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返十三岁-第4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再比起来,许妈岂不是更可怜,她连休息一个礼拜不加班都做不到。
许妈喝了面疙瘩汤,又将红薯条都吃完了。夸她做的不错,然后塞给她一个苹果,说是中午老板来厂里视察,慰问大家的。
许多:……你家老板真大方,慰问品就一苹果。
“你自己吃,别分给他俩了。他俩一天一袋麦片呢,营养跟得上。”
每天早上,许婧的桌上有碗热气腾腾的麦片,香甜的气味直往人的鼻孔里头钻。同样的麦片,弟弟也有一小袋热水冲着喝。
三个孩子,独独许多没有。
因为姐姐上初三了,费脑子要补补;弟弟年纪小,营养也要跟上。
许多有生以来自己挣了第一笔钱就冲去超市买了一大袋速溶麦片,冲好了跟记忆里一样的香甜,喝到嘴巴里不过尔尔。那天她喝麦片喝到吐,此后再也不碰速溶麦片!
第十章遗忘与原谅
上辈子,许多跟父母的感情有些微妙。
正跟许多的名字一样,许多的出生,并不在许家人的期待之类。
许多这代人已经赶上了独生子女的浪潮,而且是农村抓计划生育最严格的年代,简直可谓风声鹤唳。许多的出生得归功于姐姐许婧的难产。
当年许妈生许婧时胎位不正,县医院里头还没开展剖腹产技术。许妈宫口开全了,找救护车转院都来不及。医生抓着许爸跟外公一家人谈话“保大人还是保小孩?”。许爸想都不用想,当然是保大人。结果产房年资最老的助产士硬是牵着许婧的小胳膊将她给硬拽下来了。孩子下来哭了一声就没动静了,胳膊软的,根本没力气。护士抱上孩子往影像科奔,许爸赶紧跟上。女儿在里头拍片子,大概是机器太冷,哭了两声,很快又没声音了。许爸顾不上拍片子的地方不让闲杂人等入内,顶着被骂,用自己的大衣裹住女儿把人给暖回来了。
县医院表示自家技术跟不上,派了救护车将新生儿转去了市儿童医院。
许爸抱着奄奄一息的小闺女排队挂号,护士询问患者姓名,许爸当时都愣了。刚生下来的孩子,兵荒马乱的,哪里还顾得上起名字。他抬头见到医院墙壁上写着大大的“静”字,灵光一闪,女儿的名字就定为了许静。后来怎么改了名字呢?登记户口的时候,工作人员写错了,于是稀里糊涂将错就错了。
许爸许妈都不记得许婧当时的诊断是什么了,只晓得是胳膊不好。许多疑心是臂丛神经损伤,新生儿难产常见并发症的一种。亏得许婧这场惊心动魄的遭遇,许爸许妈以第一个孩子残疾的名义拿到了二胎证。只是拿证前给许婧体检,原本信誓旦旦“只要医生伯伯一碰我胳膊就喊疼”的许婧,不知道是太紧张(害羞)还是被突然袭击忍不住怕痒居然“咯咯”笑了起来(小孩子复原能力强,许婧的胳膊早好了)。许爸许妈为此费了老大的人情又花了千把块钱才把二胎证给办下来,抵得上两口子一年的收入了。
不同于许婧出生时的生死时速,许多作为二胎可谓顺利的不得了。先是原本怀许婧时害喜厉害,每天光捧着西红柿过日子的许妈这一胎胃口大开,尤爱盐水鸭;而后到了生的那天上午许妈还在化工车间里头上班,中午回家吃饭觉得肚子疼,自己收拾好孩子襁褓拿好二胎证等住院用的东西就一个人往镇医院去了。到了半路羊水就破了,被路人送到医院刚进产房,孩子头都往外头冒了。
送许妈的好心人认识许爸,笑道:“这么急,男孩子就是毛躁。”
可惜许多是个女孩。
亏得给许妈接生的助产士信誓旦旦,以她接生多年的经验,绝对是个男孩。小娃儿一下来,产房里头的人都默默了,胖娃娃是胖娃娃,身上全是肉,小胳膊小腿可有劲,哭声响彻镇医院,就是不带把。
许家费劲心思办个二胎证就是为了生个男孩继承香火。农村有农村的文化特点,到了许多这一辈,他们村上没生男孩的人家还被人戳脊梁骨骂“绝户头”。
人要有多强大,才能对抗自己所处的社会?
