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5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阮希浩对李维斯是非常的不爽,看着李维斯很气派的发言,大有完全代表了政府一派的态度。他哼了一声,“这还不是你领导的政府工作有问题么。我们军队在建设上可是干得很认真,东北也好,西北也好,北美也好,都是靠我们军队建设起来了。”

    这种矛盾几乎要变成了刷日常,李维斯也不搭理阮希浩。他继续讲道:“城市正在以空前的速度从农村抽取财富,产品,还有劳动力。那些军队复原的,很少回农村。那些初中文化程度的,只要有机会就要进城。我们以前设想的那些对农村的管理现在看已经快失败了……”

    “切!”阮希浩冷哼一声,表达了相当程度的嘲讽。

    李维斯也没有要退缩的模样,他眉头紧皱,大声说道:“特别是原本希望的以退役军人为核心的农村体系,现在证明已经极大失败了。”

    见李维斯在反击,阮希浩冷笑道:“你不要什么都拉上军队。军队可没有参与到地方工作上,如果是我们军队在管,肯定不会有这些问题。”

    会议即便谈不上不欢而散,至少也没能谈出什么结果来。等这次汇报会结束,李维斯就把各部部长叫到一起,他在会议上几乎要大发雷霆了。“军队干政,这算是什么事情?当年部队农场弄出那么多破事,他们才勉强退了一步。现在看他们这个样子,横挑鼻子竖挑眼,就跟他们当政之后就能干好一般!”

    在座的一众部长们理论上都归属国务院管理,不过实际上包括铁道部、建设部在内的数个重大的部委都和军队关系很深,他们根本就是从军队上分离出来的。和其他紧盯着李维斯的那些部长不太一样的是,这几位部长视线看向桌面,并没有和非常不爽的李维斯对视。

    经过这一番的发火,李维斯终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在军队真正管事的地方少,但是他们能发言的地方多。我现在要求大家不管军队说什么,我们都要按照自己的步调来走。至少到现在为止,同志们都干的不错。我希望同志们能够坚持下去,不要有任何动摇!……”

    听着李维斯布置着针对军队的安排,铁道部部长伍绍祖心里面很不是滋味。和李维斯一样,伍绍祖也是老军人。他就是南京人,曾经的身份是东王派到韦泽这里的一个暗探。自打东王在天京之乱里被杀死后,对于伍绍祖来说,全心全意跟着韦泽就成了很自然的选择。后来他做到开国少将,被委任为铁道兵司令的时候,伍绍祖还有点觉得不安,怀疑自己是不是被踢出了军队的核心圈子。他很快就看明白了铁路对中国的巨大意义,这种不安也烟消云散。

    伍绍祖此时的感觉是有点不安,甚至有些悲凉的感觉。军队曾经是韦泽都督麾下最重要的力量。以总参谋部开始,包括军工、包括民政,都是围绕着军队这个核心在运转。可这时代变化的太快,先是出现了领导一切的光复党,接着就是民政逐渐与军队分家,后来是军工产业不断剥离,等到军队的农场被完全剥离之后,军队已经只剩下了单纯的一支军队。

    而现在曾经军队出身的一众老家伙开始以李维斯为首和军队唱起了对台戏,如果按照李维斯所想的那样,军队完全被排除在行政体制之外。再等到老一辈的元勋们按照退休制度纷纷退休,那时候军队就只是一支军队,再也不是那支曾经能够决定中国一切命运的强大力量。

    从巅峰走到现在,伍绍祖心情很复杂。这支伟大军队已经创立了伟大的功业,中华民朝走到今天,在不到两代人的时间内就让中国摆脱了饥饿,摆脱了朝不保夕的日子。而且更建立起了空前强大的工业体系。作为建设者,伍绍祖当然极为自豪。不过这一切却没有如同伍绍祖所想的那样带来功臣集团的繁荣兴盛。包括他伍绍祖在内,却在一种难以形容的历史局面下……被淘汰?

