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5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毁过欧洲大陆上的国家。让欧洲国家维持均势,英国人才能从容的操纵欧洲大陆上的局面。如果英国简单粗暴的解决掉欧洲大陆上的国家,那也只能让其他国家从中获益。

    英国外长带着复杂的表情问道:“中国希望欧洲保持均势么?”

    “我们希望欧洲能够维持现状。改变现状的结果很可能是出现完全超出我们想象之外的局面,那对中国有什么好处么?我国也实在是看不出这种改变的利益所在。就像现在的大西洋,我们只用和英国一家讨论就行。若是我们向欧洲其他国家大力提供海军技术,万一英国顶不住垮掉了。我们到时候找谁谈判?而且那些新兴的国家会和英国一样聪明理智么?我们对此深表怀疑。”李新说的郑重,心里面则是极爽。实力一旦被对方认同,那带来的简单明快是无法形容的。只要英国现在的战略还是称霸大西洋,而不是在恐惧之下选择和中国同归于尽。很多谈判甚至可以谈到极为深入。

    谈判结束之后的几天里面,英国外长带领着中国外长李新拜访了英国内阁好些重要成员。就交谈的内容来判断,李新大概能确定外长很巧妙的利用了中国的态度,并且把和中国“斗而不破”的共识当成英国外长的“政绩”。

    李新也愿意配合英国外长的工作,和中国那种中央的集体领导不同,英国的体制就是标准的封建+自由资本主义那套,各个体系之间靠的是个人资质,而不是集体领导。所以李新所讲的必须是中央内部达成的理念,而英国外长就更需要靠他个人的功绩来获得更高的地位和利益。

    前去觐见印度女皇维多利亚算是此次外交的顶峰,有着漂亮圆脸的印度女皇维多利亚对于中英之间建立某种底线比较满意。至少是表面上很满意。对近期的英国来说,没什么能与中国抱持和平更重要的事情。

    印度女皇比中国皇帝韦泽同志大了十四岁,今年已经六十六岁。这位步入老年的老太太在宴会上和李新拉起了家常,询问韦泽的孩子是否已经成亲。李新心说“你这洋鬼子还准备和我们陛下结亲不成?”

    身为中国人,李新即便是见多识广,却也认为娶个蛮夷,哪怕是个很出色的蛮夷,也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中国八亿人口,哪里会缺和韦泽的子女成亲的对象。不过这等事他也只能据实回答,“我国皇帝韦泽同志的子女尚且婚配。”

    印度女皇笑道:“我希望贵国能够派遣贵国皇帝陛下的子女代表皇帝前来我国访问。”

第92章 站队不仅是需求(八)() 
“那老娘们有血友病,基因太差。和我家结亲的这等事想都别想。”韦泽看完了李新的电报之后忍不住答道。英国王室的血友病一直是作为遗传学的一个负面典型案例出现的,维多利亚家的儿子女儿和欧洲各国王室通婚,导致各国王室都带这方面的遗传。区别仅仅是显性或者隐性。韦泽可不希望自家的血脉里面也被弄上这种劣等基因缺陷。

    但是这并非是韦泽关注的重点,此次的外交行动就如21世纪中美之间最终确立动态友好关系一样。两个大国承认互相之间有大量的矛盾,甚至是根本性的巨大矛盾。但是承认矛盾的同时又去控制矛盾,同时不因为矛盾而拒绝进行更多合作。这是韦泽抄袭来的智慧。

    其他人对李新的外交成果评价也很一般,“这家伙总算是把都督吩咐的事情完成了”,如此泼凉水的说法毫不留情的在中央里面形成了一种比较普遍的观感。

    只要不折不扣的执行韦泽的命令就能得到很好的结果,光复党里面对此有着充分的经验。李新若是想展现出个人的资质,那就得在都督没有插手之前独力建立功业。所以李新的成绩固然不错,却也f◆只是完成了作为职业外交人员应该做的工作。

    “都督,我们为什么要让洋鬼子跑来赚我们的钱?我们自己就算是关起门来搞经营,咱们中国这么大的地盘,怎么都缺了外国那块。”胡成何对此非常不解。

    不等韦泽回答,总理李维斯接过话头,“英国以屁大点的地方就称霸世界,我们中国的国土如此广大,实力如此强劲。我们自然更有称霸世界的能力。”

