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窃国贼-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个时辰不到。由琅琊军副帅颜慎、大将乐进、张饶等人率领的四万将士,源源不断开出北门。
六个工匠营组成的一万五千辅兵和五千轻骑,护送八百余辆满载马车,行进在队伍中间,延绵十余里浩浩荡荡向洛阳方向前进,彭城的防守尽数交给大胜之后士气高昂的徐州军。
城北长亭内外,熙熙攘攘。
送行的糜家兄弟和十余名徐州将校,在新建的吕布坟前拜祭完毕,齐齐向肃立一旁的刘存、公孙沛、陈宫等人行礼,殷殷告别之后骑上骏马返回彭城。
陪伴在刘存身后的颜慎、张饶和乐进等大将也离去,骑上战马返回各部跟随行军。
全程护送公孙沛一行返回济南的大将翟越和麾下万余将士,与陈到率领的五百亲卫,仍然肃立在长亭以北静静等候,刘存身边的武将只剩下赵云一个。
不一会儿,十余辆宽阔的乘坐马车在三百亲卫的护送下徐徐抵达,吕布的遗孀严氏身披白色裘皮大衣,与同样装束的貂蝉一左一右,牵着九岁的女儿走下马车,陈宫率先迎上恭敬致礼,将满脸悲戚、珠泪横流的严氏三人领到墓前拜祭。
望着宽大厚实的坟墓和高耸石碑正中“大汉温候吕公讳布之墓”的黑色,悲痛欲绝的严氏禁不住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脸色苍白、美得令天地动容的貂蝉轻轻擦去止不住的眼泪,拉着被吓坏的女孩,面朝墓碑盈盈下跪。
陈宫与自己的两位夫人缓缓上前,与跟随而来的高顺和张辽一家匆匆见礼,一同在严氏三人身后静静地跪下。
望着崭新墓碑前哭泣不止的吕布下属,公孙沛暗自叹了口气,在刘存耳边低语几句便走向自己的马车。
刘存犹豫片刻,拉上赵云,一同走到墓前,最后一次为吕布焚香烧纸。
良久,得到刘存暗示的赵云向严氏一家恭敬致礼,说了番节哀顺变的安慰话,便与陈宫一家将即将晕倒的严氏送上马车。
张辽默默擦去腮边的眼泪,看了一眼垂手肃立在墓前的车骑将军刘存,摇了摇头,与高顺一起将老婆孩子送往停车处,墓碑前只剩下含泪望着刘存的貂蝉和伏在她怀中哭泣不止的女孩。
“有什么话就天气冷,别冻着了。”刘存低声叹息道。
貂蝉刚止住的泪水再次涌出潮红的秀目,如同樱桃般润泽的嘴蠕动几下,终于发出细若蚊蝇的声音:“谢谢将军厚葬奉先!谢谢!”
刘存微微抬头,神色复杂地低声回应:“这是应该的,不管天下人怎么奉先将军在我心目中不失为一个天立地的英雄,虽然他做过不少令人失望的事情,但谁也无法抹杀他对大汉做出的杰出贡献,否则也不会有大汉温候这一显赫封!”
“在奉先率部进犯徐州之前,我和他一直都是相交不错的朋友,只是没想到最后竟成了敌人……之前我曾再三派出使节说服奉先,希望他和我一起为大汉的复兴并肩作战,可奉先一直没有回应,直到他攻占彭城之后,才给我回信,要我把徐州送给他,令我非常难过,也非常失望。”
面对凝望自己默默流泪的绝美佳人,刘存心情格外沉重,抬头仰望灰茫茫不断飘落雪花的天空,好一会儿才说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得不率领青州和徐州将士把他给赶走,否则的话,将会有数百万无辜民众流离失所,最后饥寒交迫,死于冰天雪地之中……”
“也许你不知道,数年来,我和糜竺大人总计投入了二十万万钱,才一步步将徐州建成五谷丰登、民众安乐稳定的美好家园,不低于三百万贫苦民众建起了自己的新房,过上了温饱安定的生活。”
“想到这一切将被奉先和他麾下那些不管民众死活、性格狂野残暴的将士给毁掉,我怎么也不能袖手旁观,所以才有了我和他之间的对立,最后,奉先付出了性命……”
“这几天每每想起,我心里都非常难过,但我不后悔,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会这么做,因为奉先再怎么勇猛,再怎么强大,与五百万徐州民众相比都极为渺,在此,也请你理解我的选择,哪怕恨我再多,也要好好想想无辜民众的死活。”
听完刘存的一席话,貂蝉忽然发现自己竟然半儿也恨不起来,除了默默流泪之外,无言以对,直到刘存请她节哀顺变尽快带孩子登上马车,貂蝉才抬起头来,幽幽问道:“将军打算如何处置我们?”