    想着这些事情,伍绍祖已完全没有把李维斯后面的话听进去。直到一阵椅子搬动的声音传进耳朵,伍绍祖才从思考中清醒过来。只见李维斯正命令秘书搬动黑板,而大家也开始根据情况挪动椅子,以方便自己观看黑板上的内容。

    “现在中国面对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制度在发生变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空前的速度在被粉碎。这是都督反复强调过很多次的事情。”说完这个,李维斯想起了什么,他放下教鞭,转身对部长们说道:“都督说过很多话,我觉得都是至理名言。其中有段话是这么讲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人生的三个难题。社会发展也是这样的,我们要知道我们从什么阶段来,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什么位置,我们将来要往哪里去。如果搞不清楚这三点,我们的工作就很容易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所以深刻学习都督所讲的纲领和指导意见。非常有助于我们解决这种定位不准的问题。”

    说完这些之后,李维斯再扫视了一圈各个部长,看他们的确在认真的听。李维斯这才继续讲了下去。

    “都督说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制度一定会被以社会交易为核心的工业制度取代,一定会被资本营运的模式而摧毁。所有生产者生产的目的都不是为了自己使用,而是要把产品在社会上进行销售。销售之后换取的钱,用来维持生活,并且让自己得到发展。这无关善恶,也无关个人好恶。而是想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必须让人民从小农经济进入工业化时代。就如城市不太愿意从城市周围购买粮食并不是城里人良心丧尽,对周边的地区不重视。而是城市本身就有这么多的选择,从遥远的地方运进来粮食,因为数量大,均摊到每一斤粮食上的时候,这个成本其实未必就比在城市周边购买来的更贵。即便是贵也贵的非常有限,这点差价完全在城市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这些话中很大一部分都不是李维斯原创的,如果军队方面对缔造者韦泽早就五体投地的话,这些年,特别是最近五六年,民政部门也彻底服了。很多事情让他们自己感到疑惑不解的时候,高高在上,被认为居于大内的韦泽仿佛进行过详细调查般把这些新动向的起因、经过、结果弄得一清二楚。特别是对整体趋势的预测,更是犹如能掐会算。

    在光复军中一直有种大家都不敢公开说,却又忍不住不得不说的说法。大家不太信神鬼,但是真的相信韦泽是某种神灵下凡。对这种事情的坚持程度大概与坚信祖宗神灵的程度有的一拼。甚至是光复军里面的无神论者,都不反对这种观点。只是限于民朝的无神论本质,以及光复党的唯物主义立场,大家不能公开这么宣称而已。

    现在听着李维斯这么大肆把韦泽提出的观点拿出来用,部长们也只能这么听着。实际上当韦泽说话的时候,大家也只能以听为主。至于李维斯么,在李维斯如此忠于韦泽立场的时候,说什么都不合适。

    李维斯需要的也就是这种效果,在把忠于韦泽的态度亮明之后,李维斯继续说道:“四五计划的核心是强化义务教育,也就是把人民纳入到现代工业社会里面来。所以我们近期的工作要以此为唯一核心。这次粮价的问题是一个危机,也是一个契机。关键是看怎么解决它。我是认为,这次需要以更灵活的粮食销售模式为解决思路。同志们怎么看?”

    话音落了没多久,门外有人就开口了,“我说老李啊,你开口都督,闭口都督。问题是你根本就没真的学到都督的核心啊。粮价问题怎么怎么解决,只有一个办法,当现在卖粮难的地方亩产增加两倍,从接近三百斤到八百斤靠上,所有卖粮难的问题都解决了。那帮种地种的糟糕的人,自动退出了种田的行列,剩下的都是优秀的种粮大户,这问题一定能解决。”

    这话说的响亮,内容很有冲击力,不过对李维斯的态度可实在是不够尊重。所有人都转头看向门口,却发现出现在门口的居然是韦昌荣。

第101章 吃饭问题的晋级(三)() 
如果韦泽只是一个单纯的皇帝,中华民朝现在这种拼着王朝外衣的共和制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营运下去的。但是皇帝韦泽同志领导的中华民朝却稳如泰山,因为韦泽并非是一个身为皇帝的寡人。

    如果是封建王朝,韦昌荣这种人一定是会重点防范的。韦泽的亲侄子,开国大功臣,掌握着人事部大权,等于是旧时的吏部尚书。这种职权和地位无疑有着篡位的绝佳条件。即便是韦昌荣本人毫无篡位的意思,只要他坐在这个位置上,有着如此影响力,他也注定是皇帝最忌惮的人物。

