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祥甫,朕对于军队的改革大致只想到这些,你还有何补充?”
“陛下,我朝军队在人数上并不少于蒙古,从战力上讲,在城防战中能与之匹敌,但在野战中却远逊于对方,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朝的马匹稀少,即便是为数不多的马军,也不可能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骑军之敌,第二是我朝军队的整体素质弱于对方,包括身体素质,更包括心理素质。陛下所定的训练方式可以渐渐提高我朝将士的自身素质及合击之术,战斗技能等,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朝军队在心里上的弱势势必要改变,否则在面对蒙古人时,底气始终会不足,也就谈不上取胜了。”
“恩,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我军的勇气的确弱于蒙古,这就造成了在势均力敌时,我军往往会先坚持不住,败下阵来。祥甫,你有何办法?”
我最初想到在军中设立政委一职,但总觉得不伦不类,所以改为了行军参议。军队的勇气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蒙古军队的勇气是在无数次胜利中渐渐形成的,是始自战无不胜的成吉思汗时期,是由成千上万的异族魂灵造就的。
第215章 十六字诀()
“陛下,臣最近一年来也开始在思考这个问题了。当年孟帅是以防守著称,所以臣以及朝中不少战将包括高达将军,张珏将军等人在内,一直到底层的普通士卒,在听到蒙古军队来犯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依托城池山寨,打防守战,久而久之,在将士们心里便已经形成了一种对敌的弱势。正如陛下所言,狭路相逢勇者胜,而我军的勇气在一次次被动防御中渐渐消失。为改变这种现状,臣自年初起,专门从军中抽调了一部分有胆识,身通武艺,且对蒙古人有着深仇大恨的年轻士卒组成了一支特别部队,人数大约在一千名左右,由统制姜才率领,除了基本的训练项目外,他们训练得更多的是攻城拔寨,野战对抗之类的攻击型内容,三个月后,臣让他们北上袭击蒙古军队,在屡败屡战后,这支部队目前即便在野外也敢和数量相当的蒙古骑军对垒了,且胜率超过了七成,他们如今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蒙古骑军,不过如此。因此,臣以为我朝将士在全军大练兵的同时,必须提高各自的心里素质,也就是勇气。而以攻代守则是一种可行的训练方式,这样便可一点一点地培养起将士们内心的强势,否则一味的防守只能慢慢耗尽将士心中最后的一点自信。”
“以攻代守?”我伸出手指在桌上敲了敲道,“不错的想法。”
按照我的计划,在和蒙古的大决战中,会以襄阳之战作为相持阶段,随后我会全力反攻中原,如果我军只会防守反击,在反攻时如果遇到蒙古人军队稍加防守,或许我军反而不会打主动出击战了。这就类似后世的某些足球队,只会防守反击,一旦对手也防守时,就不会踢了。
陆秀夫道:“陛下,臣以为李大人的方式可以在全军推广,既然阿术可以骚扰我庐州,我军难道就不能骚扰他们吗?”