刘存苦笑道:“我了解过了,无论是你还是严氏夫人,都没有亲人活在这世上,本想送上丰厚的礼物让你们离去,可是考虑到奉先这么多年来四处征战,仇家遍天下,我就无法放心让孤苦无依的你们离开,所以只好暂时先把你们送到济南安顿下来,好好歇息一段时间,等我率领麾下将士西征长安,救出皇帝和大臣们之后再说。”
貂蝉心中涟漪阵阵,感动之余也忐忑不安,似乎预感到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有儿慌乱,有儿迷茫,似乎也有儿期盼。
可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再多的疑问、再多的想法也无法说出口,只能垂下头,默默接受刘存安排的一切。
ps:谢谢drtelos大大的月票!
请大家在看《窃国贼之余,也看看火的新书《仙赏哦,给您绝对不一样的!拜谢!。。
1
第二七一章 整合 上()
刘存与数万将士顶风冒雪抵达洛阳的次日,济南的急使便迅速而至。
得知张辽和高顺已被送入济南城北的武学院软禁、严氏母女和貂蝉已平安住进自己的将府并获得孙婉的优待,刘存欣慰之余也颇为愧疚,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也最宠爱自己的人唯有孙婉,自己颇有点儿横蛮地收留貂蝉的那点贪欲和自私,恐怕早就被聪颖贤淑的孙婉看了个通通透透。
从济南送来的诸多急报中,夹杂着自己的结义兄长王杞的一封信,刘存看完心怀忐忑,立刻前往首席智囊公孙沛的住处,挥退左右,便将王杞的信送到因一路风寒而斜卧榻上休养身体的公孙沛手中。
刘存痛惜地点了点头:“我实在没有想到,寿山大哥竟然借此机会辞去琅琊军统帅的职务……我很担心是因为之前我对徐州之战初期诸多事务的批评,导致他心灰意冷,进而借机辞职。”
“这只是寿山辞职的一个理由,但不充分,你历来行事公正公平,批评下属也都是对事不对人,这一回,就连你最大将翟越都被你赶回武学院进修思过了,其他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你没发现当时糜家兄弟那副追悔愧疚、无地自容的表情吗?而且作为琅琊军统帅的寿山,在徐州之战初期确确实实犯了许多不该犯的错误。才会让臧霸和吕布、陈宫屡占上风。也导致了数千麾下将士无谓的伤亡。”
公孙沛说完放下信函。接过刘存送上的热茶,轻抿两口润润喉,在刘存的搀扶下支撑起酸痛的身体,满脸严肃地说道:
“我觉得,寿山之所以借机辞职,主动要求伤愈后前往武学院修习深造,最大的原因是他终于看到自己能力和局限,如果仅仅是担任琅琊中尉。或者仅担任一州兵马总管,寿山还勉强能够胜任,若是让他像徐州之战初期那样掌控十万兵马,指挥庞大而又复杂的大型战役,他就吃不消了……说句不好听的话,他没有这样的能力,也没有这样的格局。”
刘存明知真相如此,但心中还是有一种戚戚然的感受:“能力是可以通过实践步步提高的。”
公孙沛摇摇头:“说得没错,可是你别忘了,这人啊。到了一定高度,最讲究的就不是什么能力了。讲究的是天赋,可正是这最为的天赋,恰恰是寿山所没有的……纵观你麾下将领,目前也只有太史子义和徐盛二人展露出令人期待的天赋,哦对了,根据我不多的接触,你非常器重的赵子龙和魏延魏文长算半个。”
“估计是你老人家接触的少,我麾下许多将领都很不错,比如颜慎、张郃,还有管亥,在军事上都拥有惊人的天赋和悟性。”刘存不服气地补充道。
公孙沛哈哈一笑:“颜慎、张郃、管亥这些人确实很优秀,对你忠心耿耿而且精明稳重,可这些人只能称为将才而不能成为帅才,倒是被你俘虏的张辽张文远进退有度,一旦被你所用,将来的成就很可能太史子义和徐盛之下,说不好还能略有超越。”
刘存惊讶地望着眼前这个令他尊重敬服的长者,对他敏锐的目光深感叹服,真想问问他是否真的拥有传说中无比神秘的帝王之术和观人之术。
公孙沛似乎知道满脸惊讶的刘存想些什么,白了刘存一眼,低声问道:“如今洛阳已陈兵十万,下一步你怎么打算的?”
