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9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英国,连印度都留给英国人。英国狼子野心岂是会消失的,我想让德国强大一些,去牵制英国有什么错。只有两边都互相牵制,我们才能左右逢源稳如泰山。”姚浜气恼的给自己做着辩护。

    中央委员们对此表示赞同,政治局委员忍不住皱起了眉头。韦泽都督对于自己提出的和平政策有专门的解释。和平的基础是力量对比,英国不敢对民朝轻举妄动是因为双方力量对比差距大,只要民朝自己不犯错,就有和平。英国强大起来,也能够压制欧洲。虽然搅屎棍的本质是充分利用欧洲矛盾,但是一根搅屎棍若是太过于粗大,欧洲各国再闹,也得先考虑自己菊花的承受度。

    姚浜嘴里说着和平,实际上干的是挑动矛盾和冲突的把戏。这种玩意大概只有姚浜自己才看做和平,只要英国和德国脑子正常,都会觉得民朝这是在背后黑他们。

    心里面想着事情,政治局委员就少听到了几句话。明白过来的时候,就听姚浜问:“谁能让情报局先把人放了?”

    “我们去问一下。”中央委员们纷纷答道。

    “现在就要放。”姚浜毫不犹豫的说道。

    政治局委员心里面暗叹一声,他当年支持姚浜的理由中的一个就是姚浜本人看着很有理论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有点都督的影子。沈心十年当政,军人味道太浓。做事情还是那套命令式斗争模式,地方上的同志们意见很大。战场上不顾一切的拼死作战没问题,执政上根本不存在非黑即白的敌人。哪怕是作为对手,大部分立场其实也完全一致。

    但是姚浜现在的表现让委员心里面非常不爽,他思忖片刻后答道:“你既然自己决定这么做的,那就自己正式发文件,要求放了那些德国人吧。这等时候找别人都来不及。”

    姚浜的目光一闪,仿佛要发怒的样子。不过他还是没有发怒,而是表示了同意。这让政治局委员倒是生出些比较欣慰的情绪,如果姚浜表现出来的完全是推卸,政治局委员职能认为自己选错了人。

    国家主席亲自写了文件给军委,军委也没有硬抗到底。有些事情可以表态,却不至于要弄到撕破脸的地步。既然都督总是要回来的,大家就更没有理由现在弄成如此地步。

    韦泽知道这件事,得知姚浜承担起责任,韦泽也算是放下心。如果姚浜在韦泽回去之前还让此事悬空,那政治ju委的讨论中,姚浜的命运就会非常不妙。到现在为止的政治ju常委里面也有王八蛋,但是好歹那些人都算是响当当一条恶汉。比王八蛋更可怕的是软蛋。

    不用考虑破事,韦泽的北美之行情绪非常好。历史上社会主义革命之后的日子都不好过,韦泽自己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结果韦泽发现‘物质决定意识’这个唯物主义基本理念真心是世界真理,当民朝东征西讨,广地万里之后,民朝社会主义革命之后的日子远比想象中要好上许多。

    只要肯去南海的香蕉园、香蕉园、油棕园、剑麻园,或者去种植柚木、小叶紫檀等等经济作物的园区去工作,或者肯去非洲广袤的土地上大展拳脚,又或者肯去北美种地开矿,这日子都不会难过。当大票劳动力离开亚洲之后,连在亚洲的山区种植果树,或者在淮河以及长江中游以北的水土保持区种植桑树,或者留在没啥人的农村挥汗如雨的巡视毛竹山,挖竹笋,打栗子,收入都不会低。

    现阶段民朝生产力水平不高,可以靠生产资料的丰富来补充。掠夺来的土地在土地国有制的制度下成为人民的生产资料,困扰中国的问题就迎刃而解。韦泽在北美的工作重点在于督促光复党不要脱离群众,当光复党党员和群众在一起劳动就能发家致富的时候,光复党党员脱离人民群众的迹象并不严重。基层与中层光复党党员提出的要求仅仅是‘中央能否提供更多更科学更有效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指示以及服务’。

    因为要参加三会,韦泽在北美的巡游到1902年9月就终止了。此时韦泽没能到北美东部,他回亚洲的最后一站在威斯康辛。威斯康辛是个非常荒凉的地方,属于农牧州。这里的贫瘠土地倒是催生出了特别的营养成份,新开发的最大产业就是花旗参种植业。这里的人参干巴巴的,看着就比那种水萝卜般大颗人参有药性。民朝的药品部门研究,和东北肥沃的黑土地里成片成片种植的人参一比,威斯康辛一带的花旗参药用效果还真心不错。

