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元征南副元帅伯颜是也。”伯颜勒住缰绳反问道,“上面是南朝哪位将军?”
“临安军区第三厢指挥使吴松含。”
“原来是吴将军,出自南朝武林三大世家吴家的吴将军,难怪中气十足,久仰久仰。”
吴松含知道伯颜技出天涯神尊,哼道:“伯颜将军,尔等无故入我领土,实为不义之师也。”
伯颜笑笑,也不着恼,气提丹田,大声道:“吴将军,伯颜听闻将军识大体,知时务,今我大元王朝国运昌盛,将军何不与伯颜一起,共保明主。”
“道不同不相为谋,伯颜将军,吴某敬你是条好汉,废话休言,要战便战。”
“好,吴将军,听闻你吴家武功高强,胆敢出寨和伯颜大战一番吗?”
第456章 名将伯颜()
吴松含冷笑一声道:“伯颜将军,吴某知道你是天涯神尊印天涯之徒,以你的武功,在蒙古一众将领中名列前茅,但吴某未必怕你,倘若你我仅是武林人士,今日吴某定会领教将军的技艺。只是两国交战,吴某自是不敢违抗军命,出城与你一战。”
伯颜道:“都说南朝军人只会依托城池,从来不敢真刀真枪地与我军野战,看来不假啊。即便如吴将军这般英雄人物尚且缩头不出,何况他人乎。”
对于伯颜不带脏字的羞辱,吴松含不怒反笑道:“伯颜将军,作为军人,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才能称为英雄。”
伯颜愣了一下,大笑道:“哈哈,吴将军言之有理,倒是伯颜落入下乘了,伯颜受教。”
“不敢当,伯颜将军,你不远千里来到我朝境内,我大宋乃是礼仪之邦,讲究来而不往非礼也,吴某赠你一箭。”吴松含一边说一边取出穿云弓,弯弓搭箭道,“伯颜将军,看箭。”
对于襄樊一带的宋将,伯颜都做过研究,自然知道吴松含的神射功夫,当下也不敢怠慢,双手握住方天画戟,眼睛紧紧盯着对方射来的羽箭。
穿云弓射出的这支羽箭速度极快,只得瞬间的功夫,便已到了距离伯颜头部不足一米之处。
伯颜突然大喝一声道,“开。”伴随此声,双手运力,方天画戟似重若轻地划出一道弧线,画戟的顶部刚好碰到飞速而来的羽箭,伯颜手中的长戟重达四十余斤,加上伯颜的内力深厚,两厢重叠,顿时将羽箭砸落于地。
在旁人看来,这一箭极为普通,除了速度迅疾之外,并无任何花哨之处,伯颜的一击也是轻描淡写,看上去同样也是平淡无奇,但当事的双方却都很清楚。吴松含全力射出的这一箭灌注了其多年以来练就的内劲,加上穿云弓的威力,而且又是居高临下射出,自是力道十足,伯颜在对方射出羽箭时,便将功力布满全身,而这支羽箭竟然还是攻破了他的防身罡气,最后不得不动用手中的兵刃才化解殆尽。
表面上看,两人平分秋色,不分伯仲,但吴松含心里明白,自己还是稍逊一筹,能够维持平手,完全是靠穿云弓的能力以及居高临下的环境优势。作为印天涯的高徒,伯颜也很清楚,吴松含的内劲虽然较自己略逊一筹,但加上其强弓的威力,倒是一位可以匹敌的对手。
“好箭法,吴将军,这件礼物伯颜敬纳了,日后定当奉还,后会有期。”
说罢,伯颜调转马头,扬长而去。
一旁的军指挥使赵文义道:“将军,敌人只有四、五千人,要不要联合东门的御林军,将其打掉。”
“不可。”郢州城级别最高的将军王安节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吴松含回头一看,忙道:“参见王将军。”
“参见王将军。”赵文义等一众将领也连忙跟着行礼道。
“各位将军好。”王安节回礼道,“伯颜的怯薛军全是骑军,足足有四、五千人,你们认为我军仅有的五千骑军能在野外和怯薛一战吗?别说一对一,就是二对一,我军也会处于劣势。陛下有令,在襄樊之战的第一阶段,我军的任务是以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和蒙军拼个你死我活。”
赵文义不服气道:“王将军,那就这般看着伯颜来郢州示威吗?”
