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5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判断。“这位男同志是被人先一刀刺入小腹,没有当时死亡。凶手从后面勒住他脖子,使他窒息昏迷,最后失血过多而死。女同志则是一刀毙命,伤口都在正面,说明他们都是从正面遭受的袭击。”

    吴辽没说话,他只是眯缝着眼睛,紧绷着嘴唇,从脸颊上肌肉鼓起的程度来看,吴辽的牙齿咬的紧紧的。

    “会不会是他们在抢夺刀子的时候误伤了?”赵敬土问。他的语气与其说是质疑,还不如说是一种期待。

    “这两刀都用了很大力气,这两人身上都没有防御伤,所以不可能是争夺刀子的时候发生的误伤。”法医说道。

    没等赵敬土的情绪跌倒谷底,法医继续说道:“而且刺中两人的还不是一把刀,是两把。刺中男同志的刀磨得很锋利,刀刃卡在这位男同志的肋骨上,崩了一个小缺口。我仔细检查了刺中女同志的那把刀,因为那把刀据说在发现的时候还是留在女同志身上的。那把刀的刀刃上没有任何崩缺。所以我能确定,杀死两人的是两把刀。现场也没有找到第二把刀的痕迹。所以我可以完全确定,杀死男同志的那把刀不是误伤的。”

    法医所说的内容最初把赵敬土打击的不轻,等到最后证据显示完全不存在误伤的可能之后,赵敬土暴怒的站起身来,“奶奶的!把保卫科科长给我找来!这王八蛋竟然骗我,肯定是他干的!”

    然而农场上下一通找,保卫科科长不见了。最后确定的消息是,保卫科科长在傍晚时分出去巡视后,就再也没人见到他。

    农场随即开始搜索,第二天中午,发现保卫科科长在一片树林里面上吊了。他脚下用石头压了一份血书,上面用血歪歪斜斜的写了一行字“我有罪,人是我杀的,请不要把我所做的告诉我家人!”

    两天后,农场书记周成康正在写检查,门外突然冲进来几名战士把他给制住。跟在后面进来的是阮希浩、吴辽、赵敬土。

    “周成康,你的军用匕首让我们检查一下。”阮希浩说道。

    武装带就在周成康的衣架上挂着,法医也已经过来取下了匕首,匕首磨的相当锋利,刀刃上的那个缺口显得非常醒目。把一块小碎片凑上去,两块非常好的合在一起。

    等到了法医的明确确认之后,阮希浩板着脸说道:“带走审问!”

    <;b>;

第11章 年轻人的选择(十一)() 
>;,!

    “这周正康还真tm是个人才啊!把东北的大型农场都给拖下水了!”吴辽咬牙切齿的说道。整个东北地区的十几个大型军队农场都有问题,经过深入调查,军队农场里面有了一条利用东北当地统购统销政策私下销售农场产品的产业链。

    这条产业链本身并不邪恶,最初的目的是逢年过节要给农场的同志们福利奖金。军队的工资并不高,农场产品全部属于军队所有。小规模的销售一些产品以换取福利的奖金,在农场的同志们看来完全顺理成章。

    如果真的只是这样,这件事也就仅此而已。但是军队里面藏龙卧虎,人才济济。这种事情从逢年奖金,变成了过节奖金。最后变成了每个月都要有津贴,有奖金。周正康在里面到处串联,说服勾结各个农场的负责人。把这个产业从各个农场的自行为组织成了所有农场的自觉行为。

    他们用赚到的钱收买贿赂,还把军区内部一部分负责人员变成了这个体系的保hu伞。如果不是因为阮希浩要前来视察工作,国家要实施取消军队农场的政策,这个体系只怕还能继续展壮大。

    周正康所在的农场场长得知阮希浩要前来视察的消息,慌了手脚。又加上相好的事情败露,他有了洗手不干的打算。这个体系已经是攻守同盟,怎么可能接受人退出。周正康毕竟不是走正路,他的威胁也没有那么强大的威力。被周正康给弄恼了的场长想直接举报周正康,最后反遭周正康等人杀害。

