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点点头道:“陈元先生,朕先将今日之朝会进行完毕,你有否兴趣在此听听?”
陈元熟知大宋礼节,知道朝会是不允许外国使节参与的,除非是礼仪性的会议,当下楞道:“陛下如此大度,陈元焉敢不从?”
“好。”我笑笑道,“今日的朝会主要是商议下临安府潜说友的奏折,潜爱卿的这份奏折是有关临安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由于工商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农村生产效率的提高,不少富裕劳力纷纷涌入城市,原有的城市规模已经难以容下如此多的人流,因此建议扩城。各位爱卿,大家来说下看法。”
待众人一一说出自己的建议后,我道:“好,既然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那朕就来总结下,临安城面临的问题只是一个个案,但因为我朝其它地区的城市化现象也越来越突出,所以,朕才就潜爱卿的奏折在此商议,对此,朕是持鼓励的态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现象会进一步加快,从我朝的税收组成就能看出,农业已经不再占有主要地位,而是形成了农工商贸并重的局面,这一点,有人会担心,认为背离了祖宗之训,朕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未来的社会就是以城市为主体,以工商业为主体,因此,大家根本不用担心,谁也无法违背社会的发展规律,连朕也不能。”
我接着道:“潜爱卿。”
“臣在。”
“你的奏折朕批准,但你需要制定出具体方案,首先经过户部和工部的审核,再交给政务院处理,最后朕会亲自审核。”
“是,陛下。”
“政务院,户部,你们需要制定出相关的政策,以适应我朝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出现。”
“是,陛下,臣等遵旨。”
从头到尾看完这次朝会的陈元暗道,“能听从大家的意见,处事又果敢坚决,实乃明君也,看来叶东升的那些故事并无夸张之处。”
随着小七“退朝”的声音想起,陈元才从思绪中恢复过来。
我看着一脸沉思状的陈元道:“陈元先生,随朕到后殿,好好议议,师臣,你也一起。”
第366章 十足把握()
在延和殿的小会议室里,我让小七泡好茶水,并示意贾似道和陈元坐下,然后开门见山道:“陈元,朕来问你,你是怎么看待当今宋蒙局势的?又是如何看待安南的未来?”
陈元毕恭毕敬道:“天朝皇帝陛下,宋蒙大战一触即发,我安南国君自是希望大宋朝获胜。至于安南,时时刻刻都会尊大宋为天朝,年年进贡。”
我摇摇头,淡淡道:“陈元,朕看你是明白人,所以朕才打算推心置腹地和你谈谈,你看这里,除了朕和太师之外,再无旁人,就是因为朕想听听你的心里话,而不是你这些冠冕堂皇的搪塞之词。”
陈元脸一红,随即站起道:“陛下,宋蒙之间确如陛下所言,胜负难分,从军力上讲,还是蒙古略胜一筹,但大宋有长江这条天然屏障相阻,也可一战。”
“正是因为胜负难以预测,所以你们安南采取了两边都不想得罪的策略?”
陈元讪讪一笑:“陛下,其实我安南国君还是心向天朝的。”
我也笑笑,喝了杯茶道:“这点朕也理解。不过呢,宋蒙之间是不可能长期对峙下去的,无论谁胜,安南的结局想必都和大理国一样吧。”
陈元听我这般说法,心里顿时一惊,暗道,“这才是正题吧。”
“陈元,这个暂且不提,你和我朝的接触也算很多了,你认为我朝最近一两年来有何变化?”
陈元由衷感慨道:“陛下,这两年来,大宋的各方面都得到长足的发展,陈元这次前来,沿途所见所闻都和上次有了不少区别,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来到临安之后,发现这座城市越来越繁华,而且整座城市充满了活力,就像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陈元,那你们安南百姓的生活呢?”
“陛下,无法相比,我安南之地落后大宋不下百年。”
“是吗?陈元,你在安南也是首辅大臣,朕听说你是位尽心尽力的好官。然,为官之道就当为百姓谋福利,造福这一方百姓,换而言之就是要让百姓的生活一天好过一天,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你觉得你们安南的百姓达到了丰衣足食的基本生活要求了吗?”