我笑笑:“当然可以。祥甫的方式可行,让部分士卒作为榜样,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来教育其他将士,蒙古骑兵不过如此。君实,在通知欧阳建青启程时,将这一条也成文,让其转告高达,张珏两位将军立即执行。”
“是,陛下。”
“当然,各地还得因地制宜。淮南东路北部水路纵横,我军只需要利用好这种地形,便可扬长避短,使得蒙古骑军难以成规模,川中多山,我军可以借助山势,也能使蒙古骑军机动快速的特点发挥不出来,让他们尝试下以小分队的方式主动出击,甚至可以纵深向前,在山中打游击。至于襄阳外围,适合蒙古骑兵奔驰,倒还要另辟途径。各战区地形不同,切不可照搬扬州军的模式。”
李庭芝道:“陛下所言极是,川中多山,我军小队或东或西,出没无常,流动袭击,一定会让蒙古人疲于奔命,更不知我军所出何方。”
“恩,朕这里有十六字秘诀,在敌强我弱时,可以作为指导方针,你们且记住,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李庭芝默默地重复了一遍,突然赞道:“陛下,好一个十六字秘诀,完全可以和孙武兵法赛美啊。”
“十六字诀”包举了红军反“围剿”作战的基本原则,涵盖了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两个阶段,在战略防御时又含有了战略退却和战略反攻的两个阶段。其基本精神是,从敌大我小、敌强我弱的基本特点出发,利用根据地创造的有利形势,灵活地使用兵力和变换战法,趋利避害,扬长击短,在战争中务求保存和发展自己,是一种以多打胜仗、消灭敌人的办法,逐步改变敌强我弱的形势,夺取战争的胜利。
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典型战略秘诀,也是游击战的精髓,的确不亚于古代的兵法。
我将十六字诀的精髓详细地讲述了一遍,然后又道:“我军之主力以城池防御为主,但可以在各战区组织小分队以游击的方式骚扰敌人,有条件的地方甚至可以深入敌后,在敌后建立根据地。”
正面阻击加上四处骚扰,却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军队的战法。
在全玖无意中提及能否收降侬复后,我就在想,如果能收复此人,我就让其在三地交界处的大山中建立游击根据地,利用其在当地的人脉和复杂的地形,建成一支不容忽视的潜在力量。
“根据地?”李庭芝等人不明所以道。
“正是。”我又指向地图,“祥甫,君实,你们来看。扬州北面是原来我朝的京东东路(今山东),这里有一大片山区,名为蒙山,如果有一支小队深入山中,是不是很容易藏身。简单来讲吧,朕的意思就是派出一小批部队到蒙山中去,当山贼也好,当土匪也罢,前提是不准骚扰平民百姓。如果你们是蒙古人,该怎么去剿灭之?”
陆秀夫想了想道:“还真是挺难的,试想下,这支小队采用陛下的十六字秘诀,在茫茫大山中出没无常。蒙古军队人数少了不行,地方太大,一分散就起不了作用,如果大军围山,所耗军资又实不划算,况且山势复杂,就算有上万兵马也不一定就能抓住小分队队员,难!”
“没错,就是利用这种地形,让这支小分队逐渐开始生根发芽,并且在敌人内部建立一处属于我朝掌控的根据地。当地的百姓大都是我汉人,虽然被金国,蒙古相继统治了上百年,但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心系我朝的,只要我朝能够让他们看到希望,他们就很有可能能够帮助我军,如果可以争取到当地百姓的支持,那这片根据地就能牢牢地形成并且逐渐壮大了。有朝一日我军北伐中原时,这些根据地便会如雨后春笋般的响应和配合我大军的到来。当然,这其中的难度也是相当大的,但不是没有可能,山中虽然条件艰苦,但土匪山贼都能藏身活命,何况我朝的英雄们呢?”
陆秀夫道:“陛下,这根据地和龙牙即将北上的情报部门的性质一样吗?”
“并不完全一样。”我解释道,“朕所说的根据地是指军事指挥的中心地,是以军事武装为主的,这和情报部的目的是不同的。朕以前曾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在敌人内部建立起类似这样的星星之火,当数量够多时,当规模庞大时,是不是会燎原整个北方呢?”
李庭芝低头思索了良久道:“陛下之意,果真匪夷所思,神人,神人也。”
我知道李庭芝的军事经验十分丰富,我说一,他便能联想到二,三。我示意其坐下,问道:“祥甫,你觉得可行吗?”
李庭芝兴奋道:“可行,当然可行。臣回去后立即着手挑选人选,争取在短时间里组成一支精干的小分队,直插敌人的内部,先点燃一小丛火种。”
我赞许道:“祥甫,此事要考虑周全,毕竟是件十分困难之事。朕有几点建议,你且听好。一是要让小分队成员具有丰富的山地战斗经验和生活经验,首先得活下去;二是要充分理解朕的十六字诀,在保存自己的基础上才能发展;三是要完完全全和当地百姓亲如鱼水,只有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才能让根据地充满生机,这点尤其重要;四是要有长期持久的思想准备,务必要让队员们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志,更要能明白此行的意义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是,臣会仔细消化陛下之意的。”
文天祥也道:“陛下所言的第三点的确重要,水能载舟,如果能得到水的支持,这舟就好开了。”
“恩,宋瑞说得没错。君实的情报部门在北方多有联络点,虽然还无法涉及蒙古的军事部门,但作为联络点却是毫无问题,正好可以作为我朝与未来根据地之间的联络人。”
陆秀夫道:“是,陛下,这个没问题。”
我点点头,又对袁棘道:“对了,先生,龙牙保安部人员充裕吗?”
