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相统天下-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月是凌露的贴身婢女,要纳她为妾,自然得向凌露说一声。
杨小雨一大早便带着明月来到了他的院子,随即派人给凌露说了一声。
生米都煮成熟饭了!
凌露听到这个消息后,只能报之苦笑,她是杨小雨的婢女,自己的婢女却比她快一步成为杨小雨的夫人,这对她而言,难以接受。
事实却不得不令她接受!
中午的时候!
北镇抚司的官吏们带着礼品前来给杨小雨贺喜。
对待自己的属下,杨小雨还是很大方的这些人吃了一顿喜酒,临走的时候,又让胡成和给他们回了一礼,算的上礼尚往来。
办完纳妾的喜事,杨小雨召来陈应仁他准备一下,克日送明月回江南,而且,他担心杨勇发脾气,写了一封书信,道明他是举行过纳妾大礼,明月才怀上的孩子,符合礼制。
陈应仁很为少爷高兴,俗话说的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少爷有了子嗣,代表着杨家下一任都司指挥使有了继承人。他们这些为杨家出生入死的人算是有了主心骨。
纳妾礼数一日完成。
二日,杨小雨带着缇骑护送明月的车轿出城,从码头登船,沿运河直往杭州而回。
根据明月的说法,她怀上孩子刚满一个半月。
依时间算来,应该是李选侍伺候他身子精壮之后。他逞凶威最频繁的那段时间。
杨小雨给明月配了六名贴身丫鬟,又让陈应仁带三十名护卫亲自护送,明月自身武艺过人,他也不担心路上会出什么事。
送走明月之后!
他忙返身往方从哲的府邸而去。
昨日忙着纳妾,却是错过了一场好戏。
方从哲突然现身朝堂,并再一次成为当朝首辅,许多被东林党打压的官员立即围到了方从哲身边。
其中浙、齐、楚三地官员最多,也有一些无党派官员受东林党排挤,决心投向方从哲。转而保全他们自己。
朝堂之上风雨变化莫测,昨日还是东林党一家独大,今日却已然变了。
东林党人似乎有准备,就在方从哲入阁第一天上朝,他们便再次指出先帝因红丸驾崩一案来攻击方从哲皇上将方从哲治罪。
木匠皇帝听了杨小雨和客印月的话,认为方从哲是忠臣,东林党官员才是奸臣。
木匠皇帝不满东林党人再次翻出旧案。力挺方从哲,当朝训斥东林党官员**星。并在朝堂之上宣布,不准朝臣再次提及先帝驾崩一案。
然而,东林官员控制言官,这些人以死进言为荣,不理木匠皇帝的圣令,跪在殿上强行进言。请皇上将方从哲治罪,并惩处当初进献红丸的官员。
方从哲沉浸官场多年,懂得丢卒保帅一道,他站出来向小皇帝陈明利害小皇帝惩罚进献红丸的官员。他自请降俸。
这时候,浙、齐、楚官员与中间派的官员纷纷站出来为方从哲说情。
木匠皇帝借坡下驴,稍微惩罚了一下当初进献红丸的官员,又罚了方从哲一月俸禄,便将此事平息下来。
东林官员不满皇上对方从哲的处罚,力请皇上重重处罚方从哲。
浙、齐、楚官员不乐意了,他们指责东林官员霸朝政,图谋不轨皇上赶东林官员出朝。
朝堂之上吵的不亦乐乎!