王安节笑道:“哈哈,赵将军莫急,蒙古人也长不了多久。在我收到伯颜来犯的消息时,刚好也收到御林军张世杰师长的快报,御林军第二师的另外两个旅已经到达湖北省境内的鄂州,估计数日之内便会抵达郢州。等我军在襄阳周边的兵力布置完毕,反包围大战就会拉开序幕了。”
吴松含道:“王将军说得对,我临安军来此已有一段时间了,虽然只能看着襄阳军区的兄弟们在浴血奋战,大家都有些着急,但是,一旦反包围战打响,我第三厢自然有的是机会和蒙古军正面交手,到时还怕没仗打吗?”
“恩,吴将军,既然伯颜已退,那我就不在此多呆了,我去东门看看。”
“是,将军。”
当王安节赶到郢州城东门时,伯颜率领一众骑军刚刚来到城下。
“张师长,情况如何?”
张世杰略显紧张道:“王将军,是伯颜的怯薛军。”
“恩,伯颜军刚从谈家湾寨过来,我也是从那里赶来的。”
“这么快?王将军,那里发生战斗了吗?”
“伯颜似乎不是来攻城的,在吴将军射出一箭后,便行离去。”
两人刚说了几句,就听城下的伯颜道:“城上之将听着,本将军乃大元征南副元帅伯颜是也,尔等敢与我一战吗?”伯颜声音洪亮,无论是城上城下都听得清清楚楚。
“伯颜,有本事就来攻城吧。”王安节可不像吴松含,身具内力,只能凭借本身的声音答道,声势自然是弱了很多。
伯颜冷笑一声,提气喝道:“南朝将士,你们如果没有城池依托,是不是就不会打仗了?”
对于伯颜的蔑视,没有和蒙古军交过手的御林军将士,从张世杰到普通士卒均是大怒。王安节见状,忙道:“张师长休要动怒,战争可不是靠耍嘴皮子的。众将士听令,冷静待之,弓箭手先行准备,余者并御林军将士,藏于掩体。”
张世杰虽然没有打过仗,却在近几年中熟读兵法,到了郢州城后,又向王安节学了不少有关战争的知识,很快便恢复常态道:“多谢王将军提醒,这伯颜是想激怒我军出城与其对战。”
“恩,有这种可能。”
城下的伯颜见宋军无人答话,长戟一挥道:“放箭。”
五千怯薛军分为两批,轮流射出一轮羽箭,数千支黑麻麻的羽箭无情地落在郢州城的东门之上。好在城上的将士有所准备,在怯薛射击的瞬间,便藏于掩体之内或盾牌之下,不过仍有一百多人受到轻伤,幸亏无人阵亡。
一轮劲射完毕,伯颜对身旁的怀都道:“退兵。”
“将军,不逼出御林军的火器吗?”
伯颜摇摇头道:“除非攻城,否则很难逼出御林军使用火枪的,郢州城虽然不大,却是用山石所建,十分难攻,我怯薛将士都是军中之宝,如果在攻城战中消耗,那就得不尝试了,郢州毕竟不如襄阳重要。”
怀都道:“是,将军。”
随后,伯颜率军继续南行,直到位于汉水边的郢州南门方才顿足不前。在附近仔细观看一番后,伯颜道:“郢州下游似乎有一处堡垒,哪是何地?”
一名斥候道:“将军,那是黄家湾堡,堡西有沟渠,深阔数丈,南通藤湖。”
伯颜边听边点头道:“好,很好。传令下去,返回鹿门山。”
谒只里道:“将军,这就回去了吗?”
伯颜笑笑:“怎么,谒只里,莫非还想攻城?”
“将军,此次出来没有收获啊。”
伯颜道:“怎么没有,首先,郢州城的宋军不敢外出应战,这在士气上已经输了一筹。另外,最重要的是本将军有了攻破郢州城的计划。”
怀都与谒只里都吃了一惊道:“将军,您前面还说这郢州城难攻,这么快就有办法了?”
