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种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中,力量,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敌人一刀劈来,可能会给重甲战士造成一定的伤害,但要被重甲步军手中的重型武器击中,不死也会重伤。
没有什么技巧所言,你一刀,我一刀,简简单单。这就是古代的战争,除了大将单挑之外,士兵之间的争斗就是如此直接。
如果有观众在外观看,甚至会觉得枯燥。
当然,重甲步军也有其弱点,那就是消耗的体力要远远大过普通将士。不说手中的武器,单就是那身盔甲,就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
经验丰富的元军士兵当然清楚这点,在怯薛军的带领下,尽量不和二十军将士硬碰硬。
护栏上直接指挥战斗的江万载看见重甲步军体力渐渐耗尽,而后续冲上来的元军将士又是源源不断,便对一旁的朱焕将军点点头。
当二十军出击时,第六厢的全体将士就已在大营前集结,只等令下便冲将出去。
朱焕手持双刀,大声道:“第六厢将士,随我冲。”
第六厢指挥使朱焕是从北方逃难至扬州的难民,一身武学,端的不凡。在李庭芝帐下,有三位武艺超群的大将,分别是破虏军首领姜才,扬州军区棍棒枪术总教头兼第八厢指挥使施忠,还有就是原武税军首领,现任第六厢指挥使的朱焕将军了。
在江淮军区成立后,原有的武税军被打散,第六厢将士中有一半人是来自武税军。武税军是由来自北方的流民组成,这些武税军和蒙古人都有着深仇大恨,家破人亡之痛岂可轻易忘却?和原来的扬州军相比,武税军训练更为刻苦,在他们心里,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打回老家去。
一万多名江淮军区的将士替代了重甲步军和元军大战开来。
双方在大营前的兵力越聚越多,大营前百米之内全是人,火枪手自是不能再开枪射击,哪怕是狙击手也无法捕捉到射击的目标了,战斗完全复归于冷兵器的较量。
朱焕本就是步战出身,刀法出众。只见其双刀挥舞,光影尽闪,大开大合,似滚滚巨浪拍岸而来。涌上来的元军士兵纷纷倒在其刀光之下,即便是怯薛军,也少有五合之敌。看见朱焕如此神勇,加上战甲的别致,元军自然可以看出,此人乃是宋军的主将。
这时,一位身着普通怯薛军战甲的元军士兵从侧面冲了上来,此人手舞弯刀,一上来便和朱焕斗得在一起,数合间竟然旗鼓相当。
在千军万马的战斗中,我的眼神已经有所不及,就连方灵也看不清混战的局面,只能听袁棘讲述其中的细节。
“朱焕将军被一怯薛军士卒缠住,此人刀法纯熟,想必不是无名之辈。”
数息后,袁棘又道:“两人实力相当,短时间内怕是分不出胜负。”
第六厢以逸待劳,在体力上占据上风,其中的武税军又是斗志昂扬,虽然元军的后继部队陆续攻了上来,也还是略占上风。
混战的场面持续了约莫一刻钟,远处又冲来一支队伍,从军服上可以看出,这支三千人左右的元军全是蒙古怯薛。尽管不是在战马上,怯薛军的冲击力也相当犀利,三千人的队伍瞬间便冲到了战场的中心。
“冲啊,杀啊。”怯薛军用蒙语大声喊道。
大批怯薛的加入,立时增加了在场元军的信心。怯薛军招式简练,经验丰富,一下就将宋军的气势压制住了。
正在激战中的朱焕听到元军一方又传来一阵喊杀声,知道对方又增加了新的兵力,而自己被对手缠住,无法指挥战斗,顿时心急起来。
第509章 紧要之处()
双刀比单刀要难练得多,行家皆知,单刀左臂难防,双刀两耳难防。
朱焕的双刀名为鸳鸯刀,一长一短,其刀把各呈半圆形状,二刀合拢其刀把合成圆形,如同一刀,乃是武林人士常用的步战用刀。
