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宦-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永宁第一,罗乾象兴许不敢说,但是文武双全,却是当真。

    罗乾象虽是永宁土民,可是当年却曾经随在外经商的父亲,在成都府暂居三年。就是在这三年里,父亲将罗乾象送入了成都府中的私塾。从此,罗乾象的求学之路便一发不可收拾。

    万历三十五年,时年十七岁的罗乾象前往泸州府参加府试,被当时的泸州知府陈石卿亲笔点为第六,成为永安一地十年间唯一的秀才。

    陈石卿甚至曾经对着罗乾象感慨道:汝若不是生于南蛮,而是出自书香世家,日后金殿题名必然有之。

    所以,平日里罗乾象虽然对自己的秀才功名绝口不提,可是内心里却是常常自以为傲。

    如今,唐旭与孙承宗,钱谦益所合作的句读录,早已经是风行天下,内心里自认为是读书人的罗乾象,又岂会不知?

    “正是在下。”,唐旭哈哈一笑,点了点头。

    “原来是唐先生。”,罗乾象顿时不由肃然起敬。除了原本带着的几分亲切以外,更是多上了几分尊敬。

    虽然此人看起来年纪要比自己还小上许多,可是才学却胜自己百倍,称一声先生也丝毫不为过。

    “唐某前几日在巡抚衙门里的时候,曾经听朱大人提起过罗将军,知道土人之中,亦有学圣贤书者,钦佩不已。”,唐某引着罗乾象朝门外走。

    “唐先生过奖了。”,罗乾象恭恭敬敬的行礼,心里却是一阵茫然。难道那朱巡抚,真的称赞过自己是“永宁第一文武双全”?

    “唐先生为何会来这蜀中?”,隐约间,罗乾象似乎想起,自己好像曾经听说过,做句读录的唐近贤,是京城人氏。

    “哦。”,唐旭对罗乾象丝毫不做隐瞒:“唐旭这回入川,是奉了圣命前来钦差宣抚。”

    “啊”,罗乾象愕然的张了张口。不是说那位钦差大人,是个专喜勾结权贵和太监,专权弄术,刚愎自用,无恶不作的恶棍么?

    可是再看看眼前的唐大人,丝毫没有恶棍的特征。

    再转念一想,说唐旭是恶棍的那番话,似乎是樊龙说出来的。

    那样的货色,能说出什么好话,无非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罢了。罗乾象在心里头,把樊龙啐了一头一脸。

    “唐某在这里,想向罗将军求个情。”,唐旭突然停了下来,朝着罗乾象拱了拱手。

    “罗某如今已经是阶下之囚,有何事能帮得上唐先生。”,罗乾象愕然问道。

    “将罗将军囚禁在此的,是石柱宣慰使秦良玉的独子马祥麟与唐某从京城里带来的属下。”,唐旭一本正经的向着罗乾象作揖:“唐某既为上司,下属的失误自然一力承之;唐某如今又已经认秦大人为义母,以马将军为义兄,义兄的错过,亦可由唐某担之。”

    “唐先生认了秦大人做义母?”,罗乾象惊讶的轻呼一声。

    作为永宁军中的一员,罗乾象虽然对白杆兵向来颇有些不服气,可是作为一名书生秀才,却向来也是对秦良玉的品德景仰有加。

    “其实若论起来,唐某与罗将军也颇有共同之处。”,唐旭既不等罗乾象的回答,也不回答罗乾象所问,而是继续说道:“其实唐某的出身,也只是我大明卫所中的一员小校。”

    “哦。”,罗乾象原本已是觉得唐旭颇为亲切,如今听唐旭提起这么一件,顿时更添加上了几分。

    “唐某今日在这华阳县城的还月楼中,设下薄酒一杯,算是向骆大人谢过。”刚从大牢中走出,便看见门前驶来一辆马车,唐旭立刻平掌向着马车,对罗乾象说道:“罗将军请。”

    “罗某岂敢。”,罗乾象虽是连连摆手,却到底拗不过唐旭,只能是一同登车而去。

    再等一路走到了还月楼,便看见二楼的包房门边,居然已经有人在此等候。

    “这位便是唐某的义兄马祥麟马将军。”,唐旭上前为罗乾象引见。

    “久仰将军大名。”,罗乾象也连忙挪动脚步,上前见礼。

    “罗将军何必客气。”,马祥麟托起罗乾象,也是哈哈笑道:“其实我与将军,不是已经见过两次。”