    阮希浩看着激愤的吴辽,他笑道:“老吴啊,你也不用说的这么狠。我知道你怎么想的,如果这次没有杀人,此事也不过是个不大的事情。”

    吴辽其实很赞同阮希浩的说法。单纯的有些经济上的问题,管的严些,这些事情就能过去。这帮人绝非无能之辈,与军队农场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收益一比,他们私下干的那点事情根本不算啥。周正康之所以选择杀人,不是他本来就残忍嗜杀,而是他认为自己的功劳不该被这点“小事”一笔抹煞。

    阮希浩看着吴辽那种愤怒的表情,他忍不住微微叹口气。只叹气是没用的,阮希浩说道:“老吴,我原本不赞成撤销军队农场,我现在赞成了。”

    “为什么?”吴辽对这个说法非常不解,“阮政委,我们军区一定会强化管理,绝不会让这等事情再生。”

    “老吴,这不是管理的问题,这是个制度性问题。我到东北之前是这么觉得,当年我们搞军队农场,可以说搞的非常好。部队的粮食供应得到解决,部队家属的工作得到了安排。包括咱们军队农场的各种教育,培训,让部队的孩子们接受了很不错的教育。你说军队农场的贡献大不大,我觉得军队农场的贡献非常大。”阮希浩态度非常认真的评价着军队农场的贡献。

    吴辽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不过缓和的非常有限。因为阮希浩说这些的目的不是要让军队农场继续存在下去,而是要努力说服吴辽心甘情愿的接受军队农场消灭的命运。吴辽不愿意看到军队农场就此消失,他沉声说道:“阮政委,军队农场的确出了乱子,可归根结底,军队农场是咱们军队的产业……”

    只听到这里,阮希浩已经知道现在可谈的范围就变得相当小。当军队把农场看成自己的产业,那就意味着军队本身已经成了一个利益集团。这不是争夺晋升名额,这也不是安排工作,更不是每年一次的军费争夺战。军队要求自己拥有财权的时候,别说韦泽不会答应,军委也不会答应。吴辽已经“捞过界”了。

    阮希浩已经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此次的事情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解决。他还努力劝说道:“老吴啊!咱们最早搞军队农场是因为咱们没有的吃。咱们都是从有上顿没下顿的年月过来的,你这种担心的感觉我很理解。但是,时代变了。老吴,只要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咱们不可能再遇到那种吃不饱的岁月了。军队农场的存在基础已经变了,那军队农场的也要变。”

    吴辽的态度倒是够坚定,不管阮希浩怎么劝,吴辽都是那话,“军队农场不能在我手里没了!”

    沈阳军区是现在民朝里面影响力极大的军区,它要对付俄国威压日本稳住高丽,如果出现意外情况,还要承担起支援北美的责任。阮希浩的报告送到军委之后,军委的同志们的反应是“非常不高兴”!

    “这个吴辽啊!每次惹事都有他!”胡成和怒道。吴辽的军人历史很光荣,他是光复军在佛山之战中的英雄,论起打仗来,吴辽绝不含糊。

    但是,吴辽的政治历史就“可圈可点”。当卫戍军区司令的时候,吴辽以位数军区司令的身份介入中央决议,后来被免除了卫戍军区司令,调到其他军区当司令。在湖南军区的时候,吴辽又惹了一档子事情。不过那次的事情主谋不是吴辽,所以军委也没有把他怎么样。这次吴辽又是要勇敢的承担起责任来,死活不同意对军队农场进行改动。

    雷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只能无奈的叹口气,“吴辽这个人几十年都不变啊。总是这么敢说敢做!”

    韦泽笑了,他是被军委同志的话给逗乐的。韦泽让秘书去拿了一摞文件进来,“翻开第二页第三段,大家自己都读一下。”

    这段话是这样的……,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去宣召,不应当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对现存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公平,对‘理性化为无稽,幸福变成苦痛’的日益清醒的认识,只是一种象征,表示在生产方法和交换形式中已经静悄悄地生了变化。

    有些军委成员大概是明白了,有些军委成员却没能完全明白。韦泽也不想打哑谜,他解释道:“有些人不肯交出军队农场,并不是因为军队农场是个传统。当年大家刚当兵的时候我要求部队组建军队农场,我还亲自带着大家一起种地。在那个时候,反对者很多。很大一部分反对的理由是,我们来当兵打仗的,不是来当农民的!”

