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茅山南派-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师爷摆了摆手,笑着说:“我第一次经过那家米线店时,也是什么也没发现,坦白地讲,我把花家镇走了一遍,仔细看了又看,不要说墓地了,就连上乘的葬穴都没找到一个,因此我断定你们得到的消息肯定有误。”

    “那……”

    “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广州龙脉在帽峰山,我想花家祖坟福荫如斯,多半是在这龙穴上,于是我和巴巴爷上了帽峰山,点到了龙穴。可是,龙穴之地竟是意外的荒凉,龙气呈现溃散之象,完全称不上风水宝穴。”

    徐师爷吞云吐雾,“你们或许注意到了,帽峰山景色奇丽,作为景点却总有些欠缺,人气一直不是很旺,就是那种感觉能够红遍全球却始终红不起来的状态。究其原因,我想肯定与龙气不足有关。”

    这无疑是个大发现,徐师爷惊愕交迸,只觉得匪夷所思,很是想不通,他说:“大凡龙穴宝地,聚风藏气,像帽峰山这样龙气异常稀薄,实属罕见。我观察了半日,确定龙穴没有遭到破坏,只是龙气无法凝聚,仿佛被抽空了。”

    “花家祖坟!”我倒抽着气脱口而出,大家全点头,看起来想到了一块去了。

    石溪真人鸿运强的逼天,必然有一条龙脉支撑。

    我的乖乖,花家祖宗也是牛逼得能日天了,竟然把帽峰山的龙气抽空了,也不知他们是怎么办到的。

    徐师爷不置可否,他的第一反应只怕是惊疑,而不是像我们这样理所当然就往花家祖坟上想,他说:“接下来,为了找出帽峰山龙气流失之谜,我攀上了最高峰,翘望四方,又看了半日风走云散,终于摸到了龙气脉络走向,一眼看过去,龙首正前方,恰是花家镇。”

    我们听得入了迷。

    徐师爷取出一张彩纸铺展开来,我们看到纸上画着一条五爪青龙,脚踏祥云,口吐金珠,格外的威武。

    “龙一身精华全聚在龙珠上,风水上,把这种独特的格局叫龙吐珠!”

    徐师爷的眼神愈发明亮,“我行走江湖数十年,什么样的风水宝地没遇见过,龙吐珠地却是只闻其名,从未见过。帽峰山是龙,花家镇是龙珠,二者相合,正是龙吐珠地。”

    罕见!

    我们听到奇闻,呼吸全部屏住了,只听徐师爷激动无比地说道:“按道理,龙珠落地,不管落在哪里,那个地方一定是旺地,古有六朝古都,十三朝古城,多是龙珠宝地。花家镇也是龙珠落地,却萧条的很是寒碜,这其中大有古怪。”

    我们直点头,心里想着他么的,花家祖坟居然是建立在龙珠之上,难怪能把龙气给抽空了。

    这花家祖上,一定有位寻龙点穴的宗师。

    徐师爷接着说:“于是我赶紧返回花家镇,这次不用细心找了,只要找镇上人气最旺的地方必能找到蛛丝马迹,花家镇最热闹的地方是一条商业街,街市最热闹的地方就是老王米线店。”

    太精彩了!徐师爷的判断合情合理,听到这里,我们击掌而赞,直呼绝了!

    尽管夜深了,但大家都没有睡意,是啊,吃了那么苦头,一波三十折,好不容易确定花家祖坟的方位,谁能不激动,谁能睡得着。

    不过我没有激动过头,我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个坏消息,花家祖坟找到是找到了,但它在街市上,这给我们的破坏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人多的地方,不好动手啊。

    大家听我这么一说,给泼了一头冷水似的,脸色变得格外严肃,皱眉思考对策。

    巴巴爷瞅了我一眼,冷不丁地说:“你们这么有钱,干脆把老王米线店买下来好了。”

    我摇头说:“破费些钱倒不打紧,但即便能顺利买下来,等老王一家子搬走,没一星期肯定搞不定,可我们根本没有一个星期。”

    巴巴爷神色忽然狠戾下来:“那我们就冲进去,绑了老王一家。”

    我只挑眉,心想这巴巴爷有点神经啊,怎么跟土匪似的。

    文仁也觉得巴巴爷过了,忙咳嗽一声说:“保护古墓难,破坏古墓其实很容易,只要打个洞,扔个炸药包下去一炸,管他什么是什么福荫祖坟,绝对能破坏殆尽。”

    问题是该怎么避开别人的注意,打洞的动静可是不小,老王米线店进出的客人那么多,想完全避开他人注意,几乎是不可能的。

    见素一咬牙:“先想个办法让老王歇业几天吧,至于该怎么潜入,在另想办法解决。”

    我点了点头,这时,我忽然发现哮天老狗不见了,正惊疑不定时,镇上忽然响起一群狗叫声,汪汪汪,凶残的叫个不停,好像花家镇上的所有的狗都发疯了。

    麻蛋,深夜两三点了,你们鬼叫什么!

