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凤雏-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糇右宀幌颖甘频チ拢阌氡敢坏溃パ爸艽蠖级饺绾危俊�
太史慈闻言微微一愕便点了点头,刘备昔日转战中原,能耐不小,且又有赵云这万夫不挡之勇的上将相随,若公瑾得二人相助,凭添不小助力。
想到此处,太史慈对刘备笑道:“既然如此,我三人便速往青州一行!”
赵云闻言,却摇了摇头,目视刘备道:“皇叔,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子义将军亦是勇猛之人,可保皇叔一路无虞,既然如此,赵某当早些归去了。”
“莫非子龙欲弃我而去?”刘备闻言,一脸惶恐道:“子龙,如今云长,翼德已被那庞山民擒了,备势单力孤,无人可用,还望子龙念在你我君臣一场,勿要相弃!”
赵云闻言,颇感为难。
之前于长安城外,赵云已于庞山民面前说过日后归隐之事,如今已将刘备送至东郡,若再相送,入青州与周瑜相见,日后免不了被江东所用,如此一来,便有悖誓言了。
只是刘备这话却令赵云难以推诿,二人君臣数年,也算相宜,刘备遭逢大难,赵云就这般离去,心中自然过意不去,见赵云微微皱眉,陷入纠结,太史慈却道:“子龙将军这般年纪,可不应当归隐山林,当今天下乱世,正是英雄用武之时!”
二人连番相劝,赵云苦笑一声道:“非是云不愿为皇叔效命,而是之前与那庞山民曾有约定,长安一役,无论皇叔是否兵败,云总要归隐……”
“此乃庞山民激将之计!”刘备闻言,摇头叹道:“庞山民与备之纠葛只因昔日白门楼之事,后娶貂蝉后,便迁怒于备,苦苦相逼,备如今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若子龙惧怕荆襄威势,执意要走,备也不作强留……”
刘备说罢,热泪盈眶,赵云见状,忙出言劝慰道:“皇叔莫要悲戚,云再送皇叔一程便是,只是投身江东一事,云之前并未想过……”
“投我江东,又有何不好?”太史慈闻言,微微皱眉道:“曹操身为汉贼,虽雄霸中原,我主却敢与之针锋相对,此乃英雄所为!”
赵云闻言,轻叹一声道:“云乃皇叔之臣,子义将军多说无益,既然皇叔有命,云便遵从!”
太史慈闻言,亦不多言,心中却道:刘备此番欲投江东,这赵云归根结底,还是要被江东所用,待青州事了,日后入了江东,便多劝主公,结好此人便是。
于道边换过曹军衣装,三人上马,一路往青州方向而行,沿途倒也未遇阻碍,至临淄后,太史慈对此间地理,早就了然于胸,三人日夜兼程,不过三日,便至北海周瑜屯兵之处,太史慈与周瑜再见,周瑜激动不已,数日来的面上愁容,一扫而空,对太史慈道:“子义,你是如何归来的?”
太史慈也不多说,当下便将刘备,赵云二人,引荐于周瑜面前,周瑜见了刘备,殷勤招待,心中却是暗道,不知为何庞山民会对眼前之人,如此忌惮?
莫非刘备真有异于常人的本事?
周瑜心中暗自警惕,面上却异常热情,与刘备言及青州事务,也不避讳,当刘备得知,江东军马如今已被声势浩大的曹军逼退于群山之中,且太史慈万余军马,数日之前便被悉数歼灭,心中更是暗暗叫苦。
此来本欲雪中送炭,可是当今局势,貌似他与赵云这点小小的“炭火”,于此严严隆冬,作用不大。
只是周瑜对眼下局势,并不颓丧,江东军马于青州战至如此局势,对周瑜而言,心中知足,十五万大军未得全功,数月也只损了太史慈一支军马,周瑜麾下还有万余军马,可于北海,频生祸乱,一旦打乱了那贾诩,郭嘉二人部署,便可险中求胜。
便是青州难胜,最不济便引败军,离青州而入徐州,周瑜如今已对这袭扰战法,颇有心得,只要小心谨慎,不被曹军大军围困,但凡这支江东军马所过之处,总能叫曹操治下,不得安宁!