本已略占上风的朱焕心神一分,立时被对手趁虚而入。那名怯薛军抓住战机,“嗖、嗖”数刀劈下,将朱焕逼于下风。朱焕在鸳鸯刀上浸淫了十数年,临敌经验也十分丰富,连忙收拾心神,施展出鸳鸯刀法中精妙的防御招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袁棘道:“虽处下风,却让对手得势而不得分,朱将军暂且无碍。”
这时,就听公孙小宸道:“陛下,离火炮再度发射的时间还有两刻钟。”
“恩,时间差不多了,只要打退元军的这次进攻,火炮便可以重新发射,那就能够隔断元军的连续进攻了。公孙小宸,传令破虏军出营迎敌。”
“是,皇上。”
“小宸,等等。”袁棘出声道,“陛下,这些元军中几乎没有高手,让亲卫军去冲一阵吧。”
“好,小宸,传令呼延德,令其率领五十名亲卫一同出阵,尽快将敌军杀退。”
尽管忽必烈投入了大量的军力,但冲在百米之内的元军大将却一个没有,可能是担心被火器射杀之故吧。不过,这样一来,也就给我军将领造成了一个机会,那就是像呼延德、姜才等高手,在混战中少有对手,可以横冲直闯,肆意掠杀对方的士卒,这就会极大提高我方将士的士气。
公孙小宸刚一离去,方灵接着道:“哥,快看,又有大批元军冲上来了。”
我向前望去,果然看见从骑射军中冲出来一大群蒙古步军,黑压压的一片,人数似乎不下于一万。
“沈墨。”我转头叫道。
“在,陛下。”
“你去通知江万载,让吴松含所部第三厢的三个军一起出击,忠顺军做好准备,御林军也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旦大营前出现险情,便出营迎敌,务必要坚持到火炮发射时,这场战争的最为紧要之处到了,当我朝火炮再次响起时,元军就会完全崩溃。”
“是,皇上。”
我不知道忽必烈后续还有多少兵马可派,按照公孙小宸的初步统计,元军在灌子滩大营前伤亡了二万多人,骑射手一共两万名,目前还在大营前百米之内与我军近战的约两万五千人,加上刚刚冲上来的一万大军,以及目力所及,在忽必烈身旁的一万余人,总计达到了九万多人。
当吴松含率部出营后,大营内就只剩下御林军,忠顺军和体力耗尽的第二十军了。看似人还不少,但御林军自组建后便偏重于火器,虽然也每日训练刀枪棍棒,却和忠顺军一样,从未上过战场和元军真刀真枪地拼杀过,要让他们和近战经验丰富的元军肉搏,胜算并不大。
此时,忽必烈的内心和我一样,也是十分焦虑,对他而言,如此艰苦,如此漫长的战斗也是首次遇见,身边所有的步军都已冲到了大营前面,无数次的攻击,付出了大量伤亡,但局势仍旧呈交织状。
身旁的阿术小声建议道:“皇上,灌子滩大营中目前还有约三万南朝军,我方剩下四万骑军,末将以为,何不让四万骑军下马,步战而上,一鼓作气,攻进敌方大营。”
忽必烈并非没有想过阿术的提议,自己一方的四万多名骑军全是蒙古本族的精锐,如果步战,则失去了马战的优势,虽然下马作战,并不会输于对方,但这批骑军乃是元朝的主力骑军,倘若在此和宋军拼命相搏,也会损失惨重,这样的后果让忽必烈难以接受,一时间左右为难,无法决断。
作为大元帝国的皇帝,忽必烈十分清楚,当今朝中的局势相当复杂,更改国号,有利有弊,虽然得到了大多数汉金将士的拥护,但也得罪了不少蒙古本族的权贵,最让忽必烈担心的是,西方汗国以此为由,于四月中旬,召开了塔剌思忽里台会,其中,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公开反对忽必烈,并结成反元同盟,以窝阔台汗国大汗海都为首,在西北边境集结了约二十万大军,准备声讨忽必烈,恢复大蒙古国。
一旦己方的骑军在此耗尽,就会让海都等人觉得有机可乘,而且,忽必烈并不知道南朝大营中的投掷弹还有多少,是以一向杀伐果断的忽必烈也显得犹豫不决。
如今的忽必烈贵为大元皇帝,治下疆域广阔,幅员千里,自是变得小心翼翼。这就是所谓的人性,光脚之时什么都可以不去计较,但穿上了鞋,就变得谨慎起来。
“阿术,再看看吧。”忽必烈最终言道。
“是,皇上。”
如果只从襄樊战役考虑,忽必烈也会采用阿术的提议,但综合了整个大元朝所有的因素,也不能说忽必烈的想法就是错误的。