    忽然,我想到了什么,不禁打了一个激灵。

    靠,这不会是哮天老狗闹出来的动静吧。

第208章 一场麻将引发的血案() 
救护车一辆辆驶进花家镇,停在街市上。

    犬吠肆虐的镇上,顿时变得更加不平静。

    我们冲出街口,一眼望过去,看到的是人头攒动的喧闹长街,睡眼朦胧的人群争相探出头,看向同一个方向。

    “镇上的狗全发疯了,咬伤了人。”有位大叔披着外套,穿着拖鞋,站在自家门口,指指点点。

    我们错愕的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望向老王米线店。

    群狗伤人事件正是发生在老王米线店。

    这家米线店开张有十多年来,老王做的蜗牛米线口味不错,很受欢迎,自从花家镇成为名景点,老王的生意越做越大,几乎到了人满为患的地步。

    蜗牛米线可作为早餐、午餐和晚餐,还也可以做宵夜,老王的店铺几乎是全天候经营,单凭老王一家子根本干不过来,于是老王雇来五六个店员帮忙。

    群狗伤人事件发生在深夜接近三点时分。

    这个点,店内没有一个客人,却非常热闹。

    老王有个收不住的爱好,那就是打麻将(小赌怡情),每天打,夜夜打,跟他一起打麻将的牌友有的是街坊有的是店员,街坊打不动的时候,他就叫店员过来顶,于是每天深夜,店内总有两三桌麻将摆出来。

    今晚也如往常一样,老王在店内的餐桌上摆开阵势,搓得很嗨,忽然一条流浪狗窜进店内,嗅来嗅去,还要往厨房那边跑。

    老王玩得正起劲,忽然瞥见这条脏兮兮招人厌的流浪狗,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拽起一条板凳就扔了过去,砸得那条流浪狗呜呜哭着逃跑了。

    老王哈哈大笑,非常欢乐,还对旁人说这就叫痛打死野狗,引来众人一阵哄笑。

    流浪狗仓皇逃到门口,这时,有一只大花狗跑了过来,两条狗乌鸦乌鸦了一阵,然后那只大花狗愤怒地瞪了店内众人一眼,仰起头嚎叫起来。

    大花狗只是吼了一嗓子,却一呼百应,镇上的大小狗全跟着吼起来,不多时,一条又一条狗聚集到了店门口,露出凶残目光,冷森森地盯着众人,此起彼伏地发出可怖的低吼。

    这下子,任谁都会吓一大跳。

    众人皆意识到不妙,吓出一身冷汗,麻将也不打了,全站起来,与群狗对峙,在他们拿起板凳自卫之前,大花狗怒吼一声,群狗如浪潮冲入店内,一场人狗大战就此爆发。

    结果可想而知,众人根本不是群狗的对手,一个个全被咬伤了。

    狗发起疯来,也是嗜血的猛兽,咬死人的事不是没发生过,众人个个中招,闻声赶来看热闹和救援的人,也不幸受到牵连,只是两三分钟的功夫,店内的场景……感人肺腑。

    接着,有人报警了,110和120轮番拨通。

    接下来的一幕着实令人费解,群狗忽然作鸟兽散,一个呼吸间,散了个干净。

    围观者莫名其妙,等了五分钟,才敢凑过去,小心翼翼地走进店内,一看,店内的人个个都被咬伤了,有的胳膊中招,有的大腿鲜血浸湿,店内一片狼藉,简直惨不忍睹。

    我吞咽掉嘴里的唾沫,向人打听有没有闹出人命。

    “这倒没有,多数人只是皮外伤,要打狂犬疫苗,只有老王一家子和他的那些店员给狗咬得比较惨,恐怕得住院治疗。”

    听到这样的回答,我怔怔无语。

    这个时候,大家的议论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结论,那就是刻薄的老王遭了报应,连狗都讨厌他,群起而攻之,是他害得大家受牵连。