许妈不无心酸地说,当时她坐月子,娘家送来的鸡蛋许多奶奶都要收起来。奶奶喂鸡时还指桑骂槐,吃吃吃,也有脸吃,母鸡不会下蛋还有脸吃。
许妈天天以泪洗面,眼睛就是那个时候哭坏的,后来一只眼睛近视一只眼睛远视。
许奶奶也不给小婴儿洗尿布。许爸那时候年轻不晓得疼人,又整天忙着上班,结果还没出月子的许妈就不得不拖着孱弱的身子下床洗尿布。许奶奶将灶房锁了,许妈只能打井水洗尿布,初春的陡峭寒气中,许妈落下了一到阴雨天就浑身酸痛的毛病。
许妈在许多长大后跟她说这些也许是忆苦思甜,也许只是单纯地想跟儿女诉诉苦,抱怨抱怨当初无所发泄的不如意。只是学过半吊子心理学的许多却很难不去想,许妈对她心里头其实是有怨的吧。她的出生让许妈在家里头地位尴尬,为着她,许妈受了无数的罪。她的出生,还浪费了许爸许妈千辛万苦弄来的二胎证,导致后来生许宁不得不上演《超生游击队》,回家后又被迫上缴了三千块钱的名为社会抚养费的罚款(不交的话村干部直接上门扒房子)。
第510章 韩医生()
♂
晋江独一无二的防狼措施; 买文30%上立即看; 否则抽动三天三夜 许多拉着她姐的手; 示意她镇定一点,然后开始从头开始一步步捋思路。出题目的人想问什么,他想考学生哪个知识点; 这个知识点又用到了哪些公式定理。许多每一个步骤都没有省略; 每用到一个知识点都会翻书找例题; 然后将例题也带着许婧复习一遍。在做这个的过程中; 许多还在题目旁边做了标记; 把涉及到的知识点所在书本页码以及例题序号全部标注了下来; 这样再复习这套卷子,许婧一眼看了就知道该上哪儿找了。
李老师看了还挺感兴趣; 夸了一句:“这招不错,不抓瞎。”
许多没好意思说这还是跟办公室的学霸妹子学的。总共就提了那么一两嘴; 她没好意思细问。都工作那么多年了,她又没打算辞职回去深造; 哪里会问的仔细。唉,当初要知道有重生的这一天; 她必须得求学霸秘籍。
许多给许婧讲了两道题,去地里耙地的许妈就回来了。见了李老师又知道了对方的身份,她赶紧热情地招呼老师在家里吃中午饭。
许妈喊许婧到跟前,背过人给她塞钱:“赶紧去菜场买点菜; 有肉的话买肉; 没肉的话就买鱼。”
许多听了插嘴:“姐; 你买泥鳅跟豆腐,做西施豆腐。”
李老师一听就摇头:“别麻烦了,我不吃,随便什么都行。这样子我可坐不下。”
许多急了:“老师你哪能什么都行,你得补充优质蛋白。”
李老师愣了,抽了口凉气瞪许多:“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啊?还管我吃什么了。”
许多翻白眼,当她傻子呢!你喝的药茶,你那浮肿的身形,哪一项不是提示肾功能不全,还什么都能吃。少来,低盐优质高蛋白。
翻完白眼她才猛地反应过来,这个,她应该怎么解释?算了,干脆啥也不解释。
最终许婧也没去菜场。村里头就有人下笼子套泥鳅黄鳝,离许多家不过百十米路。许婧买了泥鳅还买了藕。许宁回家看到桌上的新鲜菜色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许妈烧了泥鳅炖豆腐,又炒了糖醋藕片。说实话,许妈的糖醋藕片真心一绝,爽脆可口,酸甜适宜,因为撒了切碎的蒜叶,带着点儿鲜辣。许多后来去过不少地方吃过不少糖醋藕片,总也没她记忆里头的口感好。
许婧跟许宁也盯着藕片吃。他们姐弟都懂事的很,有客人在桌上,怎么也不会将筷子伸到待客的荤菜上。李老师没强求,他慢条斯理地吃掉了一条泥鳅,又吃了两块豆腐,用掉了一小碗米饭。
许多拿手指头量过她家的小碗,双手食指、拇指两两相对连起来的圆刚好可以套住碗口。这样的碗,她一顿可以吃掉两碗米饭。真是不可思议啊,这可是她工作后一天的主食分量了啊。
吃过饭李老师也没走,就坐在走廊上晒着太阳打盹。许妈陪在边上,他还不乐意,招呼许妈忙自己的事情去就行。他没啥事,许多也没事,他就是闲逛着逛过来了而已。
许妈急着趁天好又有时间,客气了两句也就不再坚持,扛起钉耙锄头又下地干活去了。
李老师眯起眼睛看许妈离开,过了半晌,许多都以为他假寐着假寐着真睡着了时,他又幽幽叹了口气:“不容易啊!你爸妈养了你们三个小孩,供你们读书,真难啊!”