    罗乾象这才想起,原来两人已经交手过两次。第一次是半夜袭营之时,自己为马祥麟所伤,第二次就是这回自己送肉上门,故意被石柱兵擒获。

    只不过,第一次照面的时候,正值天黑,看不真切。第二次也只是匆匆看了几眼,就被送到大牢之中。

    再看看唐旭和马祥麟两人,心想自己虽然号称文武双全,可是也未必不是。况且自己文远不及唐旭,武远不及马祥麟,脸上顿时也是红了大半。

    唐旭看见罗乾象脸红,也不点破,只是吩咐掌柜快上酒菜。

    之前早有这华阳县令来打过招呼,掌柜的知道这三人中,一个是钦差宣抚,锦衣卫指挥同知,一个是石柱宣慰司的大少爷,哪里还敢怠慢,备了上好的酒菜,让厨师精心烹调。

    如今这个时候的川菜,虽然还不流行辣椒,可是用茱萸红油加上花椒烹调,也是别有一方风味。

    蜀中的绵竹和宜宾等地,也都是盛产好酒,唐大人和马少爷都不差钱,自然叫的都是三蒸三酿的烈酒,酒过三巡之后,面色都是有些发红。

    “小弟我在京城之中,也开了一家菜馆。”,吃着茱萸红油做出的菜肴,唐大人到底觉得还是不够味,未免忍不住向着马祥麟说道:“下回若是两位得到京城,定是要请去痛饮几杯。”

    “你那里我日后定然是会常去叨扰。”,马祥麟也不和唐旭客气,哈哈笑道:“只是等你日后回京,来这川蜀的时候便就少了。”

    “等这回叛乱平息,你定是要随我去石柱盘桓数日,无论如何,石柱如今也算是我等家宅所在。”

    唐旭原本还想客气一番,可是听了马祥麟的话,忽得想起自己已经认了秦良玉做干娘。如今的石柱便也就算是自己的第二个家,便毫不犹豫,一口应下。

    

第197章 乾象盗书() 
再吃几口菜肴,忽得想起,自己那“全聚德”所做的菜肴,岂不就正是四百年后的川菜。

    如果在这成都府中,也开几家全聚德的分号,想来生意绝不会差。

    至于菜肴所需要的辣椒,这个就更简单了。自己那位干娘家里,不就是土司,家里最不缺的就是土地。况且白杆兵原本就是天下数得上号的强军。如果有了更大的财力,想来更是会如虎添翼。

    不过心里虽然这般想着,毕竟如今西南叛乱未平,这时候开店明显不合适。眼下又有罗乾象在面前,倒也不急着说出来。

    酒酣之际,马祥麟忽然开口说道:“今日我等三人有缘在此相聚,此处既然名为还月楼,想来定是取自小苏学士那一句‘一樽还酹江月’。”

    “既然如此,我等三人,便以‘月’字为题,各做一首诗词,里头需得都带一个‘月’字,如何?”

    唐旭略微一想,约莫就是如此。苏轼原本就是蜀中一地的眉州人氏,所以蜀人仰慕,唐旭倒也不觉得奇怪。

    “今日唐先生既为东主,便请由先生为先。”,罗乾象新得自由,正是心情大好,自然无不说好。

    马祥麟虽然惊讶罗乾象为何口称唐旭为先生,但是也并未问出来,而是连连摇头反对:“我等三人之中,以他文才最好,若是让他先做了,你我想要再做,岂不是味如嚼蜡。不如就让马某为先,如何?”

    唐旭笑而点头,洗耳恭听。

    马祥麟和罗乾象各自做完一首之后,都拿眼看着唐旭。

    唐大人原本也想自己做一首拥有原著权的,可想来想去,倒未必比这两人做的好。

    马祥麟面前,唐旭倒是无所谓,偏偏罗乾象也坐在此,今日这局,原本就是自己设好的,若是失了颜面须得不好。

    无可奈何,只得回忆出一首陈维崧的贺新郎,念给两人听:

    “掷帽悲歌发。正倚幌、孤秋独眺,凤城双阙。一片玉河桥下水,宛转玲珑如雪。其上有、秦时明月。我在京华沦落久,恨吴盐、只点离人发。家何在?在天末。

    凭高对景心俱折。关情处、燕昭乐毅,一时人物。白雁横天如箭叫,叫尽古今豪杰。都只被、江山磨灭。明到无终山下去,拓弓弦、渴饮黄獐血。长杨赋,竟何益?”

