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0。城破家亡

    大家继续躲猫猫。

    这一轮已经躲到了1652年,也就是顺治九年。当众家兄弟如走马灯般风驰电掣地急兜了若干了圈子,停下来之后,由不得再次发出惊叫:

    不得了,李定国和孔有德这哥俩撞到一块了!

    这次弄出差错来,说起来责任都在吴三桂身上。人家李定国是奔西川的,吴三桂可好,硬给人堵了回来。可怜的李定国没地儿可去,派人一打听:嘿,孔有德这时候正在桂林,和独生儿子孔庭训、女儿孔四贞,还有两个老婆,一个姓白,一个姓李,正在给女儿过十二岁生日呢!

    听说是孔家小姐过生日,李定国急了,说:我也要参加……招呼也不打一个,就跑了来。

    血战,在桂林城下爆发了。

    是役也,李定国手下有十五万人,负责进攻。守城的老孔,城中只有500亲兵,这工夫吴三桂离得太远,尚可喜虽然近,但是他来得决不会太快。

    孔有德亲率500亲兵登城,就见城下黑压压密麻麻,清一色流寇。各着奇装异服,排成方队,向着城墙缓步走来,一边走,还一边喊口号:

    孔有德,太缺德。

    娶个老婆是歪脖。

    儿子跟我去拉磨,

    女儿给我当老婆。

    孔有德脸皮抽搐。

    李定国是冲着他的女儿孔四贞来的。

    怎么办?

    没法办!孔有德的兵将全都去支援全州、宝庆等无关紧要的地方去了,回师已是来不及,只能和李定国拼了。

    哇啦啦……李定国部的士兵蜂拥冲了上来,城上扔石头,倒开水,双方打得不可开交。突然之间,乱军中嗖的一箭,砰的一声钉在孔有德的脑门上。老孔拔出箭来看了看,说:箭头都秃了,也不知道磨一磨……扭转身,继续指挥战斗。

    顷刻之间,李定国已经整整攻城一天。到了夜里,就见城下火把通明,人声鼎沸,李定国把预备队和督战队全都调了上来,打谱非要进城不可。

    最可怕的是,李定国的部队中竟然有20头巨象。大象傻啊,被人赶着,拿脑袋哐哐哐往城门上撞,撞得桂林城墙摇晃不止。

    突然之间,北方喊声大震,孔有德急忙回头,就见一个亲兵满脸惊慌地跑来报:大帅,不……不……不……不好了,李定国派人占领了城北的山岭……

    孔有德说:人家来了那么多的人,占领你一座山岭咋了?不行吗?

    说完,他下了城,回到府中,只见全家人都抱在一起,瑟缩成一团。女儿孔四贞刚刚十二岁,儿子孔庭训刚刚十岁,还不懂得人情世故,就要遭此劫难。孔有德忍不住叹息了一声:你们两个啊……听天由命吧!

    叫过来两个大脚奶母,说道:我老孔啊,今天是寿数到了,两个孩子就拜托给你们了。你们背着孩子,等一会儿我大开城门,放出百姓,你们就随着百姓堆里趁乱快逃。能不能逃得了,全靠老天有没有眼睛了……

    目光落在儿子身上,孔有德霎时间老泪纵横:儿子,你生在富贵中,长在荣华里,衣朱紫,食金玉,现如今……如果你逃得了性命的话,千万要记住,自己找个庙,把头发剃光光,以后就当和尚吧,千万别学你爹……

    洒泪告别。

    两个大脚奶妈背了两个孩子,一个走东门,一个走西门。而孔有德下令大开城门之后,就自缢了。

    李定国冲进城来,发现孔有德的府中火光冲天,原来是孔有德的两个妻子点火自焚了。李定国当即下令搜城,结果孔有德的儿子孔庭训被群众揭发检举,被李定国俘虏,后来杀死在安隆。

    只有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被大脚奶母背负了她,拼死跑路,总算是逃得一命。

    11。养兵如养虎

    得知孔有德死于桂林,吴三桂大为震惊,就悄悄地带了王辅臣,去找洪承畴。

    吴三桂问:老洪,老孔的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按理来说他不应该啊。

    洪承畴眼皮低垂,半晌不吭一声,正在吴三桂等得惶然之际,他突然挥了挥手,一个下人立即用一个托盘托了一份奏章抄件出来。

    吴三桂拿起来一看,赫赫然竟是孔有德给清廷上的奏章。算计时日,这份奏章递上去之后,李定国就奔着桂林扑了过去。

    吴三桂看下去,越看越是心惊。

    奏章上写着:

    ……臣生长北方,与南荒烟瘴不习。每解衣自视,刀箭瘢痕,宛如刻划,风雨之夕,骨痛痰涌,一昏几绝。臣年迈子幼,乞圣恩垂鉴,即敕能臣受代,俾臣得早觐天颜,优游绿野。

    原来,这份奏章,是老孔给朝廷打的辞职报告,他想回北方,优游绿野……

    吴三桂心里的震恐,已经到了极点,便问:就为了这么点小事,朝廷就……

    洪承畴看了他一眼:就怎么样?你要知道,老孔家的大丫头孔四贞扶灵柩回京,朝廷中凡三品以上大臣,皆出城亲迎,四品和五品的官员,要临表守灵一整夜。这政治待遇,规格够高的了吧?

    可是……吴三桂咕哝道:老孔好歹也是为朝廷卖过命的人,就因为想辞职,朝廷就……

    洪承畴冷笑:小吴,你脑子要是没出毛病的话,我不信你不清楚。现今汉人所有的军事武装,全被挤压在西南五省,只要稍有不慎,揭开盖子,二十年前的局势就会重演。你不怕,可是朝廷害怕啊!

    吴三桂:害怕又怎么样?老孔只不过是想告老还乡,别无他意……

    洪承畴:养兵如养虎,他告老还了乡,那虎伤了人怎么办?

    吴三桂默然,半晌才道:那么依老洪你看,再这样下去的话,情形会怎样?

    洪承畴抬了一下手:不会再发展了,不会了。

    吴三桂站起来,示意左右,左右立即悄悄退下,房间里边,只剩下他和洪承畴两个人。凑近洪承畴,他低声道:老洪,要怎样做,才能避免老孔的悲惨结局?你给我指点一条明路吧。

    洪承畴闭上眼睛,不吭声。

    吴三桂:老洪……

    洪承畴仍然是一声不吭。

    吴三桂侧身站在洪承畴身边,好久好久,始终不见洪承畴开口说话,吴三桂叹息了一声,转身欲走,这时候洪承畴突然说话了。

    声音低若耳语。

    他说:

    不可使滇一日无事也。

    吴三桂的脚步停顿了一下,说了句:明白了。

    他大步地走了出去,再也没有回过头。

第64章 夜幕下的残余 (1)() 
1。绝望的战争

    北京城中,孝庄皇太后和儿子小顺治正在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

    皇上,额娘给你看一样东西。孝庄皇太后说着,一挥手,早有内侍上来,高举着一只托盘,盘子里边放着几团白白的东西,上面还隐约有字迹。小顺治伸长脖子看了好半天,不得要领:这是什么东西?

    孝庄皇太后说:这东西,有一个恐怖的故事。

    恐怖故事?小顺治闻言大喜,朕最爱听恐怖故事了,快点讲……

    孝庄道:这个故事发生在福建漳州。那里本是一个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的地方,居民与世无争,安居乐业。可是就在今年年初(顺治九年),忽然有数不清的战船自海上而来,将小小的漳州团团围困起来。至今为止,漳州已经整整被围困了七个月,城中粮尽,百姓自相残杀,人相食。到得昨日快马来报,那漳州城中,活生生饿死的百姓,已达七十余万;也就是说,漳州城中的百姓,已经差不多全都饿死了……

    顺治皇帝:……好可怜哦。

    孝庄皇太后:猜猜这个围困漳州,活生生饿死70万无辜百姓的贼子是谁?

    小顺治:左右不过又是郑成功干的。

    孝庄皇太后:没错,儿子,就是那个日本大脚渔家女的儿子。你说一个日本人,不回你的日本小岛上去,跑到这里折腾什么?70万的百姓活生生地饿死,你于心何忍啊!

    小顺治:哦……

    孝庄皇太后:皇上,你现在看到的这只托盘里的东西,是这么个情况:在这座漳州城里,有一个读书士子,此人性情慷慨,素有侠义之称。城困之后,他将家中的余粮全都拿了出来,分给邻居。可是随着困城的日子越来越久,这位读书士子终于饿得撑不下去了,他率全家人大哭而死。死后,邻居入其户,盗其尸,分而食之,却发现尸体的腹中,尽皆是旧纸,纸上的字画,依稀可辨……皇上,你现在看到的东西,就是从那个读书士子的腹中取出来的纸张。

    听到这里,小顺治拍案而起:这个郑成功,闹得也太不像话了,传旨!