看着前方相持不下的局面,阿里海牙着急道:“皇上,虽然前面壕沟、障碍物无数,但从架设于上的木板上还是可以通过少数骑军,皇上,给末将五百精骑,待末将上前去杀杀南朝人之锐气。”
忽必烈摇摇头道:“不行,骑军目标大,五百将士只能成为南朝火枪手的靶子。”
近三千名破虏军冲出大营,在姜才将军的率领下,立即和怯薛军交上了手,并很快将三千怯薛拦下。作为大宋朝首屈一指的精兵,破虏军的战力还在黑炭团之上。十年前,老将赵葵曾经评论过宋朝军队中的精锐,言及,破虏军,当位列大宋军之首,是唯一可以与岳家军之“背嵬军”相比的。
南宋初年,岳家军是整个南宋军队中最为强大,其中的“背嵬军”又是精锐中的精锐,毫不夸张的讲,这支部队代表了岳家军的精华所在,整个“背嵬军”有骑军八千,步军五千,征战沙场,从无败绩。
与破虏军对阵的元军怯薛却非怯薛军中的精锐,加上没有战马之助,所以只能勉强招架。
数年前,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原来的怯薛军大都跟随阿里不哥,所以,在忽必烈夺取汗位后,重新招募了一万二千名将士,充当怯薛,比如怀都,嗦都都是那一批的,再后来,就是由伯颜训练出来的第二批怯薛,相对来说,第二批怯薛军成军的时间要短,相对就弱了一些。
冲入其中的呼延德等人则没有固定目标,以呼延德为首,五十名亲卫成一箭矢阵,哪里人多,就往那里冲。这五十名亲卫全部身负上乘武功,除了在千军万马的战场上,经验不及破虏军外,其余各个方面都要强过破虏军。
亲卫军就像一支利箭,在元军中穿来穿去,所到之处无人可及其锋芒。
当五十名亲卫军冲到朱焕将军身旁时,那对阵的怯薛军见势不妙,一看领头之人乃是与阿术元帅、伯颜将军等高手齐名的双鞭呼延德,知道不是其敌手,急忙虚晃一招,遁入了人群中。
尽管命丧在亲卫军刀下的元军士兵并不多,但士气却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阵型大乱,变成了各自为政。
就在元军士兵纷纷避让这支小型的箭头部队时,一名身穿黑色铠甲的元军将领突然出现在呼延德面前。
“伯颜?”呼延德叫了一声,哈哈大笑道,“来得好。”说罢,双鞭一抡,和伯颜的长枪战在了一处。
在后面指挥骑射军的伯颜眼观六路,当步军冲了上去后,骑射军便停止了射击。而伯颜并没有返回到忽必烈身边,而是换了一件元军百夫长的战甲,混在了骑射军中。呼延德领兵冲出来之后,伯颜立即反应过来,在前面的元军中没有高手坐镇,是以让呼延德在其中横冲直撞,于是,伯颜并未请示忽必烈,便混在步军中,冲了上来。
伯颜的出现,让元军将士们立即觉得精神一振,士气顿时上升不少。
原先那名和朱焕将军对阵的怯薛军乃是元朝怯薛军千夫长怀都,见到伯颜和呼延德大战一处,便退回到怯薛军中,战刀挥舞,和另外一名怯薛千夫长尔康一起,双战姜才。
袁棘也看到了伯颜,指着前方道:“陛下,伯颜现身。”
“伯颜?”我虽然也吃了一惊,但还是立即让人传令道,“狙击手,准备,没有十足的把握,不可随意开枪。”
狙击手的目力都很好,自然认出正和呼延将军大战的元军将领就是蒙古名将伯颜,纷纷举枪瞄准。不过,相斗的两人速度太快,一时之间,根本无法锁定目标。数十名狙击手都想射杀伯颜,那可是天大的功劳,但谁也不敢乱放枪,要是误射到呼延将军身上,估计小命难保也。
“伯颜?”就在我惊呼伯颜之时,印天涯也叫了声,“他怎么冲到前面去了?”
第510章 战鼓声声()
对于今天的攻击,忽必烈事先专门做了规定,凡军中大将一律不得冲锋在前,因为谁也没有把握可以躲开南朝火枪手的射击。所以,当伯颜出现在灌子滩大营前沿时,印天涯大吃一惊。只不过,事已至此,忽必烈、印天涯等人也只能悬着一颗心,祈求长生天保佑。
以伯颜一人之能,又被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