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书剑盛唐-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达也懒得跟他计较了,老带兵的怎么会不知道,要做到这个有多难。这是骑兵,休息的时候战马卸鞍,单单是上个马鞍,就得一炷香了。但

    是李诚所部上马鞍的时候,没有辅兵的帮助,却能以伍为单位,互相帮助。两人或三人一组协同,速度一点都不慢。如

    果问李诚怎么做到的,答案很简单,这一路上最慢的一伍,吃饭最后一个,不给吃肉,还要做很多杂活。当兵都要脸啊,天天都垫底,谁特么的受的了。于是,都得想法子提速。

    列队整齐了,李诚才策马过来,站在牛进达面前,抬手一砸胸口:“先锋营列队完毕!”牛

    进达还是死人脸:“进城吧,抓紧安顿,今夜在中军帐军议。”松

    州地处要害,乃是剑南道连接高原的咽喉之地。古人在此设军镇,充分体现了军事智慧。韩咸还是很靠谱的,在城中做好了一切准备,李诚率部进入备下的军营,立刻有府兵校尉带人来帮忙安顿。安

    顿之后,立刻准备开饭,也有辅兵在此准备好了。尽管当地府兵做的食物很难吃,李诚还是咬着牙要一碗肉汤,自己弄个小灶,活了点面,用小铲子煎鸡蛋饼吃。

    这碗肉汤其实听好喝的,很鲜,就是羊肉没处理好,膻味太重了。要

    说羊肉,还是河套一带的羊肉最佳。

    简单的对付一顿,李诚收拾收拾,前往中军帐。地方官员备下了酒宴接待,被牛进达拒绝了,以军务要紧为有借口。了解牛进达的,知道他为人谨慎,不了解的以为他拿乔。真

    的有那么要紧么?牛进达心里是怎么想的?真实原因是牛进达察觉到韩咸的心态不对,觉得有必要开个会纠正一下,至少要做到韩咸和李诚之间和谐一点。这

    话怎么说呢,李诚年少气盛,不是好惹的。韩咸是老兄弟了,能拉一把就拉一把。牛

    进达能理解韩咸,任谁给丢在松州这地界,心情都好不了。好不容易有个立功提拔的机会,来个年轻人分润一番,谁心里能舒服?

    私下里牛进达给刘兰通气道:“等会军议,让韩咸客气一点。不要搞的关系太僵了。”这

    支偏师,乃是从京中各卫里抽调的精锐,骨子里就傲气。韩咸指挥的是边军,满打满算才三千人。加上地方府兵,也就是四千多一点。在这支偏师面前,真的没有摆资格的余地。当

    然都是老伙计了,牛进达没有当面说什么,只是让刘兰带个话。

    刘兰心领神会,瞅个机会跟韩咸说了,提醒他还是要摆正位置,跟李诚搞的太僵了,没准一辈子都回不了长安了,甚至连成都都去不成。

    韩咸听了不置可否,没有明确表态。这人骨子里就傲的很,牛进达和刘兰的面子,他肯定要给,都是从死人堆里活下来的。但是李诚算个什么?

    要不怎么说性格决定命运呢?都是隋末的好汉一条,牛进达和刘兰都能在长安厮混,他被丢松州来了。就是性格问题,遭致这么一个结果,偏偏还不知道反省,人憎鬼厌的。

    你以为你是李诚么?简在帝心!李诚离开长安,宰辅们拍手称快,皇帝很不爽。刘

    兰也不好把话说的太多,提一句就意思到了。看韩咸的反应,知道没啥效果,也没多说,回来汇报。牛进达也头疼,这两军协作作战,两个重要的人物相互间搞不好关系,头疼。

    李诚却是无妄之灾,他怎么知道自己莫名其妙的就得罪人了?简

    单的吃了晚饭,李诚赶紧往中军帐来,到的时候牛进达才开始吃饭。见

    李诚来的早,牛进达也很意外,难得的打趣一句:“自成乃是长安城有数的美食家,本地的吃食,也能习惯么?”李

    诚笑道:“回总管,李某确实是个挑嘴的,这不是没条件么?到了哪个山,就唱哪的山歌。入乡随俗吧,军务在身,顾不上嘴了。”

    没别人的时候,牛进达的脸上难得出现笑容,点头道:“稍候!”指了指桌上的吃食。

    李诚也不说话,点点头,在边上找了找,一把胡凳都没有。松州这地方,还是席地而坐。

    “得,明天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木匠,赶紧打一批桌子椅子。”李诚在边上笑着说话。