这便是周瑜的最终打算,虽打的艰苦,却也可拖累曹操,不得机会安心发展,如今青州局势已呈乱相,周瑜也想要早些派人告知凌统,该引军马早入徐州,找找那程昱,于禁的晦气了。
刘备闻周瑜计策,心中也不禁大赞,暗道之前还是小觑了这江东都督,能把一支残军用的如此潇洒,绝非寻常智者。
想到此处,刘备抱拳一礼,对周瑜道:“既然备与子龙,已投都督麾下,我二人便任凭都督调遣!”(。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NO。475 三人作保,宽恕刘备?()
刘备,赵云二人离长安后,行踪隐秘,便是荆襄细作有着通天手段,也难寻得二人消息,所以刘备已至青州,投周瑜麾下一事,庞山民并不知晓。
只是庞山民知道的却是关羽,张飞二人入荆襄数月以来,始终对刘备念念不忘,看着这两大世之虎将,日渐憔悴,常与酒为伴,庞山民心中同样难以释怀。
莫非与此二人的君臣之谊,当真是有缘无份?
若果真如此,逼迫二人恪守着为臣荆襄一年的承诺,又有何意义?
数日以来,庞山民一直在思索这一问题,心情也难免纠结不已,如今关,张二人虽不似初至荆襄时那般处处与他针锋相对,可二人的冷漠相待,更令庞山民心中难过。
好话坏话皆已说尽,二人依旧无动于衷,庞山民心灰意冷,索性也不再劝,只是若就这般将二人及刘备家眷放掉,庞山民又不肯甘心,在庞山民看来,若可得此二人真心投效,便是有一丝机会,也当努力下去。
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庞山民对二人本领,深有体会,且二人忠义,行事光明磊落,这也让庞山民心中难以对他们产生怨恨。
近些时日,便是甘宁也屡屡来往于长沙府衙,劝说庞山民还是将关,张放走的好,见二人颓丧,甘宁也心生不忍。
若上将征战沙场,亡于马上,那是为将者的荣耀,可如关,张这般,于荆南蹉跎下去,最终籍籍无名。泯然众人,那便是对这般良将的侮辱了。甘宁甚至觉得,便是与二人为敌,痛痛快快的沙场较量一番,也比现在这样,放任二人自暴自弃下去的好。
庞山民闻言,默然无语,心有所思。
许久之后,庞山民长叹一声,命人召关。张二人往太守府一叙。
四人于府堂相见,关,张二人依然冷脸相对,一言不发。庞山民见状。苦笑一声道:“云长,翼德,这是何苦来哉?”
张飞闻言。冷哼一声,关羽却对庞山民道:“唐侯有何指教?”
“若庞某今日便允二位离荆襄,寻刘备,不知二位,以为如何?”庞山民说罢,长叹一声。对二人道:“便是庞某富甲天下,坐拥大汉半壁江山。却也不得事事如愿,二位既然无心投庞某麾下,庞某也不再相逼,若庞某与二位再这般僵持下去,便成了害人害己,与其逼迫二位,强留一年,导致最终大家都不痛快,还是只让庞某一人,心中难过的好!”
庞山民说罢,勉强一笑,甘宁闻言,亦唏嘘不已。
甘宁心中知晓,以庞山民爱财如命的性子,最后却难以求得二将忠诚,这心中失落,自然不小。
张飞,关羽二人闻言,尽皆愕然,半晌之后,张飞回过神来,对庞山民道:“此言当真?”
“骗你又对庞某有何好处?”庞山民闻言,白了张飞一眼,道:“只恨庞某福薄,不得二位相助,二位若欲离去,庞某这便予二位通关文书!”
“且慢!”关羽闻言,摆了摆手道:“唐侯之言,关某相信,只是我兄弟二人之前与唐侯相约以一年之期为誓,效命荆襄,这般誓言我二人亦不会背弃!”
庞山民闻言,颇为诧异的看了关羽一眼,继而笑道:“便当庞某违誓好了,这些时日,庞某并无用兵打算,二位若去,对庞某谋划天下之大计,也毫无影响!”
庞山民这番话说的甚是霸气,张飞闻言却颇为不忿道:“既然我二人对你大业并无影响,你又何必与我二人,纠缠日久?”
“得忠诚良将相辅,乃是身为人主者的夙愿。”庞山民闻言笑道:“庞某惜二位本领,却不得二位忠诚,心中纠结已近半载,不如索性给二位一个自由之身!这样即便是日后沙场相见,庞某在面对二位之时,亦可坦荡一战!”