许家姐弟都默不作声。许宁的竞赛辅导就半天,这时候正拿椅子当书桌,坐在小板凳上做上午老师发给他的卷子,闻言停了一下手上的笔,抬头先是看李老师,而后又下意识地看他二姐。
许多没吱声。她当然知道父母的辛苦,这几乎已经成为刻在她骨头里的烙印。她没有权利轻松,她没有权利去追逐自己不切实际的梦。最痛苦的那几年,她甚至希望自己是个孤儿或者没有任何人关心她的任何事。她一度想去上海工作,仅仅因为大城市更冷漠,冷漠的让她安心。有的时候,别人的爱与付出,是被施加者沉重到生命无力承受的负担。
好没良心啊!可是人性总有ab面,少不了自私软弱和逃避。
许婧是三姐弟中最感性的一个,闻声眼眶都红了。李老师见了就是笑:“别啊,我最怕女同学哭鼻子了。你说我是劝好呢还是不劝好。”
许多心道就您这样的,还是别劝了,不然不哭也得被您劝哭了。
果然许婧眼泪都流下来了。
许多无奈,她姐感情充沛却不持久,大概是典型的多血质。
李老师拿着她的数学模拟试卷从头看到尾,叹气:“光靠你妹妹帮你这样补习,还是不成。底子太薄了。你妹妹自己呢也是懵里懵懂的,现在这些题目跟你讲了,原题你大概是不会忘了。但是知识点再一重新组合,恐怕又不会了。”
许婧不知所措,有点儿不服气又有点儿羞臊。她妹妹放下自己的学习不顾生吞活咽地塞了整个初中的数学书来帮她补习,她也认真地听了,结果按照李老师说的,也是白瞎。中考不会照着这份模拟卷子出啊。
许多也愁。她姐似乎就是缺少了数学这根弦。在她看来很容易就想到的知识点,她姐却怎么也get不到。为什么会用这个知识点呢?
听了李老师的话,许多却平静了下来。老师不会无的放矢,既然说了自然有解决办法。她只要静待下文就好。
果不其然,李老师叹了口气:“你每个礼拜周三、周五去我家两趟,每次我给你拎一拎,一个半小时一趟。时间长了你记不住,我身体也吃不消。”
许多飞快地抓住了重点,直截了当地问:“老师,费用怎么算?”许家三姐弟整个学生阶段都没请过家教也没额外上过补习班(唯一单独被开过小灶的许宁还是老师去给别人补习时免费带上的),许多不清楚镇上中学的行情。
李老师倒也没扭捏,痛快地给了答案:“一个礼拜五十块。”
许多算了下,一个月就是两百,不贵。她还拿了五百块的受伤补偿呢,就拿这钱给她姐交补习费。等两个半月下来效果也就出来了,后面的补习费另外想办法。于是她痛快地拍板同意了。
李老师笑了,摇头叹气:“就说你这孩子主意大,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也该跟父母商量商量。”
许多理直气壮:“这有什么好商量的,老师您肯出山,多少人抢着想找您上课呢。过了这村就没那店儿了,我要错过这机会了,我姐都要被我给耽误了。”
“就你道理多。”李老师站起身要走,想了想又转过身子,“临时起意,我也没准备,这样吧,这两天我出套卷子。许多,礼拜一必须来上课,你拿卷子给你姐姐,趁周一周二的工夫做了。周三我再给你讲题。”后面的话,他是对着许婧说的。
许家姐弟连忙跟着送李老师出门。许宁还想多送送,被李老师摆摆手示意回去了。看着老人蹒跚的背影,许多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想到了朱自清那篇著名的散文,心里头一时复杂难言。她本来是想在李老师面前刷存在感,渐渐引到帮许婧补习上头。没想到李老师这么快就自己主动提了,看来李老师心里头还是耐不住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礼拜三放了学,许多亲自陪着姐姐去了李老师家里。李老师住在学校最后面一排平房里。许多小学没毕业时,镇初中对面就起了十来栋楼的教师公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