“休息五日,做好出征准备,然后径直杀向长安,能救出小皇帝就救,救不出或者死了也只能说是天意了。”刘存如实回答。
公孙沛连连摇头,似乎对刘存的回答深感失望。
刘存见状颇为纳闷儿,扶额沉思过后似乎有些明白了,试探着问道:“你的意思是,再缓缓?”
公孙沛的脸色这才好看些,抬手把刘存拉近距离,谆谆叮嘱起来:“不但要缓一缓,而且必须尽可能抓住时机,重新整理你麾下军队,按照功勋、能力和资历,重新任命各军主将和副将,并形成相互弥补、相互牵制的总体格局。”
“如果你真的志在天下的话,最好能够抛弃青州军、琅琊军、冀州军这些旧称谓,把军队聚拢在同一个名义之下……那就是大汉军队,明白了吗?”。
刘存彻底明白了,听完公孙沛语重心长的提醒立刻陷入沉思之中,公孙沛见状也不打扰他,轻轻舒了口气重新斜躺下来,对刘存的表现感到非常的安慰。
足足半个时辰过去,刘存终于抬起头,精光闪闪的双眼中满是坚定之色:“占领冀州和徐州之后,咱们的军队数量几乎猛增一倍,确实到了需要重整军队的时候了……”
“如今我唯一担忧的是长安局势,如果已逃到并州太原至黄河东岸一线逐渐安顿下来的袁绍看清长安时局,很可能会及时介入,给咱们制造诸多麻烦。”
公孙沛轻蔑地笑道:“你觉得元气大伤、麾下将士已不足一万五千的袁绍,这个时候还有能力染指长安吗?哪怕袁绍在麾下死忠谋士田丰、审配等人的辅佐下,成功地与于夫罗联合,险之又险挡住十万黑山黄巾的进攻,也不能保证他从此把太原至黄河东岸的宽阔地盘掌控在手中。”
“更加的是,不管是袁绍,还是他麾下谋士与将领,都没有你所担心的高远目光,眼下他们能不能顺利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季还两说呢,你担心什么?”
刘存意识到自己多虑了,嘿嘿一笑,虚心说道:“整军是件大事,抛弃青州军、琅琊军这些地域性的称谓,对我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军队的大权自此牢牢掌握在手里,通过领军将领的和任命,就能够迅速消除军队中尚未形成的帮派,从而达到相互弥补、相互制衡的最佳效果。”
“可是……咱们该取个什么新的名代替呢?对此你老人家有何指教?”(……)
第二七二章 整合 下()
“主公……”
早就在心中谋划多时的公孙沛微微一笑,建议道:“你打破传统建立起来的新军制不是挺好吗?只需要把军队细分为陆军和水军两个兵种,统统置于大汉军队这个最大、最高尚的名义之下,按照现有师、旅序列重新整理不就行了?”
“比如,你麾下已经扩大近十倍的水军,按照你原来的防区划分,只需在某某水师、某某舰队前面套上个‘大汉水军’即可……至于陆军该如何进行,就不需要我再多嘴了吧?”
“可是……这中间有一个难处,就是像我寿山大哥和纪维大哥这类资历深厚、劳苦功高的人难以安排啊!”
刘存摇头叹息,总觉得对忠心耿耿却格局有限的王杞、纪维和耿武等人颇为亏欠,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安置才好些。
在推行青州新政期间,你不总是说能者上、庸者下吗?为何在涉及到自己身边感情深厚之人就迷惑彷徨了?”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必须果敢坚韧,雷厉风行,决不能受感情的支配……你若是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必须忍痛做出一个个有利于大局的明智决断,否则……很可能就会因为犹犹豫豫和牵牵绊绊埋下祸根!”
刘存顿时醒悟过来,咬咬牙,重重地点了点头:“好!既然如此,就让寿山大哥接替纪维的职务。担任武学院山长吧……纪维大哥转任青州司马。和耿武将军的冀州司马一起。负责两州的地方防务和兵员征召与训练,不再参与军队的具体作战指挥。”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