“这个嘛,只有少数人达到了。”
“恩,陈元,你说的话朕认可,在安南,除了少数高官贵人外,一般百姓的生活都很艰难吧。”
陈元羞愧道:“是,陛下。”
“陈元,当一个地区的贫富差距超过一定限度时,你认为这个地区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个,这个嘛”
“朕知道你心中也有答案,当百姓的基本生活都满足不了时,他们首先会抱怨,当这种抱怨情绪膨胀到一定地步时,就会造成动荡的局面,甚至是造反。”
陈元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小声道:“是,是,陛下高见。”
“这并非朕之见识高人一等,而是数千年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点。陈元,你试想下,即便没有外力的侵蚀,倘若安南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艰难,是不是会出现动荡的局面呢?”
我接着道:“陈元,你作为安南重臣,一定不忍心看到这种局面发生吧?今安南之地,陈煚退位而继续摄政,陈晃当然不甘受控,一山容有二虎,此为上不正也;其次,对于宋蒙之间,安南摇摆不定,只想居中而立,陈元,你也是政坛老人了,自然该知道,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前期时,中间派是双方争相拉拢的对象,但是,一旦尘埃落定,中间派的结局会怎样?一定是很惨的,想要左右逢源,最终必将被抛弃,此为优柔寡断也。再说了,安南之地资源贫乏,经济落后,你们拿什么来让百姓丰衣足食?”
陈元沉默片刻后道:“陛下之意是?”
“陈元,安南地区说汉话,写汉字,和我朝并无多大差别,朕奉行的是大一统的思想,当然,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你们安南,目前采取中立之法,朕默许之,但当朕挥师北伐,消灭蒙古,收复山河后,朕定会将安南纳入我大宋之版图,朕会让安南的百姓也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作为安南国的首辅大臣,陈元当然清楚眼前的局势。蒙古大汗忽必烈传承了其先祖成吉思汗的强势,继续东征西伐,指挥蒙古铁骑四处征战,且是战无不胜,而宋朝新皇帝和以往的历朝宋帝都大不相同,势态之强甚至远远超过了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更让人费解的是,宋朝新帝并没有摆出天朝的“派头”,安于接受周边小国的纳贡,不久前,大宋已经将琉球群岛纳入版图,成立了琉球省,这无疑就是在向天下示威,大宋之大一统行为已然昭显尽露。安南小国,弹丸之地,身处两头猛虎之间,其结局也就不难猜测了。
陈元沉默片刻,问道:“陛下,陈元有一疑问,可否相问?”
“请讲。”
“陛下认为即将到来的宋蒙大战,宋朝有几分成算?”
我毫不犹豫道:“朕有十足的把握。”
“十足?”陈元猛地喝了一口热茶,似乎给自己壮了壮胆,才继续言道:“陛下,从蒙古成吉思汗崛起之后,先后统一了大漠,消灭了金国,收复了西夏和高丽,十年前更是将大理国吞并,一时风光无限,而大宋朝尽管守住了半壁江山,然自‘端平入洛’之后,军力每况愈下,六年前,川中刘整投降,无疑又是雪上加霜,此消彼长之下,又怎么能说,在未来的宋蒙之战中,陛下有十成胜算呢?”
陈元的想法,是当今天下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在大家看来,即使是五五开,也是略微抬举了宋朝,最合理的胜算比列应当是蒙古六成宋朝四成,这四成的原由主要就是因为有长江之险和城池的坚固。
一旁的贾似道端着酒杯,好像也是十分想要知道我的答案。
我笑笑:“陈元,决定战争胜败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财力,二是物力,三是人力,这点你认可吗?”