    孝庄欣慰地向后一靠,内侍上茶,看着儿子吩咐大臣拟旨。

    只听小顺治沉声吩咐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后博尔济吉特自入宫以来,素行无能,嫉刻极甚,现废为庶人,钦此!谢恩。

    孝庄皇太后慌了神:儿子,你搞什么搞?我这是在跟你说郑成功呢,你怎么扯到皇后身上去了……

    小顺治:对朕来说,废后之事比解漳州之围更重要。那漳州城中的百姓再凄惨,也未必凄惨得过朕,朕这可是活受罪啊……

    孝庄皇太后:你们小夫妻不是好好的吗,怎么又受活罪了……

    小顺治:朕就不信你不知道,皇后她……总之,这皇后我是非废不可了。

    孝庄皇太后:我决不允许。

    小顺治:你当真不允许?

    孝庄皇太后:当真。

    小顺治:那好,那就让郑成功围着漳州好了……

    孝庄皇太后:皇上,请你自重。

    小顺治:说什么也没用。今天你们不答应朕废了皇后,漳州的事儿朕就不管。

    孝庄皇太后:……那这样好了,皇后好歹也是你妹妹,你要是把她废为庶人,让她以后还有什么脸见人?莫不如就让她留在宫里,就将她降为……嗯,降为静妃吧,这总行了吧?

    小顺治:这还差不多。

    孝庄皇太后:好了儿子,都依你了,你快颁旨速解漳州之围吧。

    2。狂乱家族

    托郑成功的福,顺治小皇帝终于成功地废了皇后博尔济吉特,恢复了自由之身,于是他立即召郑芝龙上殿。

    小顺治:郑芝龙,你是啥时候来北京的啊?

    郑芝龙:陛下,说起这事来,那可早了。那还是在南明隆武伪政权的时候,当时洪承畴洪大人派人送信给我。我读了洪大人的信,幡然悔悟,重新做人,立即和南明伪政权划清了界限,反戈一击,为国立功……然后我全家就搬到北京城里来住了。

    小顺治:是全家都搬来了吗?

    郑芝龙:……算是吧。

    小顺治:那你儿子郑成功,也搬北京来了吗?

    郑芝龙:……陛下,你不提这事倒也罢了,一提这事我上老火了。说起郑成功这孩子,都怪我意志太薄弱,犯了所有中国男人都会犯的错误,一看到日本的小姑娘就……总之吧,郑成功虽然是我的儿子,可是亲不亲,路线分,因为那孩子太叛逆,我早就将他赶出家门,不认他这个儿子了。

    小顺治:知道吗,你儿子现在兵困漳州,已经饿死城中百姓七十万余人。

    郑芝龙:好!

    小顺治:什么?

    郑芝龙道:好……好狠毒的孩子!陛下,你说我这么一个善良的海盗,怎么会生出这么一个狠毒的儿子呢?肯定是他娘那一头的血统出了问题……

    小顺治:郑爱卿,朕叫你来,是想告诉你一件事。我大清朝对待战犯的政策,向来是既往不咎,回头是岸。无论如何,郑成功毕竟是一个难得的将才嘛!如果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话,朝廷不会不给他出路的……至少,封他个海澄公,还是不成问题的。

    郑芝龙:陛下,你太够意思了……我马上回去写信,通知他给我回来……

    郑芝龙下场,孝庄皇太后来了。

    孝庄皇太后道:儿子,你处理国家政务的时候,有模有样,为娘的甚感欣慰。为此,额娘准备再给你安排一个皇后……也别挑挑拣拣了,就让绰尔济·博尔济吉特出任皇后如何?

    小顺治:……你说的这个人,她不是朕侄女儿吗?

    孝庄皇太后:她不能算是你侄女儿,她是你刚刚废了的上一个博尔济吉特皇后的侄女儿。

    小顺治:朕看不出这二者有什么区别。

    孝庄皇太后:当然有区别。

    小顺治:到底什么区别?

    孝庄皇太后:……反正有区别,而且这区别还很大。我的意思是说,你马上回宫,准备大婚吧。

    小顺治:朕不干。

    孝庄皇太后:你看你,又来了……

    小顺治:你再逼着朕娶博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