    这首词虽然算不上能够名传千古,比起小苏学士的那首赤壁怀古更是不堪,可是也算得是上品,比起唐大人自己想的更是好了不知多少。

    “如何?”马祥麟微微叹一口气,向着罗乾象笑道:“适才若是让他先作,你我这酒菜如何还能再吃得下去。”

    “先生果然大才。”,罗乾象更是慨然叹道:“学生平日里自以为文武双全,今日见了先生,方才知道只是腐草萤光罢了。”

    “况且听先生词中胸怀,更是学生远不能及。”

    “笑蔑了。”,唐旭摆了摆手,自己都不好意思再提。

    虽然马祥麟和罗乾象也算是海量,可是因为喝的是三蒸三煮的烈酒,所以两坛见了底之后,除了唐旭之外,马祥麟和罗乾象都已经是隐隐有些醉意,站立不稳。随从的军士将三人扶起,一起送回营中休息。

    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等罗乾象醒了过来,天色已经是隐隐有些发亮。

    罗乾象揉了揉因为宿醉而有些发酸的太阳穴,睁开眼睛向四周看去,顿时便就吃了一惊。

    看营帐内的摆设,这里应当是马祥麟的卧帐。而唐旭和马祥麟两人,正躺在一旁呼呼大睡,尚未醒转。原来这过去的一夜,三人竟是同榻而眠。

    再向左右望了几眼,罗乾象的目光,落到了一把佩剑上面。这把佩剑,应当是马祥麟平日里所带,如今就随意的放在离自己不过几步远的地方,自己只要站起来身来走几步就可以够到。

    不过,看了几眼之后,皱了皱眉头,罗乾象又飞快的把目光从佩剑上移开,重新躺下了身。想要再眯一会,可脑海里的思绪,却像是烧开了的水一般,翻腾不止。

    营帐的门外,像是有人在说话,应该是马祥麟贴身的侍卫。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可是罗乾象仍然是能大概听个清楚。

    “听说反贼在龙泉镇外造什么吕公车,到底是什么东西?”

    “管他什么东西,后日夜里到了,一把火烧了便是。”

    接下来的声音悉悉簌簌的,不过说的都是些闲聊的话,罗乾象也没有兴趣再听下去。

    明军要去龙泉镇烧吕公车?罗乾象刚刚有些平静下去的思绪,又一次开始不停的翻滚起来。

    辽东,三岔儿堡。

    一骑建州侦骑,正在像躲避什么可怕的东西一般,一路向前狂奔。可是胯下的马匹,却兴许是因为奔跑过猛而显得有些脱力,一挂松散的白沫,正不停的从口中喷出。

    “哇哦哇哦”,身后不远处,也正有两骑精骑追逐而来,虽然看来像是不紧不慢,可是奔跑的速度却似乎要比前面的马还要快上几分。

    前面的马匹,奔跑的速度越来越慢,马背上的骑士,似乎也是感觉到了什么,眼里渐渐的露出几分恐惧。

    追兵,已经越来越近,看上去约莫已经只有百余步远,建州骑士甚至已经可以看见他们因为兴奋而变得涨红的脸。

    伸出手去,想要去拿马背上的弓箭,却发现自己的手指已经有些微微发颤,一丝绝望,慢慢的从心底涌了出来。

    “轰”,胯下的马匹,终于再也支撑不住,轰的一声向下倒去。马背上的骑士也是一个踉跄,被甩出了六七步远。

    追兵的脸庞,变得更加兴奋起来,收起了手中的弓箭,换做弯刀拔在手上。

    建州骑士看起来像是被摔得不轻,摇摇晃晃的想要站起身来,只是刚睁开眼,便感觉到一阵劲风迎面朝着自己袭来,眼角边,也仿佛看到一抹银光扫过。

    “砰”,带着一阵沉闷的爆音,一蓬鲜红的血浆朝着天空喷涌而出。建州骑士只感觉自己脖子上一凉,转瞬间便立刻失去了意识。

    “哇哦”,追兵把头颅挑在弯刀的刀尖上,兴奋的朝着天空嘶吼着,像是在发泄着什么。

    “四贝勒。”,鳌拜看着黄台吉的眼神,看起来也有几分不安:“派出的二十名斥候,如今回来的只有一半。”

    “也就是说,还有十人未归?”,黄台吉皱了皱眉头。

    虽然如今的建州骑兵多少还有些比不上鞑靼和叶赫部的精骑,但是相比起明国,向来都仍还是略胜一筹。尚未接战便折损了五成,这样的情形在从前还从来没有遇见到过。

    “据回来的斥候回报,他们遇见的是鞑靼和女真。”,鳌拜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