“陛下言之极是。”
“好,那朕就此三点逐一分析。首先是财力,这点朕以为不用多做解释吧,我朝的财力雄厚,本就胜于蒙古,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朝的国库日渐充裕,蒙古忽必烈虽然也想发展经济,但这个马背上成长起来的大汗在这一点上是远远不如我朝的。第二是物力,尽管这些年来,蒙古人的疆域越来越大,然其所得之处都不是什么富有之地,朕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朝将士的铠甲和兵器就要胜过蒙古将士的装备吧,整个军需物资做一对比,除了战马之外,我朝均可胜出一筹。至于第三点,朕认为是你们最为关心的吧。”
陈元下意识地点点头道:“正是。”
“决定战争胜负的直接因素就是军力,军力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就是军队的战斗力。人人都说,我朝自孟珙之后再无良将,蒙古铁骑所向无敌,我大宋朝的军队只会依托城池打防卫战,若将双方的整体军力做一对比,蒙古人的单兵素质要远胜过宋人将士。或许,你们也是这么认为的,对此,朕暂且不去分辨。”
“我朝刚刚占领了琉球群岛,这点太师十分清楚,陈元,想必你也听说了吧。这件事的起因是我朝水师为歼灭长期盘踞在我海域的海贼张瑄,而琉球之人竟然庇护张瑄,让其登岛躲避,我朝才不得已而为之。那张瑄在海上作恶多端,截杀来往船只,私运禁品前往北方,于法于理,都早就该将其剿灭了,之前,我军也数次征讨,却都无功而返,为何这次就能成功呢?你们想想,这并不是因为张瑄的实力大不如前,而我朝水师呢,还是原来的人马,人马战船未变,但我军的战斗力却明显变了,变得强大了。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想必你们心里都大致明白吧。”
我自己答道:“是因为我大宋水师的士气变了,是因为我大宋水师有了必胜的信念,是因为我大宋水师有了属于他们的灵魂,而且,这种灵魂已经遍及我朝所有的军队之中,也就是说,我军重新拥有了自己的军魂。一百年前,我朝有支战无不胜的岳家军,他们靠什么取胜?就是因为岳家军有自己的军魂,而今,我朝所有的军队都有了这种军魂,难道还不能取胜吗?”
我看着无语的陈元道:“陈元先生,朕再回头说说前面的那些问题,良将,其实什么时候都存在的,古人不是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吗?就如我朝扬州军区的制置使李庭芝,就是由太师亲手提拔的,在李庭芝镇守扬州的数年间,蒙古人丝毫不敢兵犯。其他的如夏贵、吕文德、高达、张珏等无一不是能征惯战的良将,朕和贾太师都是世间少有的伯乐也,有了伯乐,何愁没有良将。至于蒙古铁骑的所向无敌,那是因为蒙古人自幼在马背上长大,其骑射功夫天下无敌,这一点朕也承认,但这种情形呢,只是存在于没有骑军克星出现之前。如果蒙古铁骑的威力被制约,那无疑就是老虎被拔了牙,相对来说,便很好对付了。乃至于什么依托城池打防御战,什么单兵能力的问题也就都不复存在了。”
“骑军克星?”
“神器?”
陈元和贾似道分别想道。
第367章 科技新报()
我伸手示意身旁的小七,让其给贾似道和陈元倒满了茶水,神情变得严肃道:“陈元,有关骑军克星之事乃是我朝第一等的军事机密,所以朕不方便告诉你,也请你就此事保密。”
陈元见我不似说笑,但也并不相信蒙古骑军会有什么克星,不过还是应道:“陛下放心。”
“恩,陈元,朕相信你,在你来之前,朕也专门查过你的情况,知道你是忠贞义士。”我笑笑,继续就刚才的问题道,“从朕所说的人力、物力、财力三点来看,我朝的财力占优,物力则是略胜一筹,而有了克制骑军方式的我朝军力至少不会弱于蒙古军,三点一综合,是不是胜算十足呢?”
陈元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贾似道听罢,似乎也来了兴趣:“陛下,还有一点,那蒙古本族人数稀少,根本就不能和我大汉民族并提,臣赞同陛下,此战确有十成之胜算也。”
“恩,太师所说的这点十分重要,朕唯一要校正的是,蒙古人面对的不仅仅是大汉民族,而是整个华夏民族,其中包括了我朝境内的所有民族,如苗家等。”
贾似道微一颌首道:“是,陛下。”
陈元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陈元只是安南国的一名官员,有关的方向还需要国君做主。”
“陈元,安南国陈煚为人太过刚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