    回民朝前,韦泽自己掏腰包用田产价买了不少上等货。祁睿送老爹出发的时候,又给老爹带了两大包,“爹,这是我自己掏钱买的。您回去慢慢用。”

    “好。终于吃上你送的东西,我心里高兴。”韦泽笑道。

    祁睿只能苦笑,他倒不是不想给老爹送些东西,只是他老爹韦泽有时候未免尊贵的过份,祁睿从来不知道老爹韦泽有过什么属于自己的爱好。连投其所好都办不到。

    就在此时,祁睿就听老爹韦泽说话了,“你这次组织军区学习宪法,组织党委同志们讨论国家的营运模式,干得好。我们不怕同志们看明白国家的本质,我们不怕同志们看明白国家营运的本质,我们怕的只是同志们瞎想。祁睿,靠自己找到办法,你真长大了。我很欣慰。”

    说完,韦泽用力在儿子肩头拍了几下。接着就坐进车里,关上了车门。

    祁睿万万没想到自家老爹韦泽知道这样的情报,更没想到自家老爹会这样认真的称赞自己。看着老爹乘坐的汽车越开越远,祁睿鼻子一酸眼眶红了。

第548章 昨日重现(七)() 
“都督什么时候回北京?”梓炀在电话里询问中央办公厅的同志。

    和以前一样,中央办公厅的同志用‘不知道’三个字就把梓炀给打法了。放下电话,梓炀心里面很是不爽。原本看着有些动荡的局面现在恢复常态,这也是很能理解的事情。一套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修正、调整,只要没人故意在里面折腾,很容易就按照既有模式开始营运。

    姚浜自己折腾出那样一档子事情后,体系本能的开始对其进行反击。不过一个成熟的体系好久好在即便是反击非常有力,却不会无限制的进行下去。当搅乱体系的人偃旗息鼓之后,事情表面上也就平息了。当然,只是表面上。

    梓炀就不是很希望事情能够平息,他精心准备了一套说辞,可偏偏没有机会实践。这就跟小孩子学了捣蛋的手段,想以看似毫无危害的凑到别人耳边后大叫一声,结果凑过去才发现人家已经堵住了耳朵一样。这种失落感和失望情绪很强烈。

    从东京市离开后,韦泽并没有立刻从北美回亚洲,而是在大队人员护送下前往英国在北美的首府维多利亚城。火车经过北美五大湖地区的钢铁中心龙泉时,就见烟雾弥漫,天空阴暗,大有21世纪河北的味道。龙泉的曾用名叫匹兹堡,借用龙泉宝剑来自谷里优质铁矿的典故。在龙泉停下,韦泽和当地钢铁公司的同志们座谈的时候,对‘企业产品管控’以及‘企业成本控制’进行了讨论。

    在这个世界上韦泽也许是对‘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最有认同度的一个,所以他并没有拿出几十年后才会出现的自动化控制来动摇这帮愁眉苦脸的劳动人民。正是因为没办法看到立竿见影的前景,才会出现对现有技术的深挖,很多技术的精髓都源于此。虽然绝处必然逢生的说法完全无视几率,从逻辑上也是错的。但是韦泽来这里可不是讨论哲学问题。

    然后从龙泉市出发向东,就比较接近中英两国边界。等到韦泽亲眼看到北长城之后,还真有些激动的感觉。迁都北京之后,见识到长城的机会就多了。亚洲的长城已经是个文化概念,实际情况是长城内外皆为中华。与这种有部队驻守,并且起到军事作用的长城相比给人感觉不同。

    北长城与南长城地处气候不同,环境也大大不同。南长城一带有些类似西北的干旱,就见灌木存在的土地上矗立一条几米高的巨大城墙,宛如看不到头的蜿蜒巨龙。北长城则在崇山峻岭之间,林木茂盛,绿意盎然。灰色的长城在山间在林间若隐若现,有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含蓄。