    牛进达的腮帮子抽了抽,没有表态。心里话,这小子确实是个富贵命,走哪都惦记着舒服。有条件他要吃的好住的好,没条件他也要自己弄好一点。

    牛进达安静的吃饭,眼角的余光却在不断的观察李诚,发现他坐那里没闲着。拿出一个小背篼,里面有大张纸,正在用碳条在上面画东西。牛

    进达很好奇,加快了吃饭的速度,最后一口吃食咽下去,起身走过来看一眼。不。。

    看就算了,这一看就惊呆了,李诚居然是在画舆图。沿途经过的地方,李诚都画了下来。这是什么记忆力?难道他过目不忘么?

    李诚发现牛进达过来了,停下手里的炭笔道:“大总管,吃好了?”牛

    进达点点头,低头看着舆图,惊讶道:“自成,居然有画舆图的本事?”这

    个年代,画地图可不是谁都会的。得专业人士,就算是牛进达手里的舆图,比起李诚手里这张,那也是有所不足的。所以他才吃惊,他手里有朝廷给的舆图,但是很粗略。李

    诚笑道:“这有何难?按照一定的比列,把山川地理缩小在纸上而已。”李诚抓住机会,装一波。牛进达给镇住了,这本事不是谁都会的。他哪里知道,李诚的脑海里有现代的地图,就像刻在脑子里一样。不过是对照一番地名,然后复印。

    正经的画地图其实很复杂的,没有卫星的年代,只能人工测量。就算是有卫星的年代,人工测量也是很常见的办法。

    李诚这张地图比起唐朝的舆图固然精细了很多,但还不是真正愿意上的现代地图,差的东西很多,比如等高线,就没法在体现出来。真的画出来,也没人看的懂。那就没意义了。看

    见牛进达的表情,李诚继续道:“安顿下来,诚拟一月之功,画出松州山河地理图。”

    “何必如此呢?松州府便有朝廷绘制的舆图。”牛进达费解的反问。李

    诚笑道:“总管也是老打仗的,行军打仗,不熟地理怎么能行?亲自走一遍,然后画出来,就刻在脑海里了。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地利的重要性。”

    牛进达一看其他人没到,便继续跟李诚交流:“此战方略,乃自成所建议。自成心中,可有定计?说来听听如何?”李

    诚收拾好地图,这才开口:“通俗的来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作为将令,首先要搞清楚,对手的战争目的是什么?吐蕃赞普发动战争,是因为觉得他没有被大唐朝廷承认。失去这个认可,就无法树立他在高原的统治地位正统性。”

    牛进达奇怪道:“吐谷浑和各羌送来消息,都说吐蕃借口吐谷浑坏了和亲之事,乃兴师问罪。自成何出此言?”

    李诚道:“话是这么说,但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吐蕃使团号称,吐蕃赞普仰慕大唐,特遣使者来访,并求娶大唐公主。吐谷浑汗王,朝廷许了公主,偏偏吐蕃没有。在大唐看来,这就不算个事情,身为吐蕃赞普,不亲往长安求亲,派个使者就想和亲,大唐颜面何在?”

    “有道理,吐蕃穷山恶水,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朝廷无所求,自然无所谓。”

    “非也,实在是吐蕃赞普心不诚也。”李诚笑着纠正一番,牛进达费解之时,李诚又道:“紧紧凭一个使者,三言两语就达到了和亲的目的,这本身就不是诚心的表现。其次,周边各蛮,哪个不是被揍一顿之后才老实的,吐蕃还没挨过揍呢,不老实啊。”

    牛进达被李诚一番道理,再次震惊了。抵达松州之后,已经三次了。一次是先锋营集合,一次是画地图,这是第三次。李诚对于战争的理解,就格调而言,牛进达觉得高出太多了。

    很多东西,他根本就想不到,但是李诚却很明确给出了解释。

    这大概就是差距之所在吧,李诚能以弱冠之年,领副总管之职。

第二百五十三章 毒计() 
没有娶到大唐公主,这就是没能得到唐朝的承认,对于吐蕃赞普而言,统治地位就存在瑕疵。哪天唐朝再封一个赞普丢进高原来,谁才是最大的王?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吐蕃赞普担心的是这个。娶不到公主,在当今鼎盛的中原王朝面前,他的政治地位就不稳固,或者说缺乏正统性。毕竟周边的藩属,都有公主了。吐

