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襄说:我琢磨得够戗,我军的临阵能力,不如清兵,万一被清兵发了狠,一口气打上来,只怕我们这支部队,抵抗不住啊。
张春冷笑:怪不得人家都说你是出了名的长跑健将,畏敌如虎,临阵怯战,这说的就是你吴襄。
批评过吴襄之后,明军渡过小凌河五里,拣了个地方安营扎寨,工程兵挖战壕,战壕里边用车营环绕,构成工事。明军躲在工事后面,冲着清兵嗷嗷地叫个不停。
叫声把皇太极给招来了,他骑着马,绕着明军大营转了一圈,惊叫曰:我靠,这明军的领队是谁啊,怎么跟我学起挖战壕来了。
当即命令一支小部队,冲击明军大营。
清兵呐喊着向明军大营冲去,大营中的明军顿时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号叫声,火器震天响,箭矢遮蔽了天空。
皇太极乐了:再来一轮。
又一支清兵冲了上去,明军拼了命地喊叫,铅子(即铅丸)如雹,矢飞如雨,打得极是认真热闹。
再来一轮冲击。明军继续大喊,继续开火铳,猛烈地射箭。
再来一轮冲击。明军接着喊叫,火铳喷射火光,箭矢划破天空。
再来一轮冲击……明军的喊声明显的小了,火铳只剩下一半在开火,箭射得也稀稀零零。
怎么不打了?
火铳没有火药了,士兵的箭,也已经射光了。
看到这情形,皇太极叹息了一声:以后你们大家要记住了,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这四万多明军,从锦州大老远的跑来,能带多少火药?带多少支箭?又能带多少粮食?你们最正确的打法是速战速决,发现情形不对掉头就跑,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可是你们倒好,跑到这穷乡僻壤,环车壁垒过起日子来了,也不想想,这日子是你们过的吗?
现在弹尽粮绝,傻眼了吧?
于是皇太极摩拳擦掌:小的们,调重甲骑兵上来,朕要亲自带队,重力冲撞明军大营。
重甲骑兵来了,人如龙,马如虎,在皇太极的亲自率领下,跃过壕沟,向明军大营发起冲击,霎时间明军大营一片混乱。张春咬紧了牙关,上马迎战,奈何明军的单兵作战能力,明显的太弱,此时他们又把自己圈在壕沟壁垒之内,连跑都没得地方跑,被清兵像砍西瓜一样,砍得满地都是人头乱滚。
吴襄一看这情形,当机立断,下令道:大家跟着我,抓紧时间跑,慢了可就没命了。
部将问:将军,我们撇下太仆寺卿张大人不管,这合适吗?
当然不合适。吴襄道:可是丢了张大人,最多不过是撤我的职,可如果部队打光了,锦州城丢了,你说会是个什么后果?
众将曰:吴大人此言甚是有理,那咱们看谁跑得最快吧。
当下吴襄一马当先,发挥他长跑健将的优势,疯狂地夺跑而逃。清兵大怒,本来琢磨着是来个大满贯,把这四万明军全都包了饺子的,回回都是遇到吴襄这种长跑高手,次次坏了大家的好事。这次清兵说什么也不肯给他机会了,黑压压的清兵紧缠着吴襄,也不杀也不打,比的就是谁跑得更快。
当下清将们闭紧了眼睛,抱住马脖子,咬紧牙关拼了命地跑,跑啊跑,一口气跑出了四十里开外,眼睁睁地看着吴襄的人马居然越跑越快,像兔子一般的绝尘而去,让清兵说不出的扫兴。
吴襄,你行,你跑得快。
还有太仆寺卿监军道张春呢?
张春率领部下三十三名将领,向清兵发起了自杀式冲锋,冲啊,众人圆瞪怪眼,举起刀枪,向着清兵不要命地扑过去。却见前方的清兵立即向后退,后面的清兵紧贴了上来,拿长矛梆梆梆敲击张春脑袋上的盔甲,哈哈哈,真好玩。
张春大怒,奴酋敢耳。掉头向后面杀了过去。后面的清兵立即倒退,前面的清兵又围了上来,照旧拿长矛梆梆梆朝他的脑袋上乱敲,摆明了是戏弄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
张春火了,再掉头,清兵却抛出绊马索,受人尊敬的老领导大头朝下栽下马来,连同三十三名将官,一个也不少,统统被清兵捉了活的。
13。把公理和正义拿出来
四万明军援兵被歼,主将被俘,皇太极乐得欢天喜地,急急升帐:把俘虏带上来,让他们快管朕叫陛下。
张春被押了上来,看到皇太极,不屑地把头扭了过去:狗屁陛下,你不过是原始部落的一个酋长而已,我天朝大臣,岂有对你下跪之理?