“回陛下,目前还没有具体任务,所以人手暂时够的。”
“那好,先生,从中挑选一些思想坚定,意志坚强之人单独训练,除了要有过人的武艺外,还要学会信鸽密码传信,在时机成熟时,朕打算让这些人加入到各战区派往北方的队伍中,以方便到时候与龙牙情报部的联络。”
袁棘道:“是,陛下,臣领旨。”
“祥甫,根据地之事你回去后再仔细想下,想好后立即传书于朕,朕会安排龙牙之人协助你们北上。还有,你在军中可以安排行军参议或者文笔好的笔杆子们将这些勇士们的英雄事迹鼓吹出来,广为宣扬,争取让所有将士都知道,所谓的蒙古铁骑,也不过如此耳。”
李庭芝并不理解:“鼓吹?宣传?”
我“恩”了一声道:“正是。朕最近所办的大宋皇家报,祥甫知道吗?”
“回陛下,臣知道,臣刚才已经看过了。”
“好,朕会派人前往前线,专门采集前线将士的英雄故事,刊登在报纸上,以激励我朝百姓之斗志,提升将士之士气。”
李庭芝道:“是,陛下,臣遵旨办理。”
我叮嘱道:“祥甫,可别小看了宣传的力量啊,这也是一种没有硝烟的战斗,其作用是不会低于一场胜仗的。君实,宣传一事你好好和祥甫说说。”
“是,陛下。”
我看了看李庭芝,满意道:“恩,今庐州战事未平,朕就不多留你了,祥甫,休息一晚,立即返回扬州,时刻注意蒙古人的动向。”
李庭芝起身道:“陛下,臣今夜便赶回扬州。”
“啊?好吧,战时事紧,只是,只是辛苦祥甫了。”我心里顿时觉得有些感动,有这样的将领,是我之幸,更是我朝百姓之幸。但我也知道现在不是矫情之时,我站了起来,端起桌上的茶杯道,“祥甫,朕就以茶代酒,为爱卿送行,待他日我朝直捣黄龙时,朕再与爱卿大醉于北方草原之上。”
李庭芝虎目微微湿润,也端起茶杯,激动道:“陛下,臣盼着那一天早日到来。”
“恩,一定会的。先生,宋瑞,君实,你们也一起来,干了此杯,为祥甫壮行。”
似乎有些莫名的悲壮。
我突然想起一首电影插曲,送战友,踏征程,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待到春风传佳讯,我们再相逢。再相逢。
第216章 犯上之相()
杨琏真迦又一次来到相府门前,仔细端详着这处宅院。
好一座府邸,杨琏真迦看完后赞道。贵重,气派,灵巧,韵味十足,虽处繁华之地却不显庸俗,尽人工造化却夺自然之蕴。从风水角度看,贾府实为一处不可多得的旺宅。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贾府虽然还没有达到得水之境,却是深得藏风之法。
门前两只巨大的镇宅石狮张牙舞爪,显示着主人的威严和尊贵。只是守门的小厮们看上去有些无精打采,显得与这座豪宅格格不入,似是多出来的败笔,颇杀风景。
上一次还是自己主动登门拜访,这一次却是贾似道叫自己过来,其中差别甚大啊,杨琏真迦想到。
“大师,你总算来了,太师正在大厅等你。”贾府管家贾宣道。
“多谢贾管家。”
“大师,请。”
穿过数重楼阁,杨琏真迦来到贾府大厅,开门见山行礼道:“贫僧琏真见过太师,不知太师相招是为何事?”
贾似道坐在太师椅上,睁开迷糊的双眼指着一旁的座位道:“琏真,坐吧。老夫前些日子着人去演福寺找你,寺内僧人说你去云游了,几时回的?”
“太师,贫僧昨夜方自返回临安。”
“数日不见,大师似乎清减了许多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