    胡成看了李维斯一眼,又忍不住看了阮希浩一眼。这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经比较公开化了,阮希浩认为李维斯不适合继续干总理,以阮希浩为首的一众老兄弟都希望政治部主任出身的沈心能够接掌总理一职。现在矛盾虽然暂时被压下去,不过双方的芥蒂并没有因为消失。到了上层的斗争,那就不是简单的争锋,而是如韦泽所讲,“谁能在制度建设上有更出色的表现。”在现阶段,双方比的大概就是谁更能推动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某种意义上,这也属于是广西集团和徽商集团的一次碰撞。而李新作为徽商集团的后人,明显被波及了。而此时与李新同在欧洲的王明山就幸运的多,他虽然是安徽人,却与军部里面很看好的沈心是老兄弟。所以对于王明山的工作,大家顶多是稍稍质疑一下这项工作的安排有没有必要,却没人指责王明山的工作能力。

    王明山是第一次真正在欧洲推行中国的计划,这趟旅程虽然开始的很华丽,具体工作的艰苦程度远超了王明山的想象。

    “财长阁下,咱们明着说吧。到底是谁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反对我们在佛罗伦萨开办分行呢?”王明山已经是第三次去见意大利财政部长。

    财政部长和意大利现在的高官一样,有着爵位,还是一位地方上的侯爵。听了王明山直截了当的问题,财政部长看着王明山的眼神里面有些意外。这位侯爵用颇为意外的语气说道:“阁下,难道是您亲自督办此事么?”

    中国国内也有各种官僚主义,也有很大的办事难的问题。从1880年开始,每年的人大会议上,出身基层的人大代表年年提出办事难的问题。这牵扯到了有关民生的现实问题。随便办一件事情就得七八个章,普通的群众对这些流程已经非常难以忍受了。更不用说官本位的态度根深蒂固,有权就要有实惠,本来是国家的正当流程,却被人为的设置了很多“手续”。光复党里面固然有不少高官,不过更多的国家大体制内人员不过是通过工作来生活的。对于这等事情的反对态度极为强烈。

    中央对此也拿出了不少的整顿措施,不过起效果的大概也只有在省会以及大城市,地方上的公务员体系并没有提升太多。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讲的。

    如何让猪上树。

    方案一,远景激励:给猪美好愿景,告诉它你就是猴子。

    方案二,绩效考核:告诉猪如果上不去,晚上就摆全猪宴。

    方案三,责任落实:把任务分解,具体每只猪什么时间,爬那棵树,规定时间爬不上去怎么杀法都有时间进度表。

    方案四,山寨效果:把树砍倒,让猪趴在树上合影留念。

    通常国家选择第一种方案,省里选择第二种方案,市里选择第三种方案,但实际上基层往往选择第四种方案!

    王明山本来就是体制里头的优秀人才,他怎么可能不懂这些。此次的银行行动牵扯重大,万万疏忽不得,所以王明山亲自带队,就是要以他中国财政部长的身份坐镇,亲自来解决这些基层需要千辛万苦也未必能完成的工作。

    意大利财长既然这么问,王明山立刻答道:“既然事情已经有了决定,那我就亲自坐镇,来帮助我国开设银行的工作。”

    看着王明山那认真的模样,听了王明山认真的表态。意大利财政部长为难的叹口气,“阁下,您让我处在一个很为难的地步。”

    “那财长阁下本身是否支持我国在意大利设立银行呢?虽然协议可以签,但是我还是很想请教阁下的个人想法。”王明山见惯了官僚,就这个表现,外国官僚和中国官僚的表现其实区别不大,甚至可以说,外国官僚浓厚的封建色彩远胜中国官僚。中国是官本位,而意大利无疑还是在贵族本位的程度呢。

    见到王明山这样的明白人,意大利财长倒也没有用什么官僚的把戏来糊弄王明山。一般来说,当一位大人物三次碰壁的时候,要么是勃然大怒,要么干脆就放弃了。王明山不仅没有表现出这样的态度,反倒是立刻寻求帮助与合作。这种态度本身就已经很了不起啦。

    思忖了一下,财长说道:“阁下,如果您有兴趣的话,和我一起到佛罗伦萨可好?”