    救护车拉走了被狗咬伤的人,警察询问了几句,了解情况后,将这件事定性为动物群体伤人事件,通知动物管理局来处理,然后他们也走了。

    闹腾了一个多小时,花家镇才彻底平静下来。

    大家议论了一阵,纷纷猜测动物管理局要大肆扑杀流浪狗了,有点担心自家的狗会不会受牵连,然后打着哈欠全回家睡觉了。

    直到四下里完全安静下来,我们才来到老王米线店前,大门已锁上,我们朝里面看了看,空无一人。

    “这……呵呵……”

    文仁,徐师爷和巴巴爷,三个大爷们全傻眼了,大家争吵了半天也拿不定该怎么潜入老王米线店,却因为一场麻将引发的血案,轻松解决了。

    一条哈士奇哈哈地来到库因克斯身旁,尾巴飘到天上去了,一脸得意地看着我,求表扬一般。

    我扬起眉,瞪了哮天老狗一眼,故意说这下子不知有多少狗要被杀了。

    哮天老狗冲我旺旺两声,不明其意,但听那意思,好像完全不担心。

    然后我和见素商量了一下,都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决定立即动手,于是大家返回旅店,带好各自的家伙事,再次来到老王米线店,绕到了后门,破门而入。

    到了院子里,巴巴爷取出一副乌亮的铁手套,沉甸甸的,拿在手里,问徐师爷:“在哪儿打洞?”

    徐师爷看了看周遭,向东边走了七步,蹲下来,袖口朝下,不多时,他的袖子动了起来,我们定睛一瞧,呼啦,钻出来一只白老鼠。

    这白鼠体色发亮,胡须贼长,直垂到了地上,它爬到地上时,我们才发现它是一只特别特别胖的老鼠,胖的走不动似的,它在地上根本跑不起来,只能蠕动。

    就是这样一只胖老鼠,徐师爷把它当成宝贝一样藏在袖口里,一登场,瞬间夺走了所有的星光。

    我们屏住了呼吸,全神贯注盯着胖白鼠,只见它在地上嗅来嗅去,慢慢地向厨房方向爬去。

    我鈤,这老鼠不会是饿了吧。

    正当我耐不住的时候,胖白鼠忽然停了下来,转了一个方向,向厨房旁边的一口井蠕动,最终停在了井口旁,绕着井岩转来转去。

    徐师爷笑了笑,捋着山羊胡须走到井口旁,把胖白鼠放回袖子里,对巴巴爷说:“从这口枯井往下挖。”

    我们全走到井边,伸头看向井底,发现井里黑乎乎的,但没有水的反光,也没有那种潮湿感,说明这口井下面没有水,手电筒照下去,看到这口井并不深,最多三米的样子,井底铺满一层厚厚枯叶和垃圾。

    巴巴爷点点头,把铁手套穿在了双手上,纵身跳进井里。

第209章 墨家与吃死人肉的白眼() 
倒斗的工具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有洛阳铲,铁铲,铁镐……一些粗暴的盗墓贼喜欢用炸药,动不动就炸一发,常把古墓破坏的体无完肤。

    巴巴爷使的是一对铁手套,着实扎眼,看起来很笨重的样子,大家闻所未闻。

    只见他双手并用,非常从容地掀开井底的杂物,掏起井底的泥土闻了闻,然后动手开挖,只是一会儿,就挖出了一个半米深的坑。

    我问文仁这副铁手套有来历么,其实这是在变相打听巴巴爷的出身了,文仁笑着说:“巴巴爷精于机关打造,这铁手套是他发明的,我也不清楚。”

    “机关?”我愣了一下。

    文仁不好直白地泄露巴巴爷的底细,他故意提到巴巴爷这个特长,分明是在暗示我巴巴爷是有门派的,而且那个门派的特点是“精于机关打造”。

    只可惜,我阅历尚浅,一时间猜不出。旁边的见素微微沉吟,忽然低呼一声:“墨家!”

    靠!不是吧。

    墨学之道出现于先秦时期,曾与儒学并驾齐驱,可惜在秦以后逐渐寝寂,直到清朝中期才中兴。

    木鸢、辘轳、滑车、云梯、连弩车、转射机、藉车等古代机械,全是墨子的作品,堪称技术始祖。

    难道巴巴爷来自机关术墨家?

    我震惊了,忙看向文仁求确认,文仁微微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墨学未亡,巨子犹在!

    我猜测,墨学中兴时期,墨家有了一定程度的复兴,诞生了一些门派,而巴巴爷来自传承至今的某个墨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