    军委这帮人大多都经历过这个历史,那时候下放到军队农场去工作可是苦差事。韦泽勒令军队在农忙时节参与农业生产的时候,真的是怨声载道。但是,正因为那时候的努力,光复军得以渡过了艰难的缺粮期。与人民一起劳动的过程加了人民对光复军的认同感。

    “同志们,这么多年过去了。生产方法和交换形式已经静悄悄地生了变化,军队农场采用最先进的技术,采取最先进的管理,有着非常有组织的劳动力。生产方法已经完全不同了。东北当地的交换模式也从征粮变成了免除农业税之后的统购统销。我可以给大家讲,吃这一路的人是不可能主动任何放弃的。”韦泽在最后给出了一个相当冷酷的评价。

    听韦泽的话说的这么冷酷明晰,雷虎有些不安了。他说道:“我觉得吴辽同志不是有意要对抗中央。”

    既然韦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地步,吴辽的前途已经可以确定。这次搞裁军的目的不是削减士兵,而是要削减军官。更直白了就是要淘汰大量中老年军官。雷虎沈心胡成和这些军委级别的干部还没有白淘汰的问题,各军区的司令政委这个级别的干部可就危险了。最大的问题是那帮所谓的“中坚份子”,也就是长期盘踞在师长副军长位置上的那些人。这些人占据这些位置太久了,就算是本心没故意想过要干什么,实际影响上也不可能是什么都没干。有了吴辽这样的政委,看来沈阳军区是倒大霉了。

    其他军委的同志也没有要给吴辽落井下石的意思,大家也很认真的替吴辽说了几句好话。军队里面的关系盘根错节,谁在沈阳军区都有些认识和亲近的人。这么大一个军区,军委核心若是在里面没有点自己的亲信和耳目,那只能说明这些军委核心白干了。

    “放心,我不会弄到洪洞县里没好人的。”韦泽当然能理解同志们的态度,他也先表态。

    “都督可有具体执行的思路了么?”沈心问道。

    半个月后,远在万里之外的北美司令部给各部队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在军队农场的部队人员的人事归属统统冻结。”

    “这是什么意思?”趁着周末聚会的时候,李少康上尉问胡行至上尉。这些曾经的少尉们现在又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大家的关系又竞争又合作。至少在面对美国人的时候,大家的合作远大过竞争。

    胡行至上尉答道:“就是说调到军队农场工作的人,在这道命令取消之前是别指望回到部队里面来了。”

    “那打起仗来怎么办?”祁睿上尉连忙问道。

    “军屯和军队农场不一样,我们也参加种地,那是军屯。就是说种地的人少,我们需要去帮忙。军队农场其实真正的人员不多,他们的人员原本就属于不参加军队作战的人员。他们即便是打仗,也是负责保卫农场。”胡行至对制度的精通程度或许过他对作战的精通程度。这么一番话讲完,大家也都恍然大悟了。

    “这大概是要打仗了吧?”几名年轻军人有着同样的看法。

第12章 年轻人的选择(十二)() 
>;,!

    华sheng顿的参议院里正在进行一次很正式的讨论,讨论内容有关联邦军队数量是否要扩大到足以和中国在北美的兵力势均力敌的水平。

    美国是个很年轻的国家,对外关系更是年轻的很。在英国人没骨气的大量出售领土给中国之前,美国的最大威胁来自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现在美国又要面对另外一个远其上的威胁,那就是中国的海军以及中国的6军。

    根据美国人收集的情报,以及对中国的正面询问。中国在北美的总兵力达到了5o万之多。当然,在中国看来,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只有五十万军队,这能叫多么?这明明是很少好不好!

    可美国人的看法和中国完全不同,美国6军现在不过十万人。至于的美国海军,此时沟通太平洋与加勒比海的运河尚未开通,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并没有像样的舰队。即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