    见意大利财长居然有帮忙的意思,王明山自然是恭敬不如从命了。

    。。。

第93章 站队不仅是需求(九)() 


第94章 站队不仅是需求(十)() 
包括四艘战列舰在内的十二艘英**舰面对五艘俄**舰,最大的吨位不过是3000多吨的铁甲舰,这样的战斗本来就没什么悬念。当胜利的消息通过电报传到伦敦的英国海军部之后,英国海军部内却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各种各样的喜悦有着差不多的共识,“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还能再日欧洲各国一百年。”

    也不能怪英国人如此欢喜,如果没有无线电的话,大英帝国海军面对在溜得比兔子都快的俄**舰,还未必能如此轻松就抓个正着。说不定三艘逃窜的俄**舰中有一两艘甚至能逃出生天。靠了无线电联络,英国海军的作战效率提升了不止一倍两倍。在北大西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能够在正面作战中赢过英国,但是海战中最难的莫过于如何让大英帝国有效的正面和敌人作战。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分享这样的快乐。“你们这些人是干什么吃的?”主管无线电部门的军官对着犯了错的下属大发雷霆。理论上,无线电部门是此次战争里头功劳极大的部门,不该遭到如此无妄之灾,不过偏偏挨骂的就是这些人。因为操作不当,十二台无线电中有两台无线电的重要部件被电流烧毁了。中国人出售的无线电价格并不算贵,价格超过同重量的纯铜好几倍。但这是购买整机的价钱,关键部件的价格大大超过同重量的白银,现在烧毁的无疑就是这种关键部件。

    具体操作人员也是哭丧着脸,最初见到无线电发报机的时候,英国方面觉得这体积不大的玩意基本都是由金属以及木头制成,应该属于耐用品。谁知道由这些金属和木头包围的某些部件娇气的令人发指,需要一系列相当认真的预热,对电压的调正。这才能正常使用。随随便便就开机,引发的结果就是烧管子。

    专利本身的介绍里面包含不少语焉不详的东西,中国在英国申请的专利保护,除非是英国现在肯投资,花大价钱购买生产设备和技术。否则的话这帮人要么就老老实实的小心伺候这些娇贵的器件,要么就老老实实的花着不菲的价格从中国继续购买部件。

    骂完了自家人,英国技术部门也充分利用了废物。然而对电子管的分解得到的结果令他们大失所望,这就是一些玻璃和少许金属网组成的零件。单看分解后得到回收物,无论如何都不像是值那笔钱的物件。可英国人也做过相当的测试,测试结果是,如果没有电子管的参与,不管用任何别的方式,都无法实现无线电发报的功能。电子管正如中国人所讲,乃是发报机的核心零件。

    “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无论如何都要让电子管国产化!”英国技术部门接到了严令。

    这种不快仅仅发生在很小的范围内,英国财大气粗,根本不在乎这点钱。而且与战果相比,三艘俄**舰的价值远超过这些无线电的支出。更重要的是,三艘军舰里面有两艘竟然看形势不对就投降了。只有一艘在经过短暂而猛烈的交火之后被英国海军击沉。俘获两艘俄**舰,这收益更大。英国随即向中国下了订单,希望能够购买一百二十台无线电。对于规模庞大的皇家海军来说,这仅仅是初装的尝试而已。

    造舰大师威廉?怀特也奉命到英国海军部,一众海军部以及少量陆军部的官员询问大师,“听说您已经确定了中国无线电的使用时间?”

    “是的。”设计大师威廉?怀特边说边让助手在黑板上挂起了一副图,那是中国作为“战争赔款”送给英国人的一艘中国巡洋舰的结构图。

    “这次,在指挥部后面有一个舱室,就在桅杆下面。”威廉?怀特指着图对一种军官们讲到。海军部的人对此经验丰富,他们都参观过中**舰,一看图纸就能想起那个舱室。至少是知道了那个舱室在全舰上的位置。

    “我一直很奇怪这个舱室的作用,其他舱室都有非常明确的作用。只有这一个的位置很好,但是却又难找到最合适的用途。直到有了无线电之后,我再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