伯颜点头道:“陆路不行,还有水路。刚才斥候说过,郢州下游有黄家湾堡,堡西有沟渠,深阔数丈,南通藤湖。如果遇到大雨,则水位必定上涨,便可拖船入湖,迂回入汉水,继而可至南门,而南门一带城墙低矮,颇为好攻也。”
“将军高见。”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想出攻城之法,不管可不可行,都让怀都、谒只里心服口服。
历史上的伯颜在围攻郢州时就是采取以上的方法,首先攻拔黄家湾堡,继而遣兵修治平江堰,破竹为席铺地,然后拖船入湖,迂回入汉。
这个想法虽然切实可行,但此时的伯颜根本没有想到,他再也没有机会来到郢州。
四月十六日下午,临安宫中。
我坐在御书房里,一边喝茶一边听陆秀夫汇报有关樊城战役的情况。
“陛下,襄阳军区制置使吕文德将军上报,连日来,在蒙古约两百门抛石机的轰击下,樊城外围的城墙破损严重,请陛下指示,是否按原计划放弃。”
我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君实,樊城战役双方的伤亡情况如何?”
“回陛下,从四月二日起,蒙古人首先是连续数日的击,四月六日正式向我樊城发起攻击,随后的数日里,天天发动攻击。截止到十日中午,四、五天内我军共阵亡将士七百九十四人,伤三千余人,蒙古军士的伤亡情况至少是我军的一倍以上,据樊城守备牛富等人的估计,蒙古士卒阵亡的比列会远远多过我军。”
“君实,吕文德有没有讲,樊城的外围还能坚守多久?”
“有,陛下,在其战报中有言,可以坚守到本月底。”
第457章 英雄()
我想了想道:“那好,就再给樊城守军一周的时间吧。君实,立即传令襄阳军区,朕给他们的时间是坚守到本月下旬的二十三日。当然了,如果樊城守军有能力在保存自身的情况下多多杀敌,也可以延长回撤至内城的时间。”
“是,陛下。”
“君实,你们军务院再次向前线的各军区重申下大战第一阶段的任务,那就是依托城池,大量消灭敌军,同时也需要保护好我军的士卒,避免不必要的伤亡,这一点就像樊城外城的战役一样,以较少的代价消灭倍于我军的蒙古士卒。”
“是,臣遵旨。”陆秀夫起身行礼道,“陛下,臣告退。”
围攻樊城外城的蒙古士兵在阿里海牙、孔元的指挥下,接二连三地发起攻击,随着外城城墙被破坏的程度加剧,作为防守方的宋军将士感到越来越吃力,牛富、范天顺、王福三员樊城主将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外城的防御战中。
四月十九日辰时(上午七点),当蒙古抛石机又一次怒吼完毕,数十名敢死队队员几经奋战,在百户长燕台合宗的率领下终于打开一处缺口,登上了城楼。守卫这段城楼的是襄阳军区第十七厢四十六军的二二八营,一见到有蒙古兵士登上城楼,营指挥使魏国虎立即亲率一个都(百人为都)的军力上前迎敌。
这批蒙军敢死队凶猛异常,手持蒙古弯刀,个个刀法娴熟,和冲上来的宋军将士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百户长燕台合宗身材高大,力大无穷,双手横握一柄极为少见的铁蒺藜骨朵,或砸,或涮,宋军的兵器只要一旦碰上,便立刻被其磕碰出去。
铁蒺藜骨朵一头装柄,一头呈长圆形,上面装有铁刺,是战锤的改良型,也就是在锤头上加上很多锐利尖刺,就变成了奇门兵器铁蒺藜骨朵。这种罕见的外八门武器需要力量很大者方能使用,因而在军中并不常见。相传,历史上以铁蒺藜骨朵作为武器的名人就只有三国时期武陵郡的少数民族首领(即三国演义中的五溪番王)沙摩柯了。
登上城楼的蒙古士卒紧紧跟随着燕台合宗,意图守住这个来之不易的缺口,使后续的援军能够从这里攀登上来。
守城的宋军自然知道,如果不尽快将敌人赶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作为防守这一段城墙的最高将领,魏国虎怒喝一声,手挺长枪,直取燕宗,两人刹那间便在城墙边缠斗在一起。尽管燕台合宗招式沉猛,但魏国虎也不是吃素的,手中长枪灵巧地上下挥动,一时之间倒也将燕台合宗阻挡下来。
约莫过了七、八分钟,当最先攀上城楼的三十名蒙古士兵全部阵亡后,从缺口处又陆续爬上来一百多名蒙古士卒,有了这一百多名蒙古士兵的加入,缺口前面的宋军立即陷入苦战之中。
魏国虎见状,心下大急,加上本来就比燕台合宗的武艺稍逊一筹,情急之下枪法一乱,露出几许破绽,被经验丰富的对手抓住机会,一招“横扫千军”砸在了魏国虎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