张飞闻言,不禁动容。
入荆襄已近半年,庞山民礼遇有加,便是刘备家眷,亦不曾遭到丝毫为难,甚至庞山民还允许关羽,张飞二人子侄,入荆襄战策,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便是张飞这等浑人,也能感受到庞山民的一片真心。
只是张飞心中,却总避不过与刘备的兄弟之情,始终觉得荆襄虽繁花似锦,却不该是他的容身之处。
且若兄长尚在,大业未成,张飞也想要帮助刘备,重振雄风,可是张飞深知,这天下只要有庞山民在,刘备若敢冒头,必遭无情打击,荆襄声势,如日中天,张飞虽于疆场之上,不惧任何对手,却也知道这争霸天下,靠的不仅仅是沙场相争。
只要庞山民一日尚在,刘备便没有一丝机会,成就霸业,张飞也曾想过,日后与刘备相见,劝刘备勿要再与庞山民相争了,刘备虽有远大志向,可其本事比之庞山民还逊色不少,便是中原霸主曹操也无庞山民这般能耐,使治下百姓,这般富庶安康,若可化解二人宿怨,使刘备辅佐庞山民,便是不为一家诸侯,也可为一世名臣。
思索良久,张飞轻叹一声,对庞山民道:“唐侯,俺老张还想问你一事!”
庞山民闻言,点了点头,对张飞道:“翼德但说无妨,据庞某所知,三将军之前于庞某面前,并无这般扭扭捏捏!”
“为何于长安之时,你始终不允我家大哥,投身荆襄,莫非只为那吕布之仇么?”张飞说罢,庞山民哑然失笑,对张飞道:“温侯殒身对庞某而言,始终是个收拾你家大哥的借口,若温侯尚在,庞某也不得美人眷顾,不得玲儿这般聪明伶俐的丫头为女。”
张飞闻言,一脸惊愕,就连关羽面上,亦若有所思。
庞山民见状,侃侃而谈,对二人道:“只是庞某对刘备亦有了解,以刘备为人,又怎会安于平淡?庞某立足荆襄,坐拥数州,不敢说大公无私,却也能保百姓安宁,四境平安,可刘备若入我荆襄,庞某却不得不对其心中警惕,防其如先前那般,篡庞某而代之,如此以来,君臣之间相互猜忌,也非人主之道,未免日后麻烦,庞某自当要将你大哥,除之后快!”
“唐侯此言,太过偏激!”关羽闻言,怫然不悦道:“你又对我家兄长,了解多少?”
“要击败一个敌人,必先了解这个敌人,二位虽与刘备朝夕相处,可庞某还请二位回想一下,这徐州之事,河北之事,许都之事,长安之事……刘备不为人臣,皆有验证,昔日翼德曾言温侯三姓家奴,可依庞某看来,这刘备姓氏,比之温侯却只多不少。”
庞山民一席话说的张飞,关羽二人,不禁大怒,只是二人却不知晓该如何辩驳,虽然二人一直以为,兄长姓刘,代表的正是汉家正统,皇族霸业,可是如今刘备连皇叔都算不上了,若再这般与庞山民争辩下去,却也成了强词夺理。
见二人压抑着心中怒火,怒目而视,庞山民笑叹一声道:“二位将军,非是庞某危言耸听,若二位只顾兄弟情谊,日后必受此连累,大丈夫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二位也当看到我荆襄百姓,安居乐业了,若只弃一刘备,而使得更多百姓,得此美好生活,何乐不为?于庞某看来,如此行事,才是好男儿当做之事!”
“唐侯为何不肯相信,我家兄长真心为臣呢?群雄争霸,也总要能臣贤士相辅,若我兄长随我二人同投唐侯麾下,必不反复!”关羽说罢,双目灼灼的看着庞山民道:“此事关某可代兄长作保!”
“俺老张也可同保!”张飞说罢,对庞山民道:“若唐侯允我大哥,出仕荆襄,我二人便是荆襄之臣,永不背叛!”
庞山民见状,轻叹一声,未及开口,却听身旁甘宁亦劝,对庞山民道:“山民,甘某已与二位将军相交半载,深知二位言出必践,平日二人于山民处一无所求,如今难得有求与你,山民何不成人之美?”
甘宁说罢,对庞山民笑道:“甘某看在二位将军面上,也为那刘备,做一回保!”
“兴霸!”关羽闻言,双目泛红,对甘宁道:“兴霸大恩,羽永不相忘!”
张飞闻言亦颇为感动,热切的看着甘宁,却不知该说些什么应景之言。
庞山民见甘宁亦出言相帮,不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