    在巨大的边境车站停了没多久,韦泽乘坐的列车继续前进。这次前面开路的就变成了英国的军列。英国人还派了接应人员上了韦泽乘坐的火车。看得出,接应人员相当紧张。如果单纯以英国自己的人员,他们万万不会生出刺杀韦泽的想法,即便有这样的念头,也不会实施。倒不是英国人变得吃斋念佛,而是韦泽若是在英国遇刺身亡,不管民朝接任者是谁,英国在北美的国土就会立刻遭到最无情的打击。里是北美,不过是几年前,大票‘现英国国民’最大的愿望就是杀掉民朝皇帝韦泽。美国已经不存在于北美,那股恨意却不太可能彻底消失。保护韦泽的安全就是保护英国的安全,这让接应人员非常紧张。

    眼瞅火车距离维多利亚城原来越近,接应人员心里面终于开始放松一些。英国距离民朝太远,民朝皇帝韦泽还是出了名的不喜欢去外国。不管英国与欧洲各国如何的邀请,皇帝韦泽从来没有离开过他那辽阔无垠的国家。别说民朝皇帝韦泽,就连民朝的皇族都没去过英国或者欧洲。在欧洲甚至有种传说,这位中国大皇帝和某个神灵定下契约,只要他不离开中国,就可以战无不胜。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请韦泽到英国访问,英国希望能够就此与民朝进一步加强良好关系。

    爱德华七世亲自到火车站迎接民朝皇帝韦泽,维多利亚城的前身华sheng顿的城市设计极为糟糕,英国收回此地后对这里大肆拆建。从一开始就借鉴了民朝城市的经验,恢弘的规模让这里焕然一新。车站前广场面积有二十几万平方米,皇家卫队都能轻松排开检阅。

    检阅完毕,车队前往黄金汉宫。路经市中心广场,韦泽看到曾经存在的‘华sheng顿纪念碑’只剩了底座,底座上矗立的是印度女皇维多利亚的巨大铜像。

    维多利亚城内与美国有关的所有建筑,例如林肯纪念堂之类的玩意已经被摧毁。然而抵达黄金汉宫的时候,韦泽忍不住噗哧一笑。这座规模宏伟的建筑旁边有一个门房,韦泽能确定这座被拆掉了高高圆顶以及两翼不少建筑的白色门房就是曾经的白宫。英国人的幽默感以及恶意让韦泽不得不笑了好一阵,为之莫名其妙随行人员得知韦泽发笑的原因,也忍不住一起哈哈大笑。

    这次访英,韦泽与英国就两国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皇帝韦泽不仅让爱德华七世感受到和平的意义,他还在英国两院议会里面发表了演说。英国议员里面不乏心中想把韦泽大卸八块的人,他们敌视社会主义,甚至有亲人子弟死在民朝手中。但是也有不少人对社会主义制度有好感,因为纯粹私有制基础之上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明显无力解决当下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矛盾。

    皇帝韦泽的演讲内容让大部分英国议员都吃惊不小,在谈论了国内问题国内解决,国内问题国外解决的两种办法之后,韦泽表示和平的意义就在于让大家能够直面苦难。中国发现即便是以一国占领全世界,顶多延缓苦难的爆发时间而已。美国叛乱前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那时候英国也没能保住美国。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制度的进步,现在的英国终于能够在北美坐稳。‘可以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对英国如此,对民朝还是如此。

    不论英国人能够接受韦泽的看法,至少双方进行了坦率的交流,对双方现有政策方向也能互相了解。韦泽陛下提出中英两国定期举行交流,让两国互相之间不要出现政策误判。

    参与此次会议的英国自由党副党魁劳合??乔治笑道,“难道您认为两国在这种基本政策问题上能够达成一致么?”

    韦泽笑道:“我完全知道你的想法和我完全反对你的想法可以同时存在,在沟通当中才有可能避免战争。如果双方都确定自己掌握的情报并不完整,除了加倍判断对方的恶意之外,我们还有别的选择么?”

    劳合??乔治先是一愣,过了一阵才问道:“这样的愿望能做到么?”

    “世上本没有路,人走多了就便成了路。”韦泽从容的答道。这不矫情不夸张又意味深长的回答让英国一众高级人员有些肃然起敬。

    韦泽都督去英国访问后全须全尾的回到民朝,并且开始向亚洲行动的消息传到北京,大家的反应各不相同,不过看向姚浜的眼神里面颇有些幸灾乐祸或者别的什么含义。姚浜脸上尽量保持镇定,心里面其实颇为失落。随着韦泽都督回国的日期一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