皇太极很受伤:你太不尊重朕了,快跪下,叫陛下,你跪下朕就饶你不死。
张春冷笑:奴酋,趁早死了这份心吧。
皇太极急了:你跪还是不跪?
张春:听不懂人话吗?奴酋,趁早死了这份心吧。
你……太欺负人了。皇太极心灵受到了无以复加的伤害,当场拿起弓箭,对准张春就射。张春傲然挺立,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士大夫的风范,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令人荡气回肠。
眼看皇太极盛怒之下,就要一箭射出,这时候大贝勒代善突然拦在前面:陛下,这样的忠直之士,实在是太令人尊敬了。如果杀了这样的人物,那我们和崇祯伪政权又有什么区别?
皇太极气愤地道:不是朕非要杀他,可你看他把朕给欺负的……
代善道:陛下受点委屈,没关系,士大夫的骨气就是这样子的。据说这就叫知识分子的独立性,不畏惧权势和强暴的。
皇太极茫然地道:我靠,他们不畏惧权势与强暴,那他们畏惧啥东西?
大贝勒代善回答:我听说他们最畏惧公理和正义。
皇太极顿时乐了:好啊,他们畏惧公理和正义,那就好办了,咱们这旮旯别的没有,公理和正义可有一大堆。来人,拿公理和正义来,让这位士大夫见识见识。
听说皇太极要拿出公理和正义来,听得张春两眼发直,瞪得溜圆。心说这奴酋也太能恶搞了,老夫活了一辈子,也没见过公理和正义长什么模样?难道奴酋这里真有这玩意儿?
就听大贝勒代善叫了一声:达海出列,拿公理和正义给这位士大夫瞧瞧。
就见一个浑身上下是毛的原始人走出来,怒视张春:张春,你明朝何故恃强凌弱,屡犯我邦界?欺负人有你们这样个欺负法的吗?
张春差点没给气糊涂:奴酋,你们可真能颠倒黑白,明明是你们先犯我北京,又来攻打我大凌河,这到底是谁犯了谁的邦界?
差矣,你差矣,就听那原始人模样的达海说道:我方被迫出兵,那是事出无奈,是被你方欺负得万般无奈。你可知道,我方圣上曾经写过八封信,给你们的崇祯,可是崇祯竟然一个字也不回复?张春你自己说,如此蔑视我邦,这像话吗?
第24章 大凌河的民主选举(4)()
这个……张春的脑子彻底被搅晕了,心说这个皇太极,可真有耐性,国书一写就是八封,可是崇祯也奇怪了,怎么就不说回个口信呢?
原始人达海赢了第一局,趁胜追击:张春,你大明崇祯,摆明了是个昏君,贪财如命,心眼比针尖还小,残民以逞,生灵涂炭,天下俱反,天怒人怨,这我有说错吗?
胡说!张春怒声回答:我大明天子,最是英明神武,只是臣属无能,私心泛滥,才导致国事一败如斯。
原始人达海哈哈大笑起来: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会搞一堆无能臣子扎堆的朝廷吗?你总该听说过,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句话吧?
这个……张春鼻尖冒汗,无辞以对。
于是原始人达海又赢了第二局。
然后进行第三局。
原始人达海主动出击:张春,你还犹豫什么,弃暗投明吧,祖国和人民期待着你,任何时候都是张开双臂,欢迎他那犯了错误的孩子回来。
少来!张春都快要气死了: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更二夫,你们趁早死心吧。
原始人达海:可是你并不是女人耶……
张春一扭头:说什么也没用,你就拿我当女人得了。
皇太极在一边看得咯咯直乐:来人,把这个老女人拖下去,关到小黑屋子里边,让他认真反省。
14。白投了一次降
张春被关在小黑屋子里,进入了绝食状态。
生不食奴酋之食,张春要饿死自己,守护士大夫之清节。
眨眼工夫他就饿了三天三夜。
到了第三天,忽然嗅到酒肉的飘香,就见门一开,皇太极乐呵呵地进来了:老张,朕陪你喝一杯?