然而,身为首辅的方从哲和叶向高却是没有站出来说话,任由身后的官员唧唧喳喳争吵。
木匠皇帝大怒之下,想起杨小雨的话,立即宣布,从即日起恢复廷杖。
言官们一听再次恢复廷杖,一个个义愤填膺的站出来进言。
小皇帝也不傻,不杀杀这些人的威风,他这个皇帝和傀儡有什么区别。
因此,他挑了几个看不顺眼的言官,着殿中示侍立的锦衣卫大汉将军拉出去一顿殴打。
两名言官因为身体弱,经不起廷杖重刑,当场被打晕过去。
朝臣们一时禁若寒暄,纷纷要求撤消廷杖。
木匠小皇帝见群臣们害怕,以为他终于找到对付群臣的办法,不理会群臣的进言,摆手退朝。
此事过后,东林党的气势立即焉了不少。
一些受东林党排挤的官员露出了獠牙,纷纷争抢做方从哲的门生,他们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东林党的密事,以此献给方从哲,为进身之道。
方从哲知道仅靠浙、齐二党难以对付势大的东林党,他昨日下朝回来,便公开会见官员,与一些中级官员相谈,并赐这些官员墨宝,以示拉拢。
杨小雨到了府邸前的时候,看到外面停着许多马车,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些官员全是来拜见方从哲的。
从早上到现在,方从哲已经见过四拨官员。
这些官员大多都是三五结群而来。
杨小雨知道方从哲不便见客后,便匆忙离开方府,往皇宫而来。
木匠小皇帝答应让他招募兵马,却没有把圣旨发下来,他得去催促一趟,而且,他得时常在木匠皇帝面前溜达小皇帝一直记着他。
来到保和殿外,杨小雨得到传召,忙进去拜见小皇帝。
木匠皇帝正在干木匠活儿,杨小雨刚走进来,他便停下木匠活儿,一个劲儿夸杨小雨出的主意好。
杨小雨知道皇上都爱听奉承言,他便装着恭维的样子,狠狠的拍了一顿小皇帝的马屁,直把小皇帝夸的天上少有,地下无双。
奉承完小皇帝,杨小雨才提起正事:“皇上,司礼监没有下发圣旨,臣不敢私作主张招募兵马皇上降罪!”
木匠皇帝一拍脑门,这两天他光顾着高兴,把这事儿给忘了,忙让小太监给司礼监传话他们赶紧把圣旨发下。
正事过后,小皇帝又提起了他的木匠活儿,最近他在研究龙舟,准备一艘长十几米的大龙舟杨小雨给他找一些图纸,他好借助图纸来动工。
这不过是一件小事,杨小雨没有思索便答应下来。
杨小雨陪着小皇帝说了一会儿话,等小太监拿来圣旨,他便告辞离去木匠皇帝玩他的木匠活儿。
有了招募兵马的圣旨,杨小雨心中嘿嘿直笑,一路出了皇宫,快马加鞭的赶到北镇抚司。
他召来两名副镇抚使,把此事告诉了他们二人。
传来北镇抚司的书吏他们把北镇抚司缇骑的名单拿来给他过目,包括军余在内。
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千户所,分管缉拿盗匪和看守诏狱。
五个千户所共辖五千三百多编制内的缇骑,另有两千多名侯补军余。
杨小雨大手一挥,将这两千多名侯补军余全部提为编制内的缇骑,又派缇骑下江南传令,命扬州千户所程云、周同、曹泰三人带五百缇骑前来京城上任。
按杨小雨的考虑,两千多军余加上程云三人的五百缇骑,可建三个千户所,由程云、周同、曹泰三人为千户。
剩下两个千户所的人马,杨小雨决定向外招募精壮男子充任。
但这两个千户所的主官,却让杨小雨有些犯难。
最终,杨小雨决定以许显纯和胡成和为千户!
许显纯是副千户,提为千户只能说是正常的升迁。
胡成和却是一介庶民,将他提为千户大人,恐不能服人心。
对此,杨小雨给属下人解释了一番,胡成和下管的这个千户所不缉拿盗匪,也不办案,这个千户所的人马负责给北镇抚司军械、裁缝衣裳,清扫衙门,看守库房。
总而言之,这个千户所就是一个打杂的,其下所辖的锦衣卫缇骑从其他千户所抽调,凡是年龄上六十岁的,按资历和名望全部到这个千户所供职。
一些受伤身带残疾的缇骑也归纳到这个千户所。
杨小雨将一系列改动用笔墨写出来许显纯去招募兵马,其他诸位千户负责将自己麾下的年老缇骑送到镇抚司,由副镇抚使黄忠为统一安排。
再行安排一些琐事,杨小雨静等程云等人北上而来。
数十日的时间眨眼而过。
这段时间,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数次派人来传话给杨小雨,希望杨小雨不要招募兵马,需要兵马,可以从锦衣卫其他几个衙门抽调。
田尔耕的这份小心思,杨小雨一眼就看透了,此人想把一些刺头儿缇骑扔到北镇抚司,好让这些人来祸害他。
同时,田尔耕想把他的手伸进北镇抚司,达到彻底控制锦衣卫的目的。
杨小雨没有那么蠢,他直接以皇上圣旨为由,拒绝了田尔耕的要求。
北镇抚司隶属锦衣卫,却由皇上亲自指挥,轮不到田尔耕这个指挥使说三倒四。(。。)
第二百五十三章 徐鸿儒反()
田尔耕本是荫封的官爵,他以左军都督的头衔来提领锦衣卫指挥使司,一没有威望,二没有心腹,只有一个收发公文的经历司供他差谴,他的话语权连上任指挥使骆思恭都不如,如何能指挥锦衣卫各衙门?