    但是现实中却没有发生这等事,因为只要韦泽没有公开宣布要使用人大一号令赋予他个人的最高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所有的人都是光复党的一员,在光复党的党委决定体制下,韦泽的一票也只是一票。虽然现实问题是个现实问题,不过建立国家的制度和理念本身也是不容忽视的。韦泽是一票,韦昌荣也是一票。这种事情真没什么可讨论的。

    这样位高权重影响力庞大的韦昌荣公开抨击了李维斯的看法,可以说让李维斯很是下不来台。更何况韦昌荣的说法比他的做法更有冲击力。让粮食亩产增加两倍,从两百多斤变成八百斤,这听起来更像是笑话,而不是一种认真的建议。或许是这说法的不可信程度太高,所以一众部长们也很怀疑韦昌荣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抨击李维斯的理由是如此的荒诞不经,那大家也只能怀疑韦昌荣就是来砸场子的。

    李维斯的表情也阴晴不定,他也弄不清韦昌荣这到底是啥意思,这是真杠上了,还是来开玩笑的。更重要的是,韦昌荣的行动往往会被认为是代表着韦泽的真实想法,所以李维斯还真不敢把韦昌荣的话不当回事。也就是说,难道真的有亩产八百斤的可能么?

    韦昌荣这么一搅和,会议是肯定开不下去了。在诡异的气氛中,会议结束。韦昌荣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他请脸色难看的李维斯和他一起上车。两人先上车,车很快开到了江边。然后就上船。

    李维斯被韦昌荣给弄懵了,一路上他等着韦昌荣说话。直到上船之后,韦昌荣哑巴一样一言不发。所以李维斯停在船前面不肯上去,他以一副对立的态度问道:“你准备把我拉到哪里?”

    “当然是把你拉到亩产八百斤稻子和麦子的地方去。”韦昌荣老神在在的说道。

    这下,不仅李维斯觉得韦昌荣精神不正常,连两人的秘书和警卫员都目瞪口呆的看着韦昌荣。他们很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亩产八百斤,这是什么地,种的是什么稻子和麦子?

    李维斯被气乐了,他哈哈冷笑,“韦昌荣同志,我告诉你,绑架是违法的的!”

    “让你上船你就上船,绑架你还用我亲自出马?派几个人就够了。”韦昌荣边说边带头上了船。

    李维斯看韦昌荣真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他思忖了片刻,还是上了船。若是韦昌荣真疯了,他李维斯把行为不能自理的韦昌荣一个人扔下,从任何道理上看,都不是加分的行动。

    过了长江,对面就有汽车接应。车上的时候李维斯再也不敢沉默了,他试探着问道:“老韦,难道真的有亩产八百斤的地方?”

    “我这不是正带着你往那里去么。”韦昌荣答道,“我这边也是我四叔刚给我讲的,让我带着你一起去。”

    车里面只有韦昌荣和李维斯两人,所以李维斯很怀疑韦昌荣是不是真疯了。亩茶八百斤,这怎么听都不靠谱。虽然韦昌荣把韦泽搬出来,可这也实在是不像话。要是真的亩产八百斤,一亩地就能顶三亩种。那就意味着本地粮食价格能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亩产不高的地区周所以粮食价钱高,就是因为生产效率低。东北和北美一个人二百亩地,一亩地300斤。这就是6万斤粮食,亚洲的关内地区,一个人五亩地,一亩地三百斤,也就是1500斤。1500斤和6万斤比价格,这是天大的玩笑。

    沥青高速公路修的很好,汽车在上面跑的飞快。一个多小时之后,车队停下。迷惑的李维斯跟着韦昌荣到了一处用院墙和篱笆围着的地方。前来迎接的人在大门口等着,李维斯也是韦泽的亲戚,他一眼就认出来为首的两位,一位是韦震,一位是韦坤。都是韦泽的儿子。

    “大哥,舅舅,你们来了。”虽然年纪相错的太多,不过辈分可不能乱。李维斯和韦昌荣和韦泽等人互相之间都只是认为是同辈,可韦震与韦坤却不敢叫错。

    “你要叫韦部长,李zong理。”韦昌荣带着不高兴的表情纠正着。辈分这事情是他心中永远的疙瘩。没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