有什么事直接给你说!”
“属下知道了!”陈应仁点头应下。
杨小雨再问了一些琐事后。便让陈应仁下去休息,
这段时间马不停蹄的赶路,累的他全身骨骼酸痛,关上房门,躺在床。上开始呼呼大睡。
翌日,清晨!
杨小雨一大早起来梳洗。穿上麒麟服,整理好仪容,带着侍卫出府往皇宫方向行去。
早上正是朝会之际,街上马车络绎不绝,敲锣开道声不时传来。
杨小雨的马车跟在户部侍郎的马车后面。一路畅通无阻,不多时,便已来到宫门口。
大臣们成群结队的往乾清宫而去,杨小雨坐在车中等着太阳升起。
按时间来算,太阳升起时,朝议便开始了。
他是锦衣卫副指挥使,按律可以不去上朝,当然,也可以随大臣们站在后面旁听。
不过,他向来懒的同朝中大臣打交道,也就不去旁听。
在马车上待了足有半个多时辰后,杨小雨听到午门钟声,旋即跳下马车,往宫中而去。
因为木匠皇帝受了伤,不能上朝,朝廷中的诸事便由内阁决议,然而,身为两辅之一的方从哲在家养病,朝中的事情便由东林党人来决断。
恰巧这段时间东林党人内讧不止,今日早朝更是如一窝蜂的乱嗡嗡,杨小雨抽了一个恰当的时机,从宫门而进,一路未遇到大臣,穿过走廊,来到皇上养病的暖阁外面等候召见。
木匠皇帝在养病期间闲的发慌,听闻杨小雨平叛回来,忙召他进来相见。
杨小雨大步而进,走到殿中行了跪拜大礼,道:“皇上,臣不辱圣命,已平定山东等地悍匪,亲手捉拿贼首徐鸿儒三人回京,现在三名贼首俱被关押在监牢中皇上下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