锦衣卫有专门打探消息的衙门,也有专门负责值驾的衙门,更有负责巡逻街道的衙门,还有一些干其他杂事的衙门。
这些衙门均由锦衣卫同知、佥事来提领,锦衣卫指挥使负责大局。
田尔耕占了大义的名分,却无实权,其中北镇抚司最为,它的下面设着一个皇家监狱,处理的都是京畿大案。
田尔耕想要通过指挥使的名义来控制北镇抚司,其意再明显不过。
杨小雨花费数十日的时间,彻底整理清北镇抚司衙门,对麾下各千户加以拉拢,又让黄丁二位副镇抚使给各千户所下拨银子缇骑们的军饷比往年增加许多。
五月中旬。
程云、周同、曹泰率五百缇骑来到京城。
杨小雨让他们到北镇抚司衙门报到,而后任三人为千户大人他们到新编出来的千户所供职。
许显纯用十来天的时间招募了两千多精壮缇骑,杨小雨把这些人全部打乱分到各千户所,从各千户所抽出一些资历和立有功劳的缇骑他们到新编的千户所任小旗。
又从各千户所挑选一些小旗他们去新编的千户所任总旗。
新编四个千户所的百户,则由原来各千户所的副百户上任。
同时,胡成和也已走马上任,成了第十千户所的千户大人。
这日,杨小雨分派好事情。命书吏整理好晋升官员的名单,由他上呈皇上。
扩充千户所一事,受益的均是原北镇抚司的缇骑,只有五个千户,是由杨小雨拍板任命,百户、总旗、小旗均按照资历和功劳来任命。
此举受到了北镇抚司缇骑的。
原各千户所空缺出来的官职。由各千户从辖下挑选官员自行任命。
等到十个千户所的人事落幕,杨小雨才拿着晋升官员名单往皇宫而去。
这些日子,朝中党争再次扩大。
东林党与方从哲为首的浙、齐、楚以及一些中间派,开始争权夺利。
两派官员手段尽出,今日东林党弹劾浙党,明日浙党弹劾东林党,闹的朝廷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木匠小皇帝一时间成了两党官员争权夺利的核心。
然而,木匠皇帝也不傻。他任由两党互相围殴,自己静静的干着木匠活儿,等两党官员彻底爆发后,他便站出来施廷杖惩罚那些专门喜欢进言的言官。
今天木匠皇帝兴高采烈的干着木匠活儿。听到杨小雨求见,忙让内侍传杨小雨进来。
“臣拜见皇上!”
杨小雨进来忙行了一礼。
“平身,朕正想派人传你呢!”木匠皇帝高兴道。
杨小雨起身道:“皇上传臣有什么吩咐?”
“山东徐什么的造反,妄自称帝,攻府占县。朝臣们拿不出主意,朕想问问你。此事该怎么办?”木匠皇帝直截了当的问道。
杨小雨眼露明白神色,拱手道:“山东徐鸿儒本是白莲余孽,其人狂妄无知,蛊惑百姓,擅杀朝廷官员,罪不可赦。皇上可命大同总兵杨肇基率军平叛,山东巡抚赵彦、山东都司指挥使杨国栋组织兵力,从西攻向运河一带,臣带三千缇骑从北向西攻,如此。三方齐攻,不日便可剿灭悍匪。”
木匠皇帝听完杨小雨的奏对,愣神问道:“杨爱卿好像提前知道此事?”
“臣提领北镇抚司,各地锦衣卫千户有关地方大事的公文会预先送到北镇抚司,臣昨日看了山东千户所发来的消息,才知道徐鸿儒已经拥兵数十万,称中兴福烈帝,其先头兵锋已经行至运河北岸夏镇,截断漕运,不日便要渡江过来。”杨小雨如实禀报道。
木匠皇帝急忙问道:“杨爱卿,此言是实否?朝中大臣们告诉朕,徐什么的只有不到万余老弱残兵,他怎么会拥有数十万兵马呢?”
杨小雨暗骂党争误国,叹气道:“皇上可想一下,徐鸿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