当时张春的眼泪就下来了。
说起张春这个人,实际上他是大明官场上的失败者,虽然他个人的能力不是太足,但秉性却是非常正直的。但正因为他正直,所以不容于大明官场的潜规则,处处遭到排挤。大明朝是把最倒霉的官员发配到辽东来的,稍微有点恃仗的官员,根本不沾这活,只负责站一边破口大骂。
总之,大明朝的官场规则就是,干得多,错得多,不干活的青云直上。再就是一个人干活,两个人站一边看,三个人扯后腿捣蛋,而张春,就是这个干活的倒霉蛋。
人心都是肉长的。
张春辛苦辛苦干活,来前线督军,冒生命危险和士兵们一起冲杀,可落得的评价却是一个又一个差劲,要说他心里对崇祯皇帝没有怨气,那是不可能的。
那般地尽心尽力,崇祯只当他猪狗不如。
他破口大骂皇太极,皇太极却仍然这样对他热情如火。换了崇祯皇帝,他骂一句试试?只怕他满门老幼,都得被拖到刑场上去千刀万剐。
思前想后,张春不由得大放悲声,情不由已地跪在皇太极的脚下:陛下,老臣愿为你效忠。
皇太极大喜:美发师,进来,给张爱卿剃条猪尾巴辫子出来。
张春吓了一大跳:不不不,陛下,我投降是投降了,但陛下不能让我剃发。
为啥呀?皇太极笑眯眯地问。
因为,张春解释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以乱来的。
瞎说,一定要剃,皇太极揪住张春。
不行,坚决不能剃。张春拼全力挣扎,宁死不从。
皇太极气坏了:你说你这个人,都已经投降了,怎么在这点小事上唧唧歪歪?
投降虽然是变节,但自古贤臣择明主,这我心里还是能够接受的。张春解释道:但是剃条猪尾巴出来,那是从番俗,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胡扯,皇太极生气了:猪尾巴辫子怎么是番俗呢?明明是咱们大中国的良序公俗。
张春气道:陛下别胡搅了,这明明是番俗嘛。
明明不是。
明明是。
双方越吵越激烈,吵着吵着,皇太极真的发火了:来人啊,把这个不肯遵守我中华良序公俗的老顽固,拖到喇嘛庙里关禁闭,让给他朕认真反省,什么时候他想通了,什么时候就放他出来。
倒霉的张春,白白地投了一次降,又被关进了喇嘛庙里。
此后他就住在喇嘛庙里,早晚一炷香,晨昏三叩首,吃斋礼佛,闲敲木鱼,老死于庙中,到死也没有剃发。
士大夫,有他们自己的道德底线。
任何时候,这条底线也不容践踏。
这就是大明王朝最宝贵的人力资源,然而摊上一个反社会人格的崇祯皇帝,生生地以残酷的绞杀之手段,替满清王朝扫平了这道由人心构筑而成的国之屏障。
15。第二次民主选举
四万援军被歼灭,主帅张春被弄到喇嘛庙去反省,妹夫吴襄逃之夭夭,撇下大舅哥不管了。大凌河的祖大寿,现在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真的是听天由命。
中原大地,官兵四处合围,和流寇们撕扯成一团,再没有人问及大凌河的生死,只有祖大寿率一万五千人死守孤城。
眨眼工夫,大凌河就已经被围两个多月了。
城中粮米殆尽,士兵们开始宰杀战马充饥。
老百姓们却是饥饿难耐,每天黄昏,就揣着菜刀出门纳凉。大家都坐在屋檐下,你看着我,我望着你。看着看着,突然有谁饿得挺不住了,扑通一声栽倒在地,众乡邻立即一捅而上,菜刀抡起,噼里咔嚓,转瞬间的工夫,地面上已经空空如也。那饿昏之人已经被乱刀分尸,众乡邻一家一块,抱着回家生火去了。
可是干柴也已经烧尽,怎么办呢?
任何困难,也难不倒智慧的大凌河人民。
就用尸体的骨头架子来生火。
惨烈非常。
然而这并不是最惨的。
眨眼工夫,军队的战马已经吃光了。于是士兵们自发地组织成打粮小分队,趁夜色掩护,潜入到民居之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