    蕃把能不能娶到公主,看成了政治问题,是否被唐朝承认其统治的合法性。“

    由此可知,吐蕃赞普所谓仰慕大唐之说,本质上是一种试探。如真心仰慕大唐,大可亲自前往,也不会率部来犯。既然是试探,那就一次性打疼他,打到他想到这次打击就心疼。接下来就是朝廷宰辅和陛下的事情了。”李

    诚做出了最后总结,牛进达听的很认真,丝毫没注意到,刘兰和韩咸都到了。

    “说那么多,最终还是要看手里的刀子快不快,麾下将士是否用命。”韩咸插了一句,语气充满不屑。李诚没有计较这个,只是淡淡一笑,看看牛进达。“

    人都到齐了,开始军议吧。”牛进达赶紧缓和气氛,免得干起来。李诚的威名太甚,朝廷诸公都被干的哑口无言,一旦发飙,三个人叠一起都怼不过。就算是动手吧,李诚在平康坊一战之后,牛进达也觉得三个老家伙未必干的过他。

    “各位,眼下是四月初,往年这个时候,吐蕃很少动武。今年三月初,吐蕃便出兵吐谷浑,一月这内,吐谷浑被赶过青海湖以北。眼下吐蕃正对各羌用兵,一旦获胜,必挟大胜之威,席卷而下。松州,必须早作准备。”牛

    进达的开场白很明确,点明了当前的局势。现在三位都没话说,等着他的下文。

    “故而,朝廷有令,本总管率部西来,目的在于防范此举。一旦吐蕃来犯,该怎么打,诸位可畅所欲言。”牛进达没有自作主张,而是请大家先发言。

    韩咸大大咧咧的一歪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什么好准备的?我边军枕戈待旦,随时可以迎敌,并战而胜之。”这

    个心态别说李诚了,牛进达和刘兰听了都皱眉头。边军是个什么情况,你心里没数么?有多少光明铠,有多少强弩?有多少兵卒?吐蕃兴师,号称二十万,打个对折,也有十万。就凭一营边军,加上本地府兵,就能打败十万强敌?开

    什么玩笑呢,真当吐谷浑和各羌是泥捏的?这部分,加起来十万兵总是有的吧?就算羌族不能拧成一股绳,被各个击破,那也不是三千边军能搞定的力量。“

    老韩,你也是老打仗的,应该知道说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刘某一己之见,先派人前往吐蕃,打探消息。我军则做好一切站前准备,力求不败。”刘兰持重之言,牛进达听了微微颔首,表示认可,这才是准备打仗的样子嘛。

    韩咸被刘兰这么一说,倒是没有生气,大家习惯性的争吵了,他就是看不上李诚而已。

    牛进达把目光对着李诚道:“自成,你说说。”

    李诚笑了笑道:“我说说自己的看法。这一仗我们兵少,吐蕃兵多。战略层面,采取守势是必然的。战术层面,则应该积极主动的寻找战机。现在我军先到一步,可以从容的准备。”牛

    进达听了心头微微一震,这一看就是有备而来的说法。可见当初他的方略,是有针对性的,不是盲目提出。由此可见,李诚确实是在朝廷上说服了陛下和各位宰相。

    “都要做那些准备呢?”牛进达继续问一句,露出感兴趣的表情。韩咸这次没说话,李诚说的有道理,他不能鸡蛋里挑骨头。

    李诚掏出地图,打开后指着地图道:“你们看,这是松州,这是吐蕃,这是各羌羁縻地。松州地处要冲,吐蕃无攻城之能。从试探的角度看,炫耀武力的吐蕃军,最佳驻地应该是在松州以西,这里,羁縻羌人之地。”“

    自成的意思,我们要先进入这一片地区不成?”刘兰也表示不解了,这一片地区,现在很乱不说,而且各羌也只是名义上归顺,实际上朝廷对羁縻地没有约束力。

    “那岂不是善启战端?不智也!”韩咸果断吐槽,李诚却没生气,畅所欲言嘛。“

    这只是一个判断,我们现在当务之急,是做好松州的防务。其次才是派人前往这一带,打探地形,联系向导。假定吐蕃军驻扎在此,我军则做出缩在松州城内的假象,吐蕃赞普会怎么想?”李诚提出